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丁字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7328发布日期:2021-01-26 12:35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丁字鞋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丁字鞋。


背景技术:

[0002]
足下垂,骨外科体征之一,具体表现为足处于跖屈位且不能主动背屈与内、外翻。
[0003]
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间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或合并腓总神经损伤以及人工髋关节、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等都需要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若是体位不正确就可能会形成足下垂,另外下肢瘫痪、偏瘫等患者长期卧床也会产生足下垂。临床上都会采用丁字鞋来辅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来防止足下垂的产生,但骨科术后和偏瘫的康复时间以及功能训练都是漫长的,必须循序渐进,从被动到主动,而传统的丁字鞋都是简单的用木料订制一个丁字架,不仅作用单一,功能训练不灵活,而且舒适性也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丁字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作用单一,功能训练不灵活,舒适性不好等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丁字鞋,包括鞋底、固定板和平衡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的后跟通过铰接件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平衡杆与鞋底的后跟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呈曲面弧形,所述固定板的外侧面上设有勾面魔术贴,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飘带,所述飘带的游离端设有毛面魔术贴,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对应飘带的位置处设有飘带孔,所述鞋底前端设有两个限位带,两个所述限位带的游离端也设有毛面魔术贴。
[0007]
进一步的,所述鞋底的两侧分别设有左鞋面和右鞋面,所述左鞋面和右鞋面位于鞋底的中部,左鞋面和右鞋面的内侧面均设有记忆海绵,所述左鞋面上设有鞋带,所述鞋带与右鞋面通过魔术贴固定。
[0008]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杆为伸缩杆,所述平衡杆包括外管和两个内管,两个所述内管的一端分别活动连接在外管的两端上,两个所述内管的末端设有拉环,两个所述内管内沿轴线方向设有多个波珠螺丝。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波珠螺丝包括钢珠、弹簧和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内管内,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钢珠设置在通孔内,所述弹簧位于壳体内且一端与通孔底部固定,另一端与钢珠固定,所述内管上设有与钢珠对应的避位孔。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的两端均设有一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波珠螺丝对应。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的中间设有紧固螺丝,所述紧固螺丝穿过外管与鞋底连接。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面设有记忆海绵,所述鞋底与脚掌接触的一面由多层透气棉布制成。
[0013]
有益效果:
[0014]
1、鞋底的通过铰接件与固定板转动连接,在鞋底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带,利用两个
限位带交叉并与固定板上的勾面魔术贴粘贴固定,简单、快捷又稳固,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改变鞋底和固定板的角度,逐渐改善足下垂。
[0015]
2、鞋底和平衡杆利用紧固螺丝形成活动连接,可以转动平衡杆改变鞋底与平衡杆的夹角,以使患者的脚内翻或者外翻,达到练习脚内、外翻的目的。
[0016]
3、平衡杆为伸缩杆,患者躺下的时候可以拉长平衡杆以便更好的保持体位,患者下床走动的时候可以收缩平衡杆,无需脱下丁字鞋,方便患者走动。
[0017]
4、固定板的内侧面设置记忆海绵,患者躺下的时候可以很好的承托脚踝,增大受力面积,减少躺下时脚跟和小腿的单位压力,减少产生压疮的几率;左鞋面和右鞋面的内侧面设置记忆海绵可以减少对脚背的压迫,保证血液循环的通畅,而且记忆海绵还有保温的功能,鞋底与脚掌接触的一面由多层棉布制成,透气又舒适。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脚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平衡杆的剖视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平衡杆调整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3]
一种丁字鞋,包括鞋底1、固定板2和平衡杆3,所述鞋底1的后跟通过铰接件4与固定板2转动连接,所述平衡杆3与鞋底1的后跟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2呈曲面弧形,所述固定板2的外侧面上设有勾面魔术贴6,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设有飘带5,所述飘带5的游离端设有毛面魔术贴,所述固定板2的另一侧对应飘带5的位置处设有飘带孔,所述鞋底1前端设有两个限位带7,两个所述限位带7的游离端也设有毛面魔术贴11。
[0024]
所述鞋底1的两侧分别设有左鞋面8和右鞋面9,所述左鞋面8和右鞋面9位于鞋底1的中部,左鞋面8和右鞋面9的内侧面均设有记忆海绵,所述左鞋面8上设有鞋带10,所述鞋带10与右鞋面9通过魔术贴固定。
[0025]
所述平衡杆3为伸缩杆,所述平衡杆3包括外管31和两个内管32,两个所述内管32的一端分别活动连接在外管31的两端上,两个所述内管32的末端设有拉环12,两个所述内管32内沿轴线方向设有多个波珠螺丝;所述波珠螺丝包括钢珠15、弹簧14和壳体13,所述壳体13设置在内管32内,所述壳体13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钢珠15设置在通孔内,所述弹簧14位于壳体13内且一端与通孔底部固定,另一端与钢珠15固定,所述内管32上设有与钢珠对应的避位孔。
[0026]
所述外管31的两端均设有一个定位孔16,所述定位孔16与波珠螺丝对应。
[0027]
所述外管31的中间设有紧固螺丝,所述紧固螺丝穿过外管31与鞋底1连接。
[0028]
所述固定板2的内侧面设有记忆海绵,所述鞋底1与脚掌接触的一面由多层透气棉布制成。
[0029]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实施方式具体为:
[0030]
穿丁字鞋前,撕开丁字鞋上的所有魔术贴,患者呈仰卧位,双脚平放,将患肢放入
丁字鞋内,使患者脚后跟与固定板2接触,脚底与鞋底1接触,将飘带5穿过飘带孔然后翻折回来,将飘带5游离端的毛面魔术贴贴在固定板2外侧面上的勾面魔术贴6上,以此固定患者的脚踝,飘带5利用魔术贴固定,可以灵活的调整患者脚踝的松紧,拉动左鞋面8上的鞋带10,鞋带10利用魔术贴固定在右鞋面9上,同时,鞋带10也可以根据患者脚的胖瘦调整松紧,最后拉动并交叉两个限位带7,将两个限位带7与固定板2上的勾面魔术贴6固定,丁字鞋穿戴完毕。
[0031]
利用限位带7粘贴在固定板上以此固定患肢背曲的角度,既灵活又方便,可以随意调整不同的背曲角度,以方便患者逐渐改善足下垂,限位带7固定的时候交叉粘贴,可以使固定的角度更加稳定;固定板2的内侧面设有记忆海绵,患者躺在床上保持体位的时候记忆海绵会承托住脚踝,增大受力面积,减少躺下时脚跟和小腿的单位压力,减少产生压疮的几率,左鞋面和右鞋面的内侧面设置记忆海绵可以减少对脚背的压迫,保证血液循环的通畅,而且记忆海绵还有保温的功能,鞋底与脚掌接触的一面由多层棉布制成,透气又舒适。
[0032]
调整丁字鞋的鞋底1与固定板2的角度时,撕开原先固定好的两个限位带7,一只手托住鞋底1并调整脚背曲的角度,然后拉动两个限位带7交叉后固定在固定板2的勾面魔术贴6上,每当需要调整的时候就用手调整脚背曲的角度后用限位带7固定,简单快捷。
[0033]
平常患者躺在床上保持体位的时候,平衡杆3都是处于伸长状态,当患者需要下床走动时,一手按动外管31上定位孔16内露出的钢珠15,另一手向外管31中点方向推动内管32,内管32在外管31内向外管31的中点移动,以此缩短平衡杆3的长度,平衡杆3缩短后患者可以直接下床走动,不用脱掉丁字鞋,简单方便。
[0034]
当需要延长平衡杆3时,只需拉动内管32末端的拉环12,内管32在外管31内移动,当内管32移动到内管32内的钢珠15经过外管31上的定位孔16时,因为钢珠15连接的弹簧14处于压缩状态,碰到定位孔16时钢珠15露出定位孔16,弹簧14回升,以此钢珠15卡在定位孔16上,固定平衡杆3的长度,内管32内设有多个波珠螺丝,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调整平衡杆3的长度。
[0035]
大多数时候平衡杆3与鞋底1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且平衡杆3与鞋底1水平线的夹角为零,当需要调整平衡杆3与鞋底1水平线的夹角时,转动并调松紧固螺丝,转动平衡杆3,改变平衡杆3与鞋底1水平线的夹角,患者平躺时就会因为平衡杆3与鞋底1角度的改变使脚呈现一个内翻或外翻的状态,以此练习脚的内番和外翻。
[0036]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