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控流量的供氧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57298发布日期:2021-03-23 10:4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控流量的供氧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供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便于调控流量的供氧阀。



背景技术:

供氧阀是一种安装于气瓶上,用于控制气瓶释放气体的阀门元件。现有供氧阀存在以下问题:一、供氧阀在打开后,对供氧阀的关闭困难,因为供氧阀正对气瓶接口的高压开关直接受到气瓶内的高压气作用,因此高压气对高压开关的阻力大,当高压开关逐渐关闭时,高压开关受到的阻力也会逐渐增大,甚至出现高压开关无法拧动的状况,同时因为高压开关关闭困难的问题,因此当高压开关无法拧动时,操作人员无法判断高压开关是否完全关闭,存在气体泄露的问题。二、供氧阀上通常设置有应急开关,应急开关适用于肺式组件失效后,开启应急开关,氧气会持续流出,这样保证用户可以继续使用氧气,属于应急供氧保障功能。用于紧急关闭供氧阀,现有供氧开关的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都不稳定,容易在受到外界按压、碰撞作用下发生位置移动,从而切换开启和关闭的状态。三、对于供氧阀实际供氧频率无法直观观察到,并且供给给用户的氧气气流相对平缓,普通供氧方式又采用肺式供氧,需要肺式供氧组件感受到负压时才会开始供氧,因此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很难直观判断实际的供氧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以轻松开关、应急开关稳定并且能够直观观察供氧频率以及供氧开启与关闭状态的供氧阀。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调控流量的供氧阀,包括气瓶接口、肺式功能组件、减压开关、负压接嘴和供氧接嘴,所述供氧阀通过气瓶接口与氧气瓶连接,所述供氧阀内设置有供氧通道,所述减压开关和供氧接嘴均与供氧通道连通,所述供氧接嘴位于供氧通道的末端,所述肺式功能组件设置于减压开关与供氧接嘴之间的供氧通道上,并且所述肺式供氧组件的感压接口与负压接嘴连通,用于控制供氧通道的启闭。

优选的,所述肺式供氧组件为膜片或者膜盒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减压开关包括减压轴、减压外壳、开关轴和开关把手,所述供氧阀的阀体上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与气瓶接口连通,所述轴孔与气瓶接口之间的一段供氧通道为高压通道,所述高压通道与轴孔同轴,所述减压轴一端插入轴孔内,所述减压轴与轴孔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轴孔与供氧接嘴之间的供氧通道的连接口位于轴孔侧壁上,另一端位于减压外壳内,所述减压外壳与阀体固定连接,所述减压外壳内设置有台阶孔,所述开关轴上设置有与台阶孔匹配的台阶,所述开关轴一端抵靠于减压轴上,另一端位于减压外壳外侧,所述台阶孔直径大的一端位于靠近减压轴的一侧,所述开关轴位于减压外壳外的一端上固定有开关把手,所述开关轴与减压外壳之间设置有传动螺纹。减压轴通过节流的方式对高压通道流出的气体进行减压,使开关轴接触到的气体为低压气体,从而降低了开关轴的拧动阻力,使用户能够轻易拧动开关轴,实现供氧阀的轻松稳定地开关。

优选的,减压轴靠近高压通道的一端直径比中部小,与开关轴接触的一端直径大,使减压轴形成直径大小不同的三段。所述供氧通道正对直径最小的一段的侧面,减压轴直径最大的一段完全位于减压外壳内。

优选的,所述减压轴靠近高压通道的一端设置有沉孔,所述沉孔内设置有堵头,所述堵头的厚度大于沉孔的深度,所述堵头的位置正对高压通道且堵头的横截面积大于高压通道的横截面积,确保堵头能够完全封堵高压通道。

优选的,所述阀体上设置有限流器,所述限流器位于肺式功能组件与减压开关之间的供氧通道上。通过限流器能够调节氧气流量,使供氧阀供给的氧气量符合用户实际需求。限流器是预先设定好的流量,无法在设定好后再进行调节流量,如果需要调节流量,需要更换限流器,而不是通过限流器调节流量。

优选的,所述供氧阀的阀体上还设置有压力表、安全阀和充氧口,所述压力表、安全阀和充氧口均与高压通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供氧阀上还设置有应急开关和应急通道,所述应急开关位于应急通道上,所述供氧通道与应急通道有两个连接口,所述肺式功能组件位于两个连接口之间的供氧通道上,当肺式功能组件无法正常运行时,可以打开应急开关进行供氧,打开应急开关后,供氧阀的供氧方式转变为持续供氧,所述应急开关包括锁销、固定环和提手,所述供氧阀上设置有与锁销匹配的销孔,所述两个连接口中,处于气流上游的连接口位于销孔中部,处于气流下游的连接口位于销孔底部,所述锁销上设置有上轴肩、中轴肩和下轴肩,在锁销竖直设置的状态下,所述上轴肩上方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中轴肩与下轴肩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锁销在阀体内具有锁闭位置和开启位置两个配合位置,所述锁销处于锁闭位置时,气源通孔位于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之间,所述锁销位于开启位置时,所述气源通孔与气源出口位于第二密封圈的同一侧,所述固定环与销孔固定连接,所述锁销顶部从固定环中部穿出,并且穿出的部分与所述提手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销孔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上轴肩的直径于大径段之间相同,所述中轴肩和下轴肩的直径均与小径段的直径相同,处于气流上游的所述连接口位于大径段的侧壁上。当销轴处于锁闭状态时,上轴肩和中轴肩的两个端面受到的气压压力相同,而下轴肩的上端面则会受到来自第二密封圈的压力,从而使锁销始终受到向下的气压压力,此时需要施加一定的力才能够向上提动提手,使锁销上移,确保了锁销的在锁闭位置下的稳定性,当锁销位于开启位置时,锁销下移会受到气流作用,也需要施加一定的力才能够将锁销下压。避免了因为意外的轻微碰撞导致锁销位置的变化。

优选的,所述供氧接嘴与负压接嘴位于一个透明壳体上,所述透明壳体与供氧阀的阀体固定连接,所述透明壳体上与供氧接嘴连通的供氧通道内设置有浮球,所述透明壳体上供氧通道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透明壳体内的供氧通道竖直设置,并且所述透明壳体内的供氧通道的底端与供氧阀内的供氧通道连通,顶端与供氧接口连通。

优选的,可以在透明壳体上设置刻度,通过观察浮球的跳动高度直接判断出氧气的供给状态,当用户呼吸形成的负压很低时,供氧量也会很小,因此氧气气流对浮球的冲击力低,浮球跳动高度明显降低,因此,通过浮球的跳动高度能够直观判断用户呼吸的强弱。通过观察浮球的频率,能够直观了解供氧的频率是否正常,可以作为对肺式供氧组件进行实时监测。

优选的,所述浮球两侧的限位结构分别位于浮球的上侧和下侧,位于下侧的所述限位结构为一段供氧通道直径缩小形成的缩径段,所述缩径段顶部与正常供氧通道的过渡面为弧面或锥面中的任意一种,当有气流通过时,浮球必然会被气流吹起,为了使气流能够通过,可以将供氧接嘴设置于该供氧通道的中部,当氧气流通时,浮球在气流作用下位于该供氧通道的上部,或者将浮球的直径设置为小于该供氧通道的直径,确保浮球不会阻挡氧气的流通,所述弧面与浮球的形状相匹配,位于上侧的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供氧通道内的凸块或网片中的任意一种。当供氧接口与浮球所在通道的顶部连接时,需要在该供氧通道内设置凸块或者网片,阻挡浮球阻挡供氧接嘴。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降低了供氧阀高压开关的关闭阻力,从而使用户能够轻松关闭供氧阀,并且能够确保供氧阀能够完全关闭,避免出现关闭不完全而漏气的情况;

2、应急开关关闭后会受到气瓶内气体的压力,实现利用气体自锁的目的,在应急开关关闭后,需要用户施加一定的力量才能将应急开关打开,确保了应急开关锁闭状态的稳定性;

3、通过浮球的跳动状态,可以直观观察到供氧氧气流量的大小,并且可以观察供氧频率是否正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减压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应急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透明壳体、供氧接嘴和负压接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浮球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减压开关,2-压力表,3-应急开关,4-肺式功能组件,5-负压接嘴,6-供氧接嘴,7-充氧口,8-安全阀,9-限流器,10-气瓶接口,12-透明壳体,13-浮球,14-缩径段,101-减压外壳,102-减压轴,103-高压通道,104-堵头,105-供氧通道,106-开关轴,107-开关把手,301-提手,302-锁销,303-固定环,304-上轴肩,305-中轴肩,306-下轴肩,307-第二密封圈,308-第一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6所示,一种便于调控流量的供氧阀,包括气瓶接口10、肺式功能组件4、减压开关1、负压接嘴5和供氧接嘴6,所述供氧阀通过气瓶接口10与氧气瓶连接,所述供氧阀内设置有供氧通道105,所述减压开关1和供氧接嘴6均与供氧通道105连通,所述供氧接嘴6位于供氧通道105的末端,所述肺式功能组件4设置于减压开关1与供氧接嘴6之间的供氧通道105上,并且所述肺式供氧组件的感压接口与负压接嘴5连通,用于控制供氧通道105的启闭。

优选的,所述肺式供氧组件为膜片或者膜盒中的任意一种。肺式供氧组件4是根据用户呼吸来控制供氧通道105的开启和关闭,因此肺式供氧组件4中具备感压接口,用于接收用户呼吸过程中的负压信号,同时设置有膜片结构,当用户吸气时膜片变形,使供氧通道105打开,当用户不吸气时,膜片自动回位封堵供氧通道105。

优选的,所述减压开关1包括减压轴102、减压外壳101、开关轴106和开关把手107,所述供氧阀的阀体上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与气瓶接口10连通,所述轴孔与气瓶接口10之间的一段供氧通道105为高压通道103,所述高压通道103与轴孔同轴,所述减压轴102一端插入轴孔内,所述减压轴102与轴孔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轴孔与供氧接嘴6之间的供氧通道105的连接口位于轴孔侧壁上,另一端位于减压外壳101内,所述减压外壳101与阀体固定连接,所述减压外壳101内设置有台阶孔,所述开关轴106上设置有与台阶孔匹配的台阶,所述开关轴106一端抵靠于减压轴102上,另一端位于减压外壳101外侧,所述台阶孔直径大的一端位于靠近减压轴102的一侧,所述开关轴106位于减压外壳101外的一端上固定有开关把手107,所述开关轴106与减压外壳101之间设置有传动螺纹。减压轴102通过节流的方式对高压通道103流出的气体进行减压,使开关轴106接触到的气体为低压气体,从而降低了开关轴106的拧动阻力,使用户能够轻易拧动开关轴106,实现供氧阀的轻松稳定地开关。

优选的,所述减压轴102靠近高压通道103的一端直径比中部小,与开关轴106接触的一端直径大,使减压轴102形成直径大小不同的三段。所述供氧通道105正对直径最小的一段的侧面,减压轴102直径最大的一段完全位于减压外壳101内。

优选的,所述减压轴102靠近高压通道103的一端设置有沉孔,所述沉孔内设置有堵头104,所述堵头104的厚度大于沉孔的深度,所述堵头104的位置正对高压通道103且堵头104的横截面积大于高压通道103的横截面积,确保堵头104能够完全封堵高压通道103。

优选的,所述阀体上设置有限流器9,所述限流器9位于肺式功能组件4与减压开关1之间的供氧通道105上。通过限流器9能够调节氧气流量,使供氧阀供给的氧气量符合用户实际需求。

优选的,所述供氧阀的阀体上还设置有压力表2、安全阀8和充氧口7,所述压力表2、安全阀8和充氧口7均与高压通道103连通。

优选的,所述供氧阀上还设置有应急开关3和应急通道,所述应急开关(3)位于应急通道上,所述供氧通道105与应急通道有两个连接口,所述肺式功能组件位于两个连接口之间的供氧通道上,即肺式供氧组件4与应急开关为并联的关系,当肺式供氧组件4出现故障时,打开应急开关3也能够实现供氧,所述应急开关3包括锁销302、固定环303和提手301,所述供氧阀上设置有与锁销302匹配的销孔,所述两个连接口中,处于气流上游的连接口位于销孔中部,处于气流下游的连接口位于销孔底部,所述锁销302上设置有上轴肩304、中轴肩305和下轴肩306,在锁销302竖直设置的状态下,所述上轴肩304上方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08,中轴肩305与下轴肩306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307,所述锁销302在阀体内具有锁闭位置和开启位置两个配合位置,所述锁销302处于锁闭位置时,气源通孔位于第一密封圈308与第二密封圈307之间,所述锁销302位于开启位置时,所述气源通孔与气源出口位于第二密封圈307的同一侧,所述固定环303与销孔固定连接,所述锁销302顶部从固定环303中部穿出,并且穿出的部分与所述提手301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销孔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上轴肩304的直径于大径段之间相同,所述中轴肩305和下轴肩306的直径均与小径段的直径相同,处于气流上游的所述连接口位于大径段的侧壁上。当销轴处于锁闭状态时,上轴肩304和中轴肩305的两个端面受到的气压压力相同,而下轴肩306的上端面则会受到来自第二密封圈307的压力,从而使锁销302始终受到向下的气压压力,此时需要施加一定的力才能够向上提动提手301,使锁销302上移,确保了锁销302的在锁闭位置下的稳定性,当锁销302位于开启位置时,锁销302下移会受到气流作用,也需要施加一定的力才能够将锁销302下压。避免了因为意外的轻微碰撞导致锁销302位置的变化。

优选的,所述供氧接嘴6与负压接嘴5位于一个透明壳体12上,所述透明壳体12与供氧阀的阀体固定连接,所述透明壳体12上与供氧接嘴6连通的供氧通道105内设置有浮球13,所述透明壳体12上供氧通道105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透明壳体12内的供氧通道105竖直设置,并且所述透明壳体12内的供氧通道105的底端与供氧阀内的供氧通道105连通,顶端与供氧接口连通。

优选的,可以在透明壳体12上设置刻度,通过观察浮球13的跳动高度直接判断出氧气的供给状态,当用户呼吸形成的负压很低时,供氧量也会很小,因此氧气气流对浮球的冲击力低,浮球跳动高度明显降低,因此,通过浮球的跳动高度能够直观判断用户呼吸的强弱。通过观察浮球13的频率,能够直观了解供氧的频率是否正常,可以作为对肺式供氧组件进行实时监测。

优选的,所述浮球13两侧的限位结构分别位于浮球13的上侧和下侧,位于下侧的所述限位结构为一段供氧通道105直径缩小形成的缩径段14,所述缩径段14顶部与正常供氧通道105的过渡面为弧面或锥面中的任意一种,当有气流通过时,浮球13必然会被气流吹起,为了使气流能够通过,可以将供氧接嘴6设置于该供氧通道105的中部,当氧气流通时,浮球13在气流作用下位于该供氧通道105的上部,或者将浮球13的直径设置为小于该供氧通道105的直径,确保浮球13不会阻挡氧气的流通,所述弧面与浮球13的形状相匹配,位于上侧的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供氧通道105内的凸块或网片中的任意一种。当供氧接口与浮球13所在通道的顶部连接时,需要在该供氧通道105内设置凸块或者网片,阻挡浮球13阻挡供氧接嘴6。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