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电动透气护理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57541发布日期:2021-06-15 20:0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电动透气护理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医用电动透气护理垫。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由于重病而长期卧床的患者,其身体背部受压从而阻止了血液流通,使得患者背部的热量聚集从而产生潮湿,以往的护理垫通常具有吸水功能,能够将患者背部的水分吸干,然而,并未解决患者背部热量聚集的问题,使其后背、臀部等受压部位在热量聚集时易生成褥疮,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也给护理人员带来极大的工作困难;

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医用电动透气护理垫来解决长期卧床患者的背部难以散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医用电动透气护理垫来解决长期卧床患者的背部难以散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医用电动透气护理垫,包括上垫板、下垫板、连接件、接头、散风件和风扇,所述上垫板与所述下垫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垫板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接头与所述连接件卡合并导通,所述散风件与所述接头固定连接并导通,所述风扇与所述散风件固定连接,所述上垫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和多个通风槽,多个所述第一通风孔依次排列,多个所述通风槽依次排列,每个所述通风槽都与固定数量的所述第一通风孔导通,所述下垫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风孔数量相等的第二通风孔、多个流通槽和多个通孔,所述第一通风孔与所述第二通风孔一一对应并导通,所述第二通风孔与所述流通槽导通,所述通孔位于两个所述流通槽之间,所述流通槽与所述连接件导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流通槽数量相同的流入口,多个所述流入口依次排列,所述流入口与所述流通槽一一对应并导通,所述接头部分收容于所述流入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上固定设有卡勾,所述卡勾收容于所述流入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接头上设有卡位,所述卡位与所述卡勾卡合。

进一步的,所述接头上设有接入孔,所述卡位部分遮挡所述接入孔,所述接入孔与所述流入口导通。

进一步的,所述接头上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与所述接入孔导通。

进一步的,所述接头上固定设有按压柱,所述按压柱靠近所述卡位。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二避让槽与所述流入口导通,所述按压柱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避让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散风件上设有固定槽和散风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散风槽导通,所述风扇收容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散风槽与所述接头导通。

进一步的,所述医用电动透气护理垫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固定收容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散风件与所述风扇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医用电动透气护理垫,包括上垫板、下垫板、连接件、接头、散风件和风扇,上垫板与下垫板固定连接,下垫板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接头与连接件卡合并导通,散风件与接头固定连接并导通,风扇与散风件固定连接,上垫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和多个通风槽,多个第一通风孔依次排列,多个通风槽依次排列,每个通风槽都与固定数量的第一通风孔导通,下垫板上设有与第一通风孔数量相等的第二通风孔、多个流通槽和多个通孔,第一通风孔与第二通风孔一一对应并导通,第二通风孔与流通槽导通,通孔位于两个流通槽之间,流通槽与连接件导通;当患者躺在本医用电动透气护理垫时,上垫板上的第一通风孔和通风槽所形成的不平整结构能够对患者的背部起到按摩作用,使患者躺卧时感到舒适,上垫板上的第一通风孔、通风槽和下垫板上的第二通风孔、流通槽的协同配合保证了本医用电动透气护理垫的透气性,使得躺卧患者背部不会因为热量聚集而产生潮湿,避免患者因为潮湿而生出褥疮的困扰,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下垫板上的多个通孔的均等排列为本医用电动透气护理垫在患者躺下时起到了一个缓冲的作用,同时,在缓冲时通孔内壁的定向收缩也避免了下垫板上的第二通风孔受到患者躺下时产生的挤压而导致其封闭无法通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医用电动透气护理垫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医用电动透气护理垫的整体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医用电动透气护理垫的下垫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医用电动透气护理垫的上垫板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医用电动透气护理垫的散风件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医用电动透气护理垫的连接件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医用电动透气护理垫的接头示意图;

图8为图2标号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考图1-8,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医用电动透气护理垫,包括上垫板1、下垫板2、连接件3、接头4、散风件5和风扇6,上垫板1与下垫板2固定连接,下垫板2与连接件3固定连接,接头4与连接件3卡合并导通,散风件5与接头4固定连接并导通,风扇6与散风件5固定连接,上垫板1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11和多个通风槽12,多个第一通风孔11依次排列,多个通风槽12依次排列,每个通风槽12都与固定数量的第一通风孔11导通,下垫板2上设有与第一通风孔11数量相等的第二通风孔21、多个流通槽22和多个通孔23,第一通风孔11与第二通风孔21一一对应并导通,第二通风孔21与流通槽22导通,通孔23位于两个流通槽22之间,流通槽22与连接件3导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

上垫板1为软性材料制成,其用于为使用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支撑结构;

第一通风孔11用于为使用者贴合上垫板1的部位提供一个气流流通的通道;

通风槽12用于为上垫板1提供一个不平整结构,对使用者的背部起到按摩作用,同时也避免使用者的身体塞住部分第一通风孔11;

下垫板2为软性材料制成,其用于为上垫板1提供一个弹性支撑的结构;

第二通风孔21用于为流过流通槽22的气流提供一个流入第一通风孔11的通道;

流通槽22用于为从连接件3流出的气流流入下垫板2提供一个流通的通道;

通孔23用于为下垫板2提供一个被按压时内部能够定向挤压收缩的结构;

连接件3用于为下垫板2提供一个与接头4连接的结构,其与下垫板2粘合;

接头4用于为散风件5提供一个将气流导流至连接件3的结构;

散风件5用于将风扇6吹出的风分散流入至接头4内;

风扇6用于吹风;

具体的,风扇6将风吹入散风件5内后,风分散流入接头4内后流入连接件3中,接着再流入下垫板2上的流通槽22内,风一部分从流通槽22内流至第二通风孔21内,然后从第二通风孔21内流进上垫板1上的第一通风孔11内,第一通风孔11则将风吹至使用者与上垫板1贴合的部位,另一部分分则直接从流通槽22流出外部,这样的流通方式能够让吹至使用者的风速较低,让使用者更为舒适,同时,上垫板1上的通风槽12也起到一个将风分散送至使用者的作用,进而为使用者散热;

当患者躺在本医用电动透气护理垫时,上垫板1上的第一通风孔11和通风槽12所形成的不平整结构能够对患者的背部起到按摩作用,使患者躺卧时感到舒适,上垫板1上的第一通风孔11、通风槽12和下垫板2上的第二通风孔21、流通槽22的协同配合保证了本医用电动透气护理垫的透气性,使得躺卧患者背部不会因为热量聚集而产生潮湿,避免患者因为潮湿而生出褥疮的困扰,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下垫板1上的多个通孔23的均等排列为本医用电动透气护理垫在患者躺下时起到了一个缓冲的作用,同时,在缓冲时,通孔23内壁的定向收缩也避免了下垫板1上的第二通风孔21受到患者躺下时产生的挤压而导致其封闭无法通风;

综上所述,本医用电动透气护理垫能够帮助解决长期卧床患者的背部难以散热的问题。

进一步的,连接件3上设有与流通槽22数量相同的流入口31,多个流入口31依次排列,流入口31与流通槽22一一对应并导通,接头4部分收容于流入口31内;连接件3上固定设有卡勾32,卡勾32收容于流入口31内;接头4上设有卡位41,卡位41与卡勾32卡合;接头4上设有接入孔42,卡位41部分遮挡接入孔42,接入孔42与流入口31导通;接头4上设有第一避让槽43,第一避让槽43与接入孔42导通;接头4上固定设有按压柱44,按压柱44靠近卡位41;连接件3上设有第二避让槽33,第二避让槽33与流入口31导通,按压柱44部分收容于第二避让槽33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

流入口31用于将气流从接头4上导入流通槽22内;

卡勾32用于与卡位41卡合,使得接头4固定在连接件3上;

第二避让槽33用于为按压柱44提供一个放置的空间;

卡位41为弹性结构,其为接头4提供一个与连接件3固定连接的结构;

接入孔42用于为从散风件5流出的气流导通至流入口31内;

第一避让槽43用于为卡位41被使用者按压时提供一个避让的空间;

按压柱44用于为使用者提供一个按压卡位41的结构;

进一步的,散风件5上设有固定槽51和散风槽52,固定槽51与散风槽52导通,风扇6收容于固定槽51内,散风槽52与接头4导通;医用电动透气护理垫包括加热装置7,加热装置7固定收容于固定槽51内,加热装置7位于散风件5与风扇6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

固定槽51用于为风扇6和加热装置7提供一个放置的空间;

散风槽52用于将风扇6吹出的风提供一个分散流入接头4的通道;

加热装置7用于给风扇6吹出的风加热,能够让使用者在室温较低的情况下通风散热时不至于受冷。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