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骨折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10739发布日期:2021-01-12 08:15阅读:77来源:国知局
腿部骨折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腿部骨折用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腿部骨折的病人为了防止在骨折处加重损伤,避免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往往需要固定装置来进行辅助治疗。现有的腿部骨折固定装置一般是通过腿部的模型进行定制,然后通过绷带将腿部和脚部固定在固定装置上。

专利文本cn209154152u公开了一种骨科骨折用固定装置,其结构包括调节绑带、活动拉带、前挡板、防滑垫、脚板支座、卡盘、支撑立柱、内衬脚架,所述活动拉带由扣件、弹簧、回转件、导向杆、安装架、伸缩带组成。该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将病人的腿部或脚部固定,并进行有效的治疗。但是,该实用新型不能根据病人脚部的实际大小来进行调节,容易因固定装置与脚部之间的间隙过大,而使固定装置容易脱落;容易因固定装置与脚部之间的间隙过紧,影响下肢的血液循环而导致足背肿胀或诱发下肢血栓形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腿部骨折用固定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病人脚部的大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腿部骨折用固定装置,包括腿部固定架和支撑板,支撑板与腿部固定架相互垂直;腿部固定架上设置有调节绷带,支撑板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挡板,挡板上端设置有缠绕绷带;支撑板上设置有滑槽,滑槽沿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布置,挡板分别位于滑槽内的两端;挡板的下端设置有螺纹孔,两侧挡板内的螺纹旋向相反;还包括螺纹杆,螺纹杆与两侧的挡板内的螺纹孔螺纹连接,螺纹杆的轴线方向与滑槽的布置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是:腿部固定架包括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之间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是:下支撑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凹槽,凹槽沿竖直方向布置,下支撑架的后侧面板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的轴线与后侧面板相互垂直;上支撑架呈“凹”形,上支撑架凹部的两侧设置有凸起,上支撑架的凸起部分与下支撑架的凹槽部分适配;通过螺栓与下支撑架上的螺纹孔连接后抵靠在上支撑架的凹部内壁上锁紧。

进一步的是:下支撑架下端的两侧还设置有防偏支撑板,下支撑架两侧防偏支撑板的后侧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的是:滑槽为三组,在支撑板的长度方向等距离间隔分布。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扣板,扣板通过螺钉与支撑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连接在一起;其中一侧扣板上设置有通孔,另一侧扣板上设置有基座,基座上设置有孔;螺纹杆的一端设置有轴向限位结构,轴向限位结构抵靠在开有通孔的扣板的内侧壁上,螺纹杆的另一端抵靠在另一扣板基座上的孔中;在靠近螺纹杆轴向限位结构的一端上还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脚垫,脚垫位于支撑板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是:上支撑架的前表面上设置有软垫。

进一步的是:上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用以支撑住腿部弯处的支撑物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绷带将病人的腿部固定在腿部固定架上,通过支撑板两侧挡板上的缠绕绷带,将病人的脚部固定在支撑板上的脚垫上,从而可以将病人的骨折部位固定在本实用新型上进行康复治疗。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上设置有滑槽,滑槽沿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布置,挡板位于滑槽内的两端,挡板上设置有螺纹孔,两侧挡板内螺纹孔内的螺纹旋向相反,并且两侧的挡板通过螺纹杆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旋转螺纹杆使两侧挡板之间的距离变大或者变小,进而可以使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病人脚部的实际大小进行合理的调节,从而可以避免因固定装置与病人脚部之间的间隙过大或者过小而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本实用新型腿部固定架包括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之间可以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病人腿部的长度来进行调节腿部固定架的高度;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病人腿部或者脚部的实际大小合理调节本实用新型与病人腿部或者脚部之间的间隙。另外,本实用新型下支撑架下端的两侧设置有防偏支撑板,从而可以使病人穿戴该装置平躺在病床时,腿部不容易发生倾斜,减少对骨折处造成二次伤害。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脚垫,从而可以增加病人脚部放在支撑板上后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上支撑架的前表面上设置有软垫,从而可以增加病人腿部绑在腿部固定架上后的舒适感;本实用新型上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支撑物件,从而可以增加病人在进行腿部弯曲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a-a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b-b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腿部固定架、11-上支撑架、111-软垫、112-支撑物件、12-下支撑架、121-防偏支撑板、2-支撑板、21-挡板、211-缠绕绷带、22-滑槽、3-脚垫、4-调节绷带、5-螺纹杆、51-转动把手、52-轴向限位结构、6-扣板、61-基座、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腿部固定架1和支撑板2,支撑板2与腿部固定架1相互垂直;腿部固定架1上设置有调节绷带4,支撑板2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挡板21,挡板21上端设置有缠绕绷带211;支撑板2上设置有滑槽22,滑槽22沿支撑板2的宽度方向布置,挡板21分别位于滑槽22内的两端;挡板21的下端设置有螺纹孔,两侧挡板21内的螺纹旋向相反;还包括螺纹杆5,螺纹杆5与两侧的挡板21内的螺纹孔螺纹连接,螺纹杆5的轴线方向与滑槽22的布置方向相同。在本实用新型中,挡板21的具体形状和大小不限,一般根据滑槽22的大小进行选择,为便于实施,可以将挡板21设置为一个矩形块,并在挡板21的上端连接有缠绕绷带211;支撑板2的形状和尺寸不限,为便于实施,可以将支撑板2设置为一个矩形板,当然,也可以将支撑板2仿造人体脚掌的形状进行制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绷带4将病人的腿部固定在腿部固定架1上,通过支撑板2两侧挡板21上的缠绕绷带211,将病人的脚部固定在支撑板2上的脚垫3上,从而可以将病人的骨折部位固定在本实用新型上进行康复治疗。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2上设置有滑槽22,滑槽22沿支撑板2的宽度方向布置,挡板21位于滑槽22内的两端,挡板21上设置有螺纹孔,两侧挡板21内的螺纹孔内的螺纹旋向相反,并且两侧的挡板21通过螺纹杆5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旋转螺纹杆5使两侧挡板21之间的距离变大或者变小,进而可以使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病人脚部的实际大小进行合理的调节。所以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病人脚部的实际大小合理调节本实用新型与病人脚部之间的间隙,从而可以避免因固定装置与病者脚部之间的间隙过大或者过小而带来的不良后果。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根据病人腿部的长度来进行调节腿部固定架1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腿部固定架1包括上支撑架11和下支撑架12,上支撑架11与下支撑架12之间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病人腿部或者脚部的实际大小合理调节本实用新型与病人腿部或者脚部之间的间隙,从而可以避免因固定装置与病人腿部或者脚部之间的间隙过大或者过小而带来的不良后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腿部固定架1的上支撑架11和下支撑架12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不限,为便于实施,可以采用如下优选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下支撑架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凹槽,凹槽沿竖直方向布置,下支撑架12的后侧面板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的轴线与后侧面板相互垂直;在图4所示的视图中,下支撑架12上的螺纹孔轴线与图4所在的面相互垂直;螺纹孔具体的尺寸不限,一般根据下支撑架12的宽度尺寸进行旋择。凹槽的具体大小和形状不限,只要能够保证上支撑架11与下支撑架12之间能进行有效的滑动即可,如图5所示,凹槽可以设置呈一个梯形的形状,当然,凹槽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三角形等。本实用新型的上支撑架11设置为“凹”形,上支撑架11凹部的两侧设置有凸起,上支撑架11的凸起部分与下支撑架12的凹槽部分适配;并通过螺栓7与下支撑架12上的螺纹孔连接后抵靠在上支撑架11的凹部内壁上锁紧。在本实用新型中,先拧松螺栓7,再根据病人腿部实际的长度来调节上支撑架11和下支撑架12之间的相对高度,然后再拧紧螺栓7来固定上支撑架11与下支撑架12之间的相对位置。

为了可以使病人穿戴本实用新型平躺在病床时,腿部不容易发生倾斜,可以减少对骨折处造成二次伤害,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下支撑架12下端的两侧还设置有防偏支撑板121,下支撑架12两侧防偏支撑板121的后侧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在本实用新型中,防偏支撑板121的具体尺寸不限,一般根据支撑板2的大小进行选择。防偏支撑板121的具体形状不限,只要能够保证下支撑架12两侧防偏支撑板121的后侧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即可。为便于实施,可以将防偏支撑板121设置为一个矩形板,如图6所示,防偏支撑板121对称分布在下支撑板2的左右两侧,并且下支撑架12左侧的防偏支撑板121的上端面与下支撑架12右侧的防偏支撑板121的上端面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从而可以使病人穿戴本实用新型平躺在病床时,腿部不容易发生倾斜,减少对骨折处造成二次伤害。

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2上设置有滑槽22,挡板21分别位于滑槽22内的两端,两侧的挡板21与螺纹杆5之间螺纹连接,从而两侧的挡板21可以通过螺纹杆5在滑槽22内进行移动,由于两侧挡板21内的螺纹旋向相反,进而两侧的挡板21可以通过螺纹杆5改变两侧挡板21之间的距离。在本实用新型中,滑槽22的具体数量以及尺寸大小不限,只要能够有效的将病人脚部固定在支撑板2上即可。为便于实施以及对病人脚部的有效的固定,如图6所示,可以将滑槽22设置为三组,并且滑槽22在支撑板2的长度方向等距离间隔分布。滑槽22的具体形状不限,为便于实施,可以设置为矩形状凹槽。

为了防止挡板21从滑槽22中掉落出来,以及为了防止螺纹杆5可以在滑槽22中任意滑动,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扣板6,扣板6通过螺钉与支撑板2宽度方向的两侧边连接在一起;其中一侧扣板6上设置有通孔,另一侧扣板6上设置有基座61,基座61上设置有孔;螺纹杆5的一端设置有轴向限位结构52,轴向限位结构52抵靠在开有通孔的扣板6的内侧壁上,螺纹杆5的另一端抵靠在另一扣板6基座61上的孔中;在靠近螺纹杆5轴向限位结构52的一端上还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51。在图6中,滑槽22在支撑板2的宽度方向横向布置,挡板21分布位于滑槽22内的两端,螺纹杆5与滑槽22内两端的挡板21螺纹连接。扣板6通过螺钉连接在支撑板2的左右两侧,扣板6的具体形状不限,为便于实施,可以将扣板6设置为一个矩形块;扣板6的具体尺寸不限,一般根据支撑板2侧面的尺寸确定。在图6中,左侧的扣板6上开有通孔,通孔的大小根据螺纹杆5的尺寸进行确定,右侧扣板6上设置有基座61,并且基座61上开有孔。基座61的具体尺寸和形状不限,为便于实施,可以将基座61设置为一个矩形块,基座61上的孔大小根据螺纹杆5的尺寸进行确定,螺纹杆5与左侧扣板6上的通孔之间以及螺纹杆5与右侧扣板6基座61上的孔之间间隙配合。螺纹杆5与两侧挡板21螺纹连接后,螺纹杆5的右端抵靠在右侧扣板6基座61上的孔中,螺纹杆5的左端从左侧扣板6的通孔中穿过。在螺纹杆5的左端还设置有轴向限位结构52,轴向限位结构52具体形状和尺寸不限,只要能够阻止螺纹杆5从左侧扣板6上的通孔穿过即可,为便于实施,如图6所示,可以将轴向限位结构52设置成一个环状结构,固定连接在螺纹杆5的左端,并且轴向限位结构52的左侧面与左侧扣板6的右侧壁接触。为便于转动螺纹杆5,如图6所示,在螺纹杆5的左端设置有转动把手51,转动把手51的具体形状和尺寸不限,只要能够通过转动把手51便于转动螺纹杆5即可。

为了可以增加病人脚部绑在支撑板2上后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脚垫3,脚垫3位于支撑板2的上表面。脚垫3的具体形状和大小不限,一般根据支撑板2的尺寸进行选择,为便于实施,可以将脚垫3设置为一个矩形板,当然,也可以将脚垫3仿造人体脚掌的形状进行制作。脚垫3的材料不限,为便于增加病人脚部与脚垫3之间的舒适度,可以采用柔软性的材料制成。为了可以增加病人腿部绑在腿部固定架1上后的舒适感,本实用新型上支撑架11的前表面上设置有软垫111,软垫111的具体形状和尺寸不限,一般根据上支撑架11前表面的形状和大小选择,为便于实施,可以设置为矩形状,软垫111的具体材料不限。为了可以增加病人在进行腿部弯曲时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上支撑架1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物件112,支撑物件112的具体形状和大小不限,只要能够增加病人在腿部弯曲时的舒适感即可,为便于实施,可以设置为一个半球状,支撑物件112的材料不限,一般采用柔软性的材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