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盆假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87003发布日期:2021-07-09 10:5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盆假体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骨盆假体。


背景技术:

2.外科治疗是骨盆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其切除重建技术代表着骨肿瘤外科治疗领域的顶尖水平,尤其是针对侵犯髋臼区域和骶骨区域的恶性肿瘤;相关技术中,髋臼区域的肿瘤切除后通常会在髋臼窝内安装骨盆假体并在骨盆假体的外表面设置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贯穿连接板并延伸至宿主骨内的螺栓。
3.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方案,发明人发现:由于每一个患者的骨盆肿瘤位置不一样,进而导致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将盆骨假体直接安装在髋臼窝内实现骨缺损的重建使盆骨假体适应性很差,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骨盆假体与宿主骨的适应性,从而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骨盆假体。
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骨盆假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骨盆假体,骨盆假体包括两个上端部分,两个上端部分具有与宿主骨外表面轮廓相应的表面;两个上端部分之间夹角为10
°‑
120
°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精确切除肿瘤后需要对切除的缺损进行有效重建时,首先根据切除区域的大小制作出与患者截骨后剩余宿主骨外表面轮廓相应的骨盆假体,然后将骨盆假体放置于患者体内并使骨盆假体与宿主骨的外表面轮廓相应,进而实现提高骨盆假体与宿主骨的适应性,从而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的;由于两个上端部分之间的夹角在制作过程中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设计的骨盆假体能够针对不同患者,进而能够很好的满足不同患者的病患需求。
7.优选的,上端部分开设有多个供金属缆索穿过的穿线孔,多个穿线孔水平开设并相互平行。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骨盆假体放置于患者体内并与宿主骨的外表面轮廓相应后,手术人员将金属缆索穿过穿线孔并使金属缆索与患者的骶骨或腰椎骨实现连接,进而实现骨盆假体在患者体内的固定,大大提高了骨盆假体的稳定性。
9.优选的,两个上端部分的表面固定有涂层,涂层为多孔钽骨填充结构的涂层。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多孔钽骨填充结构具有良好的骨再生功能、耐磨损性、结合强度高以及抗菌等优点,因此涂层能够使骨盆假体与宿主骨具有足够的结合强度,有效提高了骨盆假体在患者体内的稳定性。
11.优选的,骨盆假体包括与两个上端部分一体成型的下端部分,下端部分远离上端部分的一端连接有基座,基座远离下端部分的一端连接有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尾座,尾座远离基座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插进股骨内的股骨柄。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股骨柄利用基座和尾座与骨盆假体实现连接,同时股骨柄插进股骨内与股骨实现连接,因此骨盆假体能够与股骨实现连接,大大提高了骨盆假体的稳定性,降低了骨盆假体的松动率。
13.优选的,基座靠近下端部分的一端设置有辅助件,辅助件包括锥形块,下端部分与锥形块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锥形块相适配的第一内锥孔;基座包括连接块,辅助件与基座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连接块相适配的凹槽;下端部分上设置有用于连接下端部分、辅助件以及连接块的楔形销;辅助件为uhmwpe材质的辅助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uhmwpe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因此辅助件为uhmwpe材质便于使基座与骨盆假体实现更好的连接,进而便于使股骨柄与骨盆假体实现更好的连接,从而保证骨盆假体在患者内的稳定性。
15.优选的,基座与尾座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周面开设有用于使连接杆在基座内移动的螺旋卡槽,连接杆与基座和尾座均为螺纹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连接杆不仅便于使基座与尾座实现连接,进而保证骨盆假体的稳定性,同时还便于调节骨盆假体下端与股骨柄上端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更好的与患者体内截骨的实际情况相符,进而保证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17.优选的,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宿主骨连接的锁紧杆,锁紧杆靠近连接杆的一端固定有与螺旋卡槽相啮合的顶尖。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顶尖与螺旋卡槽相啮合便于对连接杆实现限定,从而降低连接杆转动的可能性。
19.优选的,基座内设置有与螺旋卡槽相啮合的锁紧卡片,锁紧卡片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锁紧卡片的一端连接有与基座连接的封堵钉。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锁紧卡片与螺旋卡槽相啮合进一步便于对连接杆实现固定,设置的弹簧降低了锁紧卡片与螺旋卡槽发生松动的可能性,保证了连接杆的固定。
21.优选的,股骨柄包括柄锥,尾座与柄锥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柄锥相适配的第二内锥孔;柄锥远离尾座的一端固定有横截面为椭圆形的柄颈;柄颈远离柄锥的一端固定有延伸部,延伸部上设置有贯穿延伸部的稳定销,延伸部远离柄颈的端面开设有防撞击槽。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尾座与股骨柄需要实现连接时,将柄锥插进第二内锥孔中即可;柄颈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有效增加了股骨柄的活动范围;设置的稳定销不仅提高了股骨柄远端的抗旋稳定性,同时便于表面骨长入,从而实现股骨柄与股骨的融合;开设的防撞击槽能够降低外侧骨质撞击的可能性,最大程度减少了大腿疼和皮质磨损现象的出现。
23.优选的,骨盆假体、基座、尾座以及股骨柄为骨小梁结构的骨盆假体、基座、尾座以及股骨柄。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骨小梁结构具有诱导骨长入的性能,因此骨盆假体、基座、尾座以及股骨柄能够与周围骨组织长合在一起,从而便于实现融合。
25.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了两个能够与宿主骨外表面轮廓相应的上端部分,同时两个上端部分之间的夹角在制作过程中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达到了提高骨盆假体与宿主骨的适应性,从而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效果;
2.通过设置了连接杆,连接杆不仅便于使基座与尾座实现连接,进而保证骨盆假体的稳定性,同时还便于调节骨盆假体下端与股骨柄上端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更好的与患者体内截骨的实际情况相符,进而保证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3.通过设置了锁紧卡片、弹簧以及封堵钉,连接杆调节完毕需要固定时,利用手术工具带动封堵钉移至锁紧卡片与螺旋卡槽相啮合的位置,进而实现连接杆的固定,达到了降低连接杆随意转动的可能性,保证骨盆假体和股骨柄在患者体内的稳定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骨盆假体、基座、尾座以及股骨柄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突出体现第二锁紧组件的俯视图;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27.图中,1、骨盆假体;11、上端部分;111、穿线孔;112、涂层;12、下端部分;121、楔形销;122、第一内锥孔;123、楔形孔;2、辅助件;21、锥形块;22、凹槽;23、安装孔;3、基座;31、连接块;311、连接孔;32、第一连接槽;33、放置槽;4、尾座;41、第二连接槽;42、第二内锥孔;5、连接杆;51、螺旋卡槽;6、股骨柄;61、柄锥;62、柄颈;63、延伸部;631、近端部分;632、远端部分;6321、插入孔;6322、防撞击槽;64、稳定销;7、第一锁紧组件;71、锁紧杆;72、顶尖;73、把手;8、第二锁紧组件;81、锁紧卡片;82、弹簧;83、封堵钉。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参照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骨盆假体,骨盆假体1大致呈两端高、中间低的马鞍形,骨盆假体1包括两个上端部分11以及与两个上端部分11一体成型的下端部分12,两个上端部分11具有与宿主骨外表面轮廓相应的表面,两个上端部分11之间夹角为10
°‑
120
°
;下端部分12远离上端部分11的一端连接有基座3,基座3远离下端部分12的一端连接有尾座4,尾座4大致呈凸台形状,尾座4远离基座3的一端连接有插进股骨内的股骨柄6;骨盆假体1、基座3、尾座4以及股骨柄6均采用骨小梁结构。
30.需要切除骨盆区域恶性肿瘤并实现重建时,首先对患者拍摄x光片确定肿瘤位置并根据x光片划定切除区域,其次根据切除区域的大小制作出与患者截骨后剩余宿主骨外表面轮廓相应的骨盆假体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制作方法采用3d打印的制作方法,同时在其他示例中还可以采用模塑成型的制作方法,然后进行肿瘤切除处理以及肿瘤处的截骨处理,进而将制作完成的骨盆假体1放置于患者体内并使骨盆假体1与宿主骨的外表面轮廓相应,接着将基座3和尾座4放置于患者体内,最后将股骨柄6插进股骨内并与尾座4实现连接;由于上端部分11具有与宿主骨外表面轮廓相应的表面,因此骨盆假体1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达到了提高骨盆假体1与宿主骨的适应性,从而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效果;同时由于骨盆假体1是根据切除区域的大小现场利用3d打印机制作而成,因此不仅进一步保证了骨盆假体1与宿主骨的适应性,而且提高了手术效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由于两个上端部分11之间的夹角在制作过程中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设计的骨盆假体1能够针对不同患者,进而能够很好的满足不同患者的病患需求;股骨柄6利用基座3和尾座4
与骨盆假体1实现连接,同时股骨柄6与股骨实现连接,骨盆假体1与股骨即可连接,基座3、尾座4以及股骨柄6的设置大大提高了骨盆假体1的稳定性,降低了骨盆假体1的松动率,进一步保证了骨盆假体1与宿主骨的融合;骨小梁结构具有诱导骨长入的性能,植入一段时间后,骨盆假体1、基座3、尾座4以及股骨柄6能够与周围骨组织长合在一起,进而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融合的目的。
31.参照图1,上端部分11开设有多个水平且相互平行的穿线孔111;两个上端部分11远离下端部分12的表面固定有涂层112,涂层112采用多孔钽骨填充结构。
32.骨盆假体1放置于患者体内并与宿主骨的外表面轮廓相应后,手术人员将金属缆索穿过穿线孔111并使金属缆索与患者的骶骨或腰椎骨实现连接,进而实现骨盆假体1在患者体内的固定,大大提高了骨盆假体1的稳定性,降低了骨盆假体1发生松动进而导致发生感染的可能性,进一步保证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由于多孔钽骨填充结构具有良好的骨再生功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抗腐蚀性、耐磨损性、结合强度高以及抗菌等优点,因此涂层112采用多孔钽骨填充结构能够保证骨盆假体1与宿主骨具有足够的结合强度,并且骨盆假体1与宿主骨组织能够实现深度融合,有效提高了骨盆假体1在患者体内的稳定性。
33.参照图1和图2,基座3靠近下端部分12的一端设置有uhmwpe材质的辅助件2,辅助件2包括锥形块2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锥形块21的角度为11/13或12/14莫氏角度,下端部分12与锥形块21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锥形块21相适配的第一内锥孔122,第一内锥孔122的角度为11/13或12/14莫氏角度,第一内锥孔122的孔壁上设置有波浪纹;基座3包括连接块31,辅助件2与基座3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连接块31相适配的凹槽22;下端部分12设置有贯穿下端部分12和锥形块21并延伸至连接块31内部的楔形销121,下端部分12开设有供楔形销121贯穿的楔形孔123,锥形块21开设有供楔形销121贯穿的安装孔23,连接块31开设有供楔形销121插入的连接孔311。
34.骨盆假体1放置于患者体内并与骶骨或腰椎骨实现连接后,手术人员首先将锥形块21放置于第一内锥孔122内,然后将连接块31放置于凹槽22内,接着利用楔形销121实现辅助件2和基座3与骨盆假体1的连接;由于uhmwpe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自润滑性、抗冲击性以及耐腐蚀性,因此辅助件2为uhmwpe材质便于使基座3与骨盆假体1实现更好的连接,进而便于使股骨柄6与骨盆假体1实现更好的连接,从而保证骨盆假体1在患者内的稳定性;设置的锥形块21以及开设的第一内锥孔122便于使骨盆假体1与辅助件2实现连接;第一内锥孔122孔壁上设置的波浪纹能够有效增加骨盆假体1与辅助件2的摩擦力,进一步便于使骨盆假体1与辅助件2实现连接;设置的楔形销121使骨盆假体1、辅助件2以及基座3三者实现连接,大大提高了骨盆假体1、辅助件2以及基座3的连接强度,达到了双重固定的效果。
35.参照图1和图3,基座3与尾座4之间设置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周面开设有螺旋卡槽51,连接杆5靠近基座3的一端延伸至基座3内部并与基座3为螺纹连接,基座3上开设有供连接杆5转动的第一连接槽32(参照图2),第一连接槽32的槽壁上设置有与螺旋卡槽51相配合的波浪纹,连接杆5靠近尾座4的一端延伸至尾座4内部并与尾座4为螺纹连接,尾座4上开设有供连接杆5转动的第二连接槽41,第二连接槽41的槽壁上设置有与螺旋卡槽51相配合的波浪纹。
36.参照图1、图3和图4,连接杆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锁紧组件7,第一锁紧组件7包括与连接杆5轴线垂直的锁紧杆71,锁紧杆71采用钛合金材质,锁紧杆71靠近连接杆5的一端固
定有与螺旋卡槽51相啮合的顶尖72,锁紧杆71远离连接杆5的一端固定有把手73,把手73大致呈燕尾状;基座3内设置有第二锁紧组件8,基座3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第二锁紧组件8的放置槽33,第二锁紧组件8包括与螺旋卡槽51相啮合的锁紧卡片81,锁紧卡片81远离连接杆5的一端固定有两个弹簧82,弹簧82远离锁紧卡片81的一端固定有与基座3为螺纹连接的封堵钉83,封堵钉83远离弹簧82的端面上开设有一字槽。
37.由于不同患者肿瘤的大小以及位置均不同,因此每一个患者截骨量也各不相同,当需要放置假体进而实现重建时,首先使骨盆假体1与宿主骨相贴合并利用金属缆索实现骨盆假体1与骶骨或腰椎骨的连接,其次测量下端部分12与股骨之间的距离,然后带动连接杆5在基座3和尾座4中进行转动并利用第一锁紧组件7和第二锁紧组件8实现连接杆5的固定,从而使骨盆假体1下端与股骨柄6上端之间的距离与患者体内截骨的实际情况相符,接着利用楔形销121实现辅助件2和基座3与骨盆假体1的连接,最后将股骨柄6插进股骨内并使尾座4与股骨实现连接;设置的连接杆5不仅便于使基座3与尾座4实现连接,从而便于使骨盆假体1与股骨柄6实现连接,进而保证骨盆假体1的稳定性,同时还便于调节骨盆假体1下端与股骨柄6上端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更好的与患者体内截骨的实际情况相符,进而保证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38.连接杆5调节完毕需要固定时,首先转动把手73带动锁紧杆71移至顶尖72与螺旋卡槽51相啮合的位置,然后利用手术工具带动封堵钉83向靠近连接杆5的方向移动,移至锁紧卡片81与螺旋卡槽51相啮合的位置即可;设置的第一锁紧组件7和第二锁紧组件8均便于实现连接杆5的固定,达到了双重固定的效果,降低了连接杆5随意转动的可能性,保证了基座3与尾座4之间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骨盆假体1和股骨柄6在患者体内的稳定性;设置的顶尖72与螺旋卡槽51相啮合便于对连接杆5实现限定,从而降低连接杆5转动的可能性;设置的把手73便于带动连接杆5转动,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设置的锁紧卡片81与螺旋卡槽51相啮合进一步便于对连接杆5实现固定;设置的封堵钉83便于带动锁紧卡片81与螺旋卡槽51实现相啮合;设置的弹簧82降低了锁紧卡片81与螺旋卡槽51发生松动的可能性,保证了连接杆5的固定。
39.参照图1,尾座4靠近基座3的端面的垂线与靠近股骨柄6的端面成一定的角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角度为120
°‑
135
°
;尾座4靠近股骨柄6的一端大致呈鱼尾形状;尾座4的设计符合人体工学设计,进一步保证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40.参照图1,股骨柄6包括柄锥6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柄锥61的角度为12/14莫氏角度,柄锥6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小波浪螺纹,尾座4与柄锥61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柄锥61相适配的第二内锥孔42,第二内锥孔42的角度为12/14莫氏角度;柄锥61远离尾座4的一端固定有横截面为椭圆形的柄颈62;柄颈62远离柄锥61的一端固定有延伸部63,延伸部63包括近端部分631,近端部分631呈阶梯状,近端部分631远离柄颈62的一端固定有远端部分632,远端部分632上设置有贯穿远端部分632的稳定销64,远端部分632上开设有供稳定销64插入的插入孔6321,远端部分632远离近端部分631的端面上开设有防撞击槽6322;柄锥61、柄颈62、近端部分631以及远端部分632为一体成型。
41.尾座4与股骨柄6需要实现连接时,将柄锥61插进第二内锥孔42中即可,设置的柄锥61的角度为12/14莫氏角度,不仅增加了尾座4与股骨柄6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减小了潜在的裂隙腐蚀,增加了尾座4的抗静载力,使股骨柄6与尾座4连接的更加牢固;柄颈62的横截
面为椭圆形有效增加了股骨柄6的活动范围;近端部分631呈阶梯状能够使近端部分631与股骨之间的剪切力转变为压应力,不仅易于股骨柄6在微创口操作下插进股骨内,同时降低了骨盆假体1多年后因表面涂层112磨损造成下沉和松动的可能性,延长了骨盆假体1的使用寿命;设置的稳定销64不仅提高了远端部分632的抗旋稳定性,同时便于表面骨长入,从而实现股骨柄6与股骨的融合;开设的防撞击槽6322能够降低外侧骨质撞击的可能性,最大程度减少了大腿疼和皮质磨损现象的出现,保证了患者的术后的生活质量。
42.综上所述,本申请的使用过程为:需要切除骨盆区域恶性肿瘤并实现重建时,首先患者需要拍摄x光片确定肿瘤位置并根据x光片划定切除区域,其次根据切除区域的大小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与患者截骨后剩余宿主骨外表面轮廓相应的骨盆假体1,然后进行肿瘤切除以及截骨处理,处理完成后使骨盆假体1与宿主骨的外表面实现相贴合并利用金属缆索实现骨盆假体1与患者骶骨或腰椎骨的连接,接着测量下端部分12与股骨之间的距离并利用连接杆5实现骨盆假体1下端与股骨柄6上端之间的距离与患者体内截骨的实际情况相符,随后将锥形块21放置于第一内锥孔122内,连接块31放置于凹槽22内以及楔形销121插进骨盆假体1内,以此实现骨盆假体1、辅助件2以及基座3的连接,最后将股骨柄6插进股骨内并将柄锥61插进第二内锥孔42内,进而实现重建。
43.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