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护理床,属于护理床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
护理床分为电动护理床和手动护理床,是行动不方便的病人在住院或居家护理时使用的病床,其中电动护理床价格较高,适合病人自己控制,不需要其他人帮助;而手动护理床价格适中,需要有人简单护理陪护。护理床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护工人员进行护理,便于病人康复,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又出现了语音操作和眼睛操作的电动护理床,既方便了对病人的护理,又丰富了病人的精神娱乐生活。
目前,现有的护理床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左右翻身床架都是从一侧升起,背部升降床面大多数为两部分结构组成的,这样的结构设计比较局限,且左右翻身床架的中部位于背部翻身床架与臀部床架的连接处未设置床架稳定滑杆,当床架升起后床架会产生晃动的现象,无法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使用起来不够安全可靠,满足不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护理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护理床,它包含护理床架、背部翻身床架、左翻身床架、右翻身床架、U型合页、床架固定装置、便门支架、便盆放置架、脚部支架、床架稳定滑杆、弹簧、滑块、左翻身床架支臂、右翻身床架支臂、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左翻身床架控制摇把、右翻身床架控制摇把、便门支架控制摇把、背部升降床架控制摇把、腿部支架控制摇把、背部升降床架,护理床架的上方一侧内设置有背部升降床架,背部升降床架是由背部翻身床架、左翻身床架和右翻身床架组成,背部翻身床架的两侧分别通过数个U型合页与左翻身床架和右翻身床架的一侧固定连接,背部翻身床架与左翻身床架和右翻身床架的一侧连接处设置有数个床架固定装置,背部翻身床架的一端内安装有便门支架,便门支架的下方设置有便盆放置架,护理床架的上方另一侧内设置有脚部支架,且脚部支架的一端通过数个U型合页与护理床架固定连接,左翻身床架和右翻身床架的中部下方位置设置有床架稳定滑杆,床架稳定滑杆上设置有弹簧和滑块,左翻身床架和右翻身床架的下方分别安装有左翻身床架支臂和右翻身床架支臂,且左翻身床架支臂和右翻身床架支臂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左翻身床架和右翻身床架的一侧中部连接,左翻身床架支臂和右翻身床架支臂的另一端分别与左翻身床架控制摇把和右翻身床架控制摇把的一端固定连接,左翻身床架控制摇把和右翻身床架控制摇把设置在护理床架的下方一侧,护理床架的下方一侧还设置有便门支架控制摇把,便门支架控制摇把的一端通过连接支臂与便门支架连接,护理床架的尾端下方两侧分别设置有背部升降床架控制摇把和腿部支架控制摇把。
作为优选,所述的护理床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护栏。
作为优选,所述的左翻身床架和右翻身床架使用时从中部升起,升起后为三角型结构,根据三角支撑力原理,这样可使其支撑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护理床架上设置数个床架固定装置,使左翻身床面或右翻身床面升起时防止另一侧床面活动,对另一侧床面起到了固定作用,对左、右翻身床面的升降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通过在左、右翻身床架中部下面设置床架稳定滑杆,这样可以固定升起后的床架,使其升起后也相对稳定,满足了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背部翻身床架与左翻身床架向中部升起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床架稳定滑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护理床架;1-1-护栏;2-背部翻身床架;3-左翻身床架;4-右翻身床架;5-U型合页;6-床架固定装置;7-便门支架;8-便盆放置架;9-脚部支架;10-床架稳定滑杆;11-弹簧;12-滑块;13-左翻身床架支臂;14-右翻身床架支臂;15-第一连接杆;16-第二连接杆;17-左翻身床架控制摇把;18-右翻身床架控制摇把;19-便门支架控制摇把;20-背部升降床架控制摇把;21-腿部支架控制摇把;22-背部升降床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护理床架1、背部翻身床架2、左翻身床架3、右翻身床架4、U型合页5、床架固定装置6、便门支架7、便盆放置架8、脚部支架9、床架稳定滑杆10、弹簧11、滑块12、左翻身床架支臂13、右翻身床架支臂14、第一连接杆15、第二连接杆16、左翻身床架控制摇把17、右翻身床架控制摇把18、便门支架控制摇把19、背部升降床架控制摇把20、腿部支架控制摇把21、背部升降床架22,护理床架1的上方一侧内设置有背部升降床架22,背部升降床架22是由背部翻身床架2、左翻身床架3和右翻身床架4组成,背部翻身床架2的两侧分别通过数个U型合页5与左翻身床架3和右翻身床架4的一侧固定连接,背部翻身床架2与左翻身床架3和右翻身床架4的一侧连接处设置有数个床架固定装置6,背部翻身床架2的一端内安装有便门支架7,便门支架7的下方设置有便盆放置架8,护理床架1的上方另一侧内设置有脚部支架9,且脚部支架9的一端通过数个U型合页5与护理床架1固定连接,左翻身床架3和右翻身床架4的中部下方位置设置有床架稳定滑杆10,床架稳定滑杆10上设置有弹簧11和滑块12,左翻身床架3和右翻身床架4的下方分别安装有左翻身床架支臂13和右翻身床架支臂14,且左翻身床架支臂13和右翻身床架支臂14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15和第二连接杆16与左翻身床架3和右翻身床架4的一侧中部连接,左翻身床架支臂13和右翻身床架支臂14的另一端分别与左翻身床架控制摇把17和右翻身床架控制摇把18的一端固定连接,左翻身床架控制摇把17和右翻身床架控制摇把18设置在护理床架1的下方一侧,护理床架1的下方一侧还设置有便门支架控制摇把19,便门支架控制摇把19的一端通过连接支臂与便门支架7连接,护理床架1的尾端下方两侧分别设置有背部升降床架控制摇把20和腿部支架控制摇把21。
其中,所述的护理床架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护栏1-1;所述的左翻身床架3和右翻身床架4使用时从中部升起,升起后为三角型结构,根据三角支撑力原理,这样可使其支撑更加稳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背部升降床架22为三部分结构设计,分别为背部翻身床架2、左翻身床架3和右翻身床架4,三部分通过U型合页5连接,通过背部升降床架控制摇把20可实现此背部升降床架22的升降,通过左翻身床架控制摇把17和右翻身床架控制摇把18控制摇把来实现左翻身床架3和右翻身床架4的升降。
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在左翻身床架3和右翻身床架4中部下面设置有床架稳定滑杆10,床架稳定滑杆10上设置有弹簧11和滑块12,当左翻身床架3和右翻身床架4升起的同时滑块12跟随向内侧收,降下时通过弹簧11使其恢复到原位,这样的结构使增强了床架的稳定性,因为当床架升起后床架会产生晃动,通过加装此装置使其升起后起到了固定作用,使其更加安全。
本具体实施方式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护理床架上设置数个床架固定装置,使左翻身床面或右翻身床面升起时防止另一侧床面活动,对另一侧床面起到了固定作用,对左、右翻身床面的升降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通过在左、右翻身床架中部下面设置床架稳定滑杆,这样可以固定升起后的床架,使其升起后也相对稳定,满足了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