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戴式降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7281发布日期:2021-05-04 10:0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头戴式降温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戴式降温仪。



背景技术:

在对发热病人进行头部局部降温时,常采用湿毛巾、冰袋进行冷敷。近年来发展了一种采用掺有精油、薄荷、硅胶带的降温贴,得到了广泛使用。但这类降温装置或器具都有一个共性,即有效时间短,需要及时更换,如硅胶降温贴,贴在发热部位(如额头)约半小时后,温度与体温相同,如果不及时更换,降温贴反而成为阻碍发热部位散热的障碍,换出的降温贴需放冰箱冷冻留待半小时后更换使用。这种基于降温贴的降温方法需要不停地进行更换,降温强度小,持续时间短,需要病患家属付出极大的精力与体力,尤其在晚上,迫于降温贴的使用不便多数家长只能给患者服用退烧药,对于婴幼儿,目前提倡发热不超过38.5℃主要采取物理降温,因此现有的降温贴在使用中具有巨大的缺陷。现有技术中也有基于半导体电子降温原理的降温装置,但是现有的这些电子降温装置只是简单的用到了半导体制冷片,并没有充分设计对制冷带的散热方案,而且几乎所有的电子降温装置都没有充分考虑制冷带的位置布置,且对制冷温度的传感监测存在着不精确的缺陷,并且还具有操控不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理降温效果好、生产简单和用途广的头戴式降温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头戴式降温仪,包括佩戴组件和半导体制冷组件,所述佩戴组件包括头带和空心框架,所述空心框架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头带的两端头分别与所述空心框架两端的连接孔连接,所述佩戴组件还包括分别罩设在所述空心框架两侧的散热罩和硅胶垫组件,所述半导体制冷组件包括冷带、热带、散热器以及半导体制冷片,架设在所述空心框架内的所述冷带和热带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位于所述散热罩和热带之间的所述散热器固定在所述热带的外表面上,所述散热罩上开设有若干进风孔和排风孔,所述散热器由导风架和风扇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导风架卡设在所述散热罩内壁和风扇之间,所述导风架上的导风孔与所述进风孔相连通,所述散热罩内壁和所述热带外表面之间形成的散热腔室与所述排风孔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架上设有三个导风孔。

进一步的,所述硅胶垫组件包括硅胶垫以及用于固定硅胶垫的固定架。

进一步的,弯曲的所述冷带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中间部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中间部两侧的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与第一中间部所成的夹角大于或者等于145°。

更进一步的,弯曲的所述热带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二中间部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中间部两侧的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二倾斜部与第二中间部所成的夹角大于或者等于145°。

更具体的,卡设在所述第一中间部和第二中间部之间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两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中间部和第二中间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框架的底部还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电连接的充电口和开关。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布置的散热器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半导体制冷片连接的热端温度,保证了半导体制冷片的最佳制冷效果,而且通过佩戴在头部即可达到最佳的物理降温效果,减少了对退烧药物的依赖,尤其对于婴幼儿使用非常的安全并具有很好的效果,进而具有广阔的市场适用前景。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头戴式降温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头戴式降温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头戴式降温仪的爆炸图。

1头带2空心框架

3连接孔4散热罩

5冷带6热带

7进风孔8排风孔

9导风架10风扇

11硅胶垫12固定架

13充电口14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头戴式降温仪,包括佩戴组件和半导体制冷组件,佩戴组件包括头带1和空心框架2,空心框架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连接孔3,头带1的两端头分别与空心框架2两端的连接孔3连接,佩戴组件还包括分别罩设在空心框架2两侧的散热罩4和硅胶垫组件,半导体制冷组件包括冷带5、热带6、散热器以及半导体制冷片(说明书附图中未示出),架设在空心框架2内的冷带5和热带6之间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说明书附图中未示出),位于散热罩4和热带6之间的散热器固定在热带6的外表面上,散热罩4上开设有若干进风孔7和排风孔8,散热器由导风架9和风扇10一体成型设置,导风架9卡设在散热罩4内壁和风扇10之间,导风架9上的导风孔与进风孔7相连通,散热罩4内壁和热带6外表面之间形成的散热腔室与排风孔8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头戴式降温仪工作原理如下:

佩戴组件中空心框架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用于连接头带1两端头的连接孔3,散热罩4和硅胶垫组件分别罩设在空心框架2的两侧,形成一个封闭的整体,位于封闭整体内并架设在空心框架2内的冷带5和热带6之间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说明书附图中未示出),其中冷带5和热带6分别作为与半导体制冷片(说明书附图中未示出)相连接的冷端和热端,位于散热罩4和热带6之间的散热器固定在热带6的外表面上,方便对热带6进行散热,由于散热罩4上开设有若干进风孔7和排风孔8,另外,散热器由导风架9和风扇10一体成型设置,导风架9卡设在散热罩4内壁和风扇10之间,导风架9上的导风孔与进风孔7相连通,散热罩4内壁和热带6外表面之间形成的散热腔室与排风孔8相连通,通过进风口进入的风依次经过进风口、导风架9、风扇10和散热腔室后,通过排风孔8将热空气带走,对热带6表面进行充分的散热。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将风经过进风孔7导流入风扇10中,导风架9上设有三个导风孔。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达到接触人体额头的地方有冰冰凉凉的效果,硅胶垫组件包括硅胶垫11以及用于固定硅胶垫11的固定架12。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贴合人体额头的形状,弯曲的冷带5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中间部以及分别位于第一中间部两侧的第一倾斜部,第一倾斜部与第一中间部所成的夹角大于或者等于145°,弯曲的热带6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二中间部以及分别位于第二中间部两侧的第二倾斜部,第二倾斜部与第二中间部所成的夹角大于或者等于145°。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形成散热腔室,方便散热,卡设在第一中间部和第二中间部之间的半导体制冷片(说明书附图中未示出)的两侧面分别与第一中间部和第二中间部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对半导体制冷片(说明书附图中未示出)进行充电和开关,空心框架2的底部还开设有用于与半导体制冷片(说明书附图中未示出)电连接的充电口13和开关2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