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膜透析短管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32914发布日期:2021-02-09 21:40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膜透析短管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腹膜透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腹膜透析短管固定带。


背景技术:

[0002]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的特性,通过重力作用将配制好的透析液规律、定时经导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由于在腹膜两侧存在溶质的浓度梯度差,高浓度一侧的溶质向低浓度一侧移动,水分则从低渗一侧向高渗一侧移动,通过腹腔透析液不断地更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
[0003]
但是目前医疗上的腹膜透析短管通常使用胶布进行固定,病人翻身或走动时容易压到、挂到透析短管,造成伤口撕裂疼痛,甚至透析短管脱管,影响病人的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腹膜透析短管固定带,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医疗上的腹膜透析短管通常使用胶布进行固定,病人翻身或走动时容易压到、挂到透析短管,造成伤口撕裂疼痛,甚至透析短管脱管,影响病人的治疗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腹膜透析短管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侧端面对称胶接有双面胶布,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中部安装有固定贴;
[0006]
所述固定贴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侧端中部安装有弧形卡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侧端面安装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一端安装有推杆,所述弹性板中部安装有第一卡接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侧端面安装有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中部安装有弧形压板;
[0007]
所述固定贴的中部安装有透明膜,所述透明膜的中部安装有抑菌贴环,所述透明膜的中部开设有十字孔。
[0008]
优选的,所述透明膜为圆形,所述十字孔开设于透明膜中部靠近抑菌贴环中间位置处。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均为l型结构,所述弧形压板与弧形卡板的开口位置对齐,所述第二固定板转动至与第一固定板平行时,所述第一卡接板与第二卡接板卡接固定。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两端对称开设有限位孔,两个所述限位孔内部均嵌入安装有限位带,两个所述限位带之间安装有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两端部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侧端中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带侧端面均安装有魔术贴。
[0011]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的宽度大小相等,所述限位孔的高度与限位带的宽度大小相等。
[0012]
优选的,所述限位带嵌入安装于限位孔内部时,所述限位带一端嵌入安装于限位
槽内部,所述限位带侧端面魔术贴与限位槽内部魔术贴粘连固定。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14]
1、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第一卡接板、第二卡接板、弧形卡板、弧形压板、弹性杆和推杆,将透析短管卡接在弧形卡板与弧形压板之间,并通过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固定,使透析短管的固定牢固,拆卸方便,减少病人压到、挂到短管带来伤口疼痛。
[0015]
2、通过设置第二固定带、弹性带、连接槽、限位槽、限位带、魔术贴和限位孔,方便将第一固定带边角固定,使其不易翘起,适用于不同腰围的病人,使固定更加牢固。
[0016]
3、通过设置透明膜、抑菌贴环和十字孔,透析短管穿过十字孔固定口,抑菌贴环对靠近透析短管周围的细菌进行抑制,透过透明膜观察伤口情况,方便医护人员对伤口的了解和护理。
附图说明
[0017]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8]
在附图中: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弧形卡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23]
图中标号:1、第一固定带;2、第二固定带;3、弹性带;4、连接槽;5、限位槽;6、限位带;7、魔术贴;8、限位孔;9、双面胶布;10、固定贴;11、透明膜;12、抑菌贴环;13、十字孔;14、第一固定板;15、弧形卡板;16、弹性板;17、推杆;18、第一卡接板;19、第二固定板;20、第二卡接板;21、弧形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5]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腹膜透析短管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1,第一固定带1的侧端面对称胶接有双面胶布9,第一固定带1的中部安装有固定贴10;
[0026]
固定贴10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固定板14,第一固定板14侧端中部安装有弧形卡板15,第一固定板14侧端面安装有弹性板16,弹性板16的一端安装有推杆17,弹性板16中部安装有第一卡接板18,第一固定板14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固定板19,第二固定板19侧端面安装有第二卡接板20,第二固定板19中部安装有弧形压板21,第一固定板14与第二固定板19均为l型结构,弧形压板21与弧形卡板15的开口位置对齐,第二固定板19转动至与第一固定板14平行时,第一卡接板18与第二卡接板20卡接固定,方便对透析短管限位;
[0027]
固定贴10的中部安装有透明膜11,透明膜11的中部安装有抑菌贴环12,透明膜11的中部开设有十字孔13,透明膜11为圆形,十字孔13开设于透明膜11中部靠近抑菌贴环12
中间位置处,方便透析短管的连接。
[0028]
第一固定带1的两端对称开设有限位孔8,两个限位孔8内部均嵌入安装有限位带6,两个限位带6之间安装有第二固定带2,第一固定带1与第二固定带2的宽度大小相等,限位孔8的高度与限位带6的宽度大小相等,使第一固定带1与第二固定带2在固定时更加牢固,第二固定带2两端部均开设有连接槽4,连接槽4的侧端中部开设有限位槽5,限位槽5与限位带6侧端面均安装有魔术贴7,限位带6嵌入安装于限位孔8内部时,限位带6一端嵌入安装于限位槽5内部,限位带6侧端面魔术贴7与限位槽5内部魔术贴7粘连固定,方便第一固定带1和限位带6边角的固定。
[002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对透析短管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将透析短管穿过十字孔13,将第一固定带1侧端的双面胶布9与固定贴10贴于腹部皮肤上,抑菌贴环12与腹部皮肤接触,对插管位置进行抑菌,减少细菌感染,医护人员透过透明膜11进行观察,方便了解掌握透伤口情况;
[0030]
第一固定带1贴合后,将透析短管外端卡接于弧形卡板15内部,然后将第二固定板19向第一固定板14位置处转动,第二卡接板20挤压第一卡接板18和弹性板16,使第二卡接板20与第一卡接板18卡接固定,使透析短管限位固定,防止固定短管挂到产生脱管的现象,更换第一固定带1时,推动推杆17,使弹性板16移动,第一卡接板18与第二卡接板20分离,将透析短管从弧形卡板15内取出即可;
[0031]
透析短管固定好后,将第二固定带2置于病人腰后位置处,将第二固定带2两端的限位带6穿过限位孔8,然后将限位带6一端塞入限位槽5内部,使魔术贴7粘连固定,使第一固定带1与限位带6端部位置固定,减少翘起,并且弹性带3弹性伸缩使第二固定带2能够固定于不同腰围的病人腰部。
[003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