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年人监护及辅助康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76201发布日期:2022-03-01 22:49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老年人监护及辅助康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老人监护及辅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老年人监护及辅助康复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以及老年人口规模的日益膨胀,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引发了全社会对老龄问题的关注,其中老年人的养老监护问题以及如何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问题更是所有老龄问题的焦点。目前市场上关于老人健康监护的产品也较多,例如gps老人监护手机可以通过手机让老人家属进行即时定位跟踪或者历史运动轨迹查询,还有老人监护报警呼叫系统,是在老人健康出现异常状况时,通过按下呼叫器上的按钮向外界求救,此外还有心率血氧检测模块构建的监护系统,主要用于检测老人的心率体征,在配合一些肢体康复训练设备,可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对老人的体征进行监测,特别适用于肢体康复期的老人使用。
3.目前,心率血氧检测模块虽然可以监测老人体征,但是还需配备单独的康复训练装置,并且传统的康复训练装置功能单一,特别是对于四肢肢体患病的老人,无法实现多项康复训练需求,并且监护系统设备穿戴在肢体上也一定程度上影响老人进行肢体康复训练。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老年人监护及辅助康复系统,具备训练功能丰富,使用时防护性好安全性高,可以满足肢体患病老人的多项康复训练需求,并且训练时无需将监护设备穿戴在肢体上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康复训练装置功能单一,特别是对于四肢肢体患病的老人,无法实现多项康复训练需求,并且监护系统设备穿戴在肢体上也一定程度上影响老人进行肢体康复训练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老年人监护及辅助康复系统,包括心率血氧监测模块和康复装置,所述康复装置由龙门架和两个横杆组成,所述龙门架倾斜设置,且龙门架的两个竖直部一端分别与两个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杆壁上固定连接有矩形框和条形框,所述矩形框内设有传动机构,所述矩形框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有横板,所述矩形框的上端通过方孔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条形框的一侧通过第一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轴壁上连接有摆动机构,所述条形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手扶支架,所述龙门架的侧壁倾斜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背板,所述龙门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均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横杆的杆壁上倾斜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
8.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丝杆,所述丝杆的杆壁上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管,所述矩
形框的上端通过矩形通孔滑动套接有两个矩形杆,两个所述矩形杆的上端均穿过矩形通孔并与横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心率血氧监测模块嵌设在横板的上端,所述矩形杆的杆壁与内螺纹管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内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侧壁通过第二滚动轴承与丝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矩形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二滚动轴承与丝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内螺纹管的管壁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矩形杆的杆壁通过条形孔与螺纹柱的侧壁滑动套接,所述螺纹柱的一端穿过条形孔并套接有垫圈,所述垫圈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块,所述矩形杆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位槽,其中两个所述定位槽分别与两个定位块卡接,所述螺纹柱的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矩形框相对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与内螺纹管的管壁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座板和两个传动杆,所述矩形框通过方孔分别与两个传动杆滑动套接,所述传动杆的上端穿过方孔并与横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座板通过铰链与矩形框的一侧铰接,所述矩形框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口,两个所述安装口内均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杆壁通过旋转轴与安装口相对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杆的一端设有弯折部,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与座板的下端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下端与定位杆的杆壁接触。
11.优选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摇臂和摆臂,所述摇臂的一端位于条形框内并与转轴的轴壁固定连接,且摇臂的侧壁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条形框内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摇臂通过条形通孔与传动轴滑动套接,所述摆臂位于条形框外并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摆臂的侧壁通过第三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相对的一侧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脚踏板,其中一个所述销轴的轴壁上套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与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与脚踏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脚踏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与挡板的侧壁接触。
12.优选的,所述摆臂的一侧通过两个轴承座转动连接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条形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锥齿圈,所述锥齿圈与转轴同轴心,所述锥齿圈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联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三锥齿轮,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第三锥齿轮同轴心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横板的一端倾斜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杆壁上固定连接有v形结构的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形架,所述u形架上固定连接有制动杆。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老年人监护及辅助康复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发明在使用的时候,老人坐在座板上,上肢双臂放置在横板上,并用手大拇指扣住圆杆,剩余手指抓握制动杆,此时老人的手腕内侧与心率血氧监测模块接触,进而可以实现监护老人的体征数据,保持双脚放置在地面,需要进行站立训练下至力量时,由康复人
员控制传动机构使横板上升,横板上升时可托举老人腋下抬起老人身躯,此时可以减轻老人腿部的发力力度,循序渐进的对老人的下肢进行有效的站立训练,在横板上升时,传动杆上升与定位杆分离撤销作用力,作用力消失时,定位杆围绕旋转轴摆动,定位杆摆动至安装口内时,座板在重力的作用下摆动至竖直状态,此时座板可自动折叠,使辅助训练装置的内部空间增大,避免老人行走时撞击到下肢,进而可以进行行走康复训练,老人行走时,由龙门架、横杆、固定杆、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组成的底座结构可以使辅助康复训练装置跟随老人的身体移动,提高了康复训练时的安全性,有效的保护老人的身体,训练完成后,传动机构带动横板下移,横板下移带动传动杆下移挤压定位杆上的弯折部,弯折部受力时带动定位杆摆动,定位杆摆动时带动顶块挤压座板,座板受力时摆动至水平状态,进而在老人身体下移时,座板由下向上摆动,进而可以有效的托举老人的身体,在坐稳后,双脚放置在摆动机构上,此时康复人员可推动老人,有助于老人休息,并且摆动机构能够对老人的下肢进行摆动训练,从而能够使辅助康复训练系统实现多种康复训练需求,而且也能够同步检测老人的体征数据。
17.2、本发明设置有传动机构,在使用时,启动第一电机带动丝杆旋转,丝杆旋转时带动内螺纹管移动,内螺纹管上升时带动矩形杆使横板上升,横板上升时可托举老人身体上升,此时老人可以借助传动机构的托举力度训练下至力量,在横板下移时老人可缓慢的坐在座板上休息,并且根据老人的身高,使用前,使用扳手拧动螺母,螺母松动后拉动垫圈使定位块与定位槽分离,此时可以单独拉动横板使矩形杆移动,移动至合适位置时,重新拧动螺母挤紧垫圈对矩形杆进行锁紧固定,提高了传动机构的灵活性,使康复训练系统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老人使用。
18.3、本发明设置有摆动机构,在使用时,由康复人员拉动脚踏板受力,脚踏板受力时围绕销轴摆动,摆动至与挡板垂直时,限位块与挡板接触,此时老人的双脚可放置在脚踏板上并借助绑带图中未示出进行固定,然后启动第二电机驱动转盘旋转,转盘旋转时带动传动轴做圆周运动,传动轴运动时带动摇臂使转轴往复摆动,转轴摆动时带动摆臂往复摆动,摆臂摆动时带动挡板使脚踏板往复摆动,在摆动时,老人的膝关节随摆臂摆动相同的角度,并且脚踝关节处随脚踏板摆动相同的角度,进而能够有助于对老人的下肢关节处进行康复训练以及康复训练后的放松下肢关节,在摆臂摆动时,联动轴跟随摆动相同的角度,并且摆动过程中,联动轴上的第一锥齿轮围绕锥齿圈滚动时发生旋转,第一锥齿旋转带动联动轴使第二锥齿轮旋转,第二锥齿轮旋转带动第三锥齿轮使连接轴旋转,连接轴旋转时带动挡板和脚踏板摆动,进而可以使脚踏板上老人的脚踝关节处弯曲一定的角度,提高了康复训练的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老年人监护及辅助康复系统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老年人监护及辅助康复系统图1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老年人监护及辅助康复系统图2的局部剖视图;
22.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老年人监护及辅助康复系统图1中固定板的剖视图;
23.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老年人监护及辅助康复系统中摆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老年人监护及辅助康复系统图5的后视图;
25.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老年人监护及辅助康复系统图5中摆臂、联动轴、脚踏板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老年人监护及辅助康复系统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27.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老年人监护及辅助康复系统图2中的b处结构放大图;
28.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老年人监护及辅助康复系统图2中内螺纹管和螺纹柱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老年人监护及辅助康复系统的使用效果图;
30.图1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老年人监护及辅助康复系统图11中传动机构和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横杆;2、条形框;3、矩形框;4、固定杆;5、第一滚轮;6、龙门架;7、支撑杆;8、背板;9、横板;10、心率血氧监测模块;11、固定板;12、手扶支架;13、锥齿圈;14、座板;15、摆臂;16、脚踏板;17、第二滚轮;18、定位杆;19、弯折部;20、矩形板;21、第一电机;22、滑块;23、内螺纹管;24、丝杆;25、矩形杆;26、传动杆;27、顶块;28、滑槽;29、圆杆;30、制动杆;31、弹性板;32、转盘;33、第二电机;34、摇臂;35、传动轴;36、挡板;37、第三锥齿轮;38、第二锥齿轮;39、联动轴;40、第一锥齿轮;41、螺纹柱;42、螺母;43、定位块;44、垫圈;45、扭力弹簧;46、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3.实施例1:
34.如图1-12,一种老年人监护及辅助康复系统,包括心率血氧监测模块10和康复装置,心率血氧监测模块10采用型号为max30102的生物传感器模块,此技术在生活中已被广泛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知晓,故不再做过多赘述,康复装置由龙门架6和两个横杆1组成,龙门架6倾斜设置,且龙门架6的两个竖直部一端分别与两个横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横杆1的杆壁上固定连接有矩形框3和条形框2,矩形框3内设有传动机构,矩形框3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有横板9,横板9的一端倾斜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一端开设有缺口,缺口内固定连接有圆杆29,圆杆29的杆壁上固定连接有v形结构的弹性板31,弹性板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形架,u形架上固定连接有制动杆30,矩形框3的上端通过方孔连接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座板14和两个传动杆26,矩形框3通过方孔分别与两个传动杆26滑动套接,传动杆26的上端穿过方孔并与横板9的下端固定连接,座板14通过铰链与矩形框3的一侧铰接,矩形框3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口,两个安装口内均设有定位杆18,定位杆18的杆壁通过旋转轴与安装口相对的两侧转动连接,定位杆18的一端设有弯折部19,定位杆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块27,顶块27与座板14的下端滑动连接,传动杆26的下端与定位杆18的杆壁接触,条形框2的一侧通过第一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轴壁上连接有摆动机构,传动机构与摆动机构的电机驱动件均采用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需配备减速齿轮箱,
条形框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手扶支架12,龙门架6的侧壁倾斜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7两个支撑杆7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背板8,龙门架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4,两个固定杆4的下端均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5,横杆1的杆壁上倾斜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17。
35.本发明在使用的时候,老人坐在座板14上,上肢双臂放置在横板9上,并用手大拇指扣住圆杆29,剩余手指抓握制动杆30,此时老人的手腕内侧与心率血氧监测模块10接触,进而可以实现监护老人的体征数据,手掌虎口用力时,制动杆30受力带动弹性板31变形,此时可以锻炼手掌的抓握力度,保持双脚放置在地面,需要进行站立训练下至力量时,由康复人员控制传动机构使横板9上升,横板9上升时可托举老人腋下抬起老人身躯,此时可以减轻老人腿部的发力力度,循序渐进的对老人的下肢进行有效的站立训练,在横板9上升时,传动杆26上升与定位杆18分离撤销作用力,作用力消失时,定位杆18围绕旋转轴摆动,定位杆18摆动至安装口内时,座板14在重力的作用下摆动至竖直状态,此时座板14可自动折叠,使辅助训练装置的内部空间增大,避免老人行走时撞击到下肢,进而可以进行行走康复训练,老人行走时,由龙门架6、横杆1、固定杆4、第一滚轮5和第二滚轮17组成的底座结构可以使辅助康复训练装置跟随老人的身体移动,提高了康复训练时的安全性,有效的保护老人的身体,训练完成后,传动机构带动横板9下移,横板9下移带动传动杆26下移挤压定位杆18上的弯折部19,弯折部19受力时带动定位杆18摆动,定位杆18摆动时带动顶块27挤压座板14,座板14受力时摆动至水平状态,进而在老人身体下移时,座板14由下向上摆动,进而可以有效的托举老人的身体,在坐稳后,双脚放置在摆动机构上,此时康复人员可推动老人,有助于老人休息,并且摆动机构能够对老人的下肢进行摆动训练,从而能够使辅助康复训练系统实现多种康复训练需求,而且也能够同步检测老人的体征数据。
36.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有所不同的是;
37.参照图2-3和图9-10,传动机构包括丝杆24,丝杆24的杆壁上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管23,矩形框3的上端通过矩形通孔滑动套接有两个矩形杆25,两个矩形杆25的上端均穿过矩形通孔并与横板9的下端固定连接,心率血氧监测模块10嵌设在横板9的上端,矩形杆25的杆壁与内螺纹管23的管壁固定连接,矩形框3内固定连接有矩形板20,矩形板20的侧壁通过第二滚动轴承与丝杆24的一端转动连接,矩形板2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1,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穿过第二滚动轴承与丝杆24的下端固定连接,内螺纹管23的管壁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柱41,矩形杆25的杆壁通过条形孔与螺纹柱41的侧壁滑动套接,螺纹柱41的一端穿过条形孔并套接有垫圈44,垫圈4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块43,矩形杆25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位槽,其中两个定位槽分别与两个定位块43卡接,螺纹柱41的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母42,矩形框3相对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28,两个滑槽28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22,滑块22的一端与内螺纹管23的管壁固定连接。
38.本发明设置有传动机构,在使用时,启动第一电机21带动丝杆24旋转,丝杆24旋转时带动内螺纹管23移动,内螺纹管23上升时带动矩形杆25使横板9上升,横板9上升时可托举老人身体上升,此时老人可以借助传动机构的托举力度训练下至力量,在横板9下移时老人可缓慢的坐在座板14上休息,并且根据老人的身高,使用前,使用扳手拧动螺母42,螺母42松动后拉动垫圈44使定位块43与定位槽分离,此时可以单独拉动横板9使矩形杆25移动,移动至合适位置时,重新拧动螺母42挤紧垫圈44对矩形杆25进行锁紧固定,提高了传动机
构的灵活性,使康复训练系统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老人使用。
39.实施例3:基于实施例1有所不同的是;
40.参照图5-8,摆动机构包括摇臂34和摆臂15,摇臂34的一端位于条形框2内并与转轴的轴壁固定连接,且摇臂34的侧壁开设有条形通孔,条形框2内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3,第二电机3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32,转盘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轴35,摇臂34通过条形通孔与传动轴35滑动套接,摆臂15位于条形框2外并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摆臂15的侧壁通过第三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36,挡板3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块,两个安装块相对的一侧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脚踏板16,其中一个销轴的轴壁上套接有扭力弹簧45,扭力弹簧45的一端与挡板36的一侧固定连接,扭力弹簧45的另一端与脚踏板16的侧壁固定连接,脚踏板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6,限位块46的一侧与挡板36的侧壁接触,摆臂15的一侧通过两个轴承座转动连接有联动轴39,联动轴3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0,条形框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锥齿圈13,锥齿圈13与转轴同轴心,锥齿圈13与第一锥齿轮40啮合,联动轴3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8,第二锥齿轮38的一侧啮合有第三锥齿轮37,连接轴的一端与第三锥齿轮37同轴心固定连接。
41.本发明设置有摆动机构,在使用时,由康复人员拉动脚踏板16受力,脚踏板16受力时围绕销轴摆动,摆动至与挡板36垂直时,限位块46与挡板36接触,此时老人的双脚可放置在脚踏板16上并借助绑带(图中未示出)进行固定,然后启动第二电机33驱动转盘32旋转,转盘32旋转时带动传动轴35做圆周运动,传动轴35运动时带动摇臂34使转轴往复摆动,转轴摆动时带动摆臂15往复摆动,摆臂15摆动时带动挡板36使脚踏板16往复摆动,在摆动时,老人的膝关节随摆臂15摆动相同的角度,并且脚踝关节处随脚踏板16摆动相同的角度,进而能够有助于对老人的下肢关节处进行康复训练以及康复训练后的放松下肢关节,在摆臂15摆动时,联动轴39跟随摆动相同的角度,并且摆动过程中,联动轴99上的第一锥齿轮40围绕锥齿圈13滚动时发生旋转,第一锥齿轮40旋转带动联动轴39使第二锥齿轮38旋转,第二锥齿轮38旋转带动第三锥齿轮37使连接轴旋转,连接轴旋转时带动挡板36和脚踏板16摆动,进而可以使脚踏板16上老人的脚踝关节处弯曲一定的角度,提高了康复训练的效果。
42.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