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分离式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75183发布日期:2021-02-26 16:43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分离式担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担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分离式担架。


背景技术:

[0002]
救护担架采用高质铝合金铝材和泡沫软垫制成,用于救护车、医院、战地、体育馆运送伤病员之用的工具器械。
[0003]
现有的救护担架多数采用装载架担架固定的方式安装,在一些狭小空间内,整个装载架不能进入,担架和装载架不能够分离,其适用范围受限,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分离式担架,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救护担架多数采用装载架担架固定的方式安装,在一些狭小空间内,整个装载架不能进入,担架和装载架不能够分离,其适用范围受限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分离式担架。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新型分离式担架,包括装载架,所述装载架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四个支腿,且四个支腿对称设置在装载架的底部两侧,四个支腿的底部均设置有刹车轮,四个支腿的一侧均设置有折叠组件,所述装载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呈矩阵排列的多个限位板,相邻的两个限位板为一组,所述装载架的顶部设置有担架,所述担架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卡块,四个卡块均和装载架可脱离活动卡装,四个卡块上均活动安装有支撑架,四个支撑架均位于转载架的外侧。
[0007]
优选的,为了减少支腿占用的空间,方便将装载架送入救护车的内部,所述折叠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支腿一侧的第一折叠架,所述第一折叠架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折叠架,位于同一个侧的两个第二折叠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作用轴,两个作用轴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手柄,所述第二折叠架的顶部和装载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架和第二折叠架均设置有四个。
[0008]
优选的,为了提高病患躺在担架上的舒适度,所述担架为两段式设置,所述担架的顶部铺设有靠垫和床垫,所述靠垫和床垫均为泡沫垫。
[0009]
优选的,为了方便支撑担架,提高担架放置位置的稳定性,所述卡块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孔,两个活动孔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活动轴,两个活动轴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卡块的两侧,且两个活动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支撑架。
[0010]
优选的,为了提高担架和装载架装载的稳定性,所述装载架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呈矩阵排列的四个转轴,四个转轴的底部分别和四个支腿的顶部固定安装,四个卡块的底部均开设有弧形槽,所述装载架的顶部延伸至四个弧形槽的内部并和四个弧形槽可脱离活动卡装。
[0011]
本实用新型中,初始状态时,担架如附图1的位置装载在装载架上,在装载架的另
一端还设置了和手柄相同的结构,当拨动手柄向下进行弧线运动时,位于同一y轴上的两个第二折叠架会围绕着装载架向上进行弧线运动,第一折叠架围绕着第二折叠架进行弧线运动,直至第一折叠架和第二折叠架相贴合时,刹车轮和支腿收纳至和装载架相平行的位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占用的空间,方便将病患移动至救护车的内部,当需要担架和装载架进行脱离时,向上抬起担架至多个卡块和均和装载架脱离,移动担架至救护位置即可,病人躺在靠垫和床垫的顶部再将担架装载在装载架上,推动装载架至救护车的位置,收纳刹车轮后将病人移动至救护车的内部,较之担架和装载架固定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装载架和担架的分离工作,能够满足不同场地对担架的需求,延伸了担架的适用范围;
[0012]
为了解决担架和装载架脱离后没有支撑部件的问题,通过在卡块的底部活动设置的支撑架,当担架和装载架脱离后还能支撑起担架,有利于担架的使用;
[0013]
为了解决担架和装载架卡装位置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在装载架上设置的多组限位板,卡块位于一组限位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在卡块的底部开设有和装载架相匹配的弧形槽,能够精确定位担架位置的同时提高担架卡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分离式担架的部分结构立体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分离式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分离式担架的图2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7]
图中:1装载架、2转轴、3支腿、4刹车轮、5第一折叠架、6第二折叠架、7挡板、8作用轴、9手柄、10担架、11限位板、12卡块、13活动孔、14活动轴、15支撑架、16靠垫、17床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
实施例一
[0020]
参照图1-3,一种新型分离式担架,包括装载架1,装载架1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四个支腿3,且四个支腿3对称设置在装载架1的底部两侧,四个支腿3的底部均设置有刹车轮4,四个支腿3的一侧均设置有折叠组件,装载架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呈矩阵排列的多个限位板11,相邻的两个限位板11为一组,装载架1的顶部设置有担架10,担架10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卡块12,四个卡块12均和装载架1可脱离活动卡装,四个卡块12上均活动安装有支撑架15,四个支撑架15均位于转载架1的外侧。
[0021]
实施例二
[0022]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出如下进一步的改进:
[0023]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减少支腿3占用的空间,方便将装载架1送入救护车的内部,折叠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支腿3一侧的第一折叠架5,第一折叠架5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折叠架6,位于同一个侧的两个第二折叠架6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作用轴8,两个作用轴8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手柄9,第二折叠架6的顶部和装载架1的一侧转动连
接,第一折叠架5和第二折叠架6均设置有四个。
[0024]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病患躺在担架10上的舒适度,担架10为两段式设置,担架10的顶部铺设有靠垫16和床垫17,靠垫16和床垫17均为泡沫垫。
[0025]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方便支撑担架10,提高担架10放置位置的稳定性,卡块12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孔13,两个活动孔13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活动轴14,两个活动轴14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卡块12的两侧,且两个活动轴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支撑架15。
[0026]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担架10和装载架1装载的稳定性,装载架1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呈矩阵排列的四个转轴2,四个转轴2的底部分别和四个支腿3的顶部固定安装,四个卡块12的底部均开设有弧形槽,装载架1的顶部延伸至四个弧形槽的内部并和四个弧形槽可脱离活动卡装。
[0027]
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担架10和装载架脱离后没有支撑部件的问题,通过在卡块12的底部活动设置的支撑架15,当担架10和装载架1脱离后还能支撑起担架10,有利于担架1的使用。
[0028]
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担架10和装载架1卡装位置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在装载架1上设置的多组限位板11,卡块12位于一组限位板11相互靠近的一侧,在卡块12的底部开设有和装载架1相匹配的弧形槽,能够精确定位担架10位置的同时提高担架10卡装的稳定性。
[0029]
本实用新型中,当拨动手柄9向下进行弧线运动时,位于同一y轴上的两个第二折叠架6会围绕着装载架1向上进行弧线运动,第一折叠架5围绕着第二折叠架6进行弧线运动,直至第一折叠架5和第二折叠架6相贴合时,刹车轮4和支腿3收纳至和装载架1相平行的位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占用的空间,方便将病患移动至救护车的内部,当需要担架10和装载架1进行脱离时,向上抬起担架10至多个卡块12和均和装载架1脱离,移动担架10至救护位置即可,病人躺在靠垫16和床垫17的顶部再将担架10装载在装载架1上,推动装载架1至救护车的位置,收纳刹车轮4后将病人移动至救护车的内部,较之担架10和装载架1固定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装载架1和担架10的分离工作,能够满足不同场地对担架10的需求,延伸了担架10的适用范围。
[0030]
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003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