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的瑶药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24474发布日期:2021-04-09 20:3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配置与制作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瑶药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痤疮,又称寻常性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其特点是颜面即胸背出现分散的针尖或米粒大小的皮疹;或见黑头,能挤出粉渣样物,俗称粉刺,多见于青春男女。本病成因较多,目前最常见的病因是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雄性激素亢进、皮脂作用、毛囊内微生物三者之间相互关系所造成,即雄性激素亢进,皮脂腺活动增强,引起皮脂分泌过多;同时造成皮脂毛囊导管角质化过渡(毛囊口栓塞),从而形成粉刺;如遇细菌感染引发炎症,于是产生红疹、脓疱、结疖和脓肿。在治疗方面,西医的治疗方法包括外涂内服和皮肤手术,其中外涂内服的药物,但通常均含有大量激素,容易造成患者产生并发症或后遗症;而手术时更容易使患者皮肤受到损伤,甚至留下疤痕,更重要的是只能治标不治根本;然而中医则认为治疗时,在早期应为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散瘀止痛为主;中期脓已成,则宜清热聚毒,化腐提毒;后期脓已尽,则应生肌收口。故此,我们设计一种治疗痤疮的瑶药及其制作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瑶药及其制作方法,解决现有的西医治疗痤疮等皮肤疾病容易产生副作用、并发症和后遗症、同时治标不治本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为一种治疗痤疮的瑶药,所述瑶药以重量组分计包括:乳香50-60分,血竭50-60分,川贝母80-100分,黄连100-120分,赤芍80-100分,天花粉60-80分,大黄120-150分,甘草50-60分,珍珠粉10-15分,牛黄5分,冰片5-10分,雄黄粉5-10分,白鲜皮90-100分,败酱草80-100分,药用老黑醋10斤,五倍子180-200分,金头蜈蚣200-260分,蜂蜜200-300分;其中,各组分药材的功效为:天花粉: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黄连:清热泻火解毒;川贝母:润肺散结;大黄:泻热通腸、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乳香: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痈疮肿毒;血竭:活血止痛、消肿生机、主治痈肿溃疡;冰片:通诸窍、散郁火、消肿止痛;珍珠粉:镇心安神、养阳息风、治烦热消渴;五倍子:止热解毒;雄黄:杀虫解毒、治疥癣、秃疮、痈疽;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赤芍: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主治温毒、发癍;扭簧:清热解毒;金头蜈蚣:息风镇症、攻毒散结;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治疥癣;败酱草:清热解毒、排脓破瘀、治痈肿疥癣。进一步地,所述乳香经醋炙处理,能够去除乳香特有的气味,使药物更易使用,所述川贝母经去心处理;所述金头蜈蚣的数量为20条,数量以重量组分为准。进一步地,所述黄连、赤芍、天花粉、大黄、甘草、白鲜皮、败酱草和五倍子分别进行萃取处理,能够将上述各种药物中有效成分集中提取,增强药效。进一步地,所述瑶药为外用药,一天一次,换药前清洁皮肤,其涂药厚度与病症程度相对应,适度加厚。一种治疗痤疮的瑶药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将醋炙乳香、血竭、珍珠粉、牛黄、冰片、雄黄和金头蜈蚣混合粉碎,过筛制成100目药粉备用;步骤二、制取黄连、赤芍、天花粉、大黄、甘草、白鲜皮、败酱草和五倍子的乙醇提取物备用;步骤三、去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的药品材料混合煎熬,并封装备用。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乙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s1、将黄连、赤芍、天花粉、大黄、甘草、白鲜皮、败酱草和五倍子的干燥药材分别粉碎过筛得100目细粉;步骤s2、将步骤s1中制成的各药粉混合浸泡于75%、50℃的乙醇溶液中,静置24小时,充分利用乙醇溶液将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出来;步骤s3、将步骤s2中静置后的混合液离心分离,减压浓缩后用75%的乙醇溶液调制成1.5g/ml的溶液备用。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煎熬药物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砂锅盛放药用老黑醋熬开30分钟,加入蜂蜜再熬到沸腾状,改文火熬制;步骤2)用铁筛将黄连、赤芍、天花粉、大黄、甘草、白鲜皮、败酱草和五倍子的乙醇提取物缓慢撒入砂锅,边撒边沿同一方向搅拌;步骤3)将乳香分、血竭粉、珍珠粉、牛黄粉、冰片粉、雄黄粉和金头蜈蚣粉用铁筛加入,熬成稀糊状装瓷瓶内备用。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中各类药材的添加,根据功效能有效作用于痤疮的完整发病过程,在使用时仅需改变用量,无需更换药物便能有效治疗痤疮;又由于本发明的药物为纯中药煎熬制成的外用药,避免了激素类药物和内服药物对人体脏器的影响和损害,以及外科皮肤手术带来的皮肤损伤和疤痕等风险,治疗过程较为安全;另外,内含的多种药物主要起调节身体状况为主,能够从人体的内分泌和内循环系统进行治疗,因此也能够从根本上治疗痤疮。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为一种治疗痤疮的瑶药,瑶药以重量组分计包括:乳香50-60分,血竭50-60分,川贝母80-100分,黄连100-120分,赤芍80-100分,天花粉60-80分,大黄120-150分,甘草50-60分,珍珠粉10-15分,牛黄5分,冰片5-10分,雄黄粉5-10分,白鲜皮90-100分,败酱草80-100分,药用老黑醋10斤,五倍子180-200分,金头蜈蚣200-260分,蜂蜜200-300分;其中,各组分药材的功效为:天花粉: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黄连:清热泻火解毒;川贝母:润肺散结;大黄:泻热通腸、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乳香: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痈疮肿毒;血竭:活血止痛、消肿生机、主治痈肿溃疡;冰片:通诸窍、散郁火、消肿止痛;珍珠粉:镇心安神、养阳息风、治烦热消渴;五倍子:止热解毒;雄黄:杀虫解毒、治疥癣、秃疮、痈疽;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赤芍: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主治温毒、发癍;扭簧:清热解毒;金头蜈蚣:息风镇症、攻毒散结;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治疥癣;败酱草:清热解毒、排脓破瘀、治痈肿疥癣。进一步地,乳香经醋炙处理,能够去除乳香特有的气味,使药物更易使用,川贝母经去心处理;金头蜈蚣的数量为20条,数量以重量组分为准。进一步地,黄连、赤芍、天花粉、大黄、甘草、白鲜皮、败酱草和五倍子分别进行萃取处理,能够将上述各种药物中有效成分集中提取,增强药效。进一步地,瑶药为外用药,一天一次,换药前清洁皮肤,其涂药厚度与病症程度相对应,适度加厚。一种治疗痤疮的瑶药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将醋炙乳香、血竭、珍珠粉、牛黄、冰片、雄黄和金头蜈蚣混合粉碎,过筛制成100目药粉备用;步骤二、制取黄连、赤芍、天花粉、大黄、甘草、白鲜皮、败酱草和五倍子的乙醇提取物备用;步骤三、去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的药品材料混合煎熬,并封装备用。进一步地,步骤二中乙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s1、将黄连、赤芍、天花粉、大黄、甘草、白鲜皮、败酱草和五倍子的干燥药材分别粉碎过筛得100目细粉;步骤s2、将步骤s1中制成的各药粉混合浸泡于75%、50℃的乙醇溶液中,静置24小时,充分利用乙醇溶液将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出来;步骤s3、将步骤s2中静置后的混合液离心分离,减压浓缩后用75%的乙醇溶液调制成1.5g/ml的溶液备用。进一步地,步骤三中煎熬药物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砂锅盛放药用老黑醋熬开30分钟,加入蜂蜜再熬到沸腾状,改文火熬制;步骤2)用铁筛将黄连、赤芍、天花粉、大黄、甘草、白鲜皮、败酱草和五倍子的乙醇提取物缓慢撒入砂锅,边撒边沿同一方向搅拌;步骤3)将乳香分、血竭粉、珍珠粉、牛黄粉、冰片粉、雄黄粉和金头蜈蚣粉用铁筛加入,熬成稀糊状装瓷瓶内备用。实施例1:针对于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治疗痤疮的瑶药的使用效果测试,选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瑶药,优选的,包括乳香50-60分,血竭50-60分,川贝母80-100分,黄连100-120分,赤芍80-100分,天花粉60-80分,大黄120-150分,甘草50-60分,珍珠粉10-15分,牛黄5分,冰片5-10分,雄黄粉5-10分,白鲜皮90-100分,败酱草80-100分,药用老黑醋10斤,五倍子180-200分,金头蜈蚣200-260分,蜂蜜200-300分,另选取普通纯中药药膏、添加抗生素或激素的中药药膏、纯激素或抗生素药膏和不适用任何药物四组情况作对比,分别设立a、b、c和d为对照组,e组为本发明配方和方法制作的瑶药,选取5组各3名相同身体状况和发病状况的患者,保持同样的用药进程,对完全治愈的天数进行记录分析,同时对治愈后的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身体状况越好,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表一为5组患者痤疮痊愈时间情况:组别abcde1号患者5天4天3天7天3天2号患者5天3.5天2天6天2.5天3号患者4.5天4天2.5天7天2.5天表二维5组患者的身体状况评分:组别abcde1号患者7.57.27.08.28.02号患者8.07.06.88.58.53号患者7.87.66.98.08.2由表一可知,使用本发明制作的瑶药的患者痊愈时间与纯激素药品的痊愈时间几乎相同,但明显快于另外三组,因此在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由表二可知,在痤疮痊愈后,未使用任何药物的患者身体状况最好,但使用了含有激素和纯激素药物的患者身体状况明显比使用本发明方法制作的瑶药患者的身体状况要差,同时患者使用后无毒副作用,满意度较高。实施例2:针对本发明的瑶药配方即制作方法生产的瑶药的实际作用效果,现设计两组试验分别对瑶药的杀菌能力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其中根据常见的致病菌种,特选用大肠杆菌(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和白色念珠菌(atcc10231),为便于区分,依次用a、b、c代表各菌种的培养试验;培养过程中的中和剂的配比为:0.5%卵磷脂+0.5%甘氨酸+0.3%亚硫酸钠+3%吐温-80pbs,而后在加入本发明的瑶药水溶液混合培养,观察不同时间段各菌种的生长繁殖情况:(1)定性试验根据所用瑶药溶液稀释比例不同,主要分为3组,包括d1(1∶5)、d2(1∶10)、d3(1∶20),分别对混合培养5min、10min、20min、30min和40min的时间节点对各菌种长势进行观察分析,试验记录时用“+”表示有菌生长,“-”表示无菌生长,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表三为不同药物稀释比例下各时间节点的杀菌效果由表三可知,本发明的瑶药浓度越高时,杀菌效果越好,且随着作用时间延长持续杀菌;(2)定量试验根据不同药物稀释比例下对各菌种杀菌效果不同,现设计一组试验分分随作用时间变化,瑶药对各菌种的杀菌率的变化;其中对a菌和b菌,作用时间分为5min、10min、15min和20min;对c菌的作用时间分为10min、20min、30min和40min,同时设置对照组,即各菌种自由生长一定时间后培养皿中的回收菌落数作为参照和杀菌率计算基础,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表四为不同作用时间下药物的杀菌率由表四可知,随时间推移,药物对于各菌种的杀灭率逐渐升高,最终能够将细菌全部杀灭,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领域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