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感温和滤烟功能的动物实验艾灸装置

文档序号:25792410发布日期:2021-07-09 11:35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感温和滤烟功能的动物实验艾灸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感温和滤烟功能的动物实验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2.经络腧穴与艾灸的动物实验研究要求艾灸温度可控和位置精确,且尽可能减少烟雾对实验环境的影响。一、艾灸的温度应该保持在动物感觉温热舒适的范围,温度过低达不到干预效果,温度过高会引起动物的挣动,或引起麻醉状态下动物的烫伤。目前科研过程中,研究者多用双指置于艾灸穴位的附近感应温度,这种操作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温热耐受度因人而异,温热程度的判定主观性强,使实验受人为因素影响大。二、动物实验的动物体形远小于人体,故其穴位面积也较人体穴位小得多,因此给动物艾灸所用艾条直径多在0.5cm左右,而传统艾灸设备一般艾灸面积大,不适于直接拿来使用。三、艾条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烟雾中含有对身体无益的烟尘和焦油类物质,影响研究者的身体健康,也污染环境。
3.因此,动物艾灸实验需要一个能感应艾灸温度并且能滤烟的装置,使艾热精确施加于穴位之上,艾热控制在理想的温度范围,并有效减少动物烫伤的几率,客观反映动物实验中艾热的温度,同时也减少艾烟排放。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感温和滤烟功能的动物实验艾灸装置,该装置适用于动物实验,艾灸筒内的温度能沿着导热管向动物皮肤传导,不会向其它地方扩散,而且该装置设有滤烟层,艾条燃烧产生的烟不会向外扩散,不会产生污染,而且还设有感温胶圈,能感知动物皮肤所接收到的艾热温度。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具有感温和滤烟功能的动物实验艾灸装置,包括艾灸筒和感温变色装置;所述的艾灸筒包括外套筒、上盖和艾条夹持装置,所述的外套筒包括内设有容置空腔且上部设有上开口、下部设有下开口的外壳体,所述的外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一个以上间隔设置的用于透气的通气孔,所述的外壳体内周壁内侧设有用于过滤烟气的烟气层;
7.所述的上盖盖设于所述的上开口上,所述的上盖上设有一个贯通所述上盖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的艾条夹持装置包括一根穿设于所述的第一通孔上中的导向杆和一个设于所述的导向杆下端外周壁的艾条夹持部件;
8.所述的下开口上设有封闭下开口的下盖,所述的下盖上设有贯通所述的下盖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二通孔中穿置有从容置空腔内沿第二通孔向下延伸到下盖下方的导热管,所述的下盖的内表面上方还设有围绕所述的导热管外周壁设置的隔热层,所述的导热管在其伸入容置空腔中的上端管口上盖设有能防止烟灰从所述的导热管落下的滤网层;
9.所述的感温变色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下盖底部下方的由能随温度变化而改变颜色的感温变色硅胶制备的感温变色硅胶圈本体,在所述的感温变色硅胶圈本体中部设有一
个透热孔,所述透热孔位于导热管下端管口的正下方。
10.进一步地,所述的导热管下端的外周壁上设置一个以上限位凸块,所述的限位凸块上方设有套设于所述的导热管外周壁上的弹簧;
11.所述的感温变色装置还包括一固定圈环和2个以上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圈环与所述的感温变色硅胶圈本体的连接杆;
12.所述的固定圈环的内周壁与所述的导热管的外周壁大小相匹配,所述的固定圈环的内周壁上设置一个以上自中心向外周延伸的限位凹槽,所述的限位凹槽与所述的限位凸块位置大小相匹配使所述的固定圈环能沿所述的导热管底端向上移动,穿过限位凸块。
13.使用时,可以将所述的固定圈环沿所述的导热管底端向上移动,穿过限位凸块,直到与所述的弹簧接触后,然后旋转一下,使凹槽与凸起不相对。
14.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壳体采用感温变色硅胶制成。
15.进一步地,所述的隔热层的上表面从下盖的中心向外周壁方向逐渐变低。
16.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向杆底部外周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艾条夹持部件包括卡设于所述的导向杆底部外周壁上的支撑圈环及3个以上间隔设置于支撑圈环轴向一侧不同圆周位置上的弹性夹片,所述的支撑圈环的内周壁上设有与所述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各弹性夹片活动端距离支撑圈环中轴线的距离小于各弹性夹片固定端距离环状支撑圈环中轴线的距离。
17.进一步地,所述的烟气层包括从外至里依次设置的滤烟层和金属网层。
18.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向杆穿设于所述的第一通孔中且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的容置空腔的深度。
19.较之前的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方案的装置适用于动物实验,艾灸筒内的温度能沿着导热管向动物实验中指定的穴位或部位皮肤传导,不会向其它地方扩散,提高了经络与腧穴科研实验中艾灸干预的精确度。
21.该装置设有滤烟层,艾条燃烧产生的烟气中的粉尘颗粒不会向外扩散,不会产生气体污染。
22.还设有感温胶圈,通过感温胶圈的颜色变化,能判断动物皮肤所接收到的艾热温度是否符合实验要求,使动物实验的艾灸干预保持稳定,并使动物不容易被烫伤。
23.将感温变色胶圈与艾灸筒连接一体化,使用时更加方便。
24.能将燃烧艾条产生的烟灰积累在侧壁上,不容易从导热管处流出,从而减少误伤。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动物实验艾灸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中省略了上盖和艾条夹持装置。
27.图3是图2的i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实施例1
29.一种具有感温和滤烟功能的动物实验艾灸装置,包括艾灸筒1和感温变色装置2;所述的艾灸筒1包括外套筒1

1、上盖1

2和艾条夹持装置1

3,所述的外套筒1

1包括内设有容置空腔1
‑1‑
1且上部设有上开口1
‑1‑
2、下部设有下开口 1
‑1‑
3的外壳体1
‑1‑
4,所述的外壳体1
‑1‑
4的侧壁上设有一个以上间隔设置的用于透气的通气孔1
‑1‑
5,所述的外壳体1
‑1‑
4内周壁内侧设有用于过滤烟气的烟气层;
30.所述的上盖1

2盖设于所述的上开口1
‑1‑
2上,所述的上盖1

2上设有一个贯通所述上盖1

2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1
‑2‑
1,所述的艾条夹持装置1

3包括一根穿设于所述的第一通孔1
‑2‑
1上中的导向杆1
‑3‑
1和一个设于所述的导向杆1
‑3‑
1下端外周壁的艾条夹持部件1
‑3‑
2;
31.所述的下开口1
‑1‑
3上设有封闭下开口1
‑1‑
3的下盖1

4,所述的下盖1

4 上设有贯通所述的下盖1

4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1
‑4‑
1,所述的第二通孔1
‑4‑
1 中穿置有从容置空腔1
‑1‑
1内沿第二通孔1
‑4‑
1向下延伸到下盖1

4下方的导热管1
‑4‑
2,所述的下盖1

4的内表面上方还设有围绕所述的导热管1
‑4‑
2外周壁设置的隔热层1
‑4‑
3,所述的导热管1
‑4‑
2在其伸入容置空腔1
‑1‑
1中的上端管口上盖设有能防止烟灰从所述的导热管1
‑4‑
2落下的滤网层1
‑4‑
4;
32.所述的感温变色装置2包括固定连接于下盖1

4底部下方的由能随温度变化而改变颜色的感温变色硅胶制备的感温变色硅胶圈本体2

1,在所述的感温变色硅胶圈本体2

1中部设有一个透热孔2

2,所述透热孔2

2位于导热管1
‑4‑
2 下端管口的正下方。
33.实施例2
34.本实施例所述的导热管1
‑4‑
2下端的外周壁上设置一个以上限位凸块 1
‑4‑2‑
1,所述的限位凸块1
‑4‑2‑
1上方设有套设于所述的导热管1
‑4‑
2外周壁上的弹簧1

6;
35.所述的感温变色装置2还包括一固定圈环2

3和2个以上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圈环2

3与所述的感温变色硅胶圈本体2

1的连接杆2

4;
36.所述的固定圈环2

3的内周壁与所述的导热管1
‑4‑
2的外周壁大小相匹配,所述的固定圈环2

3的内周壁上设置一个以上自中心向外周延伸的限位凹槽 2
‑3‑
1,所述的限位凹槽2
‑3‑
1与所述的限位凸块1
‑4‑2‑
1位置大小相匹配使所述的固定圈环2

3能沿所述的导热管1
‑4‑
2底端向上移动,穿过限位凸块 1
‑4‑2‑
1。
37.使用时,可以将所述的固定圈环2

3沿所述的导热管1
‑4‑
2底端向上移动,穿过限位凸块1
‑4‑2‑
1,直到与所述的弹簧接触后,然后旋转一下,是凹槽与凸起不相对。
38.本实施例所述的外壳体1
‑1‑
4采用感温变色硅胶制成。
39.本实施例所述的隔热层1
‑4‑
3的上表面从下盖1

4的中心向外周壁方向逐渐变低。
40.本实施例所述的导向杆1
‑3‑
1底部外周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艾条夹持部件1
‑3‑
2包括卡设于所述的导向杆1
‑3‑
1底部外周壁上的支撑圈环1
‑3‑2‑
1 及3个以上间隔设置于支撑圈环1
‑3‑2‑
1轴向一侧不同圆周位置上的弹性夹片 1
‑3‑2‑
2,所述的支撑圈环1
‑3‑2‑
1的内周壁上设有与所述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各弹性夹片1
‑3‑2‑
2活动端距离支撑圈环1
‑3‑2‑
1中轴线的距离小于各弹性夹片1
‑3‑2‑
2固定端距离环状支撑圈环1
‑3‑2‑
1中轴线的距离。
41.本实施例所述的烟气层包括从外至里依次设置的滤烟层1
‑1‑
6和金属网层 1
‑1‑
7。
42.本实施例所述的导向杆1
‑3‑
1穿设于所述的第一通孔1
‑2‑
1中且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的容置空腔1
‑1‑
1的深度。
4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