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吸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70173发布日期:2021-07-30 13:18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吸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科吸痰器。



背景技术:

儿科吸痰器是利用负压原理将患儿呼吸道内分泌物或误吸物吸出,从而清理呼吸道,改善通气功能的仪器。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0192704.2公开了一种儿科吸痰器,可以精确控制插入的长度,不对患者造成伤害,方便旋液吸痰管,半球形吸痰头的上下两侧设有吸痰口,旋转吸取痰液安全可靠,减少不适感,可顺利吸出痰液。

上述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上述专利的集痰瓶未设有封闭结构,导致在拆卸集痰瓶时,由于拆卸动作幅度过大使痰液从集痰瓶中流出现象常常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科吸痰器,具有不妨碍集痰瓶的正常集痰工作,同时还能在拆卸时封闭集痰瓶,从而杜绝由于拆卸动作幅度过大导致痰液从集痰瓶中流出现象发生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科吸痰器,包括分离管,所述分离管的底部连接有出痰管,所述出痰管远离分离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集痰瓶,所述集痰瓶的上方两侧均连接有壳体,一侧所述壳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左移动板,另一侧所述壳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右移动板,所述右移动板和左移动板的一侧均固定有移动杆,两侧所述壳体上且对应移动杆的位置均开设有移动槽,所述左移动板靠近右移动板的一侧以及右移动板靠近左移动板的一侧均连接有磁石。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外侧套设有滑动套。

优选的,右移动板上所述磁石与左移动板上所述磁石的极性相反。

优选的,所述右移动板和左移动板的上下两侧均固定有滑动块,两侧所述壳体上且对应滑动块的位置开设有滑动槽。

优选的,所述集痰瓶包括下瓶身、上瓶身、弹性球、密封圈和卡槽,所述下瓶身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卡槽,所述下瓶身的上方设置有上瓶身,所述上瓶身的上端与出痰管螺纹连接,所述上瓶身的下方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下方且对应若干个卡槽的位置均连接有弹性球,所述下瓶身与上瓶身通过弹性球与卡槽嵌入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瓶身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与上瓶身间通过连接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瓶身的外侧壁一侧设置有观察口,且下瓶身的外侧壁另一侧设置有体积刻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集痰瓶的两侧设有壳体,两侧壳体内分别滑动连接有左移动板和右移动板,左移动板与右移动板间通过磁石吸合连接,多种结构相互配合,不妨碍集痰瓶的正常集痰工作,同时还能在拆卸时封闭集痰瓶,从而杜绝由于拆卸动作幅度过大导致痰液从集痰瓶中流出现象的发生。

2、本实用新型集痰瓶分为上瓶身和下瓶身,上瓶身与下瓶身间通过弹性球与卡槽连接,分瓶式结构能够使集痰瓶的清理无死角,且能够加快清理速度,同时上瓶身和下瓶身间设有密封圈,能够提高上瓶身与下瓶身间的密封性,避免痰液从上下瓶身的缝隙中渗出。

3、本实用新型上瓶身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刮板,在倒取痰液时,刮板不仅能够将下瓶身中的痰液推出,使得痰液的倒取更加方便快捷,而且还能刮取粘附在下瓶身侧壁上的痰液,减少集痰瓶中的痰液残留,从而使得集痰瓶的清理工作变得更加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痰瓶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痰瓶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集痰瓶未封闭状态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集痰瓶封闭状态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离管;2、出痰管;3、集痰瓶;31、下瓶身;32、上瓶身;33、弹性球;34、密封圈;35、卡槽;4、观察口;5、移动槽;6、壳体;7、右移动板;8、移动杆;9、体积刻度;10、刮板;11、连接杆;12、左移动板;13、磁石;14、滑动块;15、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科吸痰器,包括分离管1,分离管1的底部连接有出痰管2,出痰管2远离分离管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集痰瓶3,集痰瓶3的上方两侧均连接有壳体6,一侧壳体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左移动板12,另一侧壳体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右移动板7,右移动板7和左移动板12的一侧均固定有移动杆8,两侧壳体6上且对应移动杆8的位置均开设有移动槽5,左移动板12靠近右移动板7的一侧以及右移动板7靠近左移动板12的一侧均连接有磁石13。

具体的,移动杆8的外侧套设有滑动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移动杆8与移动槽5的侧壁发生接触摩擦,同时能够增大移动杆8的移动阻力,从而避免移动杆8在移动槽5内随意移动。

具体的,右移动板7上磁石13与左移动板12上磁石13的极性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右移动板7上的磁石13与左移动板12上的磁石13能够相互吸合。

具体的,右移动板7和左移动板12的上下两侧均固定有滑动块14,两侧壳体6上且对应滑动块14的位置开设有滑动槽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块14与滑动槽15的相互配合,能够为右移动板7和左移动板12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从而避免右移动板7和左移动板12发生移动偏移问题。

具体的,集痰瓶3包括下瓶身31、上瓶身32、弹性球33、密封圈34和卡槽35,下瓶身31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卡槽35,下瓶身31的上方设置有上瓶身32,上瓶身32的上端与出痰管2螺纹连接,上瓶身32的下方连接有密封圈34,密封圈34的下方且对应若干个卡槽35的位置均连接有弹性球33,下瓶身31与上瓶身32通过弹性球33与卡槽35嵌入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瓶式结构能够使集痰瓶3的清理无死角,同时能够加快清理速度。

具体的,下瓶身3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刮板10,刮板10与上瓶身32间通过连接杆11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下瓶身31中的痰液推出,使得痰液的倒取更加方便快捷,同时还能刮取粘附在下瓶身31侧壁上的痰液,减少集痰瓶3中的痰液残留,从而使得集痰瓶3的清理工作变得更加省时省力。

具体的,下瓶身31的外侧壁一侧设置有观察口4,且下瓶身31的外侧壁另一侧设置有体积刻度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医护人员了解收集的痰液量。

本实用新型中儿科吸痰器的其他结构与原理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0192704.2公开的一种儿科吸痰器中已经公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取痰工作结束,拆卸集痰瓶3前,两手指分别接触两侧移动杆8,并将两侧移动杆8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两侧移动杆8分别带动右移动板7和左移动板12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右移动板7和左移动板12移动时,上下两侧的滑动块14同步在对应的滑动槽15中移动,为右移动板7和左移动板12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避免右移动板7和左移动板12发生移动偏移问题),当两侧移动杆8分别抵至对应移动槽5的侧壁时,左移动板12上的磁石13与右移动板7上的磁石13吸合,实现集痰瓶3的密封,此时医护人员可将集痰瓶3从出痰管2上拆卸下来,且不会发生由于拆卸动作幅度过大导致痰液从集痰瓶3中流出的现象;需要对集痰瓶3内的痰液进行检验时,向上提拉上瓶身32,直至上瓶身32上的弹性球33脱离下瓶身31上的卡槽35时,停止提拉动作,将下瓶身31倾斜,将下瓶身31的开口端对准检验盒,向远离下瓶身31的方向拉动上瓶身32,上瓶身32拉动过程中,由于连接杆11的连接作用,会同步带动刮板10向远离下瓶身31的方向移动,刮板10在移动过程中,会将下瓶身31中的痰液推出以及刮取粘附在下瓶身31侧壁上的痰液,当刮板10脱离下瓶身31时,吸取的痰液全部导进检验盒中,方便医护人员检验,同时能够减少集痰瓶3中的痰液残留,使得集痰瓶3的清理工作变得更加省时省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