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结合步行康复机器人一体化的脊柱拉带矫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41601发布日期:2021-12-15 13:1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结合步行康复机器人一体化的脊柱拉带矫正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步行康复机器人本体、在步行康复机器人本体上设有的框架体、在框架体一侧上设有的第一绑带结构和第二绑带结构,及在框架体另一侧上设有的第三绑带结构;所述的第一绑带结构、第二绑带结构和第三绑带结构依次由上至下套于患者的身体上;所述的框架体包括在步行康复机器人本体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在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端部上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一横杆、在第一固定块与第一横杆交汇连接的位置上设有的第一支撑杆、在第二固定块与第一横杆交汇连接的位置上设有与第一支撑杆平行的第二支撑杆、在第一固定块的端部上设有与第二支撑杆平行的第三支撑杆、在第二固定块的端部上设有与第三支撑杆平行的第四支撑杆、在第一支撑杆的顶端与第三支撑杆的顶端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一平行杆、在第三支撑杆的顶端与第四支撑杆的顶端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二平行杆,及在相互平行的第一平行杆和第二平行杆之间的前端上设有的第三平行杆和末端上设有的第四平行杆;所述的第一绑带结构和第二绑带结构均包括在第一支撑杆上设有的第一单向带夹、套在患者身体的第一拉带,及在第一拉带上设有穿过第一单向带夹固定的第一系带;所述的第三绑带结构包括在第二支撑杆上设有的第二单向带夹、套在患者身体的第二拉带,及在第二拉带上设有穿过第二单向带夹固定的第二系带;所述的第一单向带夹和第二单向带夹均包括在第一支撑杆或者第二支撑杆上设有的第一转轴、在第一转轴上设有以第一转轴为基点的第一滴水型转轮、在第一滴水型转轮一侧的第一支撑杆或者第二支撑杆上设有的第二转轴、在第二转轴上设有与第一滴水型转轮对称且相互接触以第二转轴为基点的第二滴水型转轮,及在第一滴水型转轮与第二滴水型转轮相互接触的两者表面上分别设有的第一单向卡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结合步行康复机器人一体化的脊柱拉带矫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体一侧上设置有的第四绑带结构,另一侧上设置有的第五绑带结构和第六绑带结构;所述的第四绑带结构均包括在第三支撑杆上设有的第三单向带夹、套在患者身体的第三拉带,及在第三拉带上设有穿过第三单向带夹固定的第三系带;所述的第五绑带结构和第六绑带结构均包括在第四支撑杆上设有的第四单向带夹、套在患者身体的第四拉带,及在第四拉带上设有穿过第四单向带夹固定的第四系带;所述的第三单向带夹和第四单向带夹均包括在第三支撑杆或者第四支撑杆上设有的第三转轴、在第三转轴上设有以第三转轴为基点的第三滴水型转轮、在第三滴水型转轮一侧的第一支撑杆或者第二支撑杆上设有的第四转轴、在第四转轴上设有与第三滴水型转轮对称且相互接触以第四转轴为基点的第四滴水型转轮,及在第三滴水型转轮与第四滴水型转轮相互接触的两者表面上分别设有的第二单向卡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结合步行康复机器人一体化的脊柱拉带矫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平行杆与第四平行杆之间设置有的挂杆;所述的挂杆上设置有挂住患者下颌和枕部的第七绑带结构;所述的第七绑带结构包括包住患者下颌和枕部的第五拉带,及在第五拉带两端上分别
设有挂于挂杆的第五系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结合步行康复机器人一体化的脊柱拉带矫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支撑杆或者第四支撑杆上设置有扶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结合步行康复机器人一体化的脊柱拉带矫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行康复机器人本体包括在患者两者分别设有的车轮、在两侧的车轮上设有的车架,及在车轮上方的车架上设有的托手架;两侧所述的托手架分别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结合步行康复机器人一体化的脊柱拉带矫正架,其中,包括步行康复机器人本体、在步行康复机器人本体上设有的框架体、在框架体一侧上设有的第一绑带结构和第二绑带结构,及在框架体另一侧上设有的第三绑带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对青少年脊柱侧凸矫正效果好,阻止侧弯角度增大、改善肺活量和降低疼痛,及同时可以预防可能出现的肌肉骨骼失衡和心肺功能障碍的效果。失衡和心肺功能障碍的效果。失衡和心肺功能障碍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郭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郭钦
技术研发日:2021.06.10
技术公布日:2021/12/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