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类瓣膜式气管插管装置

文档序号:25364061发布日期:2021-06-08 15:5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类瓣膜式气管插管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医疗器械机械通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类瓣膜式气管插管装置。


背景技术:

2.机械通气是利用机械装置以辅助或控制患者自主呼吸的一种通气方式,实际临床工作中主要应用于患者手术室麻醉或重症监护室镇静镇痛状态。目前多采用传统带套囊式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通过套囊施加压力在气道壁上以达到密闭气道的目的。然而,对长期带气管导管患者,例如神经外科、心血管外科等需要长期呼吸支持患者,套囊持续压迫周围气道(包括吸气相和呼气相)或当套囊压力过大时,会损伤周围气道,导致气道黏膜糜烂甚至溃疡形成,严重影响患者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类瓣膜式气管插管。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类瓣膜式气管插管装置,包括:气管插管管体,气管插管管体一端为气管插管尖端,另一端设置有接头;气管插管管体上开设有默菲孔,气管插管管体上套设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开放式套囊,开放式套囊靠近气管插管尖端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
6.开放式套囊的开口端与第一连接件相连,开放式套囊的封闭端与第二连接件相连,开放式套囊与气管插管管体之间设置有第一牵引膜、第二牵引膜与第三牵引膜。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牵引膜、第二牵引膜与第三牵引膜沿气管插管管体周向均匀分布。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默菲孔距离气管插管尖端的距离为0.5

1.0cm。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默菲孔的孔径为1

2cm。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牵引膜、第二牵引膜和第三牵引膜一端均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一牵引膜、第二牵引膜和第三牵引膜另一端均与开放式套囊的封闭端相连。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牵引膜、第二牵引膜、第三牵引膜一侧与开放式套囊相连,另一侧与气管插管管体相连。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牵引膜、第二牵引膜、第三牵引膜与开放式套囊材质均为软聚氯乙烯材料。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实用通过设置开放式套囊,开放式套囊靠近气管插管尖端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开放式套囊的开口端与第一连接件相连,开放式套囊的封闭端与第二连接件相连,开放式套囊与气管插管管体之间设置有第一牵引膜、第二牵引膜与第三牵引膜。机械通气时,气体流经气管插管管体,经过气体插管尖端和
默菲孔进入肺部对患者进行氧供。当肺部气体压力升高到一定值时,一部分气体在气体插管尖端和默菲孔与肺部支气管壁之间形成回流,该回流方向与通气气流方向相反,回流气体进入开放式套囊,对其充气,使开放式套囊扩张呈“紧张状态”。随着回流量的逐渐增加,开放式套囊逐渐扩张、横截面积逐渐增大,开放式套囊外壁与支气管壁间隙逐渐缩小直至相贴合,此时开放式套囊对支气管支气管壁产生一定的压力并完全封闭气道。随着呼吸运动的进行,当气体不能形成回流时,开放式套囊则逐渐远离支气管支气管壁,由“紧张状态”恢复至静息初始状态,对支气管支气管壁的压力降低为零,从而减轻对气道黏膜的损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14.本实用新型利用机械通气时,回流气体对开放式套囊形状的影响以实现封闭气道的作用,同时又达到减轻气道黏膜损伤利于患者康复的目的,这对发展新型气管插管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15.进一步的,由于第一牵引膜、第二牵引膜与第三牵引膜沿气管插管管体周向均匀分布。所以在3个不同方向牵引膜的持续牵拉作用下,开放式套囊的形状持续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类瓣膜式气管插管装置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沿a

a线的横截面;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类瓣膜式气管插管装置静息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气管插管尖端;2.默菲孔;3.第一连接件;4

1.第一牵引膜;4

2.第二牵引膜;4

3.第三牵引膜;5.开放式套囊;6.第二连接件;7.接头;4

1.第一牵引膜;4

2.第二牵引膜;4

3.第三牵引膜。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1.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机械通气的类瓣膜式气管插管装置,包括:气管插管管体,气管插管管体一端为气管插管尖端1,另一端设置有接头7。气管插管管体上距离气管插管尖端1 0.5

1.0cm处开设有孔径为1

2cm的默菲孔2,气管插管管体上套设有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6,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6距离气管插管尖端1的距离大于1cm。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6之间设置有开放式套囊5,开放式套囊5靠近气管插管尖端1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具体的,开放式套囊5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3相连,开放式套囊5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6相连,开放式套囊5与气管插管管体之间设置有第一牵引膜4

1、第二牵引膜4

2与第三牵引膜4

3,第一牵引膜4

1、第二牵引膜4

2与第三牵引膜4

3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气管插管管体上。
22.所述第一牵引膜4

1、第二牵引膜4

2和第三牵引膜4

3一端均连接第一连接件3;所述第一牵引膜4

1、第二牵引膜4

2和第三牵引膜4

3另一端与开放式套囊5的封闭端相连。
23.参见图2,第一牵引膜4

1、第二牵引膜4

2、第三牵引膜4

3一侧与开放式套囊5相连,另一侧与气管插管管体相连。
24.参见图3,在插管前,第一牵引膜4

1、第二牵引膜4

2、第三牵引膜4

3及开放式套
囊5与气管插管管体外壁相接触,呈自然放松状态。
25.开放式套囊为弹性材料,在受力时,能够膨胀,不受力时,则呈放松状态。
26.开放式套囊与牵引膜共同组成封闭气道的功能部分。开放式套囊与所以牵引膜均由医用级软聚氯乙烯材料制作,该材料具有一定弹性。如图2所示,为“紧张状体”下开方式套囊5与第一牵引膜4

1、第二牵引膜4

2、第三牵引膜4

3的工作状态,第一牵引膜4

1、第二牵引膜4

2、第三牵引膜4

3一侧与开放式套囊5相连,另一侧与气管插管管体相连;第一牵引膜4

1、第二牵引膜4

2、第三牵引膜4

3之间夹角为120
°
,第一牵引膜4

1、第二牵引膜4

2、第三牵引膜4

3在回流气体的作用下张紧,起到对开放式套囊5的支撑及拉紧功能。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于:机械通气时,气体通过气管插管管体本体经过尖端进入肺部对患者进行氧供。当肺部气体压力达到一定高度时,一部分气体则在气管插管气管尖端的前端形成回流,该回流方向与通气气流方向相反,回流气体对开放式套囊5的充气作用使开放式套囊扩张呈“紧张状态”。随着回流量的逐渐增加,开放式套囊5逐渐扩张、横截面积逐渐扩大,与支气管壁距离逐渐缩小直至相贴合,此时对支气管壁产生一定的压力并完全封闭气道。同时,在3个不同方向牵引膜的持续牵拉作用下,开放式套囊5的形状持续保持稳定。随着呼吸运动的进行,当气体不能形成回流时,开放式套囊5则逐渐远离支气管壁,由“紧张状态”恢复至静息初始状态,对支气管壁的压力降低为零,从而减轻对气道黏膜的损伤。
28.因此,类瓣膜式气管插管利用机械通气时,回流气体对开放式套囊形状的影响以实现封闭气道的作用,同时又达到减轻气道黏膜损伤利于患者康复的目的,这对发展新型气管插管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