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导管用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75796发布日期:2022-03-23 11:19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鼻导管用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鼻导管用固定器。


背景技术:

2.患者在氧气不足时需要使用鼻导管进行吸氧,以补充氧气;临床上在做经鼻高流量氧疗时使用的高流量鼻导管容易打折压伤皮肤,或者是管路入鼻孔太深,造成前端堵塞,从而达不到预期的吸氧效果。
3.另外,患者因手术治疗、长期无法进食等多种原因也需要通过鼻腔留置胃管等导管,而现有的医用胃管等只是一根光滑的软管,管上并没有能够起到固定作用的固定装置,导致很容易出现导管滑入、滑出现象,甚至出现躁动患者不断将已经插好的导管从胃内或者鼻腔内拔出的状况,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的工作负担和压力,还增加了患者反复插管的痛苦。当患者体位变换时软管也容易打折,不仅压伤皮肤,还有食物发生堵塞的风险。
4.为了解决高流量鼻导管、经鼻使用的胃管等导管容易发生打折、容易移位的问题,医护人员大多采用在导管的外端管壁上粘贴胶布加以固定,但是因病人鼻部油脂分泌旺盛,胶布很容易脱胶,影响粘贴性,需要经常进行更换,护理工作繁琐;并且胶布的粘胶粘到皮肤上,易出现局部皮肤发红和过敏,增加病人的不适感,使用胶布固定鼻导管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鼻导管易打折、易滑脱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不仅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鼻导管易发生打折和滑脱的问题,还能保证病人的使用舒适度、减轻医护人员护理工作量的固定器。
5.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鼻导管用固定器。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鼻导管用固定器。
7.一种鼻导管用固定器,其包括固定器本体;所述固定器本体设置为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靠近皮肤的一面为接触面,所述固定底座上与所述接触面相对的一面为固定面;在所述固定面设置有位置限定部件;通过此种方式将固定底座佩戴在鼻部下方嘴部上方,再利用位置限定部件将鼻导管固定在固定底座的固定面,有效解决临床上的鼻导管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打折和移位的问题。
8.进一步,所述固定底座设置为能够充放气的空心气囊,此种具有充放气功能气囊的设置可以抬高鼻导管所在位置的界面,以避免管路造成堵塞。
9.进一步,所述固定底座设置为实心,外部采用亲肤材质。
10.进一步,所述固定底座整体设置为与鼻部下方、嘴部上方形状一致的扁带状结构,以保证佩戴时的舒适性。
11.进一步,在所述固定面设置充放气口和用于封堵充放气口的封堵帽,充放气口能够连接现有技术中的注射器;此种设置方便调整固定底座的大小。
12.进一步,所述位置限定部件包括设置在固定面的固定卡扣,固定卡扣包括位于固
定面上端的第一固定卡扣,和位于固定面下端的第二固定卡扣;通过固定卡扣的设置方便对高流量鼻导管、经鼻胃管等导管进行有效固定。
13.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卡扣设置1个,位于固定面下端的中间;所述第一固定卡扣设置2个,分别对称位于第二固定卡扣的两侧;使用时,将高流量鼻导管连接鼻塞插头的管路卡在第一固定卡扣和第二固定卡扣之间,鼻塞插头位于两侧第一固定卡扣之间,第二固定卡扣为鼻导管管路起到支撑作用,避免鼻导管插入鼻孔太深从而造成前端堵塞的情况。
14.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卡扣与固定底座一体连接,第二固定卡扣与固定底座一体连接,此种连接方式方便使用。
15.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卡扣与固定底座滑动连接,第二固定卡扣与固定底座一体连接;第一固定卡扣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卡扣靠近固定底座一面的滑动板和挡板,挡板的厚度高于滑动板的厚度;且在固定底座上设置有供滑动板和挡板伸入并来回移动的滑动槽;根据不同鼻导管的管径,调节第一固定卡扣在固定底座固定面的位置,保证对鼻导管的固定效果。滑动板和挡板的外侧壁,滑动槽的内槽壁设置为摩擦面,增加摩擦力,保证不施外力时第一固定卡扣不会相对固定底座发生移动。
16.进一步,在所述第二固定卡扣顶端的单侧或双侧设置能够相对第二固定卡扣发生位移的支撑板,为鼻导管管路起到更好地支撑作用。
17.进一步,在所述第一固定卡扣和第二固定卡扣上分别设置固定绳,固定绳用于固定经鼻伸入的胃管等软管;通过此种方式将软管固定在单侧第一固定卡扣和第二固定卡扣之间,并利用固定绳对软管进行有效固定。
18.进一步,所述接触面选用亲肤材质,保证佩戴时的舒适性。
19.进一步,所述固定底座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将固定底座固定在面部的固定部件,固定部件的设置能够有效分散固定底座向面部施加的压力,还能保证固定底座稳定地位于面部指定位置。
20.进一步,所述固定部件设置为头部固定带,头部固定带佩戴在病人的头部,以适用于无法固定在耳部的病人;在固定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供固定带伸入并固定的固定耳,保证头部固定带可拆卸的效果。
21.进一步,所述头部固定带设置为横条固定带,使用时直接固定在患者脑部后方;或者,头部固定带包括固定带一、固定带二和固定带三,固定带二和固定底座连接,固定带三和固定带一连接,固定带一与固定带二/固定底座连接;此种三线支撑固定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固定过程中发生滑脱的现象,固定效果好。
22.进一步,所述固定部件设置为挂耳绳,利用挂耳绳保证固定底座稳定位于面部。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固定底座,能有效抬高界面,避免高流量鼻导管在佩戴时容易发生打折和移位的问题,实现更好的减压,不会发生堵塞;2、通过在固定底座的固定面设置位置限定部件,很好地实现对鼻导管的固定作用;3、通过在固定底座两端设置固定部件,有效保证对固定底座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固定底座放大结构透视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固定底座和第一固定卡扣分离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固定卡扣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支撑板拉出第二固定卡扣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1.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高流量鼻导管固定在固定底座固定面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软管固定在固定底座固定面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带一连接在固定底座两侧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带一连接在固定带二外侧的结构示意图;
35.图中,1、固定底座;11、接触面;12、固定面;13、充放气口;14、第一固定卡扣;15、第二固定卡扣;16、滑动板;17、挡板;18、滑动槽;19、支撑板;110、固定绳;21、挂耳绳;22、固定耳;23、固定带一;24、固定带二;25、固定带三;3、软管;4、高流量鼻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实施例1
38.请参照图1,图2,图10,图11,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鼻导管用固定器,其包括固定器本体;固定器本体设置为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靠近皮肤的一面为接触面11,固定底座1上与接触面11相对的一面为固定面12;在固定面12设置有位置限定部件;通过此种方式将固定底座1佩戴在鼻部下方嘴部上方,再利用位置限定部件将鼻导管固定在固定底座1的固定面12,有效解决临床上的鼻导管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打折和移位的问题。
39.固定底座1设置为实心,外部采用亲肤材质。或者,固定底座1设置为能够充放气的空心气囊,此种具有充放气功能气囊的设置可以抬高鼻导管所在位置的界面,以避免管路造成堵塞。固定底座1整体设置为与鼻部下方、嘴部上方形状一致的扁带状结构,以保证佩戴时的舒适性。
40.在固定面12设置充放气口13和用于封堵充放气口13的封堵帽,充放气口13能够连接现有技术中的注射器;此种设置方便调整固定底座1的大小。
41.位置限定部件包括设置在固定面12的固定卡扣,固定卡扣包括位于固定面12上端的第一固定卡扣14,和位于固定面12下端的第二固定卡扣15;通过固定卡扣的设置方便对高流量鼻导管4、经鼻胃管等导管进行有效固定。
42.第二固定卡扣15设置1个,位于固定面12下端的中间;第一固定卡扣14设置2个,分别对称位于第二固定卡扣15的两侧;使用时,将高流量鼻导管4连接鼻塞插头的管路卡在第一固定卡扣14和第二固定卡扣15之间,鼻塞插头位于两侧第一固定卡扣14之间,第二固定卡扣15为鼻导管管路起到支撑作用,避免鼻导管插入鼻孔太深从而造成前端堵塞的情况。
第一固定卡扣14与固定底座1一体连接,第二固定卡扣15与固定底座1一体连接,此种连接方式方便使用。第一固定卡扣14和第二固定卡扣15均设置为长条状。接触面11选用亲肤材质,保证佩戴时的舒适性。
43.固定底座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将固定底座1固定在面部的固定部件,固定部件的设置能够有效分散固定底座1向面部施加的压力,还能保证固定底座1稳定地位于面部指定位置。固定部件设置为头部固定带,头部固定带佩戴在病人的头部,以适用于无法固定在耳部的病人;在固定底座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供固定带伸入并固定的固定耳22,保证头部固定带可拆卸的效果。头部固定带设置为横条固定带,使用时直接固定在患者脑部后方;或者,头部固定带包括固定带一23、固定带二24和固定带三25,固定带二24和固定底座1连接,固定带三25和固定带一23连接,固定带一23与固定带二24/固定底座1连接;此种三线支撑固定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固定过程中发生滑脱的现象,固定效果好。具体地,如图10所示,固定带二24分别固定在固定底座1的两侧,固定带二24和固定底座1之间的松紧度可调节;固定带一23的两个自由端也分别固定在固定底座1的两侧,固定带三25的两个自由端分别固定在固定带一23外侧,固定带三25和固定带一23之间松紧度可调节。或者,如图11所示,将固定带一23的两个自由端固定在固定带二24外侧,固定带一23和固定带二24之间的松紧度可调节;固定带一23和固定带二24也可以共同穿过固定耳22,进行有效固定。或者,固定部件设置为挂耳绳21,利用挂耳绳21保证固定底座1稳定位于面部。使用时,如图8所示,对高流量鼻导管4的位置进行有效固定。
44.实施例2
45.请参照图3-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技术特征为第一个固定卡扣、第二固定卡扣15与固定底座1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第一个固定卡扣、第二固定卡扣15与固定底座1为活动连接;具体技术特征为:第一固定卡扣14与固定底座1滑动连接,第二固定卡扣15与固定底座1一体连接;第一固定卡扣14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卡扣14靠近固定底座1一面的滑动板16和挡板17,挡板17的厚度高于滑动板16的厚度;且在固定底座1上设置有供滑动板16和挡板17伸入并来回移动的滑动槽18;根据不同鼻导管的管径,调节第一固定卡扣14在固定底座1固定面12的位置,保证对鼻导管的固定效果。滑动板16和挡板17的外侧壁,滑动槽18的内槽壁设置为摩擦面,增加摩擦力,保证不施外力时第一固定卡扣14不会相对固定底座1发生移动。使用时,如图8所示,对高流量鼻导管4的位置进行有效固定。
46.实施例3
47.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技术特征:在第二固定卡扣15顶端的单侧或双侧设置能够相对第二固定卡扣15发生位移的支撑板19,为鼻导管管路起到更好地支撑作用。使用时,如图8所示,对高流量鼻导管4的位置进行有效固定。
48.实施例4
49.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技术特征:在第一固定卡扣14和第二固定卡扣15上分别设置固定绳110,固定绳110用于固定经鼻伸入的胃管等软管3;通过此种方式将软管3固定在单侧第一固定卡扣14和第二固定卡扣15之间,并利用固定绳110对软管3进行有效固定。使用时,如图9所示,利用固定绳110对软管3的位置进行固定。
50.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
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