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光疗保护约束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9958发布日期:2021-08-03 13:0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生儿光疗保护约束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约束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生儿光疗保护约束带。



背景技术:

由于临床中新生儿高胆红素患儿光疗时间较长,且每一个光疗宝宝在进行光疗时都哭闹不止,宝宝赤裸的身体接触硬塑料材质的光疗箱会因为没有边界感而失去安全感,再加上宝宝哭闹时四肢无章法的用力乱踢,导致宝宝的身体上移使头部长时间抵住质地较硬的边缘,不仅造成脊柱发育不良,且导致皮肤压力性损伤。

目前没有解决此系列问题的技术与产品,责任护士为了解决系列问题,会使用毛巾放于四周以防压力性的皮肤损伤,但是毛巾没有固定性,宝宝随意的四肢活动都将导致毛巾脱落,不仅不能达到保护作用,反而减少光疗面积的使用率,同时增加护士的工作量。

故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生儿光疗保护约束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生儿光疗保护约束带,旨在解决新生儿在治疗时身体四处晃动、无法固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医护人员工作量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生儿光疗保护约束带,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放置新生儿的容纳腔,且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所述壳体的内底壁为镂空状,所述壳体的内壁上环绕贴设有用于保护新生儿的保护层,且所述壳体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相互配合对新生儿的肢体活动进行限制,且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的两端均分别和所述壳体对称设置的两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头部保护枕,对称所述头部保护枕的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脚部保护枕,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依次设置于所述头部保护枕和脚部保护枕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板、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的肩背托枕和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板正上方的第一固定带,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带相远离的一端均分别和所述壳体的对应侧壁固定连接,且相靠近的一端上分别安装有卡扣和卡槽,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相适配,并卡合连接所述卡槽内,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带上均固定安装有手部约束带。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还包括颈部托枕,所述颈部托枕固定安装于所述肩背托枕的上表面,且靠近所述头部保护枕的一侧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远离所述头部保护枕的一侧,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一端和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带,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带之间粘接有固定尿片,所述固定尿片的外壁上粘接有会阴保护片。

优选的,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之间固定连接有辅助固定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生儿光疗保护约束带,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能够有效限制新生儿在光疗床中的位置,为新生儿提供有效防护的同时增加了患儿的边界感以及安全感,减少哭闹,保护患儿脊柱发育,同时设置的保护层能够预防新生儿受到压力性皮肤损伤,从而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及保护层外翻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壳体、2-容纳腔、3-保护层、4-第一固定组件、41-安装板、42-肩背托枕、43-第一固定带、44-卡扣、45-卡槽、46-手部约束带、47-颈部托枕、5-第二固定组件、51-第二固定带、52-固定尿片、53-会阴保护片、6-头部保护枕、7-脚部保护枕、8-辅助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生儿光疗保护约束带,包括壳体1。

壳体1内部开设有放置新生儿的容纳腔2,且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容纳腔2的开口,壳体1的内底壁为镂空状,壳体1的内壁上环绕贴设有用于保护新生儿的保护层3,且壳体1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组件4和第二固定组件5,第一固定组件4和第二固定组件5相互配合对新生儿的肢体活动进行限制,且第一固定组件4和第二固定组件5的两端均分别和壳体1对称设置的两侧壁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医护人员在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一个开口,且在壳体1的内部开设一个和开口连通的容纳腔2,容纳腔2的作用在于放置新生儿,以便于对新生儿进行检测,同时在容纳腔2的内壁上医护人员环绕粘接有一层保护层3,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层3可以为棉垫,且内填充有棉花,作用在于保护新生儿,防止他们在接受治疗时,因乱动而将身体撞向壳体1的内壁,导致关节损伤,影响新生儿后续的生长,起到了保护安全的作用,且保护层3可以在壳体1的外侧向下翻折,作用在于能够使得整个壳体1内均设置有保护层3,能够保证保护层3在壳体1的内部对新生儿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同时,壳体1的材质选用竹纤维,竹纤维具有很好的柔软性,能够进一步防止壳体1对新生儿造成的损伤,在壳体1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组件4和第二固定组件5,第一固定组件4和第二固定组件5的作用在于能够对新生儿的身体活动进行限制,保证他们不在治疗期间身体发生大幅度的晃动,提高了治疗效率和成果,节省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第一固定组件4和第二固定组件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对称内壁上,作用在于能够保证第一固定组件4和第二固定组件5的整体结构稳定性,防止第一固定组件4和第二固定组件5在使用较长时间后发生脱落,影响本装置的后续使用,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带43和第二固定带51均为可调节固定带,医护人员可根据新生儿实际情况自由调节固定带松紧,保证新生儿获得最舒适的治疗体验。

请参阅图1,进一步的,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头部保护枕6,对称头部保护枕6的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脚部保护枕7,第一固定组件4和第二固定组件5依次设置于头部保护枕6和脚部保护枕7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的头部保护枕6和脚部保护枕7能够有效的对新生儿的头部和脚部进行保护,防止他们在接受治疗时,因身体乱动导致头部和脚部砸到壳体1上,造成头部和脚部的肌肉和关节的损伤,同时也避免新生儿向上或向下移动时顶住头部和脚部的压力过大,导致脊椎发育不良,影响新生儿后续的生长。

请参阅图1和3,进一步的,第一固定组件4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板41、固定连接于两个安装板41之间的肩背托枕42和位于两个安装板41正上方的第一固定带43,两个第一固定带43相远离的一端均分别和壳体1的对应侧壁固定连接,且相靠近的一端上分别安装有卡扣44和卡槽45,卡扣44和卡槽45相适配,并卡合连接卡槽45内,两个第一固定带43上均固定安装有手部约束带46。

在本实施方式中,新生儿在穿戴第一固定组件4时,医护人员首先将新生儿的肩背部放置在第一固定组件4内的肩背托枕42上,由于肩背托枕42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41,因此,能极大程度的保证肩背托枕42的稳定性,避免了新生儿在肩背托枕42上发生意外,同时,在两个安装板41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带43,两个第一固定带43的一端均和壳体1固定连接,作用在于保证了第一固定带43的结构强度,防止新生儿在使用时发生断裂,影响本装置对新生儿的保护,一个第一固定带43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卡扣44,另一个第一固定带43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契合卡扣44的卡槽45,在两个第一固定带43上均设置有手部约束带46,医护人员在将新生儿放置在肩背托枕42上后,将新生儿的两只手分别穿过位于两侧手部约束带46,并将卡扣44卡合连接在卡槽45内,并固定在新生儿胸前,对新生儿整个上半部进行保护和限位,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请参阅图1和3,进一步的,第一固定组件4还包括颈部托枕47,颈部托枕47固定安装于肩背托枕42的上表面,且靠近头部保护枕7的一侧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颈部托枕47在医护人员将新生儿放置在肩背托枕42上时,在新生儿的后颈部形成有效的凸起,能够很好的保护新生儿的生理弯曲,对新生儿的颈椎形成了一定的保护,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请参阅图1和4,进一步的,第二固定组件5位于第一固定组件4远离头部保护枕6的一侧,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一端和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带51,位于两个第二固定带51之间粘接有固定尿片52,固定尿片52的外壁上粘接有会阴保护片53。

在本实施方式中,医护人员在对新生儿下半部进行固定时,首先将新生儿的下半部从固定尿片52的开口处放进去,再将新生儿的两腿从固定尿片52的两侧穿出,保证了固定尿片对新生儿的下半部进行限位,防止了新生儿在治疗时发生晃动,影响治疗效果,同时,采用会阴保护片53能够有效的在治疗时,对新生儿的会阴部进行遮挡,防止治疗光线对新生儿的会阴部位造成损坏,优选的,会阴保护片53采用黑色不透光材质制成,同时为保证固定尿片52和会阴保护片53更换方便,医护人员将固定尿片52和会阴保护片53采用粘接的方式固定,提高了更换效率,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正常工作。

请参阅图1,进一步的,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固定带43和第二固定带51之间固定连接有辅助固定带8。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辅助固定带8的作用在于能够有效的限制新生儿的活动范围,同时对同一侧的第一固定带43和第二固定带51起到了很好的辅助固定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医护人员将待治疗的新生儿放置在壳体1内,并将新生儿的上半身用第一固定组件4固定,同时,将新生儿的下半身用第二固定组件5固定,保证了新生儿在接受治疗时,不发生较大范围的晃动,提高了治疗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能够保证医护人员对新生儿进行更全方面的检查和治疗,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