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插管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2085发布日期:2021-09-25 11:58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消化内科插管总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消化内科插管总成。


背景技术:

2.消化内科插管总成是消化内科常见工具,口饲胃管是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人工把胃管经口腔置入食道中,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通过手动加压注射器推杆和活塞往患者鼻胃管内和胃里打水和食物,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是临床医护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当前,大部分胃管均是单管式,即只有一根胃管,在插入后并不具有在管件轴向上的限位功能,没办法根据实际伸出长度实现灵活限位。其次,胃管外端是营养物质、水分的输入端,且胃管外端的连接方式往往是通过单层紧配合的方式实现,在安全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3.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消化内科插管总成,本消化内科插管总成限位灵活,安全性能强,解决了现有胃管无法灵活实现限位,外端安全性能差等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6.消化内科插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插管和带有内孔的限位盘,所述插管的内端是伸入端,所述插管的外端是输入端,所述输入端外壁至少具有一处配合段,所述限位盘能够与所述配合段滑动连接,所述限位盘能够在所述配合段上进行滑动,所述限位盘包括向所述输入端凸出的护筒,所述护筒对所述输入端实现外包围。
7.本插管总成包括插管和限位盘,使用时,先在伸入端涂抹润滑蜡液,经咽部、食道进入胃内,由于不同人的身高不同以及胃部到口部的距离不同,导致插管外端伸出口部的长度不一,而通过限位盘和配合段的滑动配合,不同插管在不同伸出长度下实现灵活限位,具体操作是固定插管,然后滑动限位盘即可,本滑动连接随滑随走,但在正常吞咽动作和误操作情况下,限位盘不会与插管发生相对滑动,从而能够防止插管继续进入胃内,避免了安全隐患。此外,还通过护筒结构设计,实现了外包围式营养输送,具体来说,即输送营养物质的营养管与输出端紧配合,营养管配合有外筒,外筒与护筒实现连接,当外筒和护筒连接后,将营养管和输出端之间连接处完全包围,防止污染,安全卫生。
8.上述的消化内科插管总成中,所述配合段为多处,所述配合段上开设有配合槽,且相邻的配合段之间具有呈环形的间隙槽,所述限位盘的内孔上具有与所述配合槽匹配的配合部,相邻的配合段上的配合槽呈错位设置,所述限位盘内孔和配合部能够进入所述间隙槽内。
9.在这种方案中,通过多个配合段设计,实现非顺畅式滑动,具体来说,当发生意外情况导致插管继续伸入时,限位盘最多滑动至相近的间隙槽内,这是由于配合槽呈错位结
构设计,因此需要转动限位盘才可与新的配合段上的配合槽实现配合滑动,即可避免插管继续下滑。此外,由于护筒和外筒为连接状态,因此想要转动限位盘也存在一定难度,充分保障了安全性。
10.上述的消化内科插管总成中,所述护筒呈圆筒形且外壁具有螺纹。
11.在外筒上具有内螺纹,通过螺纹实现外筒和护筒的连接。
12.上述的消化内科插管总成中,所有所述配合段和间隙槽的总长度不少于所述插管长度的五分之一。
13.在实际中,根据插管种类的不同,上述比例可灵活调整。
14.上述的消化内科插管总成中,所述限位盘还包括呈椭圆形的盘体,所述盘体开设有所述内孔,所述护筒的一端与所述盘体顶面为一体。
15.椭圆形盘体能够扩展限位长度,增强限位性能。
16.上述的消化内科插管总成中,所述内孔的厚度小于所述间隙槽的长度。
17.这种尺寸要求使盘体能够顺利进入间隙槽内。
18.上述的消化内科插管总成中,所述伸入端端部壁为球形壁。
19.球形壁能够保持人体组织不被划伤。
20.上述的消化内科插管总成中,所述限位盘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21.限位盘经高温消毒后可重复使用。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消化内科插管总成具有以下优点:
23.1、本消化内科插管总成通过限位盘和配合段的滑动配合,实现不同插管在不同伸出长度下实现灵活限位。
24.2、本消化内科插管总成通过护筒结构设计,实现了外包围式营养输送,具体来说,即输送营养物质的营养管与输出端紧配合,营养管配合有外筒,外筒与护筒实现连接,当外筒和护筒连接后,将营养管和输出端之间连接处完全包围,防止污染,安全卫生。
25.3、本消化内科插管总成通过多个配合段设计,实现非顺畅式滑动。
26.4、本消化内科插管总成可避免插管继续下滑,还由于护筒和外筒为连接状态,因此想要转动限位盘也存在一定难度,充分保障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消化内科插管总成结构剖视图。
28.图2是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29.图3是本消化内科插管总成的俯视图。
30.附图标记清单
31.图中,1、插管;
32.1a、伸入端;
33.1b、输入端;
34.1b1、配合段;
35.1b1a、配合槽;
36.1b2、间隙槽;
37.2、限位盘;
38.2a、盘体;
39.2a1、内孔;
40.2a1a、配合部;
41.2b、护筒。
具体实施方式
42.如图1至图3所示,本消化内科插管1总成包括插管1和带有内孔2a1的限位盘2,插管1的内端是伸入端1a,插管1的外端是输入端1b,输入端1b外壁至少具有一处配合段1b1,限位盘 2能够与配合段1b1滑动连接,限位盘2能够在配合段1b1上进行滑动,限位盘2包括向输入端1b凸出的护筒2b,护筒2b对输入端1b实现外包围。本插管1总成包括插管1和限位盘2,使用时,先在伸入端1a涂抹润滑蜡液,经咽部、食道进入胃内,由于不同人的身高不同以及胃部到口部的距离不同,导致插管1外端伸出口部的长度不一,而通过限位盘2和配合段1b1的滑动配合,不同插管1在不同伸出长度下实现灵活限位,具体操作是固定插管1,然后滑动限位盘2即可,本滑动连接随滑随走,但在正常吞咽动作和误操作情况下,限位盘2不会与插管1发生相对滑动,从而能够防止插管1继续进入胃内,避免了安全隐患。此外,还通过护筒2b结构设计,实现了外包围式营养输送,具体来说,即输送营养物质的营养管与输出端紧配合,营养管配合有外筒,外筒与护筒2b实现连接,当外筒和护筒2b连接后,将营养管和输出端之间连接处完全包围,防止污染,安全卫生。
43.具体来说,配合段1b1为多处,配合段1b1上开设有配合槽 1b1a,且相邻的配合段1b1之间具有呈环形的间隙槽1b2,限位盘2的内孔2a1上具有与配合槽1b1a匹配的配合部2a1a,相邻的配合段1b1上的配合槽1b1a呈错位设置,限位盘2内孔2a1 和配合部2a1a能够进入间隙槽1b2内。在这种方案中,通过多个配合段1b1设计,实现非顺畅式滑动,具体来说,当发生意外情况导致插管1继续伸入时,限位盘2最多滑动至相近的间隙槽1b2 内,这是由于配合槽1b1a呈错位结构设计,因此需要转动限位盘 2才可与新的配合段1b1上的配合槽1b1a实现配合滑动,即可避免插管1继续下滑。此外,由于护筒2b和外筒为连接状态,因此想要转动限位盘2也存在一定难度,充分保障了安全性。护筒2b 呈圆筒形且外壁具有螺纹。在外筒上具有内螺纹,通过螺纹实现外筒和护筒2b的连接。所有配合段1b1和间隙槽1b2的总长度不少于插管1长度的五分之一。在实际中,根据插管1种类的不同,上述比例可灵活调整。限位盘2还包括呈椭圆形的盘体2a,盘体 2a开设有内孔2a1,护筒2b的一端与盘体2a顶面为一体。椭圆形盘体2a能够扩展限位长度,增强限位性能。内孔2a1的厚度小于间隙槽1b2的长度。这种尺寸要求使盘体2a能够顺利进入间隙槽1b2内。伸入端1a端部壁为球形壁。球形壁能够保持人体组织不被划伤。限位盘2由不锈钢材料制成。限位盘2经高温消毒后可重复使用。
44.本技术文件中未提及的细节结构,具体部件尺寸以及原理均为现有公知的常识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简单选择能够得出的,不做赘述。
45.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