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临床检查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52220发布日期:2021-02-18 15:5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鼻喉临床检查用支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鼻喉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耳鼻喉临床检查用支架。


背景技术:

[0002]
在医院日常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常需要用到一些医疗用具和设备,医疗用具和设备经常放置在一些医疗推车上,而现有的一些推车在使用时,不但体积较大,而且盛放的物品也比较少,在进行转运时,体积较大占地较广,导致室内的空间过于拥挤,不利于医务人员正常的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鼻喉临床检查用支架,解决了现有的一些推车在使用时,不但体积较大,而且盛放的物品也比较少,在进行转运时,体积较大占地较广,导致室内的空间过于拥挤,不利于医务人员正常作业的问题。
[0005]
(二)技术方案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喉临床检查用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收纳托盘、第二收纳托盘和第三收纳托盘,所述第一收纳托盘和第二收纳托盘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分别与第二收纳托盘和第三收纳托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滑块的左侧面均设置有第二磁块,两个所述滑槽内壁的左侧面均设置有第一磁块。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槽和滑块的形状均设置为t字形,所述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的相对面相互吸引。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筒,所述滑筒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端设置有输液架,所述滑筒的正面设置有紧固机构,所述紧固机构背面的一端通过滑筒与滑杆的正面的搭接。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装置,且四个支撑装置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紧固机构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所述第一收纳托盘的上表面与第二收纳托盘的下表面搭接,所述第二收纳托盘的上表面与第三收纳托盘的下表面搭接。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在支撑筒内,所述支撑筒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的右端和支撑筒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和支撑筒的形状均设置有弧形。
[0012]
(三)有益效果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
1、该耳鼻喉临床检查用支架,通过设置滑块、滑槽、第一磁块、第二磁块、第一收纳托盘、第二收纳托盘和第三收纳托盘,当医务人员在不需要使用第一收纳托盘、第二收纳托盘和第三收纳托盘时,只需将两个滑块沿滑槽滑动,两个第一磁块分别与两个第二磁块接触时,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就会相互吸附,使得医务人员可以方便的对该支架进行收纳,有效的降低了该支架的占地面积,缩小该支架的体积,便于医务人员在不需要使用该支架时进行放置,不易因该支架展开时体积较大,而妨碍医务人员正常作业的问题。
[0015]
2、该耳鼻喉临床检查用支架,通过设置支撑杆、支撑筒和弹簧,当医务人员在推动该支架,使得该支架因颠簸而导致重心不稳时,支撑杆就会向支撑筒内滑动,使得支撑杆挤压弹簧,随后弹簧受到压力就会迅速收缩,随后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挤压支撑杆复位,使得该支撑架不易出现因颠簸而倾倒的情况。
[0016]
3、该耳鼻喉临床检查用支架,通过设置紧固机构、滑杆和滑套,当医务人员需要调整输液架的高度时,只需松弛紧固机构,此时医务人员就可以上下滑动滑杆,随后医务人员就可以通过紧固机构将滑杆进行固定,使得医务人员可以方便的调整输液架的高度,使得该支架可以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筒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1底板、2连接杆、3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第三轴承、6第一收纳托盘、7第二收纳托盘、8第三收纳托盘、9滑槽、10第一磁块、11滑块、 12第二磁块、13滑筒、14滑杆、15输液架、16紧固机构、17支撑装置、171 支撑杆、172弹簧、173支撑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3]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喉临床检查用支架,包括底板1,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连接杆2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承3、第二轴承4和第三轴承5,第一轴承3、第二轴承4和第三轴承5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收纳托盘6、第二收纳托盘7和第三收纳托盘8,第一收纳托盘6和第二收纳托盘7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滑槽9,滑槽9和滑块11的形状均设置为t字形,第一磁块10和第二磁块12的相对面相互吸引,因设置有滑槽9和滑槽9,使得第二收纳托盘7和第三收纳托盘8,在进行滑动时,不易更加顺畅,且不易卡死,因滑槽9和滑块11均为t字形,使得滑块11不易脱离滑槽9,因第一磁块10和第二磁块12的相对面相互吸引引,当医务人员将第一磁块10和第二磁块12接触时,第一收纳托盘6、第二收纳托盘7和第三收纳托盘8不易出现翻转移动的情况,第三滑槽9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1,两个滑块11的上表面分别与第二收纳托盘7和第三收纳托盘 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滑块11的左侧面均设置有第二磁块12,两个滑槽9内壁的左侧面均设置有第一磁块10,通过滑块11、滑槽9、第一收纳托盘6、第二收纳托盘7和第三收纳托盘8之间的相互配合,
使得医务人员可以方便的对该支架进行收纳,有效的降低了该支架的占地面积,缩小该支架的体积,便于医务人员在不需要使用该支架时进行放置,不易因该支架展开时体积较大,而妨碍医务人员正常作业的问题。
[0024]
具体的,如图2所示,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筒13,滑筒13内滑动连接有滑杆14,滑杆14的顶端设置有输液架15,滑筒13的正面设置有紧固机构16,紧固机构16背面的一端通过滑筒13与滑杆14的正面的搭接,底板1下表面的四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装置17,且四个支撑装置17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因设置有滑筒13、滑杆14和紧固机构16,使得医务人员可以方便的调整输液架15的高度,使得该支架可以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因设置有万向轮,使得医务人员可以方便的移动该支架的位置。
[0025]
具体的,如图1所示,紧固机构16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第一收纳托盘6的上表面与第二收纳托盘7的下表面搭接,第二收纳托盘7的上表面与第三收纳托盘8的下表面搭接,因设置有防滑纹路,使得医务人员在控制紧固机构16时,不易因脱手而划伤手部,因设置有输液架15,使得医务人员可以方便的对患者进行输液,且不需要医务人员使用手部托举输液瓶。
[0026]
具体的,如图3所示,支撑装置17包括支撑杆171,支撑杆171滑动连接在支撑筒173内,支撑筒173内设置有弹簧172,弹簧172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171的右端和支撑筒173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支撑杆171和支撑筒173的形状均设置有弧形,通过支撑筒173、支撑杆171和弹簧172之间的相互配合,当该支架出现颠簸时,支撑杆171就会挤压弹簧172,使得弹簧172 受到压力就会迅速收缩,随后在弹簧172弹力的作用下挤压支撑杆171复位,使得该支撑架不易出现因颠簸而倾倒的情况。
[002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0028]
s1、使用时,只需医务人员将需要使用的检查工具放置在第一收纳托盘6、第二收纳托盘7和第三收纳托盘8内即可,随后医务人员就可以推动该支架进行移动即可,当医务人员移动至患者的位置时,只需将万向轮锁死即可;
[0029]
s2、当医务人员需要将第一收纳托盘6内的工具取出时,只需拨动第二收纳托盘7,使得第二收纳托盘7下方的滑块11在滑槽9内滑动,当第二收纳托盘7不再遮挡第一收纳托盘6时,医务人员就可以将第一收纳托盘6内的检查用具取出,同理只需拨动第三收纳托盘8就可以将第二收纳托盘7内的检查用具取出;
[0030]
s3、当医务人员需要调整输液架15的高度时,只需松弛紧固机构16,使得紧固机构16不再对滑杆14进行固定,此时医务人员就可以上下滑动滑杆 14,当移动至合适的高度时,医务人员就可以通过紧固机构16将滑杆14进行固定即可。
[003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2]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