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01390发布日期:2021-02-20 16:38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痰痂清除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器。


背景技术:

[0002]
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危重患者的主要措施之一,人工气道的建立使呼吸道失水增加,纤毛运动减弱分泌物粘稠、干涸而不易排出,易形成痰痂,容易阻塞气道造成通气不畅或窒息,危及患者的生命。目前,在临床上,主要依靠导管抽吸,对于比较硬的痰痂,在支气管镜的指引下,用活检钳夹持并吸取。
[0003]
在用活检钳处理痰痂时,活检钳不易操作,而且对呼吸道的损伤严重,容易引发并发症。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活检钳易损伤呼吸道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器。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器,包括吸痰软管和倒夹爪,所述吸痰软管的头端设置有封闭端头,且封闭端头和吸痰软管的交界处设置有隔片,所述倒夹爪呈环形阵列排布在封闭端头的外侧,且倒夹爪的头端转动连接在封闭端头的外侧,所述倒夹爪的尾端内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且各个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封闭端头内部并共同转动连接有一个推片,各个连接杆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推片靠近封闭端头头端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吸痰软管的头端沿环向设置有多个吸孔。
[0007]
优选的,所述封闭端头的外径小于吸痰软管的外径。
[0008]
优选的,所述封闭端头的头部设置有支气管镜。
[0009]
优选的,所述封闭端头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供连接杆通过的连通孔。
[0010]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囊、连通管和充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推片靠近封闭端头头端的一侧,且气囊上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尾端延伸至吸痰软管的外侧并与充气囊连接。
[0011]
优选的,所述连通管与吸痰软管的内壁固定。
[0012]
优选的,所述封闭端头的内部固定有固定片,所述气囊与固定片固定。
[0013]
优选的,所述吸孔为水滴状吸孔。
[0014]
优选的,所述吸孔为t状吸孔。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
1、本痰痂清除器头端设置有可张开的夹爪,夹爪配合负压抽吸能够瓦解并排出痰痂,操作方便。
[0017]
2、夹爪张开的一端朝向痰痂清除器的尾端,可反向夹持痰痂,对呼吸道的损伤小。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器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器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器的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封闭端头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器的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吸痰软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1吸痰软管、2封闭端头、3支气管镜、4固定片、5气囊、6倒夹爪、7连接杆、8连通孔、9推片、10弹簧、11隔片、12连通管、13充气囊、14水滴状吸孔、15 t状吸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
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3和图4,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器,包括吸痰软管1和倒夹爪6,吸痰软管1的头端设置有封闭端头2,且封闭端头2和吸痰软管1的交界处设置有隔片11,倒夹爪6呈环形阵列排布在封闭端头2的外侧,且倒夹爪6的头端转动连接在封闭端头2的外侧,倒夹爪6的尾端内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7,且各个连接杆7的另一端位于封闭端头2内部并共同转动连接有一个推片9,各个连接杆7之间通过弹簧10连接,推片9靠近封闭端头2头端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吸痰软管1的头端沿环向设置有多个吸孔。
[0025]
其中,封闭端头2的外径小于吸痰软管1的外径。
[0026]
其中,封闭端头2的头部设置有支气管镜3,方便观察呼吸道内部情况。
[0027]
具体的,封闭端头2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供连接杆7通过的连通孔8。
[0028]
其中,驱动机构包括气囊5、连通管12和充气囊13,气囊5设置在推片9靠近封闭端头2头端的一侧,且气囊5上连通有连通管12,连通管12的尾端延伸至吸痰软管1的外侧并与充气囊13连接。
[0029]
进一步的,为了减少连通管12对排痰的干扰,连通管12与吸痰软管1的内壁固定。
[0030]
进一步的,封闭端头2的内部固定有固定片4,气囊5与固定片4固定。
[0031]
其中,吸孔为水滴状吸孔14,头端窄尾端宽,配合痰痂清除器直径的变化。
[0032]
清理痰痂时,将吸痰软管1的尾端与负压抽吸装置连接,负压抽吸装置的电源关闭,将吸痰软管1和封闭端头2用生理盐水湿润,将封闭端头2经呼吸道插到痰痂处。
[0033]
用手捏充气囊13,将充气囊13内部的空气挤进气囊5内部,使气囊5充盈,气囊5挤压推片9,将连接杆7向封闭端头2的尾端方向推,使得倒夹爪6张开,弹簧10被拉伸,轻轻旋转吸痰软管1,使得倒夹爪6对准痰痂,松开充气囊13,在弹簧10的作用下,连接杆7复位,倒夹爪6夹住痰痂,此时,打开负压抽吸装置的电源,轻轻旋转吸痰软管1,进行抽吸,抽吸完毕后,关闭负压抽吸装置的电源,将吸痰软管1缓缓拔出。
[0034]
实施例二:参照图2、图3和图4,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器,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吸孔为t状吸孔15,在抽吸时不易损伤呼吸道,而且在遇到较大或较硬的痰痂时,t状吸孔15能够扩张,保证痰痂的顺利吸入。
[0035]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36]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003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