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四肢开放性伤口清创消毒的多功能清创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8827发布日期:2020-12-25 08:13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四肢开放性伤口清创消毒的多功能清创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四肢开放性伤口清创消毒的多功能清创车。



背景技术:

四肢开放性创口手术因创面大、不整齐,需要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血液、污液对患者局部刺激大,手术床、地面易被大量冲洗液、血液污染,大大增加院内感染机会。并且清创手术时,需要两个以上人力来支托患肢,进行冲洗、消毒,增加劳动力。

医院普遍采用清创车来处理肢体创伤,现有的清创车一般都是采用普通的医用平板推车,比如授权公告号cn203195772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清创车,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将患者需要清创的肢体放置在该平板推车上,然后进行冲洗,虽然设有漏斗,一定程度上收集了冲洗污液,但由于清创车是平板的,而且清创时是进行冲洗清创,所以产生的污液很容易喷洒到清创车外,污染手术室。

之后,又有一系列改进的清创车,例如公开号为cn20887712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于2019年5月21日公开的一种便于清洗消毒的多功能清创车,设置材质为软橡胶的横条、支撑柱、伸缩柱,既解决了下肢清洗时污物四溢的问题,有克服了由于清创槽侧边的冲洗台太高,在为病人清创时,由于清创部位抬起过高,造成污水倒流的缺陷。但是该专利还存在弊端,支撑柱上的插销,根据需要调节伸缩柱上的限位孔,与之对齐,从而就可调节该清创车的高度,从而使该清创车可根据人们的需要自由调节,在调节时,需要升降清创车上部的整体,调节不方便,仍然需要多人协作,而且需要下方的连接水管、废水箱连接管与之适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四肢开放性伤口清创消毒的多功能清创车,可以方便根据需要自由调节四肢的支托高度,便于创面的彻底清创、冲洗。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四肢开放性伤口清创消毒的多功能清创车,包括底板、支撑连接柱和清创操作台,所述清创操作台位于底板上方,且两者由支撑连接柱连接,所述清创操作台包括设置于支撑连接柱上的框架和安装于框架上的收集槽,所述底板上放置有对准所述收集槽的出口的收集桶,所述框架的一侧设置有可沿着所述框架移动的肢体支托架,所述肢体支托架位于所述收集槽的上方且高度可调。

上述技术方案摒弃传统的清创操作台整体升降的方式,而通过设置肢体支托架,来调整肢体支托架的上下以及水平位置以适应不同患者对支托位置的需求,操作更加方便,一人即可完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框架的一侧设置有水平的安装杆,所述肢体支托架可沿着所述安装杆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肢体支托架包括位于所述收集槽上方用于支托肢体的支托部和通过安装部件连接于安装杆的连接部。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部件包括卡接于安装杆上的第一安装部和用于安装所述肢体支托架的连接部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为筒状结构,所述连接部插接于所述筒状结构内。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杆的截面呈方形。既能保证安装部件带动肢体支托架在安装杆上顺利移动,结构又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杆设置在水平方向上并排布置的两根,肢体支托架的连接更加牢固,移动更加平稳。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上安装有位于所述收集槽上方的操作板,设置操作板,可直接进行手术使用清创缝合,避免清创后再次更换手术位置,提高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板为可收纳或展开的操作板,在手术前,操作板处于收纳状态,不妨碍冲洗创伤口以及冲洗液流入收集槽,需要手术时,展开操作板进行手术。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内侧设置有收纳块,所述收纳块上开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设置卷轴,所述操作板缠绕于所述卷轴上。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板下方还设置有网板。

作为优选,所述收集槽呈上宽下窄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设有万向轮。

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清创车,适用于开放性创口的手术患者,特别是四肢外伤的手术患者清创时,它拥有一套良好的清创台来支撑患肢,满足了夜间人员不足节省了劳动力,更便于创面的彻底清创、冲洗、减少污液冲洗液对患者局部刺激以及污液对手术间地面的污染,降低院内感染机会。并且,便于根据需要调整肢体支托架的位置以及自由调节四肢的支托高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肢体支托架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肢体支托架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肢体支托架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操作板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操作板的安装剖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之后所做的任何改变,只要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都将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四肢开放性伤口清创消毒的多功能清创车,车整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如附图1所示,包括底部四角装有万向轮10的底板20和位于底板20之上的清创操作台30,清创操作台30包括方形框架30a和安装于框架30a上的收集槽30b,可以是收集槽30b设置边沿,架于框架30a上,也可以是收集槽30b于框架30a成一体结构,焊接于框架30a的下表面。收集槽30b呈漏斗状,即上宽下窄的结构,便于收集清创冲洗液、血液等液体,收集槽30b出口处放置有收集桶40。在框架30a内侧的四周还设置有边沿,边沿上可以放置网板110。

框架30a与底板20之间由支撑连接柱50连接,支撑连接柱50设置两根或三根或四根,位于底板20的一侧,也可以设置四根为底板20的四个角上,支撑连接柱50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框架30a和底板20焊接。框架30a的一侧边焊接有水平的安装杆30c,通过安装杆30c安装肢体支托架60,肢体支托架60也采用不锈钢材质,如附图2所示,包括位于收集槽30b上方用于支托患肢的支托部60a和通过安装部件70连接于安装杆30c的连接部60b,安装部件采用硬质塑料材质,包括卡接于安装杆30c上的第一安装部70a和用于安装所述肢体支托架60的连接部60b的第二安装部70b,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3所示,安装杆30c采用截面为方形的安装杆30c,第一安装部70a的截面与安装杆30c的截面相同,卡接于安装杆30c上,在一定力的作用下,可以沿着安装杆30c移动,以改变肢体支托架60在水平面上相对于清创操作台30的位置,满足需要,便于清创及清创后的手术,第二安装部70b为竖直的筒状结构,所述连接部60b竖直插接于筒状结构内,在连接部60b的外表面和筒状结构的内表面同时粘有橡胶层(图中未示出),以增加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只有在较大作用力作用在连接部60b上时,连接部60b才能相对筒状结构上下移动,放置因为患肢架于支托部60a而导致整个肢体支托架60下移。为了更进一步确保,可以在第二安装部70b上设置锁紧结构,在确定好肢体支托架60的位置后,锁紧连接部60b,锁紧结构可以是锁紧螺钉,与第二安装部70b上的锁紧螺孔配合进行锁定。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安装杆30c的横截面呈圆形,采用两根,在水平方向上并排布置,第一安装部70a也对应的设置,如附图4所示,这样肢体支托架60的连接更加牢固,移动更加平稳。

如附图5、6所示,在框架30a上内侧设置有收纳块80,收纳块80上开有收纳槽80a,收纳槽80a内设置可以转动的卷轴90,卷轴90的一端伸出至框架30a外侧,便于操作转动卷轴90,卷轴90的转动可以是手动的,也可以由电机带动自动转动。卷轴90上卷绕操作板100,操作板100可以采用类似于卷门的结构,通过转动卷轴90,实现操作板100的收卷与展开,展开后操作板100位于收集槽30b上方。

在框架30a内侧的四周还设置有边沿,边沿上可以放置网板110,网板110也采用不锈钢材质,操作板100展开后,网板110位于操作板100下方。在冲洗创伤口时,操作板100收起,网板110铺设于收集槽30b上方,在冲洗完需要手术时,展开操作板100,患者置于操作板100上开始手术。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二的不同在于,在框架30a上内侧设置有收纳块80,收纳块80上开有收纳槽80a,收纳槽80a内设置可以转动的卷轴90,卷轴90的一端伸出至框架30a外侧,便于操作转动卷轴90,卷轴90的转动由电机带动自动转动。卷轴90上卷绕操作板100,操作板100可以采用类似于卷门的结构,通过转动卷轴90,实现操作板100的收卷与展开,展开后操作板100位于收集槽30b上方。在框架30a上安装有感应器,感应器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电机。控制操作板100的收卷与展开。感应器可以优选为手势感应器,例如接收到向左手势信号后,控制模块接收到此信号后,控制电机展开操作板100;例如接收到向右手势信号后,控制模块接收到此信号后,控制电机收起操作板100。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肢体支托架60进行了进一步改进,支托部60a设置成可以围绕竖直的连接部60b转动,连接部60b连接电机,由电机带动旋转,电机安装在安装杆30c上,在连接部60b上安装感应器,感应器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电机。感应器可以优选为手势感应器,例如手势感应器接收到向左或向右手势信号后,传送给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控制电机带动支托架60可向左或向右旋转至适当位置,处于非支托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