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于肥胖人群的智慧动态监测和主动营养干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550752发布日期:2021-11-24 22:25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针对于肥胖人群的智慧动态监测和主动营养干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健康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于肥胖人群的智慧动态监测和主动营养干预方法。


背景技术:

2.肥胖者在我国成人、青少年和儿童中占有的比例正在逐渐增加,而肥胖早已被列入疾病范畴。最新研究显示,中国肥胖人口已占世界首位,拥有4320万肥胖男性和4640万肥胖女性,分别占全球的16.3%和12.4%。随体重指数(bmi)增加,伴随出现代谢紊乱以及肥胖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前期、2型糖尿病(t2dm)、高血压、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骨关节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尿酸血症、肥胖相关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及与肥胖相关的肿瘤等在疾病的患病率也在中国呈迅猛发展趋势。
3.针对国际及国内与肥胖相关的疾病迅猛发展的趋势,国际及各国医疗协会制定了多个肥胖综合医疗管理指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4年)》提出根据其bmi及并发疾病从生活方式、减重药物及代谢手术三个层面进行长期有效干预,而生活方式改善是所有措施的第一步,在生活方式、减重药物效果欠佳时,才建议进行代谢手术。
4.但是,目前现存的问题如下:
5.1)单纯的医疗行为只能短暂改变肥胖患者的体重数据,但如果不从生活方式做出调整,很容易出现复胖等情况,且医生在营养与肥胖行为干预方面的培训与认识不足;
6.2)肥胖的干预是一个管理的过程,同时,减肥又涉及多学科间的密切协作。它需要内分泌科、普外科、临床营养科、康复医学科、心理科、健康管理中心、临床药学部门等多学科参与,并涉及专科医生、重症监护室(icu)医护人员及营养师、运动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协作,需要不同学科和专业人士对肥胖的共同认识和积极的参与。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对肥胖者的干预中,多为单一科室治疗,无法给肥胖者提供整体、精准、持续、有效的服务。
7.3)在减重过程中,缺乏有效手段评估饮食调整对肥胖者减重效果的预判性,缺乏以非药物干预为理念的食品作为肥胖干预工具。
8.4)肥胖者大多都是自制力较差的人,依从性不强且缺乏相应的健康知识。如果失去医生、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等专业人员的监督、指导和管理,大部分肥胖者就会降低方案执行,如继续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定时监测的依从性。
9.5)目前对肥胖患者管理度多采用一对一个体管理方式,干预过程中人力成本过高,缺乏智慧化管理系统与监测设备的接入,不能做到实时监测健康状况并及时反馈有关信息。在肥胖患者的管理中,患者如未得到有效的数据和指标改善的反馈,将很难坚持,企业也很容易流失患者。


技术实现要素:

10.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于肥胖人群的智慧动态监测和主动营养干预方法,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11.1)提高肥胖患者的执行力,通过实时的数据监测,前后数据的对比变化,有助于提高肥胖患者的依从性,并坚持执行健康管理方案;
12.2)降低人工成本,通过大数据与智慧化健康管理系统,完成方案推送、定时提醒、智能预警等重复的行为;
13.3)增加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通过健康管理营养适宜技术研发的营养食品,能够有效帮助肥胖患者控制饮食摄入,改善饮食模式,健康监测+营养干预同时进行,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达到健康体重的目的;
14.4)可实现健康管理产业化、标准化,进行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15.具体技术方案为:
16.针对于肥胖人群的智慧动态监测和主动营养干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s1、超重和肥胖人群初筛及健康风险评估
18.测量肥胖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体脂率,并计算出bmi值和腰臀比值,对超重和肥胖患者进行初筛;并结合体检报告,检查肥胖者是否有肥胖相应并发症或异常的体检指标;
19.根据bmi值、腰臀比、体脂率和肥胖并发症将肥胖者区分为超重者、单纯性肥胖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
20.s2、干预方案
21.干预方案包括动态监测和营养干预方案,并配备相应工具;
22.s3、监测
23.监测分日常动态监测和临床体格检查监测;
24.日常动态监测包括收集24h动态数据,监测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指标,避免与疾病相关严重并发症;反馈数据对比,观察肥胖患者前后数据变化,总结干预效果;
25.s4、营养干预
26.通过营养食品与营养方案,为肥胖患者提供相应的主动干预措施,辅助肥胖患者自主管理体重并改善相关并发症;
27.s5、干预结果评估
28.在结束周期性、阶段性的干预之后,对患者干预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和评估。
29.s2中所述的工具包括监测工具与营养干预工具。
30.所述的日常动态监测工具,包括体重监测、心电监测、血糖监测、血压监测、睡眠监测、呼吸监测。
31.所述的营养干预工具,包括摩卡路高膳食纤维营养素、乐梦安压片糖果。
3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针对于肥胖人群的智慧动态监测和主动营养干预,有效落地肥胖患者的体重管理,通过大数据平台以及可穿戴式设备实时监测、营养干预等手段,帮助患者重获健康体重的体重康复适宜技术。并且实现健康管理的产业化和标准化,进行大范围推广和应用,帮助更多的人改善肥胖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减轻医疗负担。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34.图2是实施例的健康管理系统示意图;
35.图3是实施例的健康管理系统运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37.本发明可以通过如图1、图2、图3所示的健康管理系统、可穿戴设备、营养食品等工具,联合肥胖患者的健康管理,实现可视化、可落地的体重康复手段。
38.针对于肥胖人群的智慧动态监测和主动营养干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9.s1、超重和肥胖人群初筛及健康风险评估
40.测量肥胖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体脂率,并计算出bmi值和腰臀比值,对超重和肥胖患者进行初筛;
41.并结合体检报告,检查肥胖者是否有肥胖相应并发症或异常的体检指标;
42.根据bmi值、腰臀比、体脂率和肥胖并发症将肥胖者区分为超重者、单纯性肥胖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
43.s2、干预方案
44.干预方案包括动态监测和营养干预方案,并配备相应工具;
45.s2中所述的工具包括监测工具与营养干预工具。
46.所述的日常动态监测工具,包括体重监测、心电监测、血糖监测、血压监测、睡眠监测、呼吸监测。
47.所述的营养干预工具,包括摩卡路高膳食纤维营养素、乐梦安压片糖果。
48.s3、监测
49.监测分日常动态监测和临床体格检查监测;
50.日常动态监测包括收集24h动态数据,监测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指标,避免与疾病相关严重并发症;反馈数据对比,观察肥胖患者前后数据变化,总结干预效果;
51.s4、营养干预
52.通过营养食品与营养方案,为肥胖患者提供相应的主动干预措施,辅助肥胖患者自主管理体重并改善相关并发症;
53.周期性改善目标和结果预测:
[0054][0055][0056]
s5、干预结果评估
[0057]
在结束周期性、阶段性的干预之后,对患者干预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和评估。
[0058]
本发明通过合理、科学的干预方法,及时并尽早改善或解决肥胖问题,可降低罹患相应疾病的发生风险,进而降低因这些疾病及急性并发症导致的死亡几率,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
[0059]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