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冲洗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43488发布日期:2021-11-24 19:1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冲洗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冲洗引流管。


背景技术:

2.一次性冲洗引流管通常用于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中,通常供临床在腔镜手术中冲洗引流用。在手术过程中,一次性冲洗引流管可实现一些功能,比如:吸引血液/水/气体;吸引肿囊物/脂肪粒;水分离术中建立组织水平;钝性分离。从而满足清洁手术视野、寻找出血点、吸除手术中产生的烟雾及进行钝性剥离操作的预期用途。
3.一次性冲洗引流管路通常由冲洗头、冲洗管路、引流管路、具有阀门的手柄组成。在术前准备阶段,将冲洗管路与冲洗装置连接,再将引流管路与抽吸装置相连。手术时,通过按压手柄上的冲洗阀门或引流阀门来开启冲洗功能和引流功能,通过冲洗头来冲洗和引流手术创面的血液或体液以保证手术视野的清晰。
4.常规的一次性冲洗引流管存在弊端:在进行引流操作时,若是吸引的人体内组织物(如肿囊物、脂肪粒)过大或流动性较差时,则按压阀门后,阀芯底部容易粘黏、挂扯组织物,导致松开引流按压阀后按压阀无法及时复位,从而使引流管路持续保持引流做工,对医护人员的操作及判断造成影响。阀芯底部粘黏或挂扯组织物,也不能及时清理。手柄的外形结构不便于医护人员施加力量,有手持滑脱的风险。另外,有些一次性冲洗引流管密封结构不合理,有渗漏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性能好、方便施力的一次性冲洗引流管,引流操作时,直接从阀芯底部端面对被引流物进行引流,避免组织物与阀芯粘黏或挂扯。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冲洗引流管,其包括管体、基体、阀体和阀芯,基体设有第一通道,管体与基体相连通,阀体安装于基体,阀体为中空结构,阀芯收容于阀体内、且阀芯相对于阀体可上下移动,阀体的侧壁设有阀口,阀芯设有第二通道、且第二通道自阀芯的底部端面延伸至阀芯的侧壁,阀芯的侧壁开设有第二通道的开口,阀芯位置下沉时、第二通道与阀口相连通,阀芯位置未下沉时、第二通道的开口位置高于阀口位置、阀口呈闭合状。由此,当该一次性冲洗引流管不工作时,不对阀芯施力,第二通道的开口高于阀口位置,阀口与第二通道不连通,无法形成通路,整个冲洗引流管不做功;当使用该一次性冲洗引流管时,在阀口连接冲洗装置或抽吸装置,对阀芯施力后、阀芯位置下沉,第二通道的开口对准阀口,管体、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阀口相连通,形成通路,实现冲洗和吸液引流功能,吸液引流时,被引流物进入管体后进入第一通道,从阀芯底部端面的第二通道进入阀芯内,从第二通道的开口进入阀口输出,避免阀芯的侧面直接与被引流物中的组织物接触而产生粘黏或挂扯而导致阀芯无法复位的现象。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阀芯的外表面设有三层密封圈,三层密封圈由上而下依次称
为上层密封圈、中层密封圈和下层密封圈,阀芯侧壁上第二通道的开口位于上次密封圈与中层密封圈之间,下层密封圈位于靠近阀芯的底部位置,阀芯位置下沉时、阀芯底部未进入第一通道内,阀芯位置未下沉时、中层密封圈位置高于阀口位置。由此,阀芯上的三层密封圈形成了功能不同的密封区域;当该一次性冲洗引流管进行冲洗和吸液引流时,上层密封圈和中层密封圈可防止流经第二通道开口处的液体、渗至阀体与阀芯之间的间隙内,下层密封圈可防止第一通道内的液体、渗至阀体与阀芯之间的间隙内,确保阀芯复位顺畅;当该一次性冲洗引流管不工作时,下层密封圈可防止阀口内的液体、沿着阀体与阀芯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一通道内,下层密封圈还可防止第一通道内的液体进入阀体与阀芯之间的间隙,上层密封圈和中层密封圈可防止第二通道开口处的液体、渗至阀体与阀芯之间的间隙内;该一次性冲洗引流管的阀体和阀芯的密封性非常好,提高了安全性能,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风险。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阀体内壁的上部设有沉头孔,阀体外壁设有防脱台,阀芯外套设有弹簧,所述阀芯的顶部设有按钮,按钮设有与防脱台配合的卡接部,弹簧两端分别与沉头孔、按钮抵接。由此,按压按钮时,弹簧被压缩,阀芯位置下沉,第二通道的开口与阀口相连通,松开按钮时,弹簧释放,阀芯复位。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体通过螺纹连接有取样口护帽,基体与取样口护帽之间设有密封件。由此,当吸取到较大的人体内组织物(比如肿囊物、脂肪粒)时,可能阀芯的第二通孔无法将组织物排出,可将取样口护帽旋转取下,通过镊子等器具将基体内大型组织物取出,将取样口护帽装回后、即可继续使用,密封件可确保取样口护帽与基体装配紧密,防止液体渗漏。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管体与基体通过管接头连接,管接头嵌套于管体的端部,基体通过螺纹与管接头连接,基体与管接头之间设有密封件。由此,管接头与基体装配紧密,根据临床需求,可以旋转取下管接头,更换不同规格的管体。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管体远离基体的一端设有多个侧孔,管体的端部套设有管体护帽。由此,当未使用该一次性冲洗引流管时,管体护帽覆盖住管体的端部和侧孔,防止细菌进入管体内,通过多个侧孔,是为了从多个方向冲洗或吸液引流。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阀体和阀芯均设有两组,两组阀体和阀芯的结构相同,两组阀体呈前后排列设置,靠近管体的阀体为冲洗阀,远离管体的阀体为引流阀。由此,基体上设置两组一样的阀体和阀芯,构成冲洗阀和引流阀,可以在冲洗阀的阀口上外接冲洗装置实现冲洗功能,在引流阀的阀口上外接抽吸装置实现吸液引流功能,集冲洗和吸液引流于一体,使用方便可靠,节省手术时间,且冲洗阀在引流阀前侧,位置设置合理。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体未连接阀体的一侧设有握持部,握持部呈内陷的圆弧状。由此,在医护人员手持基体对按钮施力时,该内陷的圆弧状握持部便于医护人员施力且可减少滑脱的几率。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一次性冲洗引流管配置有多种直径规格的管体。由此,可根据临床需求,该一次性冲洗引流管配置有5mm和10mm两个规格的管体。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各部件之间连接简单且密封性好,手持施力方便,集冲洗和吸液引流于一体,在阀口连接冲洗装置或抽吸装置,对阀芯施力后、阀芯位置下沉,管体、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阀口相连通形成通路,实现冲洗
和吸液引流功能,吸液引流时,被引流物从阀芯底部端面的第二通道进入阀芯内,从第二通道的开口进入阀口输出,避免阀芯的侧面直接与被引流物中的组织物接触而产生粘黏或挂扯而导致阀芯无法复位的现象,且阀芯上的三层密封圈形成了功能不同的密封区域,提高了安全性能,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风险。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冲洗引流管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17.图2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中配置两根管体。
18.图3是阀芯未下沉时、一次性冲洗引流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阀芯下沉时、一次性冲洗引流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管体护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a是管体护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a是管接头的主视图,图7b是管接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8是基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a是管接头的俯视图,图8b是管接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9是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9a是阀体的俯视图,图9b是阀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10是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0a是阀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11是按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1a是按钮的俯视图,图11b是按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12是取样口护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2a是按钮的主视图;
28.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冲洗引流管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30.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实施方式的一种一次性冲洗引流管,其包括管体1、基体2、阀体3和阀芯4。基体2内部具有水平设置的第一通道21,管体1与基体2相连通。阀体3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固定基体2上,阀体3为中空结构30,阀体3的中空结构30与基体2的第一通道21相连通。阀芯4收容于阀体3内,且阀芯4相对于阀体3可上下移动。阀体3的侧壁具有一个阀口31,阀口31与阀体3的中空结构30相连通。阀芯4具有第二通道41,第二通道41自阀芯4的底部端面40竖直向上延伸,在阀芯4的侧壁开设第二通道41的开口411,第二通道41的剖面呈类似l型结构。阀芯4位置下沉时,第二通道41与阀口31相连通。阀芯4位置未下沉时,第二通道41的开口411位置高于阀口31位置,阀口31呈闭合状。
31.如图3和4所示,阀芯4可被施力按压下沉,具体的安装结构:阀体3内壁的上部开设有沉头孔32,阀体3外壁具有一圈防脱台33(图9所示),阀芯4外套一个弹簧6,阀芯4的顶部安装有按钮5,按钮5具有与防脱台33配合的卡接部51(图11所示),弹簧6两端分别与沉头孔32、按钮5抵接。按压按钮5时,弹簧6被压缩,阀芯4位置下沉,第二通道41的开口411与阀口31相连通,松开按钮5时,弹簧6释放,阀芯4复位。
32.如图10所示,阀芯4的外壁开设有三道凹槽,凹槽内均嵌套有密封圈,这三层密封圈由上而下依次称为上层密封圈71、中层密封圈72和下层密封圈73。阀芯4侧壁上第二通道41的开口411位于上次密封圈与中层密封圈72之间,下层密封圈73位于靠近阀芯4的底部位置。如图3和4所示,阀芯4位置下沉时,阀芯4底部未进入第一通道21内,阀芯4位置未下沉时,中层密封圈72位置高于阀口31位置。阀芯4上的三层密封圈形成了功能不同的密封区域。当该一次性冲洗引流管进行冲洗和吸液引流时,上层密封圈71和中层密封圈72可防止流经第二通道41开口411处的液体、渗至阀体3与阀芯4之间的间隙内,下层密封圈73可防止第一通道21内的液体、渗至阀体3与阀芯4之间的间隙内,确保阀芯4复位顺畅。当该一次性冲洗引流管不工作时,下层密封圈73可防止阀口31内的液体、沿着阀体3与阀芯4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一通道21内,下层密封圈73还可防止第一通道21内的液体进入阀体3与阀芯4之间的间隙,上层密封圈71和中层密封圈72可防止第二通道41开口411处的液体、渗至阀体3与阀芯4之间的间隙内。被引流物属于医疗垃圾,可能携带病菌,该一次性冲洗引流管的阀体3和阀芯4的密封性非常好,提高了安全性能,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风险。
33.如图3和12所示,基体2通过螺纹连接有取样口护帽8,基体2与取样口护帽8之间安装有一圈密封件100。当吸取到较大的人体内组织物(比如肿囊物、脂肪粒)时,可能阀芯4的第二通孔无法将组织物排出,可将取样口护帽8旋转取下,通过镊子等器具将基体2内大型组织物取出,将取样口护帽8装回后、即可继续使用。密封件100可确保取样口护帽8与基体2装配紧密,防止液体渗漏。
34.如图3和7所示,管体1与基体2通过管接头9连接,具体的,管接头9嵌套于管体1的端部,基体2通过螺纹与管接头9连接,基体2与管接头9之间安装有一圈密封件100。管接头9与基体2装配紧密,根据临床需求,可以旋转取下管接头9,更换不同规格的管体1。可根据临床需求,该一次性冲洗引流管配置有5mm和10mm两个规格的管体1。如图5和6所示,管体1远离基体2的一端管壁上开设有多个小的侧孔11,管体1的端部套有管体护帽12。当未使用该一次性冲洗引流管时,管体护帽12覆盖住管体1的端部和侧孔11,防止细菌进入管体1内。通过多个侧孔11,是为了从多个方向冲洗或吸液引流。
35.如图8所示,基体2上,阀体3的相对侧设有握持部22,握持部22呈内陷的圆弧状。在医护人员手持基体2对按钮5施力时,该内陷的圆弧状握持部22便于医护人员施力且可减少滑脱的几率,提高操作的可靠性。
36.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阀体3和阀芯4均设有两组,两组阀体3和阀芯4的结构相同,相应的,与阀体3和阀芯4配套的弹簧6、按钮5也具有两组。这两组阀体3呈前后排列设置,靠近管体1的阀体3为冲洗阀3e,远离管体1的阀体3为引流阀3f。可以在冲洗阀3e的阀口31上外接冲洗装置实现冲洗功能,在引流阀3f的阀口31上外接抽吸装置实现吸液引流功能,集冲洗和吸液引流于一体,使用方便可靠,节省手术时间,且冲洗阀3e在引流阀3f前侧,位置设置合理。
37.在实际的应用中,如图13所示,阀体3和阀芯4可以只设置一组,只能单独作为冲洗阀或者引流阀。当在阀口31上外接冲洗装置,可实现冲洗功能。当在阀口31上外接抽吸装置,实现吸液引流功能。
38.当该一次性冲洗引流管不工作时,医护人员不按压按钮5,不对阀芯4施力,中层密封圈72的位置高于阀口31位置,阀口31与第二通道41的开口411不连通,无法形成通路,整
个冲洗引流管不做功。
39.当使用该一次性冲洗引流管时,在冲洗阀的阀口31连接冲洗装置,在引流阀的阀口31连接抽吸装置,医护人员按压按钮5,对阀芯4施力后、阀芯4位置下沉,第二通道41的开口411对准阀口31,管体1、第一通道21、第二通道41和阀口31相连通,形成通路,实现冲洗和吸液引流功能。在吸液引流时,被引流物进入管体1后进入第一通道21,从阀芯4底部端面40的第二通道41进入阀芯4内,从第二通道41的开口411进入阀口31输出,可避免阀芯4的侧面直接与被引流物中的组织物接触而产生粘黏或挂扯而导致阀芯4无法复位的现象。当吸取到较大的组织物(比如肿囊物、脂肪粒)时,阀芯4的第二通孔无法将组织物排出,可将取样口护帽8旋转取下,通过镊子等器具将基体2内大型组织物取出,将取样口护帽8装回后、即可继续使用。
40.该一次性冲洗引流管的各部件之间连接简单,且密封性好,手持施力方便。集冲洗和吸液引流于一体,在阀口31连接冲洗装置或抽吸装置,对阀芯4施力后、阀芯4位置下沉,管体1、第一通道21、第二通道41和阀口31相连通形成通路,实现冲洗和吸液引流功能。吸液引流时,被引流物从阀芯4底部端面40的第二通道41进入阀芯4内,从第二通道41的开口411进入阀口31输出,避免阀芯4的侧面直接与被引流物中的组织物接触而产生粘黏或挂扯、而导致阀芯4无法复位的现象。且阀芯4上的三层密封圈形成了功能不同的密封区域,提高了安全性能,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风险。
4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