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服药防苦味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20771发布日期:2021-09-22 20:33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服药防苦味用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喂口服药辅助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口服药防苦味用具。


背景技术:

2.有些口服药剂口感不佳,难以下咽,如一些中草药水或者做肠镜或者钡餐造影时必须喝的清肠剂等。中国专利文献cn 209790413u公开了一种舌套,舌套套在人体舌头上虽然能减少或阻断中药对舌体味蕾的刺激,但是将舌套套在人体舌头是不容易操作的;中国专利文献cn 202409520 u公开了另一种舌头套,它包括囊状的橡胶软体,橡胶软体的开口处周向固定一环状骨架,喝中药时,首先用手指捏着环状骨架将舌头套放置在舌头上,然后喝药,该方式虽然将其套在人体舌头的操作相对容易,但是舒适感较差,此外上述两种方案都无法避免药剂流向舌套与舌头表面的间隙,所以喝药时感到药水的苦味仍然是大概率事件。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的口服药剂辅助流向装置存在喝药时仍然能感受到药水的苦味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口服药防苦味用具,能较大限度地阻止苦味药剂与人体舌头上的味蕾发生接触。
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口服药防苦味用具,包括:吸管,所述吸管内具有用于输送药剂的第一通道,所述吸管的一端具有药剂进液口,所述吸管的另一端具有药剂出液口,所述药剂进液口、所述药剂出液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的两端相连通,所述药剂进液口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药剂出液口的截面面积,所述药剂出液口位于所述吸管的另一端的端部的上侧。
6.上述一种口服药防苦味用具,其中,所述吸管内还具有至少一第二通道,所述吸管的中部的侧壁具有通道进口,所述吸管的另一端具有至少一第一出口,所述通道进口、所述第一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两端相连通,所述药剂出液口位于所述第一出口的上方。
7.上述一种口服药防苦味用具,其中,所述吸管的另一端的外侧设有侧翼,所述侧翼的端部与所述吸管的另一端的端部相齐平,所述侧翼内具有至少一第三通道,所述侧翼的端部具有至少一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三通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三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
8.上述一种口服药防苦味用具,其中,还包括:支管,所述支管与所述吸管的侧壁连接,所述支管与所述通道进口相连通。
9.上述一种口服药防苦味用具,其中,所述第一通道的中部具有倾斜导向面。
10.上述一种口服药防苦味用具,其中,所述吸管的另一端内具有两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吸管的另一端具有两所述第一出口,两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一出口相连通,两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通道进口相连通。
11.上述一种口服药防苦味用具,其中,所述侧翼设于所述吸管的另一端的下侧,所述
侧翼内具有两所述第三通道,两所述第三通道分别位于所述吸管的两侧,所述侧翼的端部具有至少两所述第二出口,两所述第三通道的一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二出口相连通,两所述第三通道的另一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相连通。
12.上述一种口服药防苦味用具,其中,所述侧翼内具有四岔路通道,所述侧翼的端部具有四所述第二出口,四所述岔路通道分别与四所述第二出口相连通,每一所述第三通道的一端分别与两所述岔路通道的另一端相连通。
13.上述一种口服药防苦味用具,其中,所述药剂进液口的截面为圆形,所述药剂出液口的截面为半圆形,所述药剂进液口的半径和所述药剂出液口的半径相等。
14.上述一种口服药防苦味用具,其中,所述侧翼的底部为平面或弧面,所述侧翼的底部用于与人体的舌面贴合。
15.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将药剂出液口设置在吸管端部的上侧,以及药剂进液口的截面面积大于药剂出液口的截面面积,使得药剂呈抛物线状流出第一出口并直奔喉咙口,药剂流经药剂出液口时流速会相对加大,从而加大了药剂的射程,促使药剂直奔喉咙口,从而不与舌头的味蕾接触,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口服药防苦味用具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口服药防苦味用具的a

a向的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口服药防苦味用具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口服药防苦味用具的侧翼的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1、吸管;2、第一通道;3、第二通道;31、第一出口;32、倾斜导向面;4、支管;5、侧翼;6、第三通道;61、第二出口;7、药瓶;8、清水瓶;9、药剂进液口;10、药剂出液口;11、通道进口;12、岔路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3.第一实施例: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口服药防苦味用具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口服药防苦味用具的a

a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口服药防苦味用具的侧翼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口服药防苦味用具,其包括吸管1,吸管1内具有用于输送药剂的第一通道2,吸管1的一端具有药剂进液口10,吸管1的另一端具有药剂出液口10,药剂进液口9、药剂出液口10分别与第一通道2的两端相连通,药剂进液口9的截面面积大于药剂出液口10的截面面积,药剂出液口10位于吸管1的另一端的端部的上侧。
25.优选的,药剂进液口9的截面面积为药剂出液口10的截面面积的两倍。
26.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通道2的中部具有倾斜导向面32。
27.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药剂进液口9的截面为圆形,药剂出液口10的截
面为半圆形,药剂进液口9的半径和药剂出液口10的半径相等。
28.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吸管1的另一端内具有两第二通道3,吸管1的另一端具有两第一出口31,两第二通道3的一端分别与两第一出口31相连通,两第二通道3的另一端分别与通道进口11相连通。
2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30.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3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如图4所述,吸管1的另一端的外侧设有侧翼5,侧翼5的端部与吸管1的另一端的端部相齐平,侧翼5内具有至少一第三通道6,侧翼5的端部具有至少一第一出口31,第一出口31与第三通道6的一端相连通,第三通道6的另一端与第二通道3相连通。
32.优选的,第三通道6设置为两个,两第三通道6分别位于吸管1的两侧,侧翼5的端部具有至少两第一出口31,两第三通道6的一端分别与两第一出口31相连通,两第三通道6的另一端分别与两第二通道3的另一端相连通。
3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吸管1内还具有至少一第二通道3,吸管1的中部的侧壁具有通道进口11,吸管1的另一端具有至少一第一出口31,通道进口11、第一出口31分别与第二通道3的两端相连通,药剂出液口10位于第一出口31的上方。
34.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侧翼5内具有四岔路通道12,侧翼5的端部具有四个第一出口31,四岔路通道12分别与四个第一出口31相连通,每一第三通道6的一端分别与两岔路通道12的另一端相连通。
35.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侧翼5的底部为平面或弧面,侧翼5的底部用于与人体的舌面贴合。优选的,侧翼5能够防止吸管1转动,确保药剂出液口位于吸管1的另一端的端部的上侧。
36.本实施例中,吸管设置有第一通道2和第二通道3,位于药瓶7中的药剂限定在吸管1内流动并只从第一出口31流出,而且第一出口31位于出液端的上层、不与病人的舌头直接接触,使得药剂呈抛物线状流出第一出口31并直奔喉咙口,由于出液端分成上、下两层起到了缩径作用,药剂流经药剂出液口10时流速会相对加大,从而加大了药剂的射程,促使药剂直奔喉咙口,而不与舌头的味蕾接触,第二通道3可以将空气吸入,并使其从第一出口31和第二出口61流出,起到防止部分药剂倒流回舌头表面的作用。
37.第二实施例:
3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口服药防苦味用具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一种口服药防苦味用具还包括:支管4,支管4与吸管1的侧壁连接,支管4与通道进口11相连通。
39.和第一实施例不同,本实施例的第二通道3可以将清水瓶8中的清水吸入,并使其从第一出口31和第二出口61流出,起到防止部分药剂倒流回舌头表面的作用,减轻库位的效果更好。
40.本实用新型将药剂出液口10设置在吸管1端部的上侧,以及药剂进液口9的截面面积大于药剂出液口10的截面面积,使得药剂呈抛物线状流出第一出口31并直奔喉咙口,药剂流经药剂出液口10时流速会相对加大,从而加大了药剂的射程,促使药剂直奔喉咙口,从
而不与舌头的味蕾接触,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4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