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科核CT检查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07227发布日期:2021-06-04 14:46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放射科核CT检查仪的制作方法
一种放射科核ct检查仪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ct检查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放射科核ct检查仪。


背景技术:

2.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放射科的设备一般有普通x线拍片机、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等,其中ct可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就ct机可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但在ct检查仪在检查的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
3.1、现有的ct检查仪是检查者躺在上面之后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当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时,需要检查者进行翻身或者弓腿,这对于一些身体不便的检查者来说较为困难,需要通过护士的帮助才能实现,这样也同时使得检查者在检查过程中较为不便;
4.2、在对检查者进行腰部检查过程中需要检查者的腰部抬起,这样使得检查者的腰部悬空较为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5.(一)技术方案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放射科核ct检查仪,包括平躺台、移动槽、移动检测机构、腰部支撑机构和腿部支撑机构,所述的平躺台的上端面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设置有移动检测机构,移动检测机构上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腰部支撑机构与腿部支撑机构。
7.所述的移动检测机构包括移动台、滑动凹槽、带动板、螺纹杆、固定柱、正反转电动机和皮带,所述的移动槽内设置有移动台,移动台的上端面开设有滑动凹槽,移动槽的前后端面均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带动板,带动板与移动台相连接,限位槽内上下对称安装有固定柱,固定柱穿设带动板,限位槽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穿设带动板,带动板上开设有与螺纹杆相配合的螺纹孔,螺纹杆位于上下固定柱之间,限位槽内安装有正反转电动机,正反转电动机与其中一个螺纹杆相连接,前后两个螺纹杆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当检查者躺到移动台上之后,将腰部支撑机构和腿部支撑机构调到检查者的腰部与腿部位置,然后通过正反转电动机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之间通过皮带带动转动,螺纹杆转动通过带动板带动移动台进行移动,移动台移动带动检查者进行检查,便于检查者的全面检查。
8.所述的腰部支撑机构包括位移台、滑槽、固定杆、双向螺纹丝杠、一号正反转电动马达、匚形滑板、转动杆、升降板、阶梯槽、t型板和支撑台,所述的滑动凹槽的下端面设置有
位移台,位移台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前后对称安装有固定杆,滑槽内设置有双向螺纹丝杠,双向螺纹丝杠位于前后固定杆之间,滑槽内安装有一号正反转电动马达,一号正反转电动马达与双向螺纹丝杠的一端相连接,固定杆与双向螺纹丝杠上左右对称设置有匚形滑板,匚形滑板上为开口向上的匚形结构,匚形滑板的竖直段之间前后对称铰接有转动杆,左右两个相对应的转动杆的中部铰接连接,转动杆的上方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的下端面开设有阶梯槽,四个阶梯槽是矩阵排布,阶梯槽内设置有t型板,t型板的与转动杆的上端铰接相连接,升降台的上端面安装有支撑台,支撑台的左右两端面为弧形结构,当检查者在进行检查的时候需要进行腰部抬起检查时,通过一号正反转电动马达带动双向螺纹丝杠进行转动,双向螺纹丝杠转动带动匚形滑板向内侧进行运动,匚形滑板向内侧运动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带动升降板向上运动,升降板向上运动推动支撑台向上运动,支撑台将检查者的腰部进行支撑检查,无需检查者进行翻身检查,方便了检查者的检查。
9.所述的腿部支撑机构包括滑动台、升降槽、限位杆、支撑块、矩形通槽、支撑柱、丝杆和二号正反转电动马达,所述的位移台的右侧设置有滑动台,滑动台上开设有升降槽,升降槽内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上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上端为圆头三角形结构,支撑块上开设有矩形通槽,限位杆贯穿矩形通槽,限位杆的下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下端贯穿支撑块安装在升降槽内,限位杆的下端面安装有丝杆,丝杆的下端穿设支撑块安装在升降槽内,支撑块上开设有与丝杆相配合的螺纹孔,升降槽内安装有二号正反转电动马达,二号正反转电动马达的输出端与丝杆相连接,在检查者在进行检查的时候需要进行腿部抬起检查时,通过二号正反转电动马达带动丝杆进行转动,丝杆转动带动支撑块向上运动,支撑块上升将检查者的腿关节处进行支撑起,避免了检查者的腿部不方便运动难以进行检查,支撑块上升到最顶端时限位杆与矩形通槽的下端面接触对支撑块进行限位,避免支撑块移出升降槽。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滑动凹槽上前后对称开设有弹簧槽,弹簧槽内从左向右等距离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之间通过复位弹簧相连接,前后连接板之间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左右两端均为圆头结构,滑动凹槽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安装有与支撑板相连接的支撑弹簧杆,支撑板在还检查者躺在移动台上时对检查者的身体进行支撑,在支撑块或者支撑台向上运动时,支撑块或者支撑台的上端推动支撑板向两侧运动,推动两侧的支撑板向连接槽内进行移动收缩,避免在支撑块或者支撑台未向上运动时检查者的身下为悬空状态,支撑板的等间距设置便于对不同身高的检查者进行支撑检查。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滑动凹槽内前后对称开设有移槽,移槽位于弹簧槽的下方,位移台与滑动台的前后端面均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槽的上端开设有带动槽,移动板上安装有带板,带板位于带动槽内,带板的上端前后对称安装有耳板,耳板之间铰接有匚形带动架,移动台的上端面开设有定位槽,前后两组定位槽均为从左向右等距离排布,定位槽与带动槽连通,当滑动台或者位移台需要根据检查者的身高进行调动时,通过拉动匚形带动架带动移动板进行移动,移动板带动滑动台或者位移台进行移动,当匚形带动架移动到定位槽的两侧时,停止运动,将匚形带动架翻转到定位槽内,避免匚形带动架竖直放置影响检查者的检查,同时定位槽位于支撑板之间,便于对滑动台或者位移台与支撑板之间进行定位,方便支撑块或者支撑台上端向上运动。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滑动凹槽上端安装有弹性带,弹性带位于支撑板上方,支撑块或者支撑台向上运动将弹性带顶起,对检查者进行检查,避免支撑块或者支撑台硌到检查者。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移动台的上端面安装有垫枕,垫枕便于对检查者下躺时的定位。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台上安装有海绵层,海绵层避免支撑台对检查者腰部造成伤害。
15.(二)有益效果
16.1、本发明采用的腰部支撑机构与腿部支撑机构在检查者躺在移动台上之后便进行调节到适当位置,当需要进行腰部检查或腿部检查时,通过腰部支撑机构与腿部支撑机构将腰部或腿部进行支撑起,避免了检查者翻身与弓腿的需求,同时方便了检查者腿部与腰部的检查,腰部支撑机构与腿部支撑机构可将腰部与腿部进行支撑起,避免腰部或者腿部悬空造成的不适现象;
17.2、所述的支撑台在升降板的带动下向上运动将支撑板推开对腰部进行支撑,避免腰部处于悬空状态较为不适;
18.3、所述的支撑块在丝杆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对腿部进行支撑,便于对腿部进行检查。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发明的主剖视图;
22.图3是本发明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23.图4是本发明图2的b处局部放大图;
24.图5是本发明图2的c处局部放大图;
25.图6是本发明的俯剖视图;
26.图7是本发明的右剖视图;
27.图8是本发明图7的d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先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29.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放射科核ct检查仪,包括平躺台1、移动槽2、移动检测机构3、腰部支撑机构4和腿部支撑机构5,所述的平躺台1的上端面开设有移动槽2,移动槽2内设置有移动检测机构3,移动检测机构3上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腰部支撑机构4与腿部支撑机构5。
30.所述的移动检测机构3包括移动台30、滑动凹槽31、带动板32、螺纹杆33、固定柱34、正反转电动机35和皮带36,所述的移动槽2内设置有移动台30,移动台30的上端面开设有滑动凹槽31,移动槽2的前后端面均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带动板32,带动板32
与移动台30相连接,限位槽内上下对称安装有固定柱34,固定柱34穿设带动板32,限位槽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螺纹杆33,螺纹杆33穿设带动板32,带动板32上开设有与螺纹杆33相配合的螺纹孔,螺纹杆33位于上下固定柱34之间,限位槽内安装有正反转电动机35,正反转电动机35与其中一个螺纹杆33相连接,前后两个螺纹杆33之间通过皮带36传动连接,当检查者躺到移动台30上之后,将腰部支撑机构4和腿部支撑机构5调到检查者的腰部与腿部位置,然后通过正反转电动机35带动螺纹杆33进行转动,螺纹杆33之间通过皮带36带动转动,螺纹杆33转动通过带动板32带动移动台30进行移动,移动台30移动带动检查者进行检查,便于检查者的全面检查。
31.所述的滑动凹槽31上前后对称开设有弹簧槽310,弹簧槽310内从左向右等距离设置有连接板311,连接板311之间通过复位弹簧312相连接,前后连接板311之间安装有支撑板313,支撑板313的左右两端均为圆头结构,滑动凹槽31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连接槽314,连接槽314内安装有与支撑板313相连接的支撑弹簧杆315,支撑板313在还检查者躺在移动台30上时对检查者的身体进行支撑,在支撑块53或者支撑台4a向上运动时,支撑块53或者支撑台4a的上端推动支撑板313向两侧运动,推动两侧的支撑板313向连接槽314内进行移动收缩,避免在支撑块53或者支撑台4a未向上运动时检查者的身下为悬空状态,支撑板313的等间距设置便于对不同身高的检查者进行支撑检查。
32.所述的滑动凹槽31内前后对称开设有移槽316,移槽316位于弹簧槽310的下方,位移台40与滑动台50的前后端面均安装有移动板317,移动槽2的上端开设有带动槽,移动板317上安装有带板31b,带板31b位于带动槽内,带板31b的上端前后对称安装有耳板,耳板之间铰接有匚形带动架318,移动台30的上端面开设有定位槽319,前后两组定位槽319均为从左向右等距离排布,定位槽319与带动槽连通,当滑动台50或者位移台40需要根据检查者的身高进行调动时,通过拉动匚形带动架318带动移动板317进行移动,移动板317带动滑动台50或者位移台40进行移动,当匚形带动架318移动到定位槽319的两侧时,停止运动,将匚形带动架318翻转到定位槽319内,避免匚形带动架318竖直放置影响检查者的检查,同时定位槽319位于支撑板313之间,便于对滑动台50或者位移台40与支撑板313之间进行定位,方便支撑块53或者支撑台4a上端向上运动。
33.所述的滑动凹槽31上端安装有弹性带31a,弹性带31a位于支撑板313上方,支撑块53或者支撑台4a向上运动将弹性带31a顶起,对检查者进行检查,避免支撑块53或者支撑台4a硌到检查者。
34.所述的移动台30的上端面安装有垫枕301,垫枕301便于对检查者下躺时的定位。
35.所述的腰部支撑机构4包括位移台40、滑槽41、固定杆42、双向螺纹丝杠43、一号正反转电动马达44、匚形滑板45、转动杆46、升降板47、阶梯槽48、t型板49和支撑台4a,所述的滑动凹槽31的下端面设置有位移台40,位移台40上开设有滑槽41,滑槽41内前后对称安装有固定杆42,滑槽41内设置有双向螺纹丝杠43,双向螺纹丝杠43位于前后固定杆42之间,滑槽41内安装有一号正反转电动马达44,一号正反转电动马达44与双向螺纹丝杠43的一端相连接,固定杆42与双向螺纹丝杠43上左右对称设置有匚形滑板45,匚形滑板45上为开口向上的匚形结构,匚形滑板45的竖直段之间前后对称铰接有转动杆46,左右两个相对应的转动杆46的中部铰接连接,转动杆46的上方设置有升降板47,升降板47的下端面开设有阶梯槽48,四个阶梯槽48是矩阵排布,阶梯槽48内设置有t型板49,t型板49的与转动杆46的上端
铰接相连接,升降台的上端面安装有支撑台4a,支撑台4a的左右两端面为弧形结构,当检查者在进行检查的时候需要进行腰部抬起检查时,通过一号正反转电动马达44带动双向螺纹丝杠43进行转动,双向螺纹丝杠43转动带动匚形滑板45向内侧进行运动,匚形滑板45向内侧运动带动转动杆46转动,转动杆46转动带动升降板47向上运动,升降板47向上运动推动支撑台4a向上运动,支撑台4a将检查者的腰部进行支撑检查,无需检查者进行翻身检查,方便了检查者的检查。
36.所述的支撑台4a上安装有海绵层302,海绵层302避免支撑台4a对检查者腰部造成伤害。
37.所述的腿部支撑机构5包括滑动台50、升降槽51、限位杆52、支撑块53、矩形通槽54、支撑柱55、丝杆56和二号正反转电动马达57,所述的位移台40的右侧设置有滑动台50,滑动台50上开设有升降槽51,升降槽51内安装有限位杆52,限位杆52上设置有支撑块53,支撑块53的上端为圆头三角形结构,支撑块53上开设有矩形通槽54,限位杆52贯穿矩形通槽54,限位杆52的下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支撑柱55,支撑柱55的下端贯穿支撑块53安装在升降槽51内,限位杆52的下端面安装有丝杆56,丝杆56的下端穿设支撑块53安装在升降槽51内,支撑块53上开设有与丝杆56相配合的螺纹孔,升降槽51内安装有二号正反转电动马达57,二号正反转电动马达57的输出端与丝杆56相连接,在检查者在进行检查的时候需要进行腿部抬起检查时,通过二号正反转电动马达57带动丝杆56进行转动,丝杆56转动带动支撑块53向上运动,支撑块53上升将检查者的腿关节处进行支撑起,避免了检查者的腿部不方便运动难以进行检查,支撑块53上升到最顶端时限位杆52与矩形通槽54的下端面接触对支撑块53进行限位,避免支撑块53移出升降槽51。
38.具体工作时,垫枕301便于对检查者下躺时的定位,当检查者躺到移动台30上之后,当滑动台50或者位移台40需要根据检查者的身高进行调动时,通过拉动匚形带动架318带动移动板317进行移动,移动板317带动滑动台50或者位移台40进行移动,当匚形带动架318移动到定位槽319的两侧时,停止运动,将匚形带动架318翻转到定位槽319内,避免匚形带动架318竖直放置影响检查者的检查,同时定位槽319位于支撑板313之间,便于对滑动台50或者位移台40与支撑板313之间进行定位,然后然后通过正反转电动机35带动螺纹杆33进行转动,螺纹杆33之间通过皮带36带动转动,螺纹杆33转动通过带动板32带动移动台30进行移动,移动台30移动带动检查者进行检查,便于检查者的全面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当检查者在进行检查的时候需要进行腰部抬起检查时,通过一号正反转电动马达44带动双向螺纹丝杠43进行转动,双向螺纹丝杠43转动带动匚形滑板45向内侧进行运动,匚形滑板45向内侧运动带动转动杆46转动,转动杆46转动带动升降板47向上运动,升降板47向上运动推动支撑台4a向上运动,支撑台4a将检查者的腰部进行支撑检查,无需检查者进行翻身检查,方便了检查者的检查,在检查者在进行检查的时候需要进行腿部抬起检查时,通过二号正反转电动马达57带动丝杆56进行转动,丝杆56转动带动支撑块53向上运动,支撑块53上升将检查者的腿关节处进行支撑起,避免了检查者的腿部不方便运动难以进行检查,支撑块53上升到最顶端时限位杆52与矩形通槽54的下端面接触对支撑块53进行限位,避免支撑块53移出升降槽51,支撑块53或者支撑台4a向上运动将弹性带31a顶起,对检查者进行检查,避免支撑块53或者支撑台4a硌到检查者。
3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