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06675发布日期:2022-02-09 02:36阅读:95来源:国知局
血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血管支架。


背景技术:

2.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从年轻开始起病,可长达数十年,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症状通常在成年时出现。其基本病理改变是在动脉内膜面形成斑块,有脂质条纹、纤维斑块和粥样斑块,可以引起血管管腔狭窄或血栓形成。其中,血管支架的介入医疗已成为这类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
3.然而诸多研究表明,血管支架植入后,血液流经时血管支架附近的血液流动方式会发生改变,而流体环境对血管受损内膜的修复以及支架内再狭窄的产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过相关仿真和实验得出,血液对血管壁的剪应力是影响再狭窄的关键因素。由于血管支架的波杆凸出于血管壁,血液流经时会产生分离再附流动,流速降低而形成流动停滞区,剪应力也随之降低,这样大大增加了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
4.针对上述问题,目前主要采取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减小血管支架的壁厚,但是血管支架整体的壁厚变薄也有存在一定的缺陷,壁厚变薄会导致抗挤压性降低,血管支架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而撑开病变,此外,随着壁厚变薄血管支架整体更加脆弱,在遭遇钙化病变时很容易发生扭曲变形。另一种是调整血管支架的整体结构,例如调整血管支架的长度、支撑环的个数、连接杆的数目等,通过改变血管支架的柔顺性来改善血管内流体力学环境,但是血液流经血管支架时仍然有涡流产生,通常增加了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血管支架。
6.一种血管支架,所述血管支架包括:多个支撑环及多个连接杆,多个所述支撑环沿所述血管支架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连接杆连接于对应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环之间,且至少一部分的所述连接杆的壁厚小于所述支撑环的厚度。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和/或所述支撑环的接触血流的表面一侧的至少部分对应于血流方向为流线型。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环由支撑杆连接构成,相邻的所述支撑杆通过邻接区域连接并形成角度;
9.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杆的所述邻接区域连接,所述连接杆为非直线型结构,包含经线段和纬线段,所述支撑杆和/或所述纬线段接触血流的表面为流线型平滑面。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和/或远离所述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上具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使所述连接杆的壁厚小于所述支撑环的壁厚。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槽壁对应于血流方向形成圆滑过渡区。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环由支撑杆连接构成,相邻的所述支撑杆通过邻接区域连接并形成角度,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杆的所述邻接区域连接;
13.所述凹槽的槽口位于连接杆区域且具有圆倒角,或所述圆倒角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邻接区域。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包含多个凹槽,且至少一部分侧壁呈正弦波或余弦波结构,位于所述连接杆的同一侧壁且相邻的波谷与波峰间的区域构成所述凹槽。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不同侧壁的波谷对齐分布。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连接杆轴向最外侧的凹槽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支撑环中的邻接区域。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的非凹槽区域、或/和所述支撑环的沿血流方向的横截面为朝向所述血管支架中轴线凸出的弧形结构。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在槽底处的厚度小于所述支撑环壁厚且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环壁厚的二分之一。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上还设置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的壁厚大于至少一部分所述连接杆的壁厚。
20.上述血管支架,至少一部分连接杆的壁厚小于支撑环的壁厚,使得血管支架整体的柔顺性增大,提高血管支架在血管内的通过率,更易导入至血管的病变位置处;壁厚较大的支撑环依旧能够提高良好的径向支撑力,保证血管支架在血管内扩张后的形态。可见,该血管支架可以在指定的位置区域进行不同壁厚的设计,对血管支架的细节结构做出调整,以达到血管支架存在不同壁厚的效果,这样既可以保证减薄位置(即连接杆)的柔顺性,同时确保了其余未减薄壁厚的位置(即支撑环)的强度,使得血管支架整体仍保持良好的支撑性能。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在a-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3.图3为图1在b-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局部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局部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局部示意图;
28.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局部示意图;
29.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连接杆的横截面示意图;
30.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连接杆在血液流经时的环境示意图;
31.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杆的流线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32.其中,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33.100、支撑环;110、支撑杆;120、加强环;200、连接杆;210、凹槽;220、圆滑过渡区;300、加强部;a、血管壁;b、血流。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壁厚”、“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7.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8.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40.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管支架,如图1所示,该血管支架包括:多个支撑环100及多个连接杆200,多个支撑环100沿血管支架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连接杆200连接于对应的相邻两个支撑环100之间,且至少一部分的连接杆200的壁厚小于支撑环100的厚度。
41.上述血管支架可以自膨胀式,也可以是球囊扩张式。该血管支架可由金属管材切割而成,即血管支架的连接杆200、支撑环100是一体成型的,当然了,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血管支架的连接杆200与支撑环100也可采用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该血管支架具有生物相容性,其材质可以是降解的,也可以是不可降解的。
42.作为一种示例,如图1所示,支撑环100可以由多个支撑杆110首尾连接而成,可以为波浪形,主要起到支撑血管的作用。其中,支撑杆110的壁厚为0.08mm~0.2mm,相邻的支撑杆110通过邻接区域120连接并形成角度(参见图1)。连接杆200主要起连接支撑环100的
作用,是影响血管支架整体柔顺性的关键因素。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杆20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支撑杆110的邻接区域120连接,连接杆200的壁厚减小之后更易弯曲,血管支架柔顺性增强,更有利于贴合血管壁a,避免血管支架扩张后血管支架翘起损伤内膜。同时连接杆200靠近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与血液接触,当血液流经连接杆200时,由于壁厚减小,提高了血液对血管壁a的剪应力,可有效避免血管再狭窄。
43.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杆200无需整体壁厚小于支撑环100的壁厚,一部分连接杆200的壁厚小于支撑环100的壁厚也是可以的,只要保证血管支架的柔顺性及径向支撑力即可,举例来说,连接杆200只有靠近支撑杆110的邻接区域120的端部的壁厚等于支撑杆110的厚度,而连接杆200的其他部位的厚度则小于支撑杆110的厚度。
44.上述血管支架,至少一部分的连接杆200的壁厚小于支撑环100的壁厚,能够在保持血管支架抗挤压性的同时增加血管支架的柔顺性,提高血管支架在血管内的通过率,更易导入至血管的病变位置处;壁厚较大的支撑环100依旧能够提高良好的径向支撑力,保证血管支架在血管内扩张后的形态。可见,该血管支架可以在指定的位置区域进行不同壁厚的设计,对血管支架的细节结构做出调整,以达到血管支架存在不同壁厚的效果,这样既可以保证减薄位置(即连接杆200)的柔顺性,同时确保了其余未减薄壁厚的位置(即支撑环100)的强度,使得血管支架整体仍保持良好的支撑性能。
4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杆200和/或支撑环100的接触血流表面一侧的至少部分对应于血流方向为流线型。将连接杆200、支撑环100接触血流的表面一侧设置成对应于血流方向的流线型结构,如连接杆200在其轴向方向接触血流一侧有流线型结构,又如支撑环100的邻接区域120接触血流一侧有流线型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邻接区域120接触血流一侧的表面为弧线形。如此,可以减小血流在血管支架内产生涡流的几率,改善了血管支架的流体力学环境,减小低剪应力区的产生几率,降低二次狭窄率。连接杆200和/或支撑环100是指以下组合之一:(1)连接杆200、(2)支撑环100、(3)连接杆200和支撑环100,包含连接杆200和支持环100的相接处即邻接区域120;优选地,可以是连接杆200表面为流线型,流线型结构延伸至支撑环100。需要说明的是,当支撑环100的表面为流线型时,全文中“支撑环100的厚度”是指支撑环100的最大厚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环100的厚度为均匀厚度。所述“对应于血流方向”是指结构表面流线型的减阻目的方向是血流方向或血流大致方向,即“对应于血流方向为流线型”是指在血流方向上能够使血管支架的血流阻力减小的流线型结构,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00、支撑环100的流线型的表面走向与血流方向相同或大致相同。
46.下面以连接杆200为例,就流线型表面进行描述,参见图11,表面满足如下条件称为流线型表面:(1)、在特定走向上表面结构光滑无棱角;(2)、爬坡角度大于等于135
°
且小于180
°
,其中爬坡角度是指坡面最低点与最高点之间的连线和连接杆200内壁之间的夹角;(3)坡面最低点与最高点之间的距离不能少于连接杆200总壁厚的一半。
47.具体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环100由多个支撑杆110连接构成,相邻的所述支撑杆110通过邻接区域120连接并形成角度;连接杆20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支撑杆120的邻接区域120连接,连接杆200为非直线型结构,包含经线段和纬线段,支撑杆110和/或纬线段接触血流的表面为流线型平滑面。流线型平滑面可以指连接杆200沿血流方向的横截面为流线型,包括圆形、半圆形、带弧形的形状,目的是血流经过支撑杆
110、连接杆200表面时,可以大大降低支撑杆110、连接杆200对血流的阻力。优选地,所述流线型平滑面从连接杆200延伸至支撑杆110部分。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杆200的经线段是指连接杆200中垂直于血流方向的部分,纬线段是指连接杆200中平行于或大致平行于血流方向的部分。
4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5至图8所示,连接杆200靠近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即靠近血流一侧)、和/或远离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上具有凹槽210,凹槽210用于使连接杆200的壁厚小于支撑环100的壁厚。如此,无需将整个壁厚小于支撑环100的连接杆200设置于支撑环100上,那么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来灵活设计连接杆200上壁厚变薄区域的长度及位置。应用时,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选择是在连接杆200靠近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上设置凹槽210(参见图2、图6),还是选择在连接杆200远离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上设置凹槽210(参见图3、图7),还是选择在连接杆200远离及靠近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上均设置凹槽210(参见图5、图8),其中当凹槽210设置在连接杆200两侧壁上时,使得连接杆200的受力均匀,提高血管支架稳定性。
49.具体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凹槽210的槽壁对应于血流方向形成圆滑过渡区220。圆滑过渡,可以使得位于连接杆200靠近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上的凹槽210处不会形成涡流,降低了再狭窄率,及使得位于连接杆200远离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上的凹槽210处不会损伤血管内膜,降低内膜增生。需要说明的是,凹槽210的整个侧壁区域为圆滑过渡区220。
50.具体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凹槽210的槽口位于连接杆区域且具有圆倒角,或圆倒角至少部分位于邻接区域120,和/或凹槽210的槽壁与槽底间具有圆倒角。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给,圆倒角构成了圆滑过渡区的一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当凹槽210沿连接杆200的长度方向在整个连接杆200任一侧表面产生凹陷区域时,一个实施例中,凹槽210至少一部分位于支撑杆110的邻接区域120,此时,凹槽210的槽口的圆倒角位于该支撑杆110的邻接区域120;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整个凹槽210位于连接杆200任一侧表面范围内此时,凹槽210的槽口自身具有圆倒角设置于连接杆200。所述圆倒角可以使得位于连接杆200靠近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上的凹槽210处不会形成涡流,降低了再狭窄率,及使得位于连接杆200远离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上的凹槽210处不会损伤血管内膜,降低内膜增生。
51.在连接杆200具有凹槽210的前提下,如图6至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杆200包含多个凹槽210,且连接杆200的至少一部分侧壁呈正弦波或余弦波结构,位于连接杆200的同一侧壁且相邻的波谷与波峰间的区域构成凹槽210。该类结构的凹槽210,可以有效减小连接杆200的壁厚,且该类结构的凹槽处处圆滑。需要说明的是,当连接杆200远离及靠近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凹槽210时,这两个侧壁上的波峰错开分布,以保证连接杆200的壁厚有效减薄。
52.具体地,如图8所示,位于连接杆200的不同侧壁的波谷对齐分布。如此,可以有效减小连接杆200的壁厚,同时使得连接杆200受力均匀。
53.具体地,如图6至图8所示,位于连接杆200轴向最外侧的凹槽210至少部分位于支撑环100中的邻接区域120。此处的轴向是指连接杆200长度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当正弦波或余弦波结构的凹槽210沿连接杆200的长度方向在整个连接杆200任一侧表面产生凹陷区域时,即正弦波和余弦波完全位于连接杆200范围内、圆滑过渡区220全部位于连接杆200范
围内。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正弦波或余弦波结构的凹槽210超出整个连接杆200范围内的任一侧表面产生凹陷区域此时,最外侧的凹槽210的槽壁延伸至所述支撑环100中的邻接区域120,圆滑过渡区220部分位于邻接区域120。圆滑过渡或平滑过渡,可以使得位于连接杆200靠近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上的凹槽210处不会形成涡流,降低了再狭窄率。
54.在连接杆200上具有凹槽210的前提下,如图9及图10所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杆200的非凹槽区域、支撑杆110或邻接区域120(未图示)的沿血流方向的横截面为朝向血管支架的中轴线凸出的弧形结构。将支撑环100、连接杆200的非凹槽区域的横截面设置为弧形结构,使得该部分横截面的外壁与矩形的截面相比而言较圆滑,当血液流经血管支架时,不会形成涡流,避免低剪应力区的产生,同样起到降低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概率。
5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部分的连接杆200的壁厚小于支撑环100的壁厚且大于或等于支撑环100壁厚的二分之一,连接杆200在槽底处的厚度小于支撑环100壁厚且大于或等于支撑环100壁厚的二分之一,可以理解,当凹槽210未超出连接杆200的范围时,支撑环100的厚度为均匀厚度。例如可设置为支撑环100壁厚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三等。示例地,当支撑环100的支撑杆110的壁厚为0.1mm时,连接杆200在槽底处的壁厚可为0.05mm-0.07mm。如此,既能保证连接杆200的强度,又可抑制连接杆200处的涡流现象的产生。
5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4所示,连接杆200上还设置有加强部300,加强部300的壁厚大于至少一部分的连接杆200的壁厚。加强部300的壁厚可与支撑环100的支撑杆110的壁厚相同,如此可以保证连接杆200具有足够的强度,保证血管支架的抗挤压性。可选地,加强部300的形状可以为水平置放的“s”形、波浪形、折线形等。可选地,加强部300的一端与连接杆200连接,加强部300的另一端与支撑环100的加强环120连接。
57.为了更加详细地对血管支架的结构进行描述,下面给出7个实施例。
58.实施例1
59.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中血管支架,该血管支架包括多个支撑环100及多个连接杆200;支撑环100沿血管支架的中轴线间隔分布,连接杆20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支撑杆110的邻接区域120连接。其中,支撑环100由首尾相连的多个支撑杆110连接而成,支撑杆110的壁厚d1为0.1mm。一部分的连接杆200靠近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上具有一个凹槽210,该凹槽210的槽底和连接杆200远离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间的距离d2(即连接杆200的壁厚)为0.05m,该凹槽210未超过连接杆200范围的任一侧表面,凹槽210的槽壁对应于血流方向形成圆滑过渡区220、凹槽210的槽口位于连接杆区域且具有圆倒角及凹槽210的槽口与槽底间具有圆倒角角。
60.实施例2
61.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中血管支架,该血管支架包括多个支撑环100及多个连接杆200;支撑环100沿血管支架的中轴线间隔分布。其中,支撑环100由首尾相连的多个支撑杆110连接而成,支撑杆110的壁厚d1为0.1mm。连接杆200的一端与两个相邻的支撑杆110的邻接区域120连接,连接杆200的另外一端通过加强部300与两个相邻的支撑杆110的邻接区域120连接,该加强部300的形状为水平置放的“s”形。连接杆200远离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上具有凹槽210,该凹槽210的槽底和连接杆200靠近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
间的距离d2(即连接杆200的壁厚)为0.05m,该凹槽210未超过整个连接杆200范围的任一侧表面产生凹陷区域,凹槽210的槽壁对应于血流方向形成圆滑过渡区220、凹槽210的槽口与位于连接杆区域且具有圆倒角及凹槽210的槽壁与槽底间具有圆倒角。
62.实施例3
63.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管支架,该血管支架包括多个支撑环100及多个连接杆200;支撑环100沿血管支架的中轴线间隔分布。其中,支撑环100由首尾相连的多个支撑杆110连接而成,支撑杆110的壁厚d1为0.1mm;连接杆20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支撑杆110的邻接区域120连接。连接杆200远离及靠近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一个凹槽210,这两个凹槽210对齐分布且槽底间的距离d2(即连接杆200的壁厚)为0.05mm,该凹槽210未超过整个连接杆200范围的任一侧表面产生凹陷区域,凹槽210的槽壁对应于血流方向形成圆滑过渡区220、凹槽210的槽口与位于连接杆区域且具有圆倒角及凹槽210的槽壁与槽底间具有圆倒角。
64.实施例4
65.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管支架,该血管支架包括多个支撑环100及多个连接杆200;支撑环100沿血管支架的中轴线间隔分布。其中,支撑环100由首尾相连的多个支撑杆110连接而成,支撑杆110的壁厚d1为0.1mm;连接杆20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支撑杆110的邻接区域120连接。连接杆200远靠近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具有多个凹槽210并呈正弦波结构,具有2个波谷及1个波峰,且相邻的波谷与波峰间的距离d3为0.05m,位于连接杆轴向最外侧的两个凹槽均位于支撑环100中的邻接区域120。
66.实施例5
67.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管支架,该血管支架包括多个支撑环100及多个连接杆200;支撑环100沿血管支架的中轴线间隔分布。其中,支撑环100由首尾相连的多个支撑杆110连接而成,支撑杆110的壁厚d1为0.1mm;连接杆20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支撑杆110的邻接区域120连接。连接杆200远离近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具有多个凹槽210并呈余弦波结构,具有3个波谷及2个波峰,且相邻的波谷与波峰间的距离d3为0.05m,位于连接杆轴向最外侧的两个凹槽均位于支撑环100中的邻接区域120。
68.实施例6
69.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管支架,该血管支架包括多个支撑环100及多个连接杆200;支撑环100沿血管支架的中轴线间隔分布。其中,支撑环100由首尾相连的多个支撑杆110连接而成,支撑杆110的壁厚d1为0.1mm;连接杆20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支撑杆110的邻接区域120连接。连接杆200远离及靠近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均设置有多个凹槽210并呈余弦波结构,均具有2个波谷及1个波峰,位于两侧的波谷对齐且对齐的两个波谷间的距离d4为0.05mm,连接杆200每一侧壁上的位于连接杆轴向最外侧的两个凹槽均位于支撑环100中的邻接区域120。
70.实施例7
71.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管支架,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支撑环100环的支撑杆110及连接杆200部的非凹槽区域的横截面均设置为朝向血管支架中轴线凸出的弧形结构。
72.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7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