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高浓度氧气吸氧鼻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35774发布日期:2021-03-02 17:39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式高浓度氧气吸氧鼻罩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氧鼻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捷式高浓度氧气吸氧鼻罩。


背景技术:

[0002]
氧气吸入疗法是通过供给病人氧气,促进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在救治急性缺氧或危重病员抢救中尤为重要,传统只有口鼻罩和氧气鼻罩,传统只有口鼻罩和氧管式。
[0003]
然而,现有的高浓度氧气吸氧罩在使用时存在对于只需要高浓度吸氧的生活能部分自理的病人,嘴巴使用受限和高流量氧气吸入时,氧气气流过大容易造成患者鼻腔不适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式高浓度氧气吸氧鼻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高浓度氧气吸氧罩在使用时存在对于只需要高浓度吸氧的生活能部分自理的病人,嘴巴使用受限和高流量氧气吸入时,氧气气流过大容易造成患者鼻腔不适损伤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捷式高浓度氧气吸氧鼻罩,包括鼻罩,所述鼻罩内部底端嵌入安装有连接气管,所述连接气管与鼻罩之间通过进气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进气机构包括进气筒、储气腔室、滤网、硅胶阀球、气孔和限位筛网,所述进气筒内部开设有储气腔室,所述储气腔室内壁顶端一侧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一侧放置有硅胶阀球,所述储气腔室内壁顶端另一侧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内部一侧安装有限位筛网。
[0006]
进一步的,所述鼻罩内部底端两侧均贯穿安装有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排气筒、第一滤棉层、硅胶气垫和第二滤棉层,所述鼻罩内部底端两侧均贯穿安装有排气筒,所述排气筒顶端开口处安装有第一滤棉层,所述排气筒底端开口处安装有第二滤棉层,所述排气筒内壁两侧均贴覆有硅胶气垫。
[0007]
进一步的,所述鼻罩顶端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上挡罩、硅胶鼻夹、弹性束带、固定筒和卡销,所述鼻罩顶端安装有上挡罩,所述上挡罩内部贴覆有硅胶鼻夹,所述鼻罩外部两侧均安装有弹性束带,所述弹性束带顶端安装有固定筒,另一个所述弹性束带顶端安装有卡销。
[0008]
进一步的,所述卡销的外径等于固定筒的内径,所述卡销与固定筒之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束带外部包覆有海绵垫环。
[0009]
进一步的,所述硅胶阀球的直径小于气孔的内径,所述进气筒与鼻罩连接处套接有密封胶圈。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筒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气管顶端与鼻罩底端之间通过转向座转动连接。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进气机构,当连接气管与输氧管进行连接对鼻罩内部充入氧气时,通过进气筒内部的储气腔室对氧气进行临时存储,并当储气腔室内部氧气压强变大时,在氧气压强的作用下将硅胶阀球由滤网处顶起,将气孔对氧气进行排放,并通过限位筛网可以对硅胶阀球进行限位,从而解决了高流量氧气吸入时,氧气气流过大容易造成患者鼻腔不适损伤的问题,保证了鼻罩内部氧气输入的舒缓性。
[0013]
通过设置有排气机构,当两个排气筒在对鼻罩内部患者呼出的气体进行排放时,通过第一滤棉层和第二滤棉层可以对呼出气体中的湿气进行吸收,并配合硅胶气垫的扩张加快了对呼出气体的排放,从而解决了鼻罩内部湿气不易吸收的问题,保证了鼻罩内部的干燥性。
[0014]
通过设置有固定机构,通过上挡罩处的硅胶鼻夹对患者的鼻梁进行贴合固定,并通过两个滤网之间硅胶阀球和气孔的连接固定,可以将鼻罩在患者面部进行固定,通过只设置鼻罩可解决了部分能自理的病人佩戴传统口鼻罩,嘴巴使用受限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鼻罩佩戴时的便捷性和牢固性。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鼻罩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进气机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图1实施例中的出气机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图1实施例中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标记:1、鼻罩;2、连接气管;3、进气机构;301、进气筒;302、储气腔室;303、滤网;304、硅胶阀球;305、气孔;306、限位筛网;4、排气机构;401、排气筒;402、第一滤棉层;403、硅胶气垫;404、第二滤棉层;5、固定机构;501、上挡罩;502、硅胶鼻夹;503、弹性束带;504、固定筒;505、卡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请一并参阅图1-图5,其中,一种便捷式高浓度氧气吸氧鼻罩,包括鼻罩1,鼻罩1内部底端嵌入安装有连接气管2,连接气管2与鼻罩1之间通过进气机构3固定连接,进气机构3包括进气筒301、储气腔室302、滤网303、硅胶阀球304、气孔305和限位筛网306,进气筒301内部开设有储气腔室302,储气腔室302内壁顶端一侧安装有滤网303,滤网303一侧放置有硅胶阀球 304,储气腔室302内壁顶端另一侧开设有气孔305,气孔305内部一侧安装有限位筛网306,为了便于当储气腔室302内部的氧气压强较小时,使硅胶阀球304落入至滤网303顶端,为了避免硅胶阀球304造成气孔305的堵死,硅胶阀球304的直径小于气孔305的内径,进气筒301与鼻罩1连接处套接有密封胶圈,通过密封胶圈保证了进气筒301与鼻罩1连接处的密封性能,避免了鼻罩1内部氧气的泄漏。
[0023]
鼻罩1内部底端两侧均贯穿安装有排气机构4,排气机构4包括排气筒 401、第一滤棉层402、硅胶气垫403和第二滤棉层404,鼻罩1内部底端两侧均贯穿安装有排气筒401,排气筒401顶端开口处安装有第一滤棉层402,排气筒401底端开口处安装有第二滤棉层404,排气筒401内壁两侧均贴覆有硅胶气垫403,为了可以及时将鼻罩1内部呼出的气体进行排放,排气筒401 的数量为两个,连接气管2顶端与鼻罩1底端之间通过转向座转动连接,通过连接气管2在鼻罩1底端转向座处的转动,从而提高了连接气管2与输气氧管连接时的便捷性能。
[0024]
鼻罩1顶端安装有固定机构5,固定机构5包括上挡罩501、硅胶鼻夹502、弹性束带503、固定筒504和卡销505,鼻罩1顶端安装有上挡罩501,上挡罩501内部贴覆有硅胶鼻夹502,鼻罩1外部两侧均安装有弹性束带503,弹性束带503顶端安装有固定筒504,另一个弹性束带503顶端安装有卡销505,为了可以对固定筒504与卡销505之间进行连接固定,并提高固定筒504和卡销505之间连接的牢固性,避免固定筒504和卡销505在使用时发生分离,导致鼻罩1的脱落,卡销505的外径等于固定筒504的内径,卡销505与固定筒504之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弹性束带503外部包覆有海绵垫环,并通过海绵垫环减小了弹性束带503与在固定时与面部皮肤之间的压迫感,改善了鼻罩1在佩戴时的舒适性能。
[0025]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捷式高浓度氧气吸氧鼻罩,在工作时,首先,通过上挡罩501处的硅胶鼻夹502对患者的鼻梁进行贴合固定,并通过两个滤网303之间硅胶阀球304和气孔305的连接固定,可以将鼻罩1在患者面部进行固定,通过只设置鼻罩1可解决了部分能自理的病人佩戴传统口鼻罩,嘴巴使用受限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鼻罩1佩戴时的便捷性和牢固性;
[0026]
接着,当连接气管2与输氧管进行连接对鼻罩1内部充入氧气时,通过进气筒301内部的储气腔室302对氧气进行临时存储,并当储气腔室302内部氧气压强变大时,在氧气压强的作用下将硅胶阀球304由滤网303处顶起,将气孔305对氧气进行排放,并通过限位筛网306可以对硅胶阀球304进行限位,从而解决了高流量氧气吸入时,氧气气流过大容易造成患者鼻腔不适损伤的问题,保证了鼻罩1内部氧气输入的舒缓性;
[0027]
最后,当两个排气筒401在对鼻罩1内部患者呼出的气体进行排放时,通过第一滤棉层402和第二滤棉层404可以对呼出气体中的湿气进行吸收,并配合硅胶气垫403的扩张加快了对呼出气体的排放,从而解决了鼻罩1内部湿气不易吸收的问题,保证了鼻罩1内部的干燥性。
[0028]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9]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