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固件递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49095发布日期:2021-09-25 01:53阅读:89来源:国知局
锚固件递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锚固件递送系统
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2.本技术要求于2020年3月23日提交的标题为“锚固件递送系统”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993,322以及于2020年4月14日提交的标题为“自动标记孔制备工具”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3/009,632的优先权和权益,所述美国临时申请中的每一个的全部内容出于所有目的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背景技术:

3.关节镜程序通常需要将软组织重新附接到骨。为了实现这一点,通常将锚固件放置在骨中,并使附接到锚固件的缝合线穿过组织以将组织牢固地保持在适当位置。典型的锚固件可以是敲入或拧入式锚固件,或具有敲入远侧尖端和拧入式近侧锚固件的组合锚固件。
4.由于几个问题,组合的敲入/拧入式锚固件的安装可能成问题。一个问题是缺乏可用的显眼视觉标志来向用户提供关于锚固件的插入进度的反馈。此问题在远侧尖端的初始敲入阶段期间以及在近侧锚固件的后续拧入阶段期间发生。另一个问题是,一些当前敲入/拧入式锚固件包括可在尖端内推进的内部锁定塞,以用于在尖端孔眼内锁定缝合线。在一些情况下,通过锁定塞的缝合线保持不足可以允许缝合线滑落,并且因此允许修复构造松动和失效。
5.敲入/拧入式锚固件的另一个问题是,在有大量缝合线被装载到锚固件尖端中的情况下,插入器的可旋转部分有时可在拧入式锚固件完全坐置在骨中之前达到行进限制。在这些情况下,拧入式锚固件未能敲入皮质骨表面,这可能导致对邻近组织的刺激。这个问题在质量较差的骨中更常见,因为部分植入的锚固件在没有插入器的机械辅助的情况下不能完成自身“拉动”到骨中。在这些情况下,骨本身开始在将拧入式锚固件驱动到骨孔中所需的负荷下机械失效。此外,虽然外科医生可以选择烧蚀锚固件的暴露部分,但这可能会导致手术进度的延迟,并有损坏修复缝合线的风险。
6.敲入/拧入式锚固件的另一个问题是,当前锚固件递送系统的一些手柄在手柄的组成部件之间具有过量的轴向间隙,从而在手柄内产生如用户所经历的不合意的松散感。此外,如果锚固件的拧入部分在手术中断裂或拉出骨,则难以从修复缝合线移除远侧尖端,以便将缝合线重新装载到备用锚固件中来完成修复。


技术实现要素:

7.本文描述了用于组合敲入/拧入式锚固件的锚固件递送系统,其包括在递送装置的表面上的标记。标记由驱动器尖端上的倒计数标记组成,所述倒计数标记通过锚固件的拧入部分中的开口或开窗视觉地暴露于用户。倒计数标记为用户创建倒计数序列,所述倒计数序列有利地向用户提供关于锚固件插入的进度的视觉反馈。本文还描述了缝合线锁定塞,所述缝合线锁定塞可在锚固件尖端内变形,并且由此增强了锚固件尖端内的缝合线捕获。另外,手柄的柔性部件将手柄部件置于张力中,从而吸收手柄内的内置轴向松动。在一
些实例中,手柄进一步包括旋转腔,其允许插入器轴的自由旋转,以在拧入式锚固件尚未完全坐置成与皮质骨表面齐平或在皮质骨表面下方时最终确定将拧入式锚固件插入骨中。在其它实例中,选择递送装置的内螺纹的长度,以允许拧入式锚固件旋转若干圈,而不穿入骨中,同时仍允许拧入式锚固件的足够轴向行进以完全坐置到骨中。还公开了外科医生可以用来松开锚固件尖端中的塞以允许从修复缝合线移除锚固件尖端并标记准备好的骨孔的部位以便于识别的器械。
8.本公开的锚固件递送系统的其它示例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
9.在实例中,本公开的锚固件递送系统包括套筒主体,所述套筒主体具有近端、远端和在近端和远端之间延伸的多圈螺纹。所述套筒主体限定通过至少一组轴向对准开口与所述套筒主体外部的区域连通的内部容积,所述至少一组轴向对准开口由所述套筒主体沿着所述套筒主体的长度在所述多圈螺纹的相邻圈螺纹之间限定。递送装置具有细长轴,所述细长轴具有近侧部分和远侧部分。所述远侧部分包括由所述轴的第一侧和第二侧限定的至少一个脊部。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沿着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中的至少一个的长度延伸的一系列轴向对准标记。当所述套筒主体与所述轴的远侧部分接合时,所述递送装置的一系列轴向对准标记的每个标记通过所述套筒主体的所述至少一组轴向对准开口的相应开口是可见的,从而向用户提供关于所述套筒主体插入骨中的进度的视觉反馈。
10.在另外的实例中,套筒主体的内部容积包括在所述套筒主体的近端与远端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槽。当所述套筒主体与所述轴的远侧部分接合时,所述递送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脊部能够与所述套筒主体的所述至少一个槽接合。在实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槽是四个槽。每个槽围绕所述套筒主体的内部容积的表面与另一槽间隔开约90
°
。在实例中,所述至少一组轴向对准开口是两组轴向对准开口,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槽定位于所述两组轴向对准开口之间。在实例中,所述至少一组轴向对准开口是四组轴向对准开口。每组轴向对准开口围绕所述套筒主体的圆周与另一组轴向对准开口间隔开约90
°
。在实例中,所述至少一个脊部是四个脊部。每个脊部围绕所述递送装置的轴的表面与另一脊部间隔开约90
°
。在实例中,所述至少一组轴向对准标记是一组数字。在实例中,所述一组数字包括五个数字,这些数字按从轴的远端到近端的奇数逐步地倒计数。在其它实例中,所述一组数字包括四个数字,这些数字按从轴的远端到近端的偶数逐步地倒计数。在实例中,所述至少一组轴向对准开口是五个轴向对准开口。在其它实例中,所述至少一组轴向对准开口是四个轴向对准开口。
11.在其它实例中,本公开的锚固件递送系统包括具有近侧部分和远侧部分的尖端。所述近侧部分在其中限定腔,所述腔的壁具有螺纹。在所述尖端的远侧部分中限定与所述腔连通的孔眼。塞具有螺纹外部部分和构造成用于接收递送装置的内轴的内部套管。塞设置在尖端的腔内,使得所述螺纹外部部分的螺纹与所述腔的螺纹接合。所述塞是可旋转的,并且能够通过内轴的旋转而轴向地移动通过所述腔以接合穿过所述孔眼拧入的缝合线。当所述递送装置的内轴设置在所述塞的套管内时,选择所述内轴的长度,使得在所述内轴的远端与所述套管的远端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提供可挤压区,使得当所述塞与所述孔眼中的缝合线接合时,所述塞的远端是可变形的。在又一些实例中,所述塞的近侧部分从所述
尖端的腔延伸。在其它实例中,所述尖端联接到所述递送装置的中间轴,使得所述内轴延伸穿过所述中间轴。在另外的实例中,所述塞包括非螺纹外部部分。所述非螺纹外部部分在所述螺纹外部部分的远侧。
12.在其它实例中,本公开的锚固件递送系统包括具有手柄抓握部的手柄组件。外轴从手柄组件的远端延伸。所述外轴的近端联接到外轴毂。套筒前进构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手柄组件内。所述套筒前进构件的近端限定邻近所述手柄组件的近端的可旋转旋钮。所述套筒前进构件的远端可操作地联接到外轴毂,使得所述可旋转旋钮的旋转引起所述外轴的旋转运动。驱动壳体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套筒前进构件内。防旋转构件联接到所述手柄抓握部和所述驱动壳体,用于防止所述手柄抓握部在所述可旋转旋钮的旋转期间旋转。选择所述防旋转构件的长度和刚度以迫使所述驱动壳体、所述套筒前进构件和所述手柄抓握部进入轴向接触,以消除所述手柄组件中的轴向松散。
13.在其它实例中,本公开的锚固件递送系统包括具有手柄抓握部的手柄组件。外轴从手柄组件的远端延伸。所述外轴的近端联接到外轴毂。套筒前进构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手柄组件内。所述套筒前进构件的近端限定邻近所述手柄组件的近端的可旋转旋钮。所述套筒前进构件的远端可操作地联接到具有内螺纹的中心壳体,所述内螺纹构造成接合所述外轴毂上的外螺纹,使得所述可旋转旋钮的旋转引起所述外轴的旋转运动。在沿着所述中心壳体的内螺纹的所述外轴毂的轴向行进限制的端部处,外轴毂被配置成在所述中心壳体的非螺纹部分内自由旋转。在另外的实例中,所述系统包括联接到手柄抓握部的防旋转构件和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套筒前进构件内的驱动壳体。所述防旋转构件被配置成在所述可旋转旋钮的旋转期间防止所述手柄抓握部的旋转。
14.在另外的实例中,本公开的锚固件递送系统包括具有手柄抓握部的手柄组件。第一轴联接到所述手柄组件。所述第一轴的近端联接到毂,所述第一轴的远端联接到锚固件套筒。第二轴延伸穿过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二轴的远端联接到具有近侧部分和远侧部分的尖端。套筒前进构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手柄组件内。所述套筒前进构件的近端限定邻近所述手柄组件的近端的可旋转旋钮。所述套筒前进构件的远端可操作地联接到具有内螺纹的中心壳体,所述内螺纹构造成接合所述毂上的外螺纹,使得所述可旋转旋钮的旋转引起所述第一轴的旋转运动。所述中心壳体的内螺纹的长度选择为超过所述锚固件套筒的远端与所述尖端的远侧部分之间的距离。
15.通过阅读以下详细描述并查看相关附图,这些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只是说明性的,并不是对要求保护的方面的限制。
附图说明
16.通过结合以下附图参考详细描述将更全面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17.图1a和1b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锚固件递送系统;
18.图2a示出了本公开的锚固件递送系统的锚固件套筒部分的分解视图;
19.图2b和2c是图2a的锚固件套筒部分在组装视图中的详细图示;
20.图3a和3b是本公开的另一实例的锚固件递送系统的远侧尖端部分在横截面图中的详细图示;
21.图4a示出了本公开的另一实例的锚固件递送系统的分解视图;
22.图4b和4c示出了图4a的锚固件递送系统的手柄组件的横截面图;
23.图5a和5b示出了本公开的锚固件递送系统的另一手柄组件;
24.图6a和6b示出了与本公开的锚固件递送系统一起使用的解锁仪器;
25.图6c和6d示出了图6a和6b的解锁仪器的使用;
26.图7a

c示出了与本公开的锚固件递送系统一起使用的孔制备工具;以及
27.图7d

g示出了图7a

c的孔制备工具的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28.在下面的描述中,相似的部件已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不管它们是否在不同的实例中示出。为了以清楚和简明的方式示出示例,附图可能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某些特征可以以略微示意的形式示出。关于一个示例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其它实例中以相同方式或以类似方式使用和/或与其它示例的特征组合或代替其它实例的特征。
29.如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出于描述和定义本发明的目的,术语“约”和“大致”用于表示可以归因于任何定量比较、值、测量或其它表示的固有不确定度。术语“约”和“大致”也在本文中用于表示定量表示可以与所述基准不同而不会导致所讨论主题的基本功能发生变化的程度。“包括”、“包含”和/或各自的多个形式是开放式的并且包括列出的部分并且可以包括未列出的附加部分。“和/或”是开放式的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列出的部分和列出的部分的组合。
30.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图1a和1b描绘了用于将组织固定到骨的现有技术的锚固件递送系统100。如图1a中所示,锚固件递送系统100大体上包括拧入式锚固件套筒101和敲入式尖端102。在实例中,锚固件套筒101包括多圈螺纹104,在所述多圈螺纹104的各圈之间具有多个开口106,用于允许骨从骨向内生长到限定在所述多圈螺纹104的内部容积中。在示例中,尖端102包括缝合线捕获构件,例如塞(未示出),该缝合线捕获构件可前进通过尖端102的内腔以将一个或多个缝合线锁定在延伸通过尖端102的孔眼102a中。在示例中,尖端102可以包括从其突出的倒钩108以提高尖端102的拉出强度。然而,在其它实例中,尖端102可以是平滑的。在示例中,锚固件套筒101、尖端102和塞可以由聚合物(例如,peek)、生物可吸收材料、金属(例如,外科用钢、钛)或其他任何合适的材料构造。
31.如图1b中更详细地所示,锚固件套筒101和尖端102可以使用递送装置115安装到骨中。递送装置115大体上包括用于与锚固件套筒101接合的外轴117、用于与尖端102的塞接合的内轴103、以及用于保持和操作递送装置115的手柄组件107。在示例中,递送装置115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间轴105,以在敲入尖端102时提供附加的刚度。在实例中,锚固件套筒101的内部容积可包括纵向肋,以接合沿着外轴117延伸的凹槽或槽108。在示例中,外轴117可以包括纵向肋(未示出),以接合延伸通过锚固件套筒101的内部容积的凹部。在一些示例中,锚固件套筒101通过套管前进构件111的旋转而在尖端102的近端上由外轴117拧入或以其他方式推进到骨中。在示例中,缝合线捕获旋钮109可操作地联接到内轴103的近端,使得旋转或扭转缝合线捕获旋钮109引起内轴103将塞在尖端102的孔眼102a内推进。锚固件递送系统的其他非限制性示例可以在授予smith&nephew有限公司(memphis,tn)的美
国专利第9,526,488号中找到,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32.现在转到图2a,本公开的锚固件递送系统200的实例以分解透视图示出。锚固件递送系统200可以用来将锚固件套筒201和尖端(例如尖端102)插入到骨中。如图2a所示,锚固件递送系统200包括递送装置215,所述递送装置具有用于与锚固件套筒201接合的外轴217。锚固件套筒201包括基本圆柱形的套筒主体210,其具有近端210a、远端210b以及在近端210a与远端210b之间延伸的多圈螺纹204。在实例中,如图所示,套筒主体210的远端210b可包括非螺纹部分。套筒主体210限定通过至少一组轴向对准开口206与套筒主体210的外部连通的内部容积212,所述至少一组轴向对准开口由在螺纹204的相邻圈之间延伸的套筒主体210的部分限定。在实例中,四组轴向对准开口206由套筒主体210限定。然而,本公开可以想到多于或少于四组轴向对准开口206。每组轴向对准开口206围绕套筒主体210的圆周与另一组轴向对准开口206间隔开约90
°
。套筒主体210还包括至少一个槽216,所述至少一个槽设置在内部容积212内且在套筒主体210的近端210a与远端210b之间延伸。在实例中,套筒主体210包括四个槽216。然而,本公开可以想到多于或少于四个槽216。每个槽216围绕内部容积212的表面与另一个槽216间隔开约90
°
,并且设置在邻近组轴向对准开口206之间。
33.仍参考图2a,递送装置215的外轴217包括近侧部分217a和远侧部分217b。远侧部分217b的外表面包括延伸远侧部分217b的长度的多个脊部220。在实例中,远侧部分217b包括四个脊部220。然而,本公开可以想到多于或少于四个脊部220。每个脊部220围绕外轴217的外表面与另一脊部220间隔开约90
°
,并且由沿着脊部220的长度延伸的两个基本平坦的侧面222、224限定。侧面224包括第一组轴向对准的激光标记数字214,而侧面222包括第二组轴向对准的激光标记数字218,其目的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每个脊部220被配置成当递送装置215的远侧部分217b插入到锚固件主体210的内部容积212中时接合锚固件主体210的相应槽216。
34.现在转到图2b,在组装视图中示出了套筒主体210和递送装置215的远侧部分217b的详细视图。在图2b,在递送装置215的侧面224上的可以是五个数字214的第一组激光标记数字214通过套筒主体210的第一组轴向对准开口206是可见的。第一组数字214从套筒主体210的远端210b到近端210a以奇数(例如,9、7、5、3、1)逐步地倒计数。图2c示出图2b的套筒主体210,顺时针旋转约1/8圈。如图2c所示,在递送装置215的侧面222上的可以是四个数字的第二组激光标记数字218通过套筒主体210的第二组轴向对准开口206是可见的。第二组数字218从套筒主体210的远端210b到近端210a以偶数(例如,8、6、4、2)逐步地倒计数。在使用中,当套筒主体210经由外轴217的旋转插入到骨中时,第一组数字214和第二组数字218向用户视觉反馈套筒主体210正插入到骨中,而非仅自由旋转。
35.应当理解,如果图2c的套筒主体210再次顺时针旋转,那么在递送装置215的与侧面224相对的侧面上的可以是五个数字的第三组激光标记数字将通过套筒主体210的第三组轴向对准开口206是可见的。第三组数字将按从套筒主体210的远端210b到近端210a的奇数逐步倒计数。如果图2c的套筒主体210进一步顺时针旋转,在递送装置215的与侧面222相对的侧面上的可以有四个数字的第四组激光标记数字将通过套筒主体210的第四组轴向对准开口206是可见的。第四组数字将按从套筒主体210的远端210b到近端210a的偶数逐步倒计数。本公开还设想了可以使用其它视觉标记而不是数字来指示锚固件主体210插入骨中
的进度。例如,标记可以是一系列交替的字符,例如点和破折号。在其它实例中,标记可以是大小、数量和/或形状变化的点的序列。在另外的实例中,标记可以是具有变化的方位角的一系列虚线。
36.现在转到图3a,以横截面详细视图示出尖端302、内轴303、中间轴305和锁定塞313的实例。在实例中,尖端302包括远侧部分302c和近侧部分302b。尖端腔302d限定在尖端302的近侧部分302b内,并且被配置成通过近侧部分302b中的开口接收塞313。孔眼302a延伸穿过尖端302的远侧部分302c,并且与尖端腔302d连通。在实例中,尖端302的远端可以如图所示指向,用于形成骨孔。然而,由本公开可以想到,在插入尖端302之前产生骨孔的情况下,尖端302的远端可以是钝的。塞313包括延伸穿过塞313的内部套管313b,而塞313的外表面包括螺纹313a。在实例中,螺纹313a延伸塞313的整个长度。在其它实例中,如图所示,塞313的仅近侧部分是具有螺纹的,而塞313的远侧部分是非螺纹的。尖端腔302d包括在将塞313的一部分插入到尖端腔302d中时接合塞313的螺纹313a的螺纹302e。在实例中,塞313的其余部分在尖端腔302d外部延伸。
37.仍参考图3a,当与递送装置接合时,尖端302的近侧部分302b联接到中间轴305,并且内轴303延伸穿过中间轴305,以用于与塞313的内部套管313b接合。在实例中,塞313的内部套管313b和内轴303的配合部分具有对应几何形状,例如六边形形状。在组织修复期间,通过尖端302的孔眼302a放置附接到软组织(未示出)的缝合线319。选择内轴303的长度,使得间隙或空隙330(图3b)形成于内轴303的远端与塞313的内部套管313b的远端之间。空隙330可以排空材料,或者可以填充有密度比塞313低的材料。因此,空隙330在塞313的远端处提供可挤压区,其允许塞313的远端是可变形的。在使用中,尖端302经由递送装置的轴向推进(例如锤式推进)而放置在骨孔(未示出)内。递送装置115的缝合线捕获旋钮109(图1b)旋转以使塞313经由内轴303向远侧移动到孔眼302a中,其中塞313遇到缝合线319。当塞313和内轴303进一步下降到孔眼302a中时,塞313以足以使塞313的远端围绕缝合线319变形的力撞击缝合线319,因此允许缝合线319与塞313之间有更多的表面接触。塞313与缝合线319之间的增加的表面接触有利地允许孔眼302a内的塞313在缝合线319上产生更多摩擦和保持力。
38.现在转到图4a中,以透视分解图示出本公开的锚固件递送系统400的实例。锚固件递送系统400可以用来将锚固件套筒401和尖端402插入骨中。如图4a所示,锚固件递送系统400包括用于与套筒401接合的外轴417,以及延伸穿过外轴417以用于与尖端402接合的中间轴405。外轴417的近端联接到外轴毂423。外轴毂423继而被配置成以螺纹方式联接到中心壳体430。锚固件递送系统400还包括用于保持中间轴405的驱动壳体426。锚固件递送系统400还包括用于使塞413在尖端402内前进的与内轴403联接的缝合线捕获旋钮409、用于将锚固件套筒401拧入骨中的套筒前进构件411、以及用于在将锚固件套筒401插入骨中期间保持和/或操纵锚固件递送系统400的手柄抓握部425。弹簧432被构造成设置在驱动壳体426中,以允许外轴417与内轴403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吸收在尖端结构402的敲入期间施加在套筒401上的冲击力的至少一部分。锚固件递送系统400还可包括防旋转特征,例如桥接件434,其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
39.图4b以横截面图示出图4a的递送装置415的手柄组件407的内部部件。具体地,图4b示出了套筒前进构件411和手柄抓握部425。套筒前进构件411的近端限定可旋转旋钮
411a,所述可旋转旋钮延伸到手柄抓握部425的外部,在手柄组件407的近端附近。在实例中,中心壳体430的近侧部分430a可以具有用于接合外轴毂423的外表面上的螺纹423a的内螺纹430c。中心壳体430的远侧部分430b可以是非螺纹的,形成“旋转腔”436,其目的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外轴毂423可以进一步与套筒前进构件411的远端411b接合。因此,通过可旋转旋钮411a扭转或旋转套筒前进构件411使外轴毂423旋转,由此使外轴毂423沿着中心壳体430的螺纹430c向远侧前进,并且因此引起外轴417将套筒401推进到与骨和/或尖端402接合。
40.仍然参考图4b,桥接件434构造成将手柄抓握部425稳定到驱动壳体426,从而防止手柄抓握部425在套筒前进构件411旋转期间旋转。在其自然状态下,桥接件434、驱动壳体426、套筒前进构件411和手柄抓握部425具有内置的轴向间隙以防止这些部件在使用期间结合。因此,在本公开的手柄组件407中,选择桥接件434的长度以将桥接件434置于压缩中,如弹簧。当驱动壳体426、套筒前进构件411和手柄抓握部425被迫轴向接触时,此压缩使部件之间的轴向间隙被吸收。具体地,由被置于压缩中的桥接件434产生的力迫使驱动壳体426和手柄抓握部425远离彼此。由置于压缩中的桥接件434产生的力在套筒前进构件411与驱动壳体426之间的挠曲接头中以及在手柄抓握部425与套筒前进构件411之间的挠曲接头中被抵消。由桥接件434施加的轴向力的量随桥接件434与其他部件之间的内置干涉量以及由桥接件434的刚度而变。因此,选择桥接件434的刚度,使得由具有当前限定的部件公差的手柄组件407产生可接受的非零轴向载荷的范围。这些产生的轴向载荷有利地从手柄组件407的部件移除轴向间隙,从而消除了如用户经历的手柄组件407中的松散感。本公开还可以想到,除了桥接件434之外的其它压缩机构可用于轴向加载手柄组件407。另外,可以用垫片(未示出)在每个单独的手柄组件407上设定干涉量,以紧密地调整每个单独的手柄组件407的压缩力和感觉。
41.现在转到图4c,在某些情况下,当锚固件套筒401在骨表面处旋转而不进入骨时,消耗了中心壳体430内的外轴毂423的一些可用行进。这可以防止锚固件套筒401完全坐置成与皮质骨表面齐平或在其下方,这是期望的结果。因此,在本公开的手柄组件407中,在外轴毂423在中心壳体430内的远侧行进的端部处,外轴毂423构造成完全从中心壳体430的螺纹拧开,并且在旋转腔436内自由旋转。如果锚固件套筒401尚未完全坐置成与骨的皮质表面齐平或在骨的皮质表面下方,则外轴毂423在旋转腔436内的自由旋转可足以完成锚固件套筒401插入骨中。还可以想到,可从中心壳体430和外轴毂423两者完全消除螺纹,并且外轴毂423在中心壳体430内的自由旋转足以将锚固件套筒401插入到骨中。
42.转到图5a,在横截面图中示出了本公开的手柄组件507的另一个示例。在手柄组件507中,选择中心壳体530的螺纹530c的长度l以超过锚固件套筒501的远端与尖端502的远侧部分502c之间的分级距离d(图5b)。螺纹530c的长度l允许锚固件套筒501经历更多手柄驱动的前进,有助于解决锚固件套筒501未敲入骨或组织的问题。在使用中,用户首先将尖端502插入到骨孔中。接着,在将锚固件套筒501插入与尖端502接合之前,用户将塞(例如,塞313、413)启动到尖端502中。启动塞会从递送装置515的中间轴505释放尖端502。如果锚固件套筒501在不插入骨中的情况下旋转,则递送装置515的机械作用将从骨孔抽出中间轴505。然而,由于尖端502已从中间轴505释放,因此尖端502通常保持在其完全展开的远侧位置。然后,用户可以旋转锚固件套筒501,而不使锚固件套筒501在套筒前进构件511的若干
圈中拧入骨,由此不必担心机械辅助轴向行进从递送装置515耗尽。在实例中,中心壳体530的螺纹530c可以更长或更短,只要螺纹530c的总长度l超过锚固件套筒501与尖端502的远侧部分502c之间的距离d。
43.现在转到图6a,在侧视图中示出了用于锚固件递送系统100、200、400的本公开的解锁仪器600的实例。解锁仪器600构造成用于在尖端602已被展开到骨中之后从缝合线619移除尖端602。解锁仪器600具有与上述锚固件递送系统100、200、400的工作长度相似的工作长度。如图6a所示,解锁仪器600包括手柄625和从手柄625延伸的轴603。在实例中,手柄625制成用于一次性使用,且由注塑成型塑料构成。在其它实例中,手柄625可重复使用且由不锈钢构成。轴603的远端包括被构造成与塞613的六边形套管613b配合的六边形特征结构660(图6b)。因此,解锁仪器600用于松开塞613与固定在尖端602内的缝合线619之间的接触,从而允许从缝合线619移除尖端602。
44.现在转到图6c,在使用中,将诸如抓握器工具662的器械引入到修复部位中,其中例如锚固件套筒601在插入骨中之后已破裂。利用抓握器工具662保持尖端602,以在移除塞613期间稳定尖端602。解锁仪器600接着插入到尖端602的近端602b中。如图6d所示,解锁仪器600的六边形特征结构660接着与塞613的套管613b接合。一旦解锁仪器600与塞613接合,则旋转解锁仪器600以松开塞613与已穿过孔眼602a拧入的缝合线619之间的接触。在塞613松开的情况下,用户可以使用抓握器工具662(或其它手段)将尖端602保持并滑动到缝合线619之外,并且从修复部位取回尖端602。然后,用户可以自由地使用具有缝合线619的替换锚固件套筒/尖端来完成修复。本公开还可以想到,解锁仪器600还可包括用于在移除塞613期间抓握尖端602的机构(未示出)。
45.现在转到图7a和7b,本公开的用于与锚固件递送系统100、200、400一起使用的孔制备工具700的实例以侧视图(图7a)和详细视图(图7b)示出。如图7a和7b所示,孔制备工具700包括手柄抓握部725和从手柄抓握部725延伸的轴717。在实例中,轴717包括用于穿透骨的远侧尖锐尖端742。孔制备工具700的螺纹部分701可以包括多圈螺纹704,用于在插入螺纹锚固件套筒之前预先开出骨孔。孔制备工具700还包括邻近螺纹部分701的近端710a、围绕轴717设置的标记元件738。在实例中,标记元件738包括用手术墨水预饱和的吸收材料。在实例中,标记元件738具有环形形状,如图所示。然而,本公开可以想到标记元件738的其它合适的形状,包括两个半饰线。如图7c所示,为了保护尖端742免受围绕包装的刺穿,并且为了保护标记元件738免受干燥,保护盖740覆盖尖端742以及骨制备工具700的标记元件738。
46.图7d

g示出了在手术修复中使用孔制备工具700的实例。如图7d所示,外科医生首先将孔制备工具700的尖端742插入骨744中。接下来,如图7e所示,外科医生旋转孔制备工具700以将螺纹部分701推进到骨744中,直到标记元件738与骨744的表面接触为止。当标记元件738接触骨744的表面时,标记元件738用墨水标记骨744。如图7f所示,然后,外科医生将孔制备工具700拧开并从修复部位移除,留下制备好的骨孔746和识别制备好的骨孔746的位置的墨水标记748(图7g)。本公开还可以想到标记骨孔746的其它方法,包括使用射频能量。
47.尽管已参考其优选示例具体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
各种改变。这样的改变旨在由本技术的范围涵盖。因而,本技术的示例的前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而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表达完整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