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改善皮肤修复过程中疤痕增生和色素沉着的组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88917发布日期:2021-05-18 19:20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用于改善皮肤修复过程中疤痕增生和色素沉着的组方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疤痕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改善皮肤修复过程中疤痕增生和色素沉着的组方(药物组方)。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文献cn105434195a公开了一种具有祛痘且抑制痘痕生成功能的组合物,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植物甾醇0.1~1份、穗花牡荆油0.1~1份、红没药醇0.1~1份和甘草次酸硬脂醇酯0.1~1份;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根皮素0.1~1份、甜菜碱水杨酸盐0.1~2份、乙酰壳糖胺0.5~5份、肝素钠0.05~1份和积雪草苷0.1~1份;a组分和b组分重量份比例为0.4~4:0.85~10;文献cn103356693a公开了一种复方低分子肝素钠脂质体凝胶剂,该凝胶剂包含低分子肝素钠、积雪草苷、脂质成分、膜软化剂和凝胶基质成分,其中低分子肝素钠和积雪草苷为药理活性成分,若以100g总凝胶剂计,则含低分子肝素钠5000~35000iu,积雪草苷0.1~2.5g。
3.此外,市面上有多种疤痕软化膏的相关产品/组方,例如由藏红花、穿山甲、蜈蚣、藤黄、虻虫、水蛭、白艿、五倍子、黑醋、蜂蜜等多种药物组成的消疤软化膏,又如由氧化锌、明胶、甘油、五倍子、蜈蚣、冰片、樟脑组成的疤痕软化膏,再如由复方五倍子浸膏、薄荷脑、樟脑、冰片、水杨酸甲酯、油相组分、保湿剂、乳化剂、防腐剂、水组成的疤痕止痒软化乳膏。
4.虽然现有的用于改善皮肤修复过程中疤痕的药物种类多样,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论是采用前述药物、软化膏还是其它常用治疗疤痕的药膏都需要将药物涂敷在疤痕处,并按摩/搓揉4

5分钟,否则,药物很难被吸收,进而导致疗效甚微。显然,这存在无法兼顾药物涂敷操作快捷和药物吸收快的情况。另外,关于药物涂敷在疤痕处后缩短按摩/搓揉时间的研究一直是本领域的重点与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改善皮肤修复过程中疤痕增生和色素沉着的组方,并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兼顾药物涂敷操作便捷和药物吸收快”的技术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改善皮肤修复过程中疤痕增生和色素沉着的组方,其原料包括积雪草苷、肝素钠、尿囊素和不可缺少的辅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方中的原料还包括溶组织梭菌胶原酶。
8.进一步地,按照重量份比计,所述溶组织梭菌胶原酶含量为0.03

0.5份;更进一步地,所述溶组织梭菌胶原酶含量为0.05

0.1份。
9.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组方的原料由积雪草苷、肝素钠、尿囊素、溶组织梭菌胶原酶、水、β

葡聚糖、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黄原胶、edta二钠、神经酰胺和卵磷脂组成。
10.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组方的原料由积雪草苷、肝素钠、尿囊素、溶
组织梭菌胶原酶、水、β

葡聚糖、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黄原胶、edta二钠、卵磷脂、蜈蚣提取物、蟾蜍提取物和神经酰胺组成。
11.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组方原料由积雪草苷、肝素钠、尿囊素、溶组织梭菌胶原酶、水、β

葡聚糖、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黄原胶、edta二钠、卵磷脂、蜈蚣提取物、蟾蜍提取物、神经酰胺、1,2

己二醇、辛酰羟胍酸、1,3

丙二醇、1,2

戊二醇、泛醇和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组成。
12.作为更优选方案,所述组方的原料由积雪草苷1~2份、肝素钠0.3~0.6份、尿囊素0.8~1.5份、溶组织梭菌胶原酶0.03~0.5份、水70~82份、β

葡聚糖2~3.5份、(甘油、丙二醇、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组合物)2~5份、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1.5~3份、黄原胶0.15~0.3份、edta二钠0.03~0.06份、卵磷脂1

3份、蜈蚣提取物0.15~0.3份、蟾蜍提取物0.2~0.4份、神经酰胺1~3份、(1,2

己二醇、辛酰羟胍酸、1,3

丙二醇的组合物)1~1.5份、1,2

戊二醇3~5份、硅酮4.3~4.8份、泛醇0.48~0.6份和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1.6~2.4份组成;各原料涉及的份数按照重量份计。
13.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前述组方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步骤1,将水加热至90

100℃,保持20min以上,冷却至30

35℃后加入edtaa二钠搅拌均匀,直至无粉末团粒凝结,搅拌过程中的真空度≦

0.06mpa,搅拌速度为50rpm;步骤2,加入预处理好的a相与c相,搅拌混合均匀,直至无粉末团粒凝结,搅拌过程中的真空度≦

0.06mpa,搅拌速度为50rpm;步骤3,加入预处理好的d相,搅拌混合均匀,直至无粉末团粒凝结,搅拌过程中的真空度≦

0.06mpa,搅拌速度为50rpm;步骤3结束后制得凝胶药物;所述a相为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黄原胶、1,2

己二醇、辛酰羟胍酸、1,3

丙二醇、1,2

戊二醇的组合物;所述c相为β

葡聚糖、泛醇、甘油、丙二醇、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尿囊素的组合物;所述d相为肝素钠、积雪草苷、溶组织梭菌胶原酶、卵磷脂、神经酰胺、蜈蚣提取物、蟾蜍提取物、硅酮的组合物。
14.在本发明的可选方案中,所述组方由前述组方和必不可少的乳化剂、增稠剂组成。
15.相比于现有的疤痕药物或软化膏,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改善皮肤修复过程中疤痕增生和色素沉着的组方,能够快速软化疤痕组织,在实现药物涂敷操作快捷的情况下还能够确保药物被快速吸收,使用时只需要将其乳液或膏体定期涂敷在疤痕处并搓揉均匀即可,只需要搓揉30

90秒即可。
16.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改善皮肤修复过程中疤痕增生和色素沉着的组方,对增生性瘢痕疗效确切,可减轻瘢痕造成的疼痛、瘙痒等不适症状,可减少瘢痕表面的水分蒸发量,使瘢痕内发生水化作用,抑制毛细血管的活性,进而使瘢痕组织出现内部结构松解的现象。
17.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改善皮肤修复过程中疤痕增生和色素沉着的组方,不仅能够对疤痕产生一定的压力,使疤痕组织出现缺氧缺血性改变,抑制成纤维细胞合成和分泌胶原的功能,抑制胶原纤维的生成,使胶原纤维的密度下降,进而达到抑制疤痕增生的效果,而且能够释放出低分子硅油,渗透角质层,使增生性疤痕内部发生细微的化学变化,从而达到软化疤痕、减轻疤痕厚度、抑制疤痕增生的效果。
18.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改善皮肤修复过程中疤痕增生和色素沉着的组方,能够促进表
皮角质化或表皮再生,能够有效抑制黑色素活性,防止疤痕部位黑色素沉着,能够抗炎、抗过敏、促进组织水合,使胶原结构变疏松。
具体实施方式
19.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及其核心思想,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下述各实施例中,各原料涉及的份数按照重量份计,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其中,溶组织梭菌胶原酶从endo international购得,蟾蜍提取物从上海昕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购得(纯度99%),蜈蚣提取物从市场购得(陕西米尔康),下述各实施例中的神经酰胺是指市售的神经酰胺3。实施例1
20.一种用于改善皮肤修复过程中疤痕增生和色素沉着的组方,它的原料是由积雪草苷1.5份、肝素钠0.5份、尿囊素1份、溶组织梭菌胶原酶0.05份、水78.5份、β

葡聚糖3份、(甘油1份、丙二醇1份、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0.5份和丙烯酸(酯)类共聚物0.5份的组合物)3份、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2份、黄原胶0.2份、edta二钠0.04份、卵磷脂1份、蜈蚣提取物0.2份、蟾蜍提取物0.3份、神经酰胺1份、(1,2

己二醇0.3份、辛酰羟胍酸0.5份、1,3

丙二醇0.4份的组合物)1.2份、硅酮4.5份、1,2

戊二醇4份、泛醇0.5份和乳酸杆菌2份组成。
21.采用本实施例中的配方制备凝胶药物的步骤如下:步骤1,将水加热至90

100℃,保持20min以上,冷却至30

35℃后加入edtaa二钠搅拌均匀,直至无粉末团粒凝结,得b相,搅拌过程中的真空度≦

0.06mpa,搅拌速度为50rpm;步骤2,在真空条件下,将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2份、黄原胶0.2份、1,2

己二醇0.3份、辛酰羟胍酸0.5份、1,3

丙二醇0.4份、1,2

戊二醇4份混合均匀,得a相;在真空条件下,将β

葡聚糖3份、泛醇0.5、甘油1份、丙二醇1份、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0.5份、丙烯酸(酯)类共聚物0.5份、乳酸杆菌2份、尿囊素1份混合均匀,得c相;往b相中加入预处理好的a相与c相,搅拌混合均匀,直至无粉末团粒凝结,搅拌过程中的真空度≦

0.06mpa,搅拌速度为50rpm;步骤3,在真空条件下,将肝素钠0.5份、积雪草苷1.5份、溶组织梭菌胶原酶0.05份、卵磷脂1份、神经酰胺1份、蜈蚣提取物0.2份、蟾蜍提取物0.3份、硅酮4.5份混合均匀,得d相;步骤2结束后,加入预处理好的d相,搅拌混合均匀,直至无粉末团粒凝结,搅拌过程中的真空度≦

0.06mpa,搅拌速度为50rpm;步骤3结束后制得凝胶药物一。对比实施例1
22.一种用于改善皮肤修复过程中疤痕增生和色素沉着的组方,它的原料是由积雪草苷1.5份、肝素钠0.5份、尿囊素1份、水78.5份、β

葡聚糖3份、(甘油1份、丙二醇1份、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0.5份和丙烯酸(酯)类共聚物0.5份的组合物)3份、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2份、黄原胶0.2份、edta二钠0.04份、卵磷脂1份、蜈蚣提取物0.2份、蟾蜍提取物0.3份、神经酰胺1份、(1,2

己二醇0.3份、辛酰羟胍酸0.5份、1,3

丙二醇0.4份的组合物)1.2份、1,2

戊二醇4份、泛醇0.5份和乳酸杆菌2份组成。制备方法步骤和工艺条件参照实施例1。实施例2
23.一种用于改善皮肤修复过程中疤痕增生和色素沉着的组方,它的原料是由积雪草苷2份、肝素钠0.6份、尿囊素1.5份、溶组织梭菌胶原酶0.5份、水72份、β

葡聚糖3.5份、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5份、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3份、黄原胶0.3份、edta二钠0.06份、卵磷脂3份、蜈蚣提取物0.3份、蟾蜍提取物0.4份、神经酰胺3份、硅酮4.8份。
24.采用本实施例中的配方制备凝胶药物的步骤如下:步骤1,将水加热至90

100℃,保持30min,冷却至30

35℃后加入edtaa二钠搅拌均匀,直至无粉末团粒凝结,得b相,搅拌过程中的真空度≦

0.06mpa,搅拌速度为50rpm;步骤2,在真空条件下,将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3份、黄原胶0.3份混合均匀,得a相;在真空条件下,将β

葡聚糖3.5份、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5份、尿囊素1.5份混合均匀,得c相;往b相中加入预处理好的a相与c相,搅拌混合均匀,直至无粉末团粒凝结,搅拌过程中的真空度≦

0.06mpa,搅拌速度为50rpm;步骤3,在真空条件下,将肝素钠0.6份、积雪草苷2份、溶组织梭菌胶原酶0.3份、卵磷脂3份、神经酰胺3份、蜈蚣提取物0.3份、蟾蜍提取物0.4份、硅酮4.8份混合均匀,得d相;步骤2结束后,加入预处理好的d相,搅拌混合均匀,直至无粉末团粒凝结,搅拌过程中的真空度≦

0.06mpa,搅拌速度为50rpm;步骤3结束后制得凝胶药物二。对比实施例2
25.一种用于改善皮肤修复过程中疤痕增生和色素沉着的组方,它的原料是由积雪草苷2份、肝素钠0.6份、尿囊素1.5份、水72份、β

葡聚糖3.5份、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5份、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3份、黄原胶0.3份、edta二钠0.06份、卵磷脂3份、蜈蚣提取物0.3份、蟾蜍提取物0.4份、神经酰胺3份。其制备方法步骤和工艺条件参照实施例2。实施例3
26.一种用于改善皮肤修复过程中疤痕增生和色素沉着的组方,它的原料是由积雪草苷2份、肝素钠0.6份、尿囊素1.5份、溶组织梭菌胶原酶0.5份、水70份、β

葡聚糖3.5份、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5份、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3份、黄原胶0.3份、edta二钠0.06份、神经酰胺3份、卵磷脂3份、硅酮4.3份组成。
27.采用本实施例中的配方制备凝胶药物的步骤如下:步骤1,将水加热至90

100℃,保持30min,冷却至30

35℃后加入edtaa二钠搅拌均匀,直至无粉末团粒凝结,得b相,搅拌过程中的真空度≦

0.06mpa,搅拌速度为50rpm;步骤2,在真空条件下,将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3份、黄原胶0.3份混合均匀,得a相;在真空条件下,将β

葡聚糖3.5份、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5份、尿囊素1.5份混合均匀,得c相;往b相中加入预处理好的a相与c相,搅拌混合均匀,直至无粉末团粒凝结,搅拌过程中的真空度≦

0.06mpa,搅拌速度为50rpm;步骤3,在真空条件下,将肝素钠0.6份、积雪草苷2份、溶组织梭菌胶原酶0.5份、卵磷脂3份、神经酰胺3份、硅酮4.3份混合均匀,得d相;步骤2结束后,加入预处理好的d相,搅拌混合均匀,直至无粉末团粒凝结,搅拌过程中的真空度≦

0.06mpa,搅拌速度为50rpm;步骤3结束后制得凝胶药物三。对比实施例3
28.一种用于改善皮肤修复过程中疤痕增生和色素沉着的组方,它的原料是由积雪草
苷2份、肝素钠0.6份、尿囊素1.5份、水70份、β

葡聚糖3.5份、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5份、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3份、黄原胶0.3份、edta二钠0.06份、卵磷脂3份、硅酮4.6份组成。
29.对比实施例4:市售积雪甘霜软膏(现代)。实施例4
30.一种用于改善皮肤修复过程中疤痕增生和色素沉着的组方,它的原料是由积雪草苷1份、肝素钠0.3份、尿囊素0.8份、溶组织梭菌胶原酶0.03份、水75份、β

葡聚糖2份、(甘油1份、丙二醇0.5份、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1.5份的组合物)3份、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1.5份、黄原胶0.15份、edta二钠0.03份、卵磷脂2份、蜈蚣提取物0.3份、蟾蜍提取物0.2份、神经酰胺1份、(1,2

己二醇0.6份、辛酰羟胍酸0.6份的组合物)1.2份、1,2

戊二醇3份、泛醇0.48份和乳酸杆菌1.6份组成。
31.采用本实施例中的配方制备凝胶药物的步骤如下:步骤1,将水加热至90

100℃,保持25min,冷却至30

35℃后加入edtaa二钠搅拌均匀,直至无粉末团粒凝结,得b相,搅拌过程中的真空度≦

0.06mpa,搅拌速度为45rpm;步骤2,在真空条件下,将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1.5份、黄原胶0.15份、1,2

己二醇0.6份、辛酰羟胍酸0.6份、1,2

戊二3份混合均匀,得a相;在真空条件下,将β

葡聚糖2份、泛醇0.48份、甘油1份、丙二醇0.5份、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1.5份、丙烯酸(酯)类共聚物1.5份、乳酸杆菌1.6份、尿囊素0.8份混合均匀,得c相;往b相中加入预处理好的a相与c相,搅拌混合均匀,直至无粉末团粒凝结,搅拌过程中的真空度≦

0.06mpa,搅拌速度为45rpm;步骤3,在真空条件下,将肝素钠0.3份、积雪草苷1份、溶组织梭菌胶原酶0.03份、卵磷脂2份、神经酰胺1份、蜈蚣提取物0.3份、蟾蜍提取物0.2份、硅酮4.6份混合均匀,得d相;步骤2结束后,加入预处理好的d相,搅拌混合均匀,直至无粉末团粒凝结,搅拌过程中的真空度≦

0.06mpa,搅拌速度为45rpm;步骤3结束后制得凝胶药物一。
32.体外透皮试验
33.参照(文献复方积雪草甘凝胶膏剂的研究,胡晓,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5.24)第2.1.3

2.1.5节中的方法和步骤,对前述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中的药物开展体外透皮试验,结果见表1和表2(注:表中时间依次为第0.05小时、第0.5小时、第10小时、第15小时、第20小时、第25小时、第30小时)。表1各实施例的药物中肝素钠体外累积透过量随时间变化情况
表2各实施例的药物中积雪草苷体外累积透过量随时间变化情况
34.分实验组和对照组,用药(药物涂敷在疤痕处并搓揉均匀),取新鲜的疤痕组织进行he染色,取he染色切片,低倍显微镜下用纤维测量尺测量,计算疤痕增生指数(hi=h1/h2,h1表示疤痕凸起最高点至基准部位的垂直高度,h1表示疤痕周围正常皮肤表面至基准部位的垂直高度);用药25天后取样,借助于显微仪器观察疤痕组织截面形态,结果见表3。表3疤痕增生指数及形态
35.此外,本发明中的药物还能够改善痘坑和凹陷性疤痕,采用实施例1

4中的药物涂敷在痘坑和凹陷性疤痕处,用药一定时间后具有明确疗效,结果见表4,表4对痘坑和凹陷性疤痕的改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