一种膀胱癌化疗药物注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18692发布日期:2021-04-16 14:43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膀胱癌化疗药物注药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膀胱癌化疗药物注药器。


背景技术:

2.文献号为cn109498969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给药导尿管,包括导尿管主体和给药管路,所述导尿管主体包括出尿口,所述出尿口上连接设有导尿管,所述导尿管上连接设有进尿口,所述导尿管内侧设有冲洗管,所述冲洗管上连接设有进药口,所述进药口上连接设有调节头,所述导尿管中段外侧连接设有药囊,所述药囊管壁上设有出药孔,所述出药孔阵列分布在药囊管壁上,所述药囊端部连接上设有注射器接头,所述注射器接头上设有封口。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导尿管水囊远端起始至中段外壁设置药囊,药囊壁上周围有多排微孔,解决导尿后病人尿路疼痛,无法耐受,有效预防一系列并发症,尤其适合需要长期导尿的病人,也可以通过药囊给抗生素预防感染等等。
3.上述专利在使用过程中对膀胱进行直接用药,药物大多会被尿液稀释和污染,并随导尿管排出体外,使得药效见效缓慢,同时药物与膀胱内壁接触,也会对膀胱内壁造成一定的损伤,产生药物副作用,以上专利并不能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使部分膀胱内壁隔绝尿液后进行清洗或用药的,并带有止脱功能的药物注射器。
5.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膀胱癌化疗药物注药器,包括有导尿管;所述导尿管外壁靠近前端成型有与所述导尿管连通用于使膀胱内尿液流出的导尿孔;所述导尿管外壁位于所述导尿孔前方成型有用于向膀胱内壁直接用药的给药孔;所述导尿管外壁位于所述导尿孔与所述给药孔之间成型有具有弹性的支撑囊;所述支撑囊外周成型有具有弹性的能够与膀胱内壁抵紧的分隔环;所述导尿管外壁靠近后端分别成型有多个注射管;所述给药孔、所述支撑囊、所述分隔环分别仅与其中的一个所述注射管连通。
6.自然状态下,所述分隔环贴合所述导尿管,能够随所述导尿管插入到膀胱内。
7.当所述支撑囊、所述分隔环注入气体时,所述分隔环膨胀至与膀胱内壁抵紧,所述分隔环将膀胱分隔为两个互不连通的腔体,使得用药区和排尿区隔绝。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尿管外壁位于所述导尿孔后方成型有具有弹性的能够与尿道口相抵的止脱囊;所述止脱囊仅与其中的一个所述注射管连通。
9.自然状态下,所述止脱囊贴合所述导尿管,能够随所述导尿管插入到膀胱内。
10.当所述止脱囊注入气体时,所述止脱囊膨胀至与尿道口卡接,防止所述导尿管滑出。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囊外壁后端成型有向前方凹陷的容留腔;所述容留腔能够防止所述支撑囊与膀胱内壁吸附,进而保障排尿顺畅。
12.作为优选方案:各个所述注射管末端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密封所述注射管的胶塞。
13.作为优选方案:与所述给药孔连通的所述注射管外壁上成型有与该所述注射管连通的注射阀管;所述注射阀管上设置有能够控制与对应的所述注射管连通截面积的调节阀。
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尿管后端为与所述导尿孔连通的能够与尿袋密封插接的排液口。
1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初始状态下,支撑囊、止脱囊、分隔环内部无气体或液体,支撑囊、止脱囊、分隔环贴合导尿管。
16.使用本产品时,根据病患的实际生理状况,膀胱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的产品规格,本产品依据止脱气囊的位置不同分为多种规格。双手带无菌手套,将本产品以及操作患处做消毒处理并做相应准备操作,将排液口放置在相应的接液容器内。手部握持止血钳夹持导尿管使导尿管前端插入尿道,缓慢向内推进导尿管,见排液口有明显尿液流出时,继续缓慢推进至有明显阻力后停止推进。推进过程中,尿道内的以及膀胱内的尿液将进入导尿孔内,依次流经导尿管、排液口,进而流入到接液容器内。此时止脱囊也进入到膀胱内并靠近尿道口,使用注射器穿透与止脱孔连通的注射管的胶塞,向止脱囊中注入一定量的气体(或者无菌水),使得止脱囊膨胀至能够卡接在膀胱的尿道内口。止脱气囊体积大于尿道口,能够防止导尿管滑出体外,避免二次插管对患者再次造成痛苦。
17.接着,移除与给药孔连通的注射管的胶塞,向与给药孔连通的注射管中注入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经给药孔进入到膀胱内,对膀胱内壁进行清洗,使得后期给药的药物效果更有效的作用到膀胱内壁上。膀胱内的液体将依次流经导尿孔、导尿管、排液口,进而流入到接液容器内,清洗完成后,重新塞回移除的胶塞。
18.在进行给药时,将尿袋插头插入到排液口中,使用注射器穿透与分隔孔连通的注射管的胶塞,向支撑囊中注入气体,使得支撑囊膨胀至外圆周与膀胱内壁接触。随后使用注射器穿透与分隔环连通的注射管的胶塞,向分隔环注入气体,使得分隔环与膀胱内壁抵紧,分隔环将膀胱分隔成两个互不连通的给药腔和排液腔。病变处位于给药腔内,输尿管口位于排液腔内,输尿管口流出的尿液经导尿孔进入到导尿管中,经排液口流入到尿袋中,使得病变处的膀胱内壁不与尿液接触。使用注射器穿透与给药孔连通的注射管的胶塞向膀胱内注射药物,药物经给药孔进入到给药腔内,进而直接作用到病变的膀胱内壁上,直达病灶,缩短了药物起效时间,尽早减轻病人痛苦。同时尿液不能进入到给药腔内,药物不会被尿液稀释和污染,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另外部分治疗药物对膀胱内壁具有一定的伤害,将未发生病变的膀胱内壁与治疗药物隔绝,也能减轻治疗药物可能会产生的副作用,对病人身体康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19.支撑囊的后端具有向前凹陷的容留腔,可以防止治疗过程中,支撑囊与排液腔内的膀胱内壁吸附,从而使得输尿管口被堵塞,防止尿液流通不畅,减轻病人的治疗痛苦。与给药孔连通的注射管上设置有和该注射管连通的注射阀管,当需要长时间缓慢给药时,可以通过注射阀管与给药瓶进行连通,通过控制注射阀管上的调节阀,控制给药速度,从而减轻了操作者的工作量,给药也更准确。在进行膀胱清洗时,通过注射阀管与生理盐水瓶进行连通,减少了注射次数,提高膀胱清理效果,操作更加简单和省力。
20.给药治疗完成后,打开与分隔环连通的注射管的胶塞,和与支撑囊连通的注射管
的胶塞,经对应的注射管抽取分隔环、支撑囊中的气体,使得支撑囊与导尿管贴合,分隔环与分割囊贴合。拨出尿袋,将排液口放置在相应的接液容器内,可按上述步骤对膀胱再次进行清洗,清除膀胱内壁残余药液或可能产生的膀胱死皮。
21.取出本产品时,打开与止脱囊连通的注射管的胶塞,将该注射管抽取止脱囊中的气体,使得止脱囊与导尿管贴合。用纱布包裹导尿管向外拨出,将导尿管放治疗碗内。
22.本发明通过设置导尿管,导尿管插入膀胱内,能够使尿液直接导出,尿液不会在膀胱内囤积,防止尿液与病变的膀胱内壁接触,减缓病变的膀胱内壁进一步加剧;同时可以通过给药孔对膀胱内壁进行清洗和直接用药,药物直接作用到膀胱内壁上,缩短了药物起效时间,同时清洗膀胱内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康复。
23.本发明通过设置止脱囊,当止脱囊处于自然状态下,止脱囊与导尿管贴合,能够随导尿管插入到膀胱内,当止脱囊经止脱孔注入气体后能够膨胀至与尿道口卡接,防止导尿管滑出体外,避免二次插管对患者再次造成痛苦。
24.本发明通过设置分隔环,当分隔环处于自然状态时,分隔环与导尿管贴合,能够随导尿管插入到膀胱内,当分隔环经连通管注入气体至分隔环与膀胱内壁抵紧时,分隔环将膀胱分为两个互不连通的给药腔和排液腔,病变处位于给药腔内,输尿管口位于排液腔内,进行给药时,药物仅能到达给药腔内,药物不与尿液接触,药物不会被尿液稀释和污染,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另外治疗药物不会与排液腔内的膀胱内壁接触,防止治疗药物对未病变膀胱内壁产生伤害,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25.本发明能够使输尿管口流出的尿液经导尿管直接排出体外,不会在膀胱内囤积,在进行膀胱内壁用药时,防止尿液对药物造成稀释和污染;本发明能够使药物直接到达膀胱内壁,有利于患处的药物吸收,提高治疗效果,也可以直接对膀胱内壁进行清洗,加速患者康复;本发明设置有止脱囊,能够防止插管过程中导尿管意外滑出体外,避免病人进行二次插管的痛苦;本发明设置有分隔环,能够隔绝药物和尿液,防止药物被尿液稀释和污染,有利于药效的充分发挥,加速患者的治疗速度,减少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9.10、导尿管;101、止脱孔;102、导尿孔;103、分隔孔;104、给药孔;105、注射管;1051、胶塞;106、排液口;107、注射阀管;1071、调节阀;108、堵头;109、阻液注射管;11、支撑囊;111、容留腔;12、止脱囊;13、分隔环;131、连通管;14、阻液环;a、膀胱。
具体实施方式
30.实施例1根据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膀胱癌化疗药物注药器,包括有导尿管10;所述导尿管10采用耐腐蚀医用硅胶材料制作而成,耐尿液和冲洗药剂的双向腐蚀;所述导尿管10外壁靠近前端成型有与所述导尿管10连通用于使膀胱内尿液流出的导尿孔102;所述导尿管10外壁位于所述导尿孔102前方成型有用于向膀胱内壁直接用药的给药孔104;
所述导尿管10外壁位于所述导尿孔102与所述给药孔104之间成型有具有弹性的支撑囊11;所述支撑囊11外周中部成型有具有弹性的能够与膀胱内壁抵紧的分隔环13;所述导尿管10外壁靠近后端分别成型有多个注射管105;所述给药孔104、所述支撑囊11、所述分隔环13分别仅与其中的一个所述注射管105连通。
31.所述导尿管10前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所述导尿管10的堵头108;所述注射管105数量为四个;所述支撑囊11外壁成型有与对应的所述注射管105、所述分隔环13连通的连通管131;所述导尿管10内成型有与所述连通管131、对应的所述注射管105连通的压紧管;所述导尿管10内成型有与所述给药孔104、对应的所述注射管105连通的给药管;所述导尿管10内成型有与所述支撑囊11、对应的所述注射管105连通的分隔管。
32.自然状态下,所述支撑囊11、所述分隔环13贴合所述导尿管10,能够随所述导尿管10插入到膀胱内。
33.当所述支撑囊11、所述分隔环13注入气体时,所述分隔环13膨胀至与膀胱内壁抵紧,所述分隔环13将膀胱分隔为两个互不连通的腔体,使得用药区和排尿区隔绝。
34.所述支撑囊11充气至与膀胱内壁接触,所述支撑囊11为球形,极易在膀胱内壁的压迫下发生形变,不能有效的分隔膀胱,所述分隔环13位于所述支撑囊11外周,所述分隔环13充气能够与膀胱内壁抵紧,弥补因支撑囊11形变而形成的空隙,进而使得膀胱被分隔为两个互不连通的给药腔和排液腔,其中病变处位于给药腔内,输尿管口位于排液腔内,病患的尿液经排液腔向外排出,使得病变处的膀胱内壁不与尿液接触,同时通过给药腔对膀胱内壁进行用药时,药物不会被尿液稀释和污染,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另外部分治疗药物对膀胱内壁具有一定的伤害,将未发生病变的膀胱内壁与治疗药物隔绝,也能减轻治疗药物可能会产生的副作用,对病人身体康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35.所述导尿管10外壁位于所述导尿孔102后方成型有具有弹性的能够与尿道口相抵的止脱囊12;所述止脱囊12仅与其中的一个所述注射管105连通。
36.自然状态下,所述止脱囊12贴合所述导尿管10,能够随所述导尿管10插入到膀胱内。
37.当所述止脱囊12注入气体时,所述止脱囊12膨胀至与尿道口卡接,防止所述导尿管10滑出,避免二次插管对患者再次造成痛苦。
38.所述支撑囊11外壁后端成型有向前方凹陷的容留腔111;所述容留腔111能够防止所述支撑囊11与膀胱内壁吸附,使得所述导尿孔102始终与排液腔连通,输尿管口所流出的新产生的尿液经导尿孔102向外排出,进而保障排尿顺畅。
39.各个所述注射管105末端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密封所述注射管105的胶塞1051。各个所述胶塞1051成型在对应的所述注射管105上,防止所述胶塞1051遗失,或错误的连接在其他所述注射管105上,防止所述注射管105交叉污染,注射器针头可以直接穿透所述胶塞1051对所述注射管105注入气体或液体,同时在拔出针头时,所述胶塞1051依然保持密封对应的所述注射管105。
40.与所述给药孔104连通的所述注射管105外壁上成型有与该所述注射管105连通的注射阀管107;所述注射阀管107上设置有能够控制与对应的所述注射管105连通截面积的调节阀1071。
41.当需要长时间缓慢给药时,可以通过所述注射阀管107与给药瓶进行连通,通过控
制所述调节阀1071,控制给药速度,从而减轻了操作者的工作量,给药也更准确。在进行膀胱清洗时,通过所述注射阀管107与生理盐水瓶进行连通,减少了注射次数,提高膀胱清理效果,操作更加简单和省力。
42.所述导尿管10后端为与所述导尿孔102连通的能够与尿袋密封插接的排液口106。在进行治疗时,尿液或清洗液经所述排液口106流出,可以将排液口106放入接液容器或插接尿袋对有液体进行集中处理。
43.初始状态下,支撑囊11、止脱囊12、分隔环13内部无气体或液体,支撑囊11、止脱囊12、分隔环13贴合导尿管10。
44.使用本产品时,根据病患的实际生理状况,膀胱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的产品规格,本产品依据止脱气囊12的位置不同分为多种规格。双手带无菌手套,将本产品以及操作患处做消毒处理并做相应准备操作,将排液口106放置在相应的接液容器内。手部握持止血钳夹持导尿管10使导尿管10前端插入尿道,缓慢向内推进导尿管10,见排液口106有明显尿液流出时,继续缓慢推进至有明显阻力后停止推进。推进过程中,尿道内的以及膀胱内的尿液将进入导尿孔102内,依次流经导尿管10、排液口106,进而流入到接液容器内。此时止脱囊12也进入到膀胱内并靠近尿道口,使用注射器穿透与止脱孔101连通的注射管105的胶塞1051,向止脱囊12中注入一定量的气体(或者无菌水),使得止脱囊12膨胀至能够卡接在膀胱的尿道内口。止脱气囊12体积大于尿道口,能够防止导尿管10滑出体外,避免二次插管对患者再次造成痛苦。
45.接着,移除与给药孔104连通的注射管105的胶塞1051,向与给药孔104连通的注射管105中注入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经给药孔104进入到膀胱内,对膀胱内壁进行清洗,使得后期给药的药物效果更有效的作用到膀胱内壁上。膀胱内的液体将依次流经导尿孔102、导尿管10、排液口106,进而流入到接液容器内,清洗完成后,重新塞回移除的胶塞1051。
46.在进行给药时,将尿袋插头插入到排液口106中,使用注射器穿透与分隔孔103连通的注射管105的胶塞1051,向支撑囊11中注入气体,使得支撑囊11膨胀至外圆周与膀胱内壁接触。随后使用注射器穿透与分隔环13连通的注射管105的胶塞1051,向分隔环13注入气体,使得分隔环13与膀胱内壁抵紧,分隔环13将膀胱分隔成两个互不连通的给药腔和排液腔。病变处位于给药腔内,输尿管口位于排液腔内,输尿管口流出的尿液经导尿孔102进入到导尿管10中,经排液口106流入到尿袋中,使得病变处的膀胱内壁不与尿液接触。使用注射器穿透与给药孔104连通的注射管105的胶塞1051向膀胱内注射药物,药物经给药孔104进入到给药腔内,进而直接作用到病变的膀胱内壁上,直达病灶,缩短了药物起效时间,尽早减轻病人痛苦。同时尿液不能进入到给药腔内,药物不会被尿液稀释和污染,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另外部分治疗药物对膀胱内壁具有一定的伤害,将未发生病变的膀胱内壁与治疗药物隔绝,也能减轻治疗药物可能会产生的副作用,对病人身体康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47.支撑囊11的后端具有向前凹陷的容留腔111,可以防止治疗过程中,支撑囊11与排液腔内的膀胱内壁吸附,从而使得输尿管口被堵塞,防止尿液流通不畅,减轻病人的治疗痛苦。与给药孔104连通的注射管105上设置有和该注射管105连通的注射阀管107,当需要长时间缓慢给药时,可以通过注射阀管107与给药瓶进行连通,通过控制注射阀管107上的调节阀1071,控制给药速度,从而减轻了操作者的工作量,给药也更准确。在进行膀胱清洗时,
通过注射阀管107与生理盐水瓶进行连通,减少了注射次数,提高膀胱清理效果,操作更加简单和省力。
48.给药治疗完成后,打开与分隔环13连通的注射管105的胶塞1051,和与支撑囊11连通的注射管105的胶塞1051,经对应的注射管105抽取分隔环13、支撑囊11中的气体,使得支撑囊11与导尿管10贴合,分隔环13与分割囊11贴合。拨出尿袋,将排液口106放置在相应的接液容器内,可按上述步骤对膀胱再次进行清洗,清除膀胱内壁残余药液或可能产生的膀胱死皮。
49.取出本产品时,打开与止脱囊12连通的注射管105的胶塞1051,将该注射管105抽取止脱囊12中的气体,使得止脱囊12与导尿管10贴合。用纱布包裹导尿管10向外拨出,将导尿管10放治疗碗内。
50.本发明通过设置导尿管10,导尿管10插入膀胱内,能够使尿液直接导出,尿液不会在膀胱内囤积,防止尿液与病变的膀胱内壁接触,减缓病变的膀胱内壁进一步加剧;同时可以通过给药孔104对膀胱内壁进行清洗和直接用药,药物直接作用到膀胱内壁上,缩短了药物起效时间,同时清洗膀胱内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康复。
51.本发明通过设置止脱囊12,当止脱囊12处于自然状态下,止脱囊12与导尿管10贴合,能够随导尿管10插入到膀胱内,当止脱囊12经止脱孔101注入气体后能够膨胀至与尿道口卡接,防止导尿管10滑出体外,避免二次插管对患者再次造成痛苦。
52.本发明通过设置分隔环13,当分隔环13处于自然状态时,分隔环13与导尿管10贴合,能够随导尿管10插入到膀胱内,当分隔环13经连通管131注入气体至分隔环13与膀胱内壁抵紧时,分隔环13将膀胱分为两个互不连通的给药腔和排液腔,病变处位于给药腔内,输尿管口位于排液腔内,进行给药时,药物仅能到达给药腔内,药物不与尿液接触,药物不会被尿液稀释和污染,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另外治疗药物不会与排液腔内的膀胱内壁接触,防止治疗药物对未病变膀胱内壁产生伤害,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53.本发明能够使输尿管口流出的尿液经导尿管直接排出体外,不会在膀胱内囤积,在进行膀胱内壁用药时,防止尿液对药物造成稀释和污染;本发明能够使药物直接到达膀胱内壁,有利于患处的药物吸收,提高治疗效果,也可以直接对膀胱内壁进行清洗,加速患者康复;本发明设置有止脱囊,能够防止插管过程中导尿管意外滑出体外,避免病人进行二次插管的痛苦;本发明设置有分隔环,能够隔绝药物和尿液,防止药物被尿液稀释和污染,有利于药效的充分发挥,加速患者的治疗速度,减少患者的痛苦。
54.实施例2根据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以下改进:所述支撑囊11外周位于所述分隔环13前部均匀成型有多个具有弹性的能够与膀胱内壁抵紧的阻液环14;所述导尿管10外壁靠近后端成型有多个与对应的所述阻液环14连通的与所述注射管105相同的阻液注射管109;所述导尿管10内分别成型有与对应的所述阻液环14、对应的所述阻液注射管109连通的阻液管。
55.在进行治疗使用时,所使用的治疗药物大多会对未发生病变的膀胱内壁造成一定伤害,对后期使用者的康复造成了一定影响,缩短了康复时间,加重了药物副作用,所以在进行使用药物时,需要使得药物更加集中的作用到病变位置,减小与未病变膀胱内壁的接触。在使用本产品过程中,所述分隔环13将膀胱分隔为两个互不连通的腔体,根据病患具体
的病理状况和病变位置,确定与病变位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阻液环14,选择与位于后方的阻液环14连通的阻液注射管109,通过所述阻液注射管109向该所述阻液环14内注入空气,使得位于后方的阻液环14与膀胱内壁抵紧。随即通过给药孔104向给药腔内注入药物,然后使得病患调整位置至,药物在重力作用下与病变膀胱内壁接触。随后选择与位于前方的阻液环14连通的阻液注射管109,通过该所述阻液注射管109向该所述阻液环14内注入空气,使得位于前方的阻液环14与膀胱内壁抵紧,两个所述阻液环14与膀胱内壁构成了密封的用药腔体。
56.类似的,当病变位置靠近所述分隔环13时,选择一个所述阻液环14使其与所述分隔环13、膀胱内壁构成密闭用药腔体,同时当病变位置靠近所述给药孔104时,选择一个所述阻液环14使得该所述阻液环14与膀胱内壁构成密闭用药腔体。药物作用位置更加集中,增加药物的作用效果,同时药物对未病变膀胱内壁的接触更小,防止药物对其他未病变的膀胱内壁造成损伤,降低药物副作用,有利于患者治疗后的后期康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