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拭子取样装置及咽拭子采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33835发布日期:2022-04-13 16:38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咽拭子取样装置及咽拭子采样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咽拭子取样装置及咽拭子采样系统。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咽拭子检查是呼吸内科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检查方式,咽拭子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在现代医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规范安全的采集到咽拭子标本并保证标本质量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咽拭子人工采样过程中,需要先通过棉签获取待检测样本,再将试管打开,将待检测样本密封于试管内,整个采样过程中,医护人员易接触到患者的口腔内部,造成交叉感染,整个采样过程步骤也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咽拭子取样装置及咽拭子采样系统,用以实现快速、安全地完成咽拭子取样的技术效果。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咽拭子取样装置,包括:试管;取样件,包括取样器和一端与所述取样器相连的连接杆,用于获取待测试样本并置于所述试管内;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夹持机构被夹持时适于控制所述取样件取样,且所述夹持机构与所述试管密封连接,以使完成取样的所述取样件密封于所述试管内。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咽拭子取样装置,包括试管、取样器、连接杆和夹持机构,其中,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取样器和夹持机构相连,在咽拭子取样装置未被使用前,夹持机构嵌设于试管的端口与试管密封连接,以使取样器和连接杆密封于试管内,保证取样件的卫生,防止取样件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当使用咽拭子取样装置获取待测试样本时,将夹持机构脱离于试管,以从试管内取出取样器和连接杆,在获取待测试样本时,夹持住夹持机构以控制连接杆转动,带动与连接杆相连的取样器取样,完成取样后,将夹持机构与试管密封连接,以使取样器和连接杆又密封回试管内。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咽拭子取样装置将密封试管的装置与咽拭子取样件设计为一体结构,在借助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咽拭子取样装置获取待测试样本时,只需打开试管、进行采样、密封试管,而现有技术中需要获取取样装置、进行采样、打开试管、将完成取样的样本放入试管内、密封试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咽拭子取样装置进行取样的步骤更为简洁高效、夹持机构既可以由人工夹持也可以通过机器人或机械手等智能装置夹持,为咽拭子取样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提供了可能,同时通过在夹持机构与取样器之间设置连接杆,在可以完成取样的前提下,延长了人手距离待测试者口腔距离,避免人手进入待测试者口腔内部造成交叉感染,从而达到了快速、安全地完成咽拭子取样的技术效果。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相连,并用于设置在所述试管的开口端,以密封所述试管;夹持柄,罩设在所述密
封塞的第二端,所述夹持柄挤压所述密封塞时适于控制所述取样件取样。
7.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夹持机构包括密封塞和夹持柄,密封塞的两端分别与夹持柄和连接杆相连,密封塞至少局部嵌设于试管的开口端并与试管的内壁抵接,以使与密封塞相连的连接杆和取样器密封在试管内,保证取样器和连接杆的卫生,夹持柄罩设在密封塞上,并暴露在试管外部,用于供人手或机器人或机械手夹持,以控制密封塞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和取样器转动,以完成取样,整个取样过程中,与人手或机械手接触的夹持柄始终暴露在试管外部,不会进入试管内部,保证了样本密封环境的卫生,防止样本受到污染。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夹持柄朝向所述密封塞的一侧限定有容置槽,所述密封塞嵌设于所述容置槽内并与所述容置槽连接。
9.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密封塞沿密封塞轴向的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t”字形。夹持柄朝向密封塞的一侧限定出容置槽,夹持柄背离密封塞的一侧延伸出夹持手柄,人手或机械手可以夹持容置槽的外壁,也可以夹持夹持手柄,当密封塞的截面形状为“t”字形时,密封塞嵌设于容置槽内,且密封塞的“t”字上端与容置槽的内壁抵接,密封塞的“t”字竖轴的外径与试管的内径相适配,当密封塞嵌设于试管内密封试管时,试管的外周恰好嵌设在容置槽的内壁与密封塞“t”字竖轴的外壁之间,进一步保证试管的密封性。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咽拭子取样装置,还包括:咽拭子口杯,所述咽拭子口杯的杯底与夹持机构相连,所述咽拭子口杯的杯口背离所述取样件,所述咽拭子口杯的杯底用于固定测试者的口腔。
11.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咽拭子取样装置还包括咽拭子口杯,咽拭子口杯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开口的一端为咽拭子口杯的杯口,封闭的一端为咽拭子口杯的杯底,在不使用咽拭子取样装置获取待测试样本时,咽拭子口杯为一个独立的部件,在借助咽拭子取样装置获取待测试样本时,需将咽拭子口杯与夹持机构相连,具体地,咽拭子口杯的杯底与夹持机构相连,咽拭子口杯的杯口背离取样器,在取样过程中,测试者打开口腔后,含住咽拭子口杯的杯底,取样器深入测试者口腔内进行取样,通过咽拭子口杯使得测试者在取样过程中始终保持口腔打开的状态,保证取样过程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通过咽拭子口杯将夹持住夹持机构的人手或机械手与测试者口腔隔离,杜绝与测试者口腔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交叉感染。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塞的外周侧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咽拭子口杯的杯底设有连接口,所述咽拭子口杯通过所述连接口套设于所述夹持机构,且所述咽拭子口杯的杯底嵌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13.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取样器和连接杆依次从咽拭子口杯的杯口穿过进入咽拭子口杯的内部并延伸出咽拭子口杯的杯底,使得咽拭子口杯杯底的连接口嵌设于环形凹槽内,从而将咽拭子口杯与夹持机构紧相连。
14.应注意的是,环形凹槽可以是密封塞的中部向靠近密封塞的轴圆周收缩形成,也可以将环形凹槽直接套设在密封塞的外周侧,此处并不限制环形凹槽的具体形成方式,只要使咽拭子口杯可以与夹持机构紧连接即可,因为均能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所以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咽拭子口杯的外周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咽拭子口杯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
1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咽拭子口杯的外周侧间隔设置多个凸起,每个凸起均沿咽拭子口杯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相邻的两个凸起之间限定出凹槽,当测试者在进行取样过程中,测试者含住咽拭子口杯的杯底并发出“a”声以充分暴露采样部位时,相邻凸起之间限定出的凹槽可以方便测试者口腔内部与外部的气体导流,帮助测试者能够有效的发声。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夹持柄与所述密封塞均为硅胶件;和/ 或所述夹持柄与所述密封塞为一体成型或分体连接成型;和/或所述咽拭子口杯的杯底为硅胶件。
1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夹持柄和密封塞均为硅胶件,硅胶件不但具备食品级安全性,同时具备一定的柔韧性,从而使得密封塞便于进行试管的密封,保证样本取样的安全性和卫生性,也使得夹持柄的摩擦力增大,方便人手或机械手夹持住夹持柄;咽拭子口杯的杯底也是硅胶件,因为,为了使咽拭子口杯与夹持机构紧连接,咽拭子口杯杯底的连接口内径略小于密封塞的外径,当与夹持机构进行连接时,便于密封塞穿过咽拭子口杯杯底的连接口,与咽拭子口杯进行紧连接。
19.夹持柄和密封塞可以是一体成型,方便生产制造,两者也可以单独生产制造后再组装连接成型,便于更换损坏的夹持柄或密封塞。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咽拭子口杯沿杯体轴向的截面形状为梯形。
21.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咽拭子口杯沿杯体轴向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位于上方的咽拭子口杯的杯底可以嵌设于位于下方的咽拭子口杯的杯体内部,从而实现堆叠叠放,便于收纳,减少占用空间。
22.当然,咽拭子口杯沿杯体轴向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为矩形,由于均能实现本技术的通过咽拭子口杯使得测试者在取样过程中始终保持口腔打开的状态,保证取样过程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通过咽拭子口杯将夹持住夹持机构的人手或机械手与测试者口腔隔离,杜绝与测试者口腔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交叉感染的技术效果,所以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23.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咽拭子采样系统,包括:输送装置和装配采样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输送带,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输送带输送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咽拭子取样装置;所述装配采样装置设置在所述输送带输送路径的旁侧,包括抓取装置,用于抓取所述咽拭子取样装置并将所述夹持机构、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取样器抽离出所述试管,并将已抽离出的所述夹持机构与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咽拭子取样装置中的所述咽拭子口杯连接,将所述咽拭子口杯固定测试者的口腔,所述抓取装置夹持所述夹持机构适于控制所述取样件取样,并将已完成取样的所述夹持机构与所述咽拭子口杯分离后嵌设回所述试管内密封。
24.所述咽拭子采样系统,还包括:信息识别与储存系统,用于识别测试者的身份信息并储存;废弃物回收系统,包括收纳容器,所述收纳容器上设置有自动闸门,所述抓取装置将完成取样的且已与所述夹持结构分离的所述咽拭子口杯放入所述收纳容器内,所述自动闸门关闭;消毒系统,用于对所述装配采样装置和所述废弃物回收系统进行消毒。
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咽拭子采样系统,包括:输送装置、装配采样装置、信息识别与存储系统、废弃物回收系统和消毒系统,其中,装配采样装置设置在输送装置输送路径的旁侧,输送装置用于将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咽拭子取样装置输送至装配采样装置处,装配采样装置处放置有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咽拭子口杯,装配采样装置抓取咽拭子取样装置
的夹持机构并将咽拭子口杯与夹持机构进行紧连接后,将已连接的咽拭子口杯供测试者含住后,控制取样件进行取样,取样完成后,装配采样装置将夹持机构与咽拭子口杯相分离后,将咽拭子口杯置入废弃物回收系统的收纳容器中,将已完成取样的取样件密封回试管内,同时消毒系统用于对装配采样装置和废弃物回收系统进行消毒,保证取样过程的卫生性,在待测试者进行取样前,借助信息识别与存储系统先拾取到待测试者的身份信息并存储后再进行取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咽拭子采样系统,从测试者身份识别到咽拭子取样装置的组装、再到采样以及采样之后样本的试管装填密封、废弃物回收、消毒,真正实现了全程全自动,提高了样本采样的效率与自动化程度。
2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咽拭子取样装置,包括试管、取样器、连接杆和夹持机构,其中,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取样器和夹持机构相连,在咽拭子取样装置未被使用前,夹持机构嵌设于试管的端口与试管密封连接,以使取样器和连接杆密封于试管内,保证取样件的卫生,防止取样件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当使用咽拭子取样装置获取待测试样本时,将夹持机构脱离于试管,以从试管内取出取样器和连接杆,在获取待测试样本时,夹持住夹持机构以控制连接杆转动,带动与连接杆相连的取样器取样,完成取样后,将夹持机构与试管密封连接,以使取样器和连接杆又密封回试管内。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咽拭子取样装置将密封试管的装置与咽拭子取样件设计为一体结构,在借助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咽拭子取样装置获取待测试样本时,只需打开试管、进行采样、密封试管,而现有技术中需要获取取样装置、进行采样、打开试管、将完成取样的样本放入试管内、密封试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咽拭子取样装置进行取样的步骤更为简洁高效、夹持机构既可以由人工夹持也可以通过机器人或机械手等智能装置夹持,为咽拭子取样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提供了可能,同时通过在夹持机构与取样器之间设置连接杆,在可以完成取样的前提下,延长了人手距离待测试者口腔距离,避免人手进入待测试者口腔内部造成交叉感染,从而达到了快速、安全地完成咽拭子取样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咽拭子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去除试管的咽拭子取样装置其他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咽拭子口杯的主视图;
3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咽拭子口杯的俯视图;
3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咽拭子口杯与夹持机构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咽拭子采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咽拭子采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5.其中,图6和图7中的箭头表示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
36.图标:100-咽拭子取样装置;1-试管;2-取样器;3-连接杆;4-夹持机构;401-密封塞;402-夹持柄;403-容置槽;404-夹持手柄;405-环形凹槽; 5-咽拭子口杯;501-连接口;
502-凸起;6-输送装置;601-输送带;602-主驱动机构;603-从驱动机构;604-试管带;7-装配采样装置;200-咽拭子采样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38.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9.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咽拭子取样装置100,请参考图1 至图5,包括试管1、取样器2、连接杆3和夹持机构4,其中,取样器2 和连接杆3组成取样件。
40.其中,连接杆3的两端分别与取样器2和夹持机构4相连,在咽拭子取样装置100未被使用前,夹持机构4嵌设于试管1的端口与试管1密封连接,以使取样器2和连接杆3密封于试管1内,保证取样件的卫生,防止取样件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当使用咽拭子取样装置100获取待测试样本时,将夹持机构4脱离于试管1,以从试管1内取出取样器2和连接杆3,在获取待测试样本时,夹持住夹持机构4以控制连接杆3转动,带动与连接杆3相连的取样器2取样,完成取样后,将夹持机构4与试管1密封连接,以使取样器2和连接杆3又密封回试管1内。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咽拭子取样装置100将密封试管的装置与咽拭子取样件设计为一体结构,在借助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咽拭子取样装置100获取待测试样本时,只需打开试管、进行采样、密封试管,而现有技术中需要获取取样装置、进行采样、打开试管、将完成取样的样本放入试管内、密封试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咽拭子取样装置100进行取样的步骤更为简洁高效、夹持机构4既可以由人工夹持也可以通过机器人或机械手等智能装置夹持,为咽拭子取样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提供了可能,同时通过在夹持机构4与取样器2之间设置连接杆3,在可以完成取样的前提下,延长了人手距离待测试者口腔距离,避免人手进入待测试者口腔内部造成交叉感染,从而达到了快速、安全地完成咽拭子取样的技术效果。
41.如图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夹持机构4包括:密封塞401,密封塞401的第一端与连接杆3相连,并用于设置试管1的开口端,以密封试管1;夹持柄402,罩设在密封塞401的第二端,夹持柄402挤压密封塞401时适于控制取样件取样。
4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夹持机构4包括密封塞401和夹持柄402,密封塞 401的两端分别与夹持柄402和连接杆3相连,密封塞401至少局部嵌设于试管1的开口端并与试管1的内壁抵接,以使与密封塞401相连的连接杆3 和取样器2密封在试管1内,保证取样器2和连接杆3的卫生,夹持柄402 罩设在密封塞401上,并暴露在试管1外部,用于供人手或机器人或机械手夹持,以控制密封塞401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3和取样器2转动,以完成取样,整个取样过程中,与人手或机械手接触的夹持柄402始终暴露在试管1外部,不会进入试管1内部,保证了样本密封环境的卫生,防止样本受到污染。
43.如图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夹持柄402朝向密封塞401 的一侧限定有容置槽403,密封塞401嵌设于容置槽403内并与容置槽403 连接。
4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密封塞401沿密封塞401轴向的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t”字形。夹持柄402朝向密封塞401的一侧限定出容置槽 403,夹持柄402背离密封塞401的
一侧延伸出夹持手柄404,人手或机械手可以夹持容置槽403的外壁,也可以夹持夹持手柄404,当密封塞401的截面形状为“t”字形时,密封塞401嵌设于容置槽403内,且密封塞401 的“t”字上端与容置槽403的内壁抵接,密封塞401的“t”字竖轴的外径与试管1的内径相适配,当密封塞401嵌设于试管1内密封试管1时,试管1的外周恰好嵌设在容置槽403的内壁与密封塞401“t”字竖轴的外壁之间,进一步保证试管1的密封性。
45.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咽拭子取样装置 100,还包括:咽拭子口杯5,咽拭子口杯5的杯底与夹持机构4相连,咽拭子口杯5的杯口背离取样器2,咽拭子口杯5的杯底用于固定测试者的口腔。
4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咽拭子口杯5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开口的一端为咽拭子口杯5的杯口,封闭的一端为咽拭子口杯5的杯底,在不使用咽拭子取样装置100获取待测试样本时,咽拭子口杯5为一个独立的部件,在借助咽拭子取样装置100获取待测试样本时,需将咽拭子口杯5与夹持机构4相连,具体地,咽拭子口杯5的杯底与夹持机构4相连,咽拭子口杯5的杯口背离取样器2,在取样过程中,测试者打开口腔后,含住咽拭子口杯5的杯底,取样器2深入测试者口腔内进行取样,通过咽拭子口杯5使得测试者在取样过程中始终保持口腔打开的状态,保证取样过程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通过咽拭子口杯5将夹持住夹持机构4的人手或机械手与测试者口腔隔离,杜绝与测试者口腔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交叉感染。
47.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密封塞401的外周侧设有环形凹槽405,咽拭子口杯5的杯底设有连接口501,咽拭子口杯 5通过连接口501套设于夹持机构4,且咽拭子口杯5的杯底嵌设于环形凹槽405内。
4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取样器2和连接杆3依次从咽拭子口杯5的杯口穿过进入咽拭子口杯5的内部并延伸出咽拭子口杯5的杯底,使得咽拭子口杯5杯底的连接口501嵌设于环形凹槽405内,从而将咽拭子口杯5与夹持机构4紧相连。
49.应注意的是,环形凹槽405可以是密封塞401的中部向靠近密封塞401 的轴圆周收缩形成,也可以将环形凹槽405直接套设在密封塞401的外周侧,此处并不限制环形凹槽405的具体形成方式,只要使咽拭子口杯5可以与夹持机构4紧连接即可,因为均能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所以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50.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咽拭子口杯5的外周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502,多个凸起502沿咽拭子口杯5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
51.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咽拭子口杯5的外周侧间隔设置多个凸起502,每个凸起502均沿咽拭子口杯5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相邻的两个凸起502 之间限定出凹槽,当测试者在进行取样过程中,测试者含住咽拭子口杯5 的杯底并发出“a”声以充分暴露采样部位时,相邻凸起502之间限定出的凹槽可以方便测试者口腔内部与外部的气体导流,帮助测试者能够有效的发声。
52.如图1至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夹持柄402与密封塞 401均为硅胶件。
53.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夹持柄402和密封塞401均为硅胶件,硅胶件不但具备食品级安全性,同时具备一定的柔韧性,从而使得密封塞401便于进行试管1的密封,保证样本取样的安全性和卫生性,也使得夹持柄402 的摩擦力增大,方便人手或机械手夹持住夹持柄402。
5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咽拭子口杯5的杯底为硅胶件。
55.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因为为了使咽拭子口杯5与夹持机构4紧连接,咽拭子口杯5杯底的连接口501内径略小于密封塞401的外径,当与夹持机构4进行连接时,便于密封塞401穿过咽拭子口杯5杯底的连接口501,与咽拭子口杯5进行紧连接。
5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夹持柄402与密封塞401为一体成型或分体连接成型。
57.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夹持柄402和密封塞401可以是一体成型,方便生产制造,两者也可以单独生产制造后再组装连接成型,便于更换损坏的夹持柄或密封塞。
5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咽拭子口杯5沿杯体轴向的截面形状为梯形。
59.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咽拭子口杯5沿杯体轴向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位于上方的咽拭子口杯5的杯底可以嵌设于位于下方的咽拭子口杯5的杯体内部,从而实现堆叠叠放,便于收纳,减少占用空间。
60.当然,咽拭子口杯5沿杯体轴向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为矩形,由于均能实现本技术的通过咽拭子口杯5使得测试者在取样过程中始终保持口腔打开的状态,保证取样过程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通过咽拭子口杯5将夹持住夹持机构4的人手或机械手与测试者口腔隔离,杜绝与测试者口腔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交叉感染的技术效果,所以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61.第二方面,如图6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咽拭子采样系统200,包括输送装置6和装配采样装置7。
62.输送装置6包括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和输送带601,驱动机构适于驱动输送带601输送如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咽拭子取样装置100输送至装配采样装置7处。具体地,输送带601上间隔设置多个试管位,人工或是机械手将带有夹持机构4、连接杆3和取样器2的试管1竖直安放于输送带601 上的试管位,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将上述试管1输送至装配采样装置7 处,应注意的是,当通过机械手安放上述试管1时,机械手的安放节奏与驱动机构的驱动节奏一致,换言之,当机械手安放好一个试管1后,在抓取下一个试管1并进行安放所需的时间与相邻试管依次传输至机械手处的时间差一致,当然机械手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当有多个机械手时,多个机械手的安放节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只要保证,每一个试管位在传输至装配采样装置处时都有上述试管1即可。
63.装配采样装置7设置在输送带601输送路径的旁侧,包括抓取装置,抓取装置可以是机械手或机械臂或夹爪,优选的使用带有机械臂的机械手,用于抓取输送过来的咽拭子取样装置100,抓取装置夹持住夹持机构4后,将夹持机构4、连接杆3和取样器2抽离出试管1,随后将已抽离出的夹持机构4与如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咽拭子口杯5连接,应注意的是,多个堆叠在一起的咽拭子口杯5放置在一个开口的容器内,且咽拭子口杯5的杯口朝向该容器的开口,该容器设置在装配采样装置7的旁侧,当抓取装置将夹持机构4、连接杆3和取样器2抽离出试管1后,将已抽离出的取样器2、连接杆3依次穿过最上方的咽拭子口杯5的连接口501,使得夹持机构4与咽拭子口杯5紧相连后,再将连接好的夹持机构4和咽拭子口杯5一同取出,应注意的是,装配采样装置7设置在一个封闭的容置室内,该容置室的一侧上开设有咽拭子口杯孔位,该咽拭子口杯孔位上设有自动闸门,通过自动闸门实现该咽拭子口杯孔位的自动打开或关闭,咽拭子口杯孔位自动打开,抓取装置将连接好的夹持机构4和咽拭子口杯5一同取出后,将所述咽拭子口杯5从咽拭子口杯孔位伸出并与咽拭子口杯孔位固定,
当测试者含住咽拭子口杯5的杯底保持口腔始终打开时,抓取装置控制夹持机构4、连接杆3和取样器2同步转动,以对测试者完成样本取样的操作,随后抓取装置将已完成取样的夹持机构4与咽拭子口杯5分离后嵌设回试管1 内密封。
64.咽拭子采样系统200,还包括:信息识别与储存系统,用于识别测试者的身份信息并储存,测试者的身份信息包括测试者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等;废弃物回收系统,包括收纳容器,收纳容器的形态为竖直摆放的长方体自立袋,可压平方便收纳,也可拉开成型,材质为双层复合材料,内层为塑料,外层为牛皮纸,开口可被热压封口,收纳容器的上端开口,收纳容器的开口处与一个支架相连,支架上安装有自动闸门,该支架上的自动闸门打开时用于收集已与夹持机构4分离的咽拭子口杯5,该支架上的自动闸门关闭时将收纳容器的开口闭合,从而将收纳容器的内部与装配采样装置7 隔离开,防止污染。
65.咽拭子采样系统200还包括:消毒系统,用于对装配采样装置和废弃物回收系统进行消毒,应注意的是,凡是与人体有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的地方,全部用光触媒与银离子双重镀膜来杀菌抑菌,装配采样装置以及容置室可进行消毒液喷淋消毒,对容置室内外进行空气过滤与净化操作。
66.此外,如图7所示,输送装置6也可以是包括:主驱动机构602、从驱动机构603和试管带604,试管带604是一个已经装有多个带有夹持机构4、连接杆3和取样器2的试管1的试管带,试管带604的一端缠绕在从驱动机构603上,另一端缠绕在主驱动机构602上,装配采样装置7设置在主驱动机构602和从驱动机构603之间,主驱动机构602驱动试管带604向主驱动机构602的方向展开,以将试管带604上的试管1输送至装配采样装置7处,完成样本的采样,此处样本的采样过程与上述采样过程一致,在此不再赘述,随后完成采样的且已密封的试管1重新安放在试管带604 上,并输送至主驱动机构602处并缠绕在主驱动机构602上。
6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6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6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