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脊椎肿瘤整块切除术中胸膜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25238发布日期:2020-12-01 11:30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脊椎肿瘤整块切除术中胸膜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脊椎肿瘤整块切除术中胸膜保护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对脊柱肿瘤认识的深入及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完整切除肿瘤已逐步成为脊柱肿瘤最核心的治疗原则。以往对脊柱肿瘤尤其是脊柱转移癌的外科治疗主要以部分切除术或分小块切除术为主,由于难以做到在肿瘤假包膜外切除,以致术后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患者远期预后不甚乐观。

自stener等首次报道全脊椎整块切除(totalenblocspondylectomy,tes)后,en-bloc术式已被证明可以明显降低脊柱肿瘤的局部复发率并且能提高患者总体生存率。目前在所有脊柱肿瘤中以累及胸椎的肿瘤最为常见,大部分胸椎肿瘤不仅侵犯胸椎椎体及附件结构,而且常侵袭椎旁组织以及周围脏器。加之胸椎本身局部解剖结构复杂,周围神经、血管以及重要脏器较多,彻底切除肿瘤的手术难度大、风险高。

胸椎椎体两侧毗邻纤薄脆弱的胸膜组织,在有限的术野下行胸椎肿瘤全椎体en-bloc切除术时,两侧胸膜组织发生破损的概率较高。由于胸膜组织本身组织结构单薄,即使术中利用缝线或者补片进行修补,术后发生气胸或胸腔积液等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依旧很高。大部分脊柱肿瘤患者术前的一般状况较差,尽量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及缩短康复时间,对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减少胸椎肿瘤en-bloc术中胸膜破损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已经成为脊柱肿瘤外科医生必须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脊椎肿瘤整块切除术中胸膜保护器,在后路胸椎肿瘤全椎体切除术中,在目标椎体从一侧侧面时,该胸膜保护器贴附于壁层胸膜上方,阻隔目标椎体或肿瘤和壁层胸膜直接接触,进而发挥保护胸膜以防止破损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脊椎肿瘤整块切除术中胸膜保护器,包括第一保护器和第二保护器,所述第一保护器和所述第二保护器均为薄片状;

所述第一保护器靠近所述第二保护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指套;所述第二保护器靠近所述第一保护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指套。

上述一种全脊椎肿瘤整块切除术中胸膜保护器,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器靠近所述第二保护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保护器靠近所述第一保护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互配合,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上述一种全脊椎肿瘤整块切除术中胸膜保护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都是磁铁,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磁性连接。

上述一种全脊椎肿瘤整块切除术中胸膜保护器,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器和所述第二保护器均包括插入部、保护部和延长部;

所述插入部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器和所述第二保护器靠近彼此的一侧;

所述保护部位于所述插入部和所述延长部之间,并且所述保护部的厚度最厚;

所述延长部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器和所述第二保护器远离彼此的一侧。

上述一种全脊椎肿瘤整块切除术中胸膜保护器,其中,所述插入部靠近所述保护部的一侧的厚度与所述保护部的厚度相等,并且所述插入部的厚度向远离所述保护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上述一种全脊椎肿瘤整块切除术中胸膜保护器,其中,所述插入部、所述保护部和所述延长部的长度均为所述第一保护器和所述第二保护器长度的三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保护器和第二保护器分隔开胸椎以及椎旁肿瘤和胸膜,术中操作简单,有效防止胸膜损伤以及术后胸腔积液、气胸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操作简单,并且不影响手术正常进行的步骤。

2、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保护部的厚度,可以对胸膜最容易受损的部位进行重点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脊椎肿瘤整块切除术中胸膜保护器及人体胸部横断面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保护器和第二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第一保护器;11、第一指套;12、第一连接件;2、第二保护器;21、第二指套;22、第二连接件;3、插入部;4、保护部;5、延长部;6、脊椎;7、肺;8、胸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脊椎肿瘤整块切除术中胸膜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保护器和第二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见图1至图2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一种全脊椎肿瘤整块切除术中胸膜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护器1和第二保护器2,第一保护器1和第二保护器2均为薄片状。

第一保护器1靠近第二保护器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指套11,第一指套11的开口方向朝向远离第二保护器2的方向。第二保护器2靠近第一保护器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指套21,第二指套21的开口方向朝向远离第一保护器1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手术过程中,将左右两只手的手指分别套入第一指套11和第二指套21中,并在通过将手插入胸椎6和肺7之间将脊椎6抬起时,用手将第一保护器1和第二保护器2分别从脊椎6的两侧伸入胸椎6和肺7之间,从而将胸椎6和位于胸椎6和肺7之间的胸膜8分隔开。然后将手移开,此时双手的手指分别从第一指套11和第二指套21中脱出,第一保护器1和第二保护器2被留在胸椎6和胸膜8之间,对胸膜8起到保护的作用。行en-bloc术时,当目标胸椎6向一侧旋出时,由于第一保护器1和第二保护器2挡在胸椎6和胸膜8之间,胸椎6的移动不会摩擦胸膜8,减少胸膜8损伤的概率,防止血气胸、气胸等并发症的产生。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器1靠近第二保护器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2。第二保护器2靠近第一保护器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22。

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22相互配合,并且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22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22都是磁铁,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22通过磁性连接。

当用手将第一保护器1和第二保护器2送至胸椎6和胸膜8之间后,第一保护器1和第二保护器2由于磁力的作用吸合在一起,起到了自动连接第一保护器1和第二保护器2的作用,使得第一保护器1和第二保护器2能更牢固稳定地安装在胸椎6和胸膜8之间,不容易从两侧滑出。

需要移除本实用新型时,向两侧拉动第一保护器1和第二保护器2,只要力量大于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22之间的吸引力,即可将第一保护器1和第二保护器2分开,并将第一保护器1和第二保护器2分别由两侧从胸椎6和胸膜8之间拉出。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器1和第二保护器2均包括插入3、保护部4和延长部5。

插入部3位于第一保护器1和第二保护器2靠近彼此的一侧。安装本实用新型时,两只手的手指分别伸入插入部3上的第一指套11和第二指套21,将第一保护器1和第二保护器2送入胸椎6和胸膜8之间。

保护部4位于插入部3和延长部5之间,并且保护部4的厚度最厚。保护部4紧贴胸膜8上最容易受到胸椎6摩擦的位置,因此通过加厚保护部4,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对胸膜8最容易受损处进行特别保护。

延长部5位于第一保护器1和第二保护器2远离彼此的一侧。延长部5为胸膜8的保护提供了余量,使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胸膜8的各处进行全面地保护。同时,在移除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抓住两侧的延长部5将第一保护器1和第二保护器2分别从两侧拉出。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插入部3靠近保护部4的一侧的厚度与保护部4的厚度相等,并且插入部3的厚度向远离保护部4的方向逐渐减小,使第一保护器1和第二保护器2更容易插入脊椎6和胸膜8之间,并逐渐将脊椎6抬起。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插入部3、保护部4和延长部5的长度均为第一保护器1和第二保护器2长度的三分之一,使保护部4正好能紧贴胸膜8上最容易受到损伤的位置。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