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装置及应用其的艾灸组合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41803发布日期:2021-10-12 16:58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艾灸装置及应用其的艾灸组合器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艾灸装置及应用其的艾灸组合器具。


背景技术:

2.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东晋葛洪著作《肘后备急方》首创隔物灸,如隔盐灸,隔蒜灸。《千金药方》中也记载了隔物灸法,将艾灸和药物相结合用于临床,如隔附子灸。现存的艾灸方法例如督脉灸,在人体脊背正中线上根据顾客具体情况铺上不同配方的中药粉,上面铺一层新鲜碎姜,再在姜上点燃艾绒,实现保养或治疗的目的。也有在穴位上用这样的方法施灸的,例如神阙穴。
3.然而,现存的诸多艾灸方法与工具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安全系数低,艾绒点燃后暴露在外,施灸时间长,顾客如果在其过程中变动体位极易烫伤;现有药物铺灸疗法要求环境专业,因为烟大呛人,必须使用排烟装置;把中药打粉放在皮肤上需要较长时间中药成分才能渗透到皮下,吸收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艾疗效果好、灸疗时间短、可重复使用、安全系数高、排烟少、节省艾绒、操作简单的艾灸装置,以及一种应用其的艾灸组合器具,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艾灸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顶板和艾绒层,顶板可活动地安装于壳体内,且顶板的底部与艾绒层连接,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连通至顶板,第二开口连通艾绒层,穿过第一开口按压顶板,能够推动艾绒层从第二开口伸出。
6.由此,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顶板和使用方法的共同作用,燃烧艾绒层所产生的艾烟少,一部分保留在壳体中,从而在艾疗过程中避免患者对油烟的过量吸入;同时,随着艾绒燃烧减少,可以穿过第一开口按压顶板使之往下移动,进而顶着艾绒层往下移动,使得艾绒燃烧更充分,提高灸疗效果的同时还能节省艾绒;待艾绒燃烧完,可以继续填充艾绒再次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艾灸装置是采用面艾灸而不是采用点艾灸,能够对一个或多个治疗部位进行艾灸,艾疗效率高,艾疗速度快,一般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艾疗。本实用新型的艾灸装艾疗效果好、灸疗时间短、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且可重复使用、排烟少。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顶板的两端与壳体的内壁紧密贴合。由此,顶板与壳体内壁紧密贴合的设计,必须在外力介入才会活动,可以防止顶板在治疗过程中自动滑落,便于长时间的艾灸治疗。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艾绒层的两端与壳体的内壁紧密贴合。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的宽度小于第二开口的宽度。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艾灸装置还包括第一阻燃层,第一阻燃层设置于顶板的底部。由此,第一阻燃层能够从顶板底部进行阻燃,防止艾灸时燃烧顶板。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艾灸装置还包括阻燃套,阻燃套套设于壳体的底端。由此,阻燃套设置于壳体最底部的外周,能够在艾灸过程进行防火,防止艾绒燃烧壳体或者周围其他物品。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阻燃层和阻燃套的厚度为1~3mm。由此,厚度较薄,不会造成阻碍。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艾灸组合器具,包括上述艾灸装置,还包括艾灸组合器具,包括上述艾灸装置,还包括外盒,艾灸装置能够安装于外盒内,外盒能够完全包裹艾灸装置。
14.由此,本实用新型的艾灸组合器具应用了上述艾灸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外盒既能用于存放艾灸装置,又能够起到灭火作用。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盒包括盒体和上盖,盒体开设有安装槽,上盖开设有空腔,艾灸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槽内,上盖与盒体相配合。由此,当需要使用艾灸装置时,打开上盖,即可将艾灸装置取出直接使用;不用时,直接将艾灸装置放入盒体,再盖上上盖灭火保存。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盒体的一端部设有凸缘,上盖的一端部设有凹槽,凹槽与凸缘相配合。由此,盒体和上盖能够完全密封。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盒还包括第二阻燃层,第二阻燃层设置于盒体内且位于安装槽的底部。由此,盒体内与艾绒接触的一面设有第二阻燃层,能够防止艾绒损坏或者燃烧盒体。
18.本实用新型的艾灸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顶板和使用方法的共同作用,燃烧艾绒层所产生的艾烟少,一部分保留在壳体中,从而在艾疗过程中避免患者对油烟的过量吸入;同时,随着艾绒燃烧减少,可以穿过第一开口按压顶板使之往下移动,进而顶着艾绒层往下移动,使得艾绒燃烧更充分,提高灸疗效果的同时还特别节省艾绒;待艾绒燃烧完,可以继续填充艾绒再次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艾灸装置是采用面艾灸而不是采用点艾灸,能够对一个或多个治疗部位进行艾灸,艾疗效率高,艾疗速度快,一般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艾疗。
19.本实用新型的艾灸装艾疗效果好、灸疗时间短、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且可重复使用、排烟少;同时一次填满艾绒后可以使用7至8次,使用时间长,安全可靠操作简单。
20.本实用新型的艾灸组合器具应用了上述艾灸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外盒既能用于存放艾灸装置,又能够起到灭火作用。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艾灸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所示的艾灸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艾灸组合器具的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艾灸组合器具的上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图1所示的艾灸装置放入盒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5中的附图标记:1

外盒;2

艾灸装置;11

盒体;12

上盖;13

第二阻燃层;21

壳体;22

顶板;23

艾绒层;24

第一阻燃层;25

阻燃套;211

第一开口;212

第二开口;111

安装槽;112

凸缘;121

空腔;122

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8.图1~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艾灸装置。
29.如图1~2所示,该艾灸装置2包括壳体21以及设置于壳体21内的顶板22和艾绒层23。顶板22可活动地安装于壳体21内,且顶板22的底部与艾绒层23连接。壳体21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211,壳体21的底部设有第二开口212。第一开口211连通至顶板22,第二开口212连通艾绒层23。
30.穿过第一开口211按压顶板22,能够推动艾绒层23从第二开口212伸出。
31.艾绒层23的两端与壳体21的内壁紧密贴合。由此,在治疗过程中,即使随着艾绒层23的燃烧导致艾绒减少,也不会导致艾绒层23的掉落,有利于艾绒层23的充分利用,便于长时间的艾灸治疗。
32.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开口211的宽度小于第二开口212的宽度。第一开口211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拿取整个艾灸装置2,同时便于按压顶部,因此,只需要开一个能够容纳2~3个手指的大小即可。而第二开口212是为了便于艾绒层23的伸出,因此,第二开口212的长度和宽度应与艾绒层23的大小相匹配。
33.顶板22的两端与壳体21的内壁紧密贴合。由此,顶板22与壳体21内壁紧密贴合的设计,必须在外力介入才会活动,可以防止顶板22在治疗过程中自动滑落,便于长时间的艾灸治疗。
34.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顶板22的作用,燃烧艾绒层23所产生的艾烟不会直接排放至空气中,而是保留在壳体21中,待完成艾疗,可以将艾烟慢慢释放,从而在艾疗过程中避免患者对油烟的吸入;同时,随着艾绒燃烧减少,可以穿过第一开口211按压顶板22使之往下移动,进而顶着艾绒层23往下移动,使得艾绒燃烧更充分,提高灸疗效果;待艾绒燃烧完,可以继续填充艾绒再次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艾灸装置2是采用面艾灸而不是采用点艾灸,能够对一个或多个治疗部位进行艾灸,艾疗效率高,艾疗速度快,一般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艾疗。本实用新型的艾灸装艾疗效果好、灸疗时间短、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且可重复使用、排烟少。
35.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艾灸装置2还包括第一阻燃层24和阻燃套25。第一阻燃层24设置于顶板22的底部。由此,第一阻燃层24能够从顶板22底部进行阻燃,防止艾灸时燃烧顶板22。阻燃套25套设于壳体21的底端,可以由多片铝箔拼接而成。由此,阻燃套25设置于壳体21最底部的外周,能够在艾灸过程进行防火,防止艾绒燃烧壳体21或者周围其他物品。
36.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阻燃层24和阻燃套25的厚度均可以为1~3mm。由此,第一阻燃层24和阻燃套25的厚度较薄,不会造成阻碍。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阻燃层24、阻燃套25均可以由紫铜、氢氧化镁阻燃剂或其混合物制作,比如可以为紫铜箔。也可以为铝箔。
37.图3~5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艾灸组合器具。如图3
~5所示,该艾灸组合器具包括上述艾灸装置2。还包括外盒1。艾灸装置2能够安装于外盒1内,外盒1能够完全包裹艾灸装置2。
38.外盒1包括盒体11和上盖12。盒体11开设有安装槽111,上盖12开设有空腔121。艾灸装置2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槽111内。上盖12与盒体11扣合配合。由此,当需要使用艾灸装置2时,打开上盖12,即可将艾灸装置2取出直接使用;不用时,直接将艾灸装置2放入盒体11,再盖上上盖12灭火保存。安装于外盒1后,艾灸装置2正好位于安装槽111和空腔121共同形成的密封空间内。
39.盒体11的一端部设有凸缘112,上盖12的一端部设有凹槽122,凹槽122与凸缘112相配合。由此,盒体11和上盖12能够完全密封。
40.本实施方式的外盒1还包括第二阻燃层13,第二阻燃层13设置于盒体11内且位于安装槽111的底部。由此,盒体11内与艾绒接触的一面设有第二阻燃层13,能够防止艾绒损坏或者燃烧盒体11。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阻燃层13的结构和成分与第一阻燃层24相同。
41.本实用新型的艾灸组合器具的工作原理为:
42.艾灸时,先将药膏涂抹在皮肤上,在药膏上盖12上纱布,再放中药布垫,在布垫上放艾灸装置2进行按灸。
43.其中,将中药剂制成膏剂涂抹在皮肤上,吸收好,见效快,疗效好。
44.将外盒1的上盖12打开,取出艾灸装置2,重新盖好上盖12密封,将艾绒从第二开口212装进壳体21内形成艾绒层23,从壳体21底端点燃艾绒层23,点燃面朝上,烟往上走,透过没有燃烧的艾绒。只是刚开始点燃时有烟,点着以后在灸疗过程中基本无烟,因此,不需要排烟装置,随时随地都可以操作。
45.艾疗过程中,通过按压顶部使艾绒层23向下移动,及时调整艾绒层23与顶板22之间的距离,保证盒体11的密封性,减少灸疗过程中烟的排放,同时,随着艾绒燃烧过程中艾绒的减少,可通过顶板22顶着艾绒层23向下移动,保证艾绒更加充分地燃烧,提高灸疗效果的同时还特别节省艾绒。
46.其中,采用面疗而不是点疗,聚集大面积艾灸所需要的热量,艾疗速度快,一般半个小时就能完成艾疗;一次填满艾绒后可以使用7至8次,使用时间长;艾绒全部燃烧完后继续往壳体21里面放上艾绒,实现灸具的重复使用。
47.本实用新型的艾灸组合器具应用了上述艾灸装置2,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外盒1既能用于存放艾灸装置2,又能够起到灭火作用。
4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