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轮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03217发布日期:2021-01-23 12:06阅读:83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轮椅床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功能轮椅床。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的轮椅一般最多只能半躺或者直立,功能单一,不利于病人的休息和康复。
[0003]
所以开发一种多功能轮椅床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轮椅床,解决轮椅床功能不够的问题。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轮椅床,包括底架组件、床板组件、床板调整机构、座椅组件、座椅调整机构、脚踏组件,其中所述床板调整机构与底架组件、座椅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座椅调整机构与床板组件、座椅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座椅组件与底架组件、床板组件、床板调整机构、座椅调整机构、脚踏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床板组件包括背板框、坐板框,所述背板框与坐板框转动连接,所述背板框、坐板框与座椅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座椅组件包括扶手框、扶手杆;所述床板调整机构可调整背板框与地面之间的角度来使用;所述座椅调整机构可使坐板框相对于背板框、扶手杆转动和扶手框相对于扶手杆、背板框转动来当作椅子使用。
[0006]
上述结构中,所述底架组件包括底架、脚轮、刹车系统、支撑架,其中所述脚轮、刹车系统、支撑架均安装在底架上。
[0007]
上述结构中,所述床板调整机构包括旋转架、整体电机、连杆,所述整体电机驱动旋转架旋转,所述旋转架带动连杆相对于支撑架运动来调整背板框与地面之间的角度。
[0008]
上述结构中,所述脚踏组件包括大腿板框、小腿板框、脚踏框,所述脚踏框设置在小腿板框上,所述小腿板框设置在大腿板框上,所述大腿板框设置在扶手杆上。
[0009]
上述结构中,所述座椅调整机构包括起背曲腿电机,所述起背曲腿电机与扶手杆、坐板框转动连接。
[0010]
上述结构中,所述背板框、坐板框均设置有床板筋条连接。
[0011]
上述结构中,所述脚踏框设置有脚踏筋条连接。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床板调整机构,可调整床板组件与地面之间的角度,通过设置座椅调整机构,可使床板组件变成椅子,使多功能轮椅床具有多种功能。
附图说明
[00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躺状态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倾状态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直立状态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轮椅状态的示意图。
[0018]
图中,1-底架,2-脚轮,3-刹车系统,4-旋转架,5-支撑架,6-连杆,7-起背曲腿电机,8-扶手框,9-背板框,10-坐板框,11-大腿板框,12-小腿板框,13-脚踏框,14-整体电机,15-底架组件,16-床板组件,17-床板调整机构,18-座椅组件,19-座椅调整机构,20-脚踏组件,21-扶手杆,22-床板筋条,23-脚踏筋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0]
参照附图所示,多功能轮椅床,包括底架组件15、床板组件16、床板调整机构17、座椅组件18、座椅调整机构19、脚踏组件20,其中所述床板调整机构17与底架组件15、座椅组件18转动连接,座椅调整机构19与床板组件16、座椅组件18转动连接,座椅组件18与底架组件15、床板组件16、床板调整机构17、座椅调整机构19、脚踏组件20转动连接;床板组件16包括背板框9、坐板框10,背板框9与坐板框10转动连接,背板框9、坐板框10与座椅组件18转动连接;座椅组件18包括扶手框8、扶手杆21;床板调整机构17可调整背板框9与地面之间的角度来使用;座椅调整机构19可使坐板框10相对于背板框9、扶手杆21转动和扶手框8相对于扶手杆21、背板框9转动来当作椅子使用。
[0021]
优选地,底架组件15包括底架1、脚轮2、刹车系统3、支撑架5,其中脚轮2、刹车系统3、支撑架5均安装在底架1上。
[0022]
优选地,床板调整机构17包括旋转架4、整体电机14、连杆6,整体电机14驱动旋转架4旋转,旋转架4带动连杆6相对于支撑架5运动来调整背板框9与地面之间的角度。
[0023]
优选地,脚踏组件20包括大腿板框11、小腿板框12、脚踏框13,脚踏框13设置在小腿板框12上,小腿板框12设置在大腿板框11上,大腿板框11设置在扶手杆21上。
[0024]
优选地,座椅调整机构19包括起背曲腿电机7,起背曲腿电机7与扶手杆21、坐板框10转动连接。
[0025]
优选地,背板框9、坐板框10均设置有床板筋条22连接。
[0026]
优选地,脚踏框13设置有脚踏筋条23连接。
[0027]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轮椅床有四种状态,情况如下:
[0028]
轮椅状态:方便推行久卧在床的病人出行;
[0029]
平躺状态:当病人坐轮椅时间过长,身体疲劳后,轮椅状变成平躺状,有利于病人的身体恢复;
[0030]
前倾(头低脚高)状态:当病人长时间坐姿或卧姿,腿脚有可能会有浮肿现象,短时间的前倾(头低脚高),有助于减轻疲劳和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轻肢体发胀、消除浮肿;
[0031]
直立状态:当病人长时间坐姿或卧姿后,又没法独立行走时,采用这种状态,可以让病人辅助站立,有利于病人的恢复,且可以由护理人员的推行后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0032]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