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联管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8303发布日期:2021-01-15 12:3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并联管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并联管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双联氧气管是一种为呼吸困难或者缺氧病人输送氧气的输氧管,在使用时需将其分离成两根独立的氧气管,目前一般采用手工将双联氧气管分离成两根独立的氧气管。对于双联氧气管等类的并联管的分离,由于并联管较小,手不容易捏握,两只手捏握的位置不容易一致,在并联管分离时,两只手不容易均匀用力,导致并联管在分离时管子会被撕坏,破损率较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并联管分离装置,使并联管在分离时,对并联管的用力均匀,不容易撕坏管子,破损率较低,效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并联管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插接分离板和第二插接分离板,第一插接分离板的顶面边缘设有第一圆孔槽,第一圆孔槽的中部设有沿第一圆孔槽的轴向布置的第一芯柱,第一插接分离板上第一圆孔槽的外侧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引导槽,第一插接分离板的顶面上与第一圆孔槽、第一引导槽对应的位置开有第一开口,第二插接分离板的底面边缘设有第二圆孔槽,第二圆孔槽的中部设有沿第二圆孔槽的轴向布置的第二芯柱,第二插接分离板上第二圆孔槽的外侧设有相连通的第二引导槽,第二插接分离板的底面上与第二圆孔槽、第二引导槽对应的位置开有第二开口,第一插接分离板和第二插接分离板能通过定位销相连接固定,第一插接分离板上设有与定位销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孔,第二插接分离板上设有与定位销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孔,第一插接分离板和第二插接分离板连接固定后,第一圆孔槽和第二圆孔槽能组成并联管容纳腔,第一芯柱和第二芯柱能插入并联管的内腔中,第一引导槽与第二引导槽能组成并联管插入的锥形引导孔。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用第一插接分离板上的第一圆孔槽和第一芯柱对并联管中的一根管进行容纳和定位,可以用第二插接分离板上的第二圆孔槽和第二芯柱对并联管中的另一根管进行容纳和定位,在并联管分离时,可以对并联管的两根管子进行均匀的用力,将并联管均匀的分离,不容易产生破损,破损率较低,用第一引导槽与第二引导槽组成的锥形引导孔引导并联管插入,使并联管容易插入第一圆孔槽和第二圆孔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芯柱、第二芯柱均包括圆柱形的芯柱主体、芯柱头部,芯柱主体与芯柱头部相连接,芯柱头部从连接处至自由端逐渐缩小,芯柱头部的最大直径与芯柱主体的直径相同,芯柱头部的自由端为弧形。采用这样的结构,使第一芯柱、第二芯柱能对并联管进行定位和均匀用力,避免并联管插入时,第一芯柱、第二芯柱损伤并联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开口呈矩形,第一开口的中心线与第一圆孔槽的轴心线形成的平面与第一插接分离板的顶面相垂直,第二开口呈矩形,第二开口的中心线与第二圆孔槽的轴心线形成的平面与第二插接分离板的底面相垂直。采用这样的结构,使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可以容纳并联管的连接部,使并联管能容易插入第一圆孔槽和第二圆孔槽组成的并联管容纳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引导槽为圆锥形槽,第一引导槽与第一圆孔槽同轴心,第二引导槽为圆锥形槽,第二引导槽与第二圆孔槽同轴心,第一引导槽、第二引导槽的锥度均为45°-75°,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成镜面对称。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对并联管在插入时进行较好的引导作用,方便并联管的插入操作,并且使第一插接分离板和第二插接分离板的大小合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引导槽、第二引导槽的锥度均为60°,引导孔的深度为10-20mm。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对并联管在插入时进行更好的引导作用,很方便并联管的插入操作,并且方便第一插接分离板和第二插接分离板的标准化制作,降低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圆孔槽的底面中部开有一个第一圆形通孔,第一圆形通孔与第一芯柱相配合,第一芯柱能插在第一圆形通孔中,第二圆孔槽的底面中部开有一个第二圆形通孔,第二圆形通孔与第二芯柱相配合,第二芯柱能插在第二圆形通孔中。采用这样的结构,第一芯柱和第二芯柱可拆卸,方便第一插接分离板和第二插接分离板的制作和安装,方便维修和更换,降低制作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圆孔槽的长度和第二圆孔槽的长度相同,第一芯柱伸出的长度与第一圆孔槽的长度相配合,第二芯柱伸出的长度与第二圆孔槽的长度相配合,第一芯柱、第二芯柱伸出的长度均为20-50mm。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并联管分离时,可以对并联管的两根管子提供足够的分离力量,将并联管均匀的分离,不容易产生破损,破损率较低,并且使第一插接分离板和第二插接分离板的大小合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并联管为双联氧气管,第一圆孔槽的内径稍大于氧气管的外径,第一芯柱的外径稍小于氧气管的内径,第二圆孔槽的内径稍大于氧气管的外径,第二芯柱的外径稍小于氧气管的内径。采用这样的结构,使双联氧气管能容易插入第一圆孔槽和第二圆孔槽组成的并联管容纳腔中,第一芯柱、第二芯柱容易插入氧气管的内腔中,不会损伤双联氧气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插接分离板为矩形平板,第一圆孔槽沿第一插接分离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圆孔槽位于宽度方向的中部,第一插接分离板的两侧各设有两个相间隔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插接分离板为矩形平板,第二圆孔槽沿第二插接分离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圆孔槽位于宽度方向的中部,第二插接分离板的两侧各设有两个相间隔的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位置相对应,第一插接分离板和第二插接分离板的大小相同。采用这样的结构,使第一插接分离板和第二插接分离板的面积较小,节省材料和成本,方便并联管的插入操作,并使第一插接分离板和第二插接分离板的连接固定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定位销包括圆柱形的定位销主体、定位销头部,定位销主体与定位销头部相连接,定位销头部从连接处至自由端逐渐缩小,定位销头部的最大直径与定位销主体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定位孔为圆形通孔或者圆形盲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为圆形通孔或者圆形盲孔。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第一插接分离板和第二插接分离板的连接固定可靠,并方便第一插接分离板和第二插接分离板盖合和分离。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至少具备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并联管分离装置,可以用第一插接分离板上的第一圆孔槽和第一芯柱对并联管中的一根管进行容纳和定位,可以用第二插接分离板上的第二圆孔槽和第二芯柱对并联管中的另一根管进行容纳和定位,在并联管分离时,可以对并联管的两根管子进行均匀的用力,将并联管均匀的分离,不容易产生破损,破损率较低,用第一引导槽与第二引导槽组成的锥形引导孔引导并联管插入,使并联管容易插入第一圆孔槽和第二圆孔槽。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并联管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插接分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第一插接分离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第一插接分离板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拿去第一芯柱的第一插接分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拿去第一芯柱的第一插接分离板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拿去第一芯柱的第一插接分离板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第一芯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第二插接分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第二插接分离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的第二插接分离板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9中拿去第二芯柱的第二插接分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9中第二芯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中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扣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下面以双联氧气管为例说明一种并联管分离装置),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设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申请中“上”、“下”可参照图1中的上、下。本申请中“左”、“右”可参照图3、图10中的左、右。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14所示,一种并联管分离装置,包括可拆卸配合的第一插接分离板1和第二插接分离板2。第一插接分离板1的顶面边缘设有第一圆孔槽11,第一圆孔槽11的中部设有沿第一圆孔槽11的轴向布置的第一芯柱12,第一插接分离板1上第一圆孔槽11的外侧设有第一引导槽14,第一引导槽14呈锥形,第一引导槽14由外向内逐渐缩小,第一圆孔槽11与第一引导槽14相连通,第一插接分离板1的顶面上与第一圆孔槽11、第一引导槽14对应的位置开有第一开口13,第一开口13贯穿位于第一插接分离板1顶面上的第一引导槽14。第二插接分离板2的底面边缘设有第二圆孔槽21,第二圆孔槽21的中部设有沿第二圆孔槽21的轴向布置的第二芯柱22,第二插接分离板2上第二圆孔槽21的外侧设有第二引导槽24,第二引导槽24呈锥形,第二引导槽24由外向内逐渐缩小,第二插接分离板2的底面上与第二圆孔槽21、第二引导槽24对应的位置开有第二开口23,第二开口23贯穿位于第二插接分离板2底面上的第二引导槽24。第一插接分离板1和第二插接分离板2能通过定位销3相连接固定,第一圆孔槽11和第二圆孔槽21能组成对并联管进行容纳的并联管容纳腔,第一芯柱12和第二芯柱22能插入并联管的内腔中。在本实施例中,并联管为双联氧气管。第一插接分离板1和第二插接分离板2通过定位销3相连接固定后,第一引导槽14与第二引导槽24能组成并联管插接的锥形引导孔,第一引导槽14和第二引导槽24成镜面对称。第一插接分离板1上设有与定位销3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孔15,第二插接分离板2上设有与定位销3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孔25。优选,第一引导槽14、第二引导槽24为圆锥形槽,第一引导槽14、第二引导槽24的锥度均为45°-75°,可以对双联氧气管在插接时进行较好的引导作用,方便双联氧气管的插接操作,并且使第一插接分离板和第二插接分离板的大小合适。更优选,第一引导槽14、第二引导槽24的锥度均为60°,引导孔的深度为10-20mm,可以对双联氧气管在插接时进行更好的引导作用,很方便双联氧气管的插接操作,并且方便第一插接分离板和第二插接分离板的标准化制作,降低成本。第一插接分离板和第二插接分离板的材质为316不锈钢或者304不锈钢,可以防止第一插接分离板和第二插接分离板生锈,使双联氧气管分离成两根独立的氧气管后满足医疗卫生安全的要求。

如图1至图8所示,第一插接分离板1为矩形平板,第一圆孔槽11沿第一插接分离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圆孔槽11位于宽度方向的第一圆孔槽11中部。第一开口13呈矩形。第一开口13的中心线与第一圆孔槽11的轴心线形成的平面与第一插接分离板1的顶面相垂直。第一引导槽14为圆锥形槽,第一引导槽14与第一圆孔槽11同轴心。第一圆孔槽11与第一引导槽14相连通。第一圆孔槽11的内径稍大于氧气管的外径。第一芯柱12的外径稍小于氧气管的内径。第一圆孔槽11的底面中部开有一个第一圆形通孔16,第一圆形通孔16与第一芯柱12相配合,第一芯柱12能插在第一圆形通孔16中。第一芯柱12伸出的长度与第一圆孔槽11的长度相配合,第一芯柱12伸出的长度为20-50mm。第一插接分离板1的两侧各设有两个相间隔的第一定位孔15,第一定位孔15为圆形通孔。当然,第一定位孔也可以是圆形盲孔。

如图2、图8所示,第一芯柱12包括圆柱形的第一芯柱主体121、第一芯柱头部122,第一芯柱主体121与第一芯柱头部122相连接,第一芯柱头部122从连接处至自由端逐渐缩小,第一芯柱头部122的最大直径(即连接处)与第一芯柱主体121的直径相同,第一芯柱头部122的自由端为弧形。

如图1、图9至图13所示,第二插接分离板2为矩形平板,第二圆孔槽21沿第二插接分离板2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圆孔槽21位于宽度方向的中部。第二开口23呈矩形。第二开口23的中心线与第二圆孔槽21的轴心线形成的平面与第二插接分离板2的底面相垂直。第二引导槽24为圆锥形槽,第二引导槽24与第二圆孔槽21同轴心。第二圆孔槽21与第二引导槽24相连通。第二圆孔槽21的内径稍大于氧气管的外径。第二芯柱22的外径稍小于氧气管的内径。第二圆孔槽21的底面中部开有一个第二圆形通孔26,第二圆形通孔26与第二芯柱22相配合,第二芯柱22能插在第二圆形通孔26中。第二芯柱22伸出的长度与第二圆孔槽21的长度相配合,第二芯柱22伸出的长度为20-50mm。第二插接分离板2的两侧各设有两个相间隔的第二定位孔25,第二定位孔25为圆形通孔。当第一插接分离板1和第二插接分离板2通过定位销3相连接固定后,第一圆孔槽11和第二圆孔槽21位置相对应且相连通,第一圆孔槽11和第二圆孔槽21组成一个容纳并联管的并联管容纳腔,第一开口13和第二开口23位置相对应,第一开口13和第二开口23组成容纳并联管连接部的开口,第一引导槽14和第二引导槽24位置相对应且相连通,第一引导槽14和第二引导槽24组成一个引导并联管插接的引导孔。第一定位孔15与第二定位孔25位置相对应,第一插接分离板1和第二插接分离板2的大小相同。当然,第二定位孔也可以是圆形盲孔。

如图9、图13所示,第二芯柱22包括圆柱形的第二芯柱主体221、第二芯柱头部222,第二芯柱主体221与第二芯柱头部222相连接,第二芯柱头部222从连接处至自由端逐渐缩小,第二芯柱头部222的最大直径(即连接处)与第二芯柱主体221的直径相同,第二芯柱头部222的自由端为弧形。

如图1、图14所示,定位销3包括圆柱形的定位销主体31、定位销头部32,定位销主体31与定位销头部32相连接,定位销头部32从连接处至自由端逐渐缩小,定位销头部32的最大直径(即连接处)与定位销主体31的直径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销3为2根,采用对角设置。

上述一种并联管分离装置的分离操作过程:先将第一插接分离板1放置于平整的工作面上,使具有第一圆孔槽11的顶面朝上,在第一插接分离板1和第二插接分离板2上插入定位销3,将第二插接分离板2盖在第一插接分离板1上,使具有第二圆孔槽21的底面朝下,第一插接分离板1和第二插接分离板2用定位销3连接固定。再将双联氧气管从第一引导槽14和第二引导槽24组成的引导孔中插入,使双联氧气管插入第一圆孔槽11和第二圆孔槽21组成的并联管容纳槽中,使第一芯柱12和第二芯柱22同时插入双联氧气管中。将第一插接分离板1和第二插接分离板2分开,第一插接分离板1和第二插接分离板2带着各自的氧气管,将双联氧气管从连接处均匀撕开,不会损伤氧气管,得到两根分开的氧气管,再将氧气管从第一插接分离板1的第一圆孔槽11和第二插接分离板2的第二圆孔槽21中取出,即完成双联氧气管的分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