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猪场用消毒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18467发布日期:2021-09-11 00:44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养猪场用消毒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猪场用消毒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养猪场越来越多的在各个乡镇、村庄等地方兴起,为了确保养殖过程中养猪场环境的洁净性,常需要对养猪场进行消毒操作,以避免因猪生疾病对养殖户带来的损失;现有的消毒方式较多采用人工背负喷雾器进行消毒喷淋操作,面对如今较大规模的养殖场地,采用人工喷洒消毒药品不但增加操作者的劳动负担,而且效率十分低下,而现有的机械式消毒装置只能一次喷洒一种药物,若遇到需要对猪场不同场地喷洒不同消毒药物,或者喷洒不同稀释比例的消毒药物时,需要分别进行多次操作,不但操作繁琐,还会极大的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养猪场用消毒净化装置,能够提升对养猪场进行消毒净化的效率,并且能够同时配比多种消毒药物,操作简便、快捷,降低劳动负担。
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养猪场用消毒净化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底端设置有移动机构,底板的顶端设置有容置箱体,容置箱体内部一侧设置有药液箱,药液箱内部通过隔板被等分成若干容置腔室,每个容置腔室内部均设置有带有搅拌桨的搅拌轴,每个搅拌轴的顶端均设置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位于药液箱的上方并与设置在药液箱上方的主动锥齿轮啮合,主动锥齿轮通过转轴与设置在药液箱顶端的驱动电机连接;每个容置腔室所对应的药液箱顶端均设置有补水口及加药口,补水口及加药口所对应的容置箱体前端铰接设置有箱门;药液箱前端下方设置有与容置腔室相对应的排液口,每个排液口均通过连接管道与设置在容置箱体外端的排液管道连接,其中位于容置箱体外端的每个连接管道上均设置有开关阀;排液管道的出口与设置在药液箱一侧的水泵连接,水泵的另一侧连接有消毒喷管,消毒喷管穿过设置在容置箱体一侧的喷管通孔后位于容置箱体外侧;水泵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通过导线分别与驱动电机及水泵连接,容置箱体上设置有为蓄电池充电的充电口。
6.所述的移动机构为带有自锁功能的万向轮。
7.所述的每个补水口均通过补水管道与设置在容置箱体上方的多通水管连接,且位于容置箱体上方的每个补水管道上均设置有开关阀门。
8.所述的每个搅拌桨上均贯穿设置有搅拌通孔。
9.所述的每个加药口顶端均设置有密封盖板。
10.所述的水泵远离排液管道的一侧设置有电缆盘,电缆盘一侧设置有旋转电机,消毒喷管缠绕在电缆盘上,其中旋转电机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容置箱体内的蓄电池连接。
11.所述的消毒喷管前端设置有限位圆盘,限位圆盘的直径大于喷管通孔的直径。
12.所述的药液箱底端设置有与容置腔室相匹配的排水口,底板上设置有与排水口相
对应的贯穿通孔,输水管道穿过贯穿通孔后与设置在底板下方的排放管道导通,排放管道的排放口处设置有开关阀。
13.所述的药液箱顶端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通过滚珠轴承与转轴连接;容置箱体前端设置为透明的面板。
14.容置箱体上远离喷管通孔的一侧设置有推动杆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化设置,能够降低对劳动力的使用,同时还能减轻操作者的劳动负担,提升工作效率;将药液箱等分成若干容置腔室,能够同时进行多种消毒药液的配置,以便于将本装置分别移动至指定地点进行相应的消毒喷洒操作,省去了需要多次往返至水源处进行配置的繁琐操作,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16.进一步地,多通水管上开关阀门的设置,能够在仅需要一种消毒药液配置时,通过关闭其余开关阀门,仅向需要使用的容置腔室内蓄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操作简便快捷、实用性强。
17.进一步地,搅拌桨上搅拌通孔的设置,能够降低搅拌桨在搅拌过程中水对其产生的阻力,提升搅拌效率,降低对电能的损耗;电缆盘的设置,便于消毒喷管从容置箱体内拉出及在使用完毕后将拉出的消毒喷管进行回收,同时还能减少使用过程中对消毒喷管产生的磨损。
18.进一步地,药液箱底端排水口的设置便于对药液箱进行清洗操作,避免药液箱内残留的消毒液对后期需要配制的消毒液的功效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箱门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详细的描述:
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养猪场用消毒净化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底端设置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用于辅助本装置进行移动操作;移动机构采用带有自锁功能的万向轮2,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省时省力;底板1的顶端设置有容置箱体3,容置箱体3内部一侧设置有药液箱4,药液箱4内部通过隔板被等分成若干容置腔室5,容置腔室5用于盛放不同种类或者不同混合比例的消毒液,每个容置腔室5内部均设置有带有搅拌桨6的搅拌轴7,搅拌轴7用于将盛放在容置腔室5内部的消毒剂原液与水进行搅拌混匀,确保所配制的消毒液的质量,其中,每个搅拌桨6上均贯穿设置有搅拌通孔8,搅拌通孔8的设置,能够降低搅拌桨6在搅拌过程中水对其产生的阻力,提升搅拌效率,降低对电能的损耗;每个搅拌轴7的顶端均设置有从动锥齿轮9,从动锥齿轮9位于药液箱4的上方并与设置在药液箱4上方的主动锥齿轮10啮合,主动锥齿轮10通过转轴11与设置在药液箱4顶端的驱动电机12连接,工作时通过开启驱动电机12带动转轴11转动,从而带动搅拌轴7转动,以达到对容置腔室5内的消毒液进行搅拌混匀的目的,优选地,驱动电机12采用伺服电机。
24.每个容置腔室5所对应的药液箱4顶端均设置有补水口13及加药口14,补水口13及加药口14所对应的容置箱体3前端铰接设置有箱门15,箱门15的设置,便于对药液箱4进行补水加药,操作简便实用性强;药液箱4前端下方设置有与容置腔室5相对应的排液口,排液口的设置,用于在需要喷洒消毒液时,使容置腔室5内的消毒液通过排液口排出,每个排液口均通过连接管道16与设置在容置箱体3外端的排液管道17连接,其中位于容置箱体3外端的每个连接管道16上均设置有开关阀18,开关阀18的设置,能够确保在喷洒消毒液的过程中,每次只将一个容置腔室5内消毒液排出,避免各个容置腔室5内消毒液同时喷洒出现混合的现象,确保消毒效果;排液管道17的出口与设置在药液箱4一侧的水泵19连接,水泵19的另一侧连接有消毒喷管20,消毒喷管20穿过设置在容置箱体3一侧的喷管通孔后位于容置箱体3外侧;水泵19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21,蓄电池21通过导线分别与驱动电机12及水泵19连接,蓄电池21用于为驱动电机12及水泵19的工作提供电力,容置箱体3上设置有为蓄电池21充电的充电口22,便于及时对蓄电池21补充电量。
25.每个补水口13均通过补水管道23与设置在容置箱体3上方的多通水管24连接,位于容置箱体3上方的每个补水管道23上均设置有开关阀门25;多通水管24的设置便于对药液箱4内部的每个容置腔室5同时进行补水操作,简化操作流程,提升操作效率;开关阀门25的设置,能够在仅需要一种消毒液配置时,通过关闭其余开关阀门25,仅向需要使用的容置腔室5内蓄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操作简便快捷、实用性强;每个加药口14顶端均设置有密封盖板26,密封盖板26用于对加药口14进行密封,避免本装置在移动过程中因发生晃动,而使药液箱4内部的消毒液通过加药口14溢出。
26.水泵19远离排液管道17的一侧设置有电缆盘27,电缆盘27一侧设置有旋转电机28,消毒喷管20缠绕在电缆盘27上,其中旋转电机28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容置箱体3内的蓄电池21连接,电缆盘27的设置,便于消毒喷管20从容置箱体3内拉出及在使用完毕后将拉出的消毒喷管20进行回收,同时还能减少使用过程中对消毒喷管20产生的磨损;消毒喷管20前端设置有限位圆盘29,限位圆盘29的直径大于喷管通孔的直径,限位圆盘29的设置,能够避免在消毒操作完毕后消毒喷管20随着电缆盘27的转动完全进入容置箱体3内,确保消毒喷管20的后续正常使用。
27.药液箱4底端设置有与容置腔室5相匹配的排水口,底板1上设置有与排水口相对应的贯穿通孔,输水管道30穿过贯穿通孔后与设置在底板1下方的排放管道31导通,排放管道31的排放口处设置有开关阀;排水口的设置便于对药液箱4进行清洗操作,避免药液箱4内残留的消毒液对后期需要配制的消毒液的功效产生影响。
28.药液箱4顶端设置有支撑板32,支撑板32通过滚珠轴承与转轴11连接,支撑板32为转轴11提供支撑力,确保转轴11在驱动电机12的驱动下平稳的运行,滚珠轴承的设置,能够减小转轴11转动过程中与支撑板32之间的摩擦。
29.容置箱体3前端设置为透明的面板,采用透明的面板便于观察药液箱4内部的药液量,便于及时添加药液;容置箱体3上远离喷管通孔的一侧设置有推动杆33,推动杆33便于推动本装置进行移动,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首先将待配制的消毒剂原液加入药液箱4内部的容置腔室5内,然后根据不同的配制比例,分别向对应的容置腔室5内注入指定的水流,然后启动驱动电机12通过带动转轴11使搅拌轴7转动,将容置腔室5内的消毒剂原液和水充分混匀;
最后将本装置推至指定位置,通过拉动消毒喷管20对指定位置进行消毒操作,消毒完毕后开启旋转电机28,带动电缆盘27转动,对消毒喷管20进行回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