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系统与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325389发布日期:2022-01-05 00:38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系统与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医疗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传统精神专科类医院仍然大部分采用原始的管理模式,采用人看人,人盯人的模式尚未将互联网与无线通信技术引入医院管理这中;同时因为精神病人的特殊性往往需要对病人进行约束,对其行为进行限制,因此对精神专科类医院的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同时因为精神病人无法对其行为负责,一旦其从医院走失,进入社会容易造成极大的社会潜在危害;同时因为在对病人的管理中因为人力所限,容易出现管理漏洞从而出现病人走失,自杀等不良时间,给医院的管理带来极大的困惑与压力。本发明将5g通信技术、室内高的精度定位技术(uwb)、电子心率检测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系统整合有效解决精神类专科医院的管理难度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系统与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病人门诊就医;
7.s2、判断步骤s1中就医的病人是否曾经在我院就医,若不是,则分配唯一识别码,并自动生成病人档案;若是,则根据曾经就医时获得的唯一识别码,自动生成病人档案;
8.s3、判断步骤s2中就医的病人是否需要住院治疗,若需要入院治疗,则由主治医生诊断给出护理医嘱,并在医嘱中给出病人管理类型,并进入下一步;若不需要入院治疗,则病人不收入医院;
9.s4、由责任护士根据步骤s3中主治医生在护理医嘱中给出的病人管理类型配置护理管理等级,并将护理管理等级中相关配置信息写于入院治疗病人所佩戴的手环中;其中,相关配置信息是指不同管理类型对应不同护理管理等级,并根据护理管理等级约定配置不同门禁等级、活动区域、护理频率;
10.s5、在管理后台根据步骤s4给出的相关配置信息对每个病人进行相关的自动化管理;
11.s6、由责任护士根据步骤s5中管理后台的自动化管理对所有病人进行护理。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s5中的自动化管理具体包含:
13.5.1根据病人手环的定位信息,判断病人是否在指定活动区域,若不在指定活动区域则判断为病人位置失控,发送报警信息到管理后台以通知步骤s6责任护士;
14.5.2授权门禁管理:手环中配置信息根据该病人的管理类型,授权通过其允许通过的活动区域的电子围栏的门禁;
15.5.3手环监测病人心跳,实时给出心率数值,若心率低于50,则判断病人有自杀行为,发送报警信息到管理后台以通知步骤s6责任护士;若手环监测到心跳是否为0,则判断手环脱落发送报警信息到管理后台以通知步骤s6责任护士;
16.5.4根据病人活动区域摄像头获取移动物体(精神病人)实时图像,将图像传输至管理后台,管理后台根据危险行为模型进行匹配判断,若识别到危险行为,即图像与管理后台预存的危险行为模型匹配,则进行报警;其中,异常行为包括打架、自残。
1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系统,包括病人活动区域内设有的工业微基站、每个病人佩戴的手环、病人活动区域内设有的多个摄像头、病人活动区域内每个房间或进出口的电子围栏、护士站内设有的管理后台监控端(如计算机)、以及蜂窝基站;
18.每个手环均与工业微基站、蜂窝基站以及病人活动区域内每个房间或进出口的的电子围栏通讯连接;
19.工业微基站、蜂窝基站以及病人活动区域内的每个摄像头均与护士站内的管理后台监控端通讯连接。
20.具体的,每个手环均与工业微基站连接,所述工业微基站与管理后台监控端通讯连接,管理后台监控端通过工业微基站获得每个手环佩戴者的位置信息;
21.每个手环均通过蜂窝基站与管理后台监控端通讯连接,并将手环佩戴者的位置、心率信息发送到管理后台监控端;每个摄像头均与管理后台监控端电连接,用于将摄像头拍摄到的病人活动区域内图片发送到管理后台监控端;
22.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每个病人佩戴的手环上均设置有一个rfid标签,在病人活动区域的每个房间或进出口的电子围栏内均设置有一个rfid读写器;电子围栏内的rfid读写器用于识读所有病人佩戴的手环上设有的rfid标签,以判断是否允许该病人通过该电子围栏。每个rfid标签内存储有对应手环的电子围栏门禁识别码。
23.上述技术方案中,管理后台监控端内安装有上述所述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方法的计算机控制程序;
24.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病人佩戴的手环均包含有mcu、北斗定位芯片、uwb模块、震动马达模块、心率传感器、4g/5g模组、rfid标签和液晶显示屏;所述mcu分别与北斗定位芯片、uwb模块、震动马达模块、心率传感器、4g/5g模组、rfid标签和液晶显示屏电连接;
25.其中,北斗定位芯片用于获取微信定位信号;
26.所述uwb模块用于手环室内定位;
27.震动马达模块用于震动提醒;
28.心率传感器用于采集佩戴者的心率信息;
29.4g/5g模组用于与蜂窝网络进行数据通信;
30.rfid标签用于rfid射频信息读写;
31.每个所述手环的mcu通过4g/5g模组经蜂窝基站与管理后台监控端通讯连接,用于将mcu接收到的手环佩戴者的位置、心率信息发送到管理后台监控端;
32.每个所述手环的uwb模块均通过工业微基站与管理后台监控端通讯连接,管理后台监控端通过工业微基站获得每个手环佩戴者的位置信息。
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4.1、通过手环对病人进行数字化无人定位管理,避免了人盯人,人看人的传统精神
病人管理模式,极大的减轻的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35.2、通过手环对病人心跳的监控,手环内置监测算法在心跳异常情况下,病人可能发生急危情况进行报警;
36.3、本发明通过室内高精度定位,对病人活动区域进行判断,判断其是否在运行范围内;同时采用图像识别对比技术,对精神病人的实时图像跟系统中的异常行为模型进行对比,若符合相关异常行为则进行异常报警,实现了病人的实施监管,同时通过室内高精度定位,可以以限制病人活动范围,具有超出区域报警功能,以此达到防走失目的。
附图说明
37.图1为本发明中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38.图2为本发明中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39.图3为本发明中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系统的原理图;
40.图4为uwb的定位原理示意图;
41.图中,1、工业微基站;2、手环;2.1、mcu;2.2、北斗定位芯片;2.3、uwb模块;2.4、震动马达模块;2.5、心率传感器;2.6、4g/5g模组;2.7、rfid标签;2.8、液晶显示屏;3、摄像头;4、电子围栏;4.1、rfid读写器;5、管理后台监控端;6、蜂窝基站;100、病人活动区域;101、房间;200、护士站。
具体实施方式
42.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3.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44.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5.s1、病人门诊就医;
46.s2、判断步骤s1中就医的病人是否曾经在我院就医,若不是,则分配唯一识别码,并自动生成病人档案;若是,则根据曾经就医时获得的唯一识别码,自动生成病人档案;
47.s3、判断步骤s2中就医的病人是否需要住院治疗,若需要入院治疗,则由主治医生诊断给出护理医嘱,并在医嘱中给出病人管理类型,并进入下一步;若不需要入院治疗,则病人不收入医院;在此步骤中,不管是否入院治疗,均录入病人治疗病例与诊断记录,且入院治疗的病人,后续护理记录也均进行录入;
48.s4、由责任护士根据步骤s3中主治医生在护理医嘱中给出的病人管理类型配置护理管理等级,并将护理管理等级中相关配置信息写于病人佩戴的手环中;其中,相关配置信息是指不同管理类型对应不同护理管理等级,并根据护理管理等级约定配置不同门禁等级
(手环中rfid标签存储有对应手环的电子围栏门禁识别码)、活动区域、护理频率;
49.s5、在管理后台根据步骤s4给出的相关配置信息对每个病人进行相关的自动化管理;
50.s6、由责任护士根据步骤s5中管理后台的自动化管理对病人进行护理。
51.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s5中的自动化管理具体包含如下内容:
52.5.1、根据病人手环的定位信息,判断病人是否在指定活动区域,若不在指定活动区域,则判断病人位置失控,发送报警信息到管理后台以通知步骤s6中的责任护士;
53.5.2、授权门禁管理:手环中配置信息根据该病人的管理类型,授权通过其允许通过的活动区域的电子围栏的门禁;其中,通过手环上rfid标签实现门禁,uwb模块实现位置定位;
54.5.3、手环监测病人心跳,实时给出心率数值,若心率低于50,则判断病人有自杀行为,发送报警信息到管理后台以通知步骤s6中的责任护士;若手环监测到心跳为0,则判断手环脱落,发送报警信息到管理后台以通知步骤s6中的责任护士;
55.5.4、根据病人活动区域摄像头获取移动物体(精神病人)实时图像,将图像传输至管理后台,管理后台根据危险行为模型进行匹配判断,若识别到危险行为则进行报警;其中,异常行为包括打架、自残。
56.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内容,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病人佩戴的手环2,包含mcu 2.1、北斗定位芯片2.2、uwb模块2.3、震动马达模块2.4、心率传感器2.5、4g/5g模组2.6、rfid标签2.7和液晶显示屏(lcd)2.8;mcu 2.1分别与北斗定位芯片2.2、uwb模块2.3、震动马达模块2.4、心率传感器2.5、4g/5g模组2.6、rfid标签2.7和液晶显示屏lcd 2.8电连接;
57.其中,mcu2.1是指单片机或微型处理器,如型号为stm32f103rbt6;
58.北斗定位芯片2.2用于获取微信定位信号,如型号为atgm332d;
59.uwb模块2.3用于手环室内定位,如型号为dwm1000;
60.震动马达模块2.4用于震动提醒,如型号为xhxdz1030;
61.心率传感器2.5用于采集佩戴者的心率信息,如型号为arduino max30102;
62.4g/5g模组2.6用于与蜂窝网络进行数据通信,如型号为sim7600;
63.rfid标签2.7用于rfid射频信息读写;
64.工业微基站1用于uwb定位与室内wifi通信,工业微基站1为uwb基站,如型号为dwm1000;
65.液晶显示屏2.8用于显示mcu 2.1接收到的位置、心率信息等;
66.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内容,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参阅图2和图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系统,包括工业微基站1、每个病人佩戴的手环2、病人活动区域100设有的摄像头3、病人活动区域100内每个房间101的电子围栏4和护士站200内设有的管理后台监控端5;
67.其中,手环2包含mcu 2.1、北斗定位芯片2.2、uwb模块2.3、震动马达模块2.4、心率传感器2.5、4g/5g模组2.6、rfid标签2.7和液晶显示屏lcd 2.8;mcu分别与北斗定位芯片2.2、uwb模块2.3、震动马达模块2.4、心率传感器2.5、4g/5g模组2.6、rfid标签2.7和液晶显示屏lcd 2.8电连接;
68.每个手环2的mcu 2.1均通过其相应的4g/5g模组2.6经蜂窝基站6与管理后台监控端5通讯连接,用于将mcu2.1接收到的手环佩戴者的位置、心率信息发送到管理后台监控端5;蜂窝基站6就是我们手机通信的基站,手环2将相关信息通过蜂窝基站6传递到基站接收后台,基站接收后台将信息转发到管理后台监控端5,管理后台监控端5反向流程将数据发送至手环2;
69.每个手环2的uwb模块2.3与工业微基站1连接,工业微基站1与管理后台监控端5通讯连接,管理后台监控端5通过工业微基站1获得手环佩戴者的定位信息;工业微基站1中有uwb模块,手环2中也存在uwb模块,可以通过uwb模块进行室内高精度定位;uwb为(uwb)是一种无载波通信技术通过该技术可以实现室内的高精度定位,可达到厘米级别;
70.每个摄像头3均与管理后台监控端5电连接;
71.在病人活动区域100的每个房间或进出口的电子围栏内4均设置有一个rfid读写器4.1(如型号为uhf900m);电子围栏4内的rfid读写器4.1用于识读所有病人佩戴的手环2上设有的rfid标签2.7,以判断是否允许该病人通过该电子围栏4。每个rfid标签2.7内存储有对应手环2的电子围栏门禁识别码。
72.管理后台监控端5内安装有上述所述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方法的计算机控制程序;例如,管理后台监控端5为计算机,计算机内置上述所述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方法的计算机控制程序。
73.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内容,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工业微基站1个数至少有3个,多个工业微基站1分布安装在病人活动区域100内;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手环2与工业微基站1之间通过uwb进行室内高精度定位;具体为:uwb的定位原理是通过分别测量移动终端(手环2)与三个或更多基站(工业微基站1)之间信号的传播时间来定位。它采用了圆周定位,假如己知移动终端到基站i的直线距离尺ri,那么由几何原理可知,移动终端的位置一定在以基站i的位置为圆心,ri为半径的圆周上。即若移动终端的位置(x0,y0),基站位置为(x
i
,y
i
),则两者满足如下关系:
74.(x0‑
x
i
)2+(y0‑
y
i
)2=r
i2
,i=1,2,3
75.算法的原理如图4所示,图中,(x1,y1)为基站1的圆心坐标,r1为基站1到移动终端(手环2)的距离;(x2,y2)为基站2的圆心坐标,r2为基站2到移动终端(手环2)的距离;(x3,y3)为基站3的圆心坐标,r3为基站2到移动终端(手环2)的距离;
76.本发明包含以下功能:
77.一、病人佩戴手环:手环提供室内病床级别高精度定位;
78.1.手环与工业微基站相连,实现室内的高精度定位;
79.2.手环提供病人基本体征监测(如:心跳);
80.3.手环具备授权开启后,脱离报警功能,可以远程上传数据,监测有严重危险倾向的病人。
81.二、病人活动区域设置多个摄像头:
82.1、基于视频的危险行为报警(给病人以震慑)
83.1)具备异常行为识别功能,例如:自残行为(撞墙、割腕、上吊);
84.2)违禁物品识别,在特定区域不能出现尖锐物品等相关设备;
85.3)破坏行为识别,通过视频,对门窗,等其它物品的破坏进行识别;
86.4)医护不规范行为识别。
87.2、活动区域的病房设置电子围栏,通过授权门禁系统:无关床护士允许无进出权限;或者分时段进入权限。
88.三、护士站功能:
89.1.科室化屏幕,显示各病房、病人位置、状态、以及相关预警;
90.2.预警信息具备声音提升功能;预警包含危险报警、护理与治疗提醒;
91.3.病人非法进入非权限区域
92.4.责任护士未按照要求定时巡视;
93.5.病人异常行为大数据分析与预警。
94.本发明中对病人治疗过程,检查记录,与系统自动采集数据进行对比,给主管医生诊断提供依据;具体过程依次为:
95.1.病人案例数字化(录入或者系统病案);
96.2.对同类病例进行筛选;
97.3.对治疗过程进行比对;
98.4.对治疗结果进行比对;
99.5.筛选推荐使用频度最高的方案;
100.6.在频度排名前10的方案中统计治疗效果为优的治疗方案进行推荐。
101.进一步的,本发明还预留病例自动化分析接口,进行月、季、年的治疗管理统计分析,给出优缺进行提升;
102.本发明还可通过系统对人员工作绩效进行自动化有依据评测。
10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