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65767发布日期:2022-07-23 09:19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射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自毁式注射器。


背景技术:

2.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随着注射器的广泛应用,为避免出现交叉感染或误伤使用者,市面上出现了很多自毁式注射器,其是一种在使用后能防止重复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产品。
3.中国专利202110231798.0公开了一种自毁式注射器,该注射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4.1、在芯杆退到针筒尾部,再往前推进的时候,针筒内壁对芯杆的约束较小,使得芯杆晃动的角度较大,不利于注射器的使用;晃动角度过大,可能会导致药液泄漏,或者增加推进的阻力。
5.2、一般通过针座的颜色标识针头的规格,具体参照《yy/t0296-1997一次性使用注射针识别色标》;针座的颜色是通过注塑过程中添加“着色剂”形成的;药液注射过程中,会经过针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注射器。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8.一种注射器,包括针筒、针杆组件和针头组件,所述针筒下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将针筒内壁分隔为:
9.内径部一,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部上侧的针筒内壁;内径部一的内径小于所述针杆组件的胶塞在自然舒展状态下的直径;
10.内径部二,位于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之间的针筒内壁;所述内径部二的内径与所述胶塞在自然舒展状态下的直径相匹配;
11.内径部三,位于第二台阶部下侧的针筒内壁;
12.所述内径部三上嵌装有环套。
13.优选的,所述环套为异色环,环套的内径≤内径部二的内径。
14.优选的,所述内径部一的下边缘向内凸起形成止退环一;
15.所述环套的内径与内径部二的内径相同。
16.优选的,所述环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向内凸起的止退环二;
17.所述止退环二与第一台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胶塞的长度。
18.优选的,所述针筒下端部的内径与针杆组件下端的外径相匹配,使得针杆组件的下端可以伸入针筒内。
19.优选的,所述针筒下部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三台阶部;第三台阶部和针筒下端边缘之间形成内径部四。
20.优选的,所述内径部四的内壁向内凸起形成止退环三;所述环套的下边缘抵靠在所述止退环三上。
21.优选的,所述第一台阶部位于针筒的手指凸缘的上侧;所述第二台阶部位于针筒的手指凸缘的下侧。
22.优选的,所述针杆组件包括
23.芯杆,其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空腔;
24.堵头,其卡接在芯杆的上端部,并可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缩回空腔中;
25.尾塞,其卡接在芯杆的下端部,用于防止堵头掉出芯杆;
26.所述针头组件包括
27.装有针尖的针座,其设置在针筒的上端部;
28.定位环,其用于将针座固定在针筒的上端部;定位环套装在针座下端的外侧,并可在芯杆上端部的推动下脱离针座;
29.弹簧,其套装在针座的上部,并可在定位环脱离针座时,将针座弹入所述空腔中。
30.优选的,所述堵头的前端部设置有嵌入端;所述芯杆推进至抵靠在定位环下侧时,所述嵌入端伸入针座下端的出液孔中,使得堵头和针座卡接为一体。
31.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32.本实用新型的针筒内壁分为内径部一、内径部二和内径部三,组装过程中,胶塞能够较为轻易的放入内径部二,再稍用力就使得胶塞内缩变形进入内径部一;在内径部三上嵌装有环套,使得芯杆活动范围进一步受限,防止过渡的偏斜,提高手感,提高安全性能。
33.本实用新型的环套可以进行着色,通过透明的针筒可以直接观察环套的颜色,环套的颜色与针尖的规格相对应;使得针座无需添加颜料色母,药液经过透明的针座,其安全性能更好。
34.本实用新型的止退环一能够防止胶塞轻易退出针筒,该位置也是针筒设定的最大注射量;环套的内径与内径部二的内径相同,使得胶塞进入时,不会产生额外的阻力。止退环二能够使得胶塞在自然状态下也不会轻易脱出环套;针杆组件伸入针筒的最大行程与针杆组件的长度一致,针筒下端部的内径与针杆组件下端的外径基本相同,使得药液注射完毕之后,针杆组件的下端恰好完全伸入针筒内,不能再从尾端施力拔出针杆组件,提高自毁的效果。
35.本实用新型的堵头的前端部设置有嵌入端;所述芯杆推进至抵靠在定位环下侧时,所述嵌入端伸入针座下端的出液孔中,使得堵头和针座卡接为一体;确保注射过程中,药液不会提前从芯杆的空腔中泄露。
附图说明
3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分解图。
3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针筒下部示意图。
3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针筒和针杆组件的示意图。
39.图4是图4的a处放大图。
4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41.图6是图5的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6:
43.一种注射器,包括针筒2、针杆组件200和针头组件100,所述针筒2下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台阶部28和第二台阶部27;第一台阶部28和第二台阶部27将针筒内壁分隔为:
44.内径部一21,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部28上侧的针筒内壁;内径部一21的内径小于所述针杆组件200的胶塞7在自然舒展状态下的直径;胶塞在内径部一收到挤压变形,并与针筒内壁密封配合,达到推进药液的效果;
45.内径部二22,位于第一台阶部28和第二台阶部27之间的针筒内壁;所述内径部二22 的内径与所述胶塞7在自然舒展状态下的直径相匹配;内径部二主要设计是引导胶塞,便于组装;组装过程中,胶塞7能够较为轻易的放入内径部二,再稍用力就使得胶塞内缩变形进入内径部一;
46.内径部三24,位于第二台阶部27下侧的针筒内壁;
47.所述内径部三24上嵌装有环套3。胶塞是柔性的,其芯杆的尺寸要小于针筒的内径,因此,芯杆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晃动的;另外,基于自毁式注射器,其胶塞的顶端是敞开的,以便于堵头的安装和针座的弹入芯杆内腔;因此,自毁注射器的胶塞稳定性不如传统的注射器,芯杆的晃动量会更大;本技术通过加装环套的设计,使得芯杆活动范围受限,防止过渡的偏斜,提高手感,提高安全性能。
48.优选的,所述环套3为异色环,环套3的内径≤内径部二22的内径。环套可以进行着色,通过透明的针筒可以直接观察环套的颜色,环套的颜色与针尖的规格相对应;使得针座无需添加颜料色母,药液经过透明的针座,其安全性能更好。
49.环套颜色和针尖的对应规则,符合《yy/t0296-1997一次性使用注射针识别色标》,例如:
50.针的公称外径(mm)颜色0.3黄0.33红0.36蓝-绿......
51.优选的,所述内径部一21的下边缘向内凸起形成止退环一29,止退环一能够防止胶塞轻易退出针筒,该位置也是针筒设定的最大注射量;
52.所述环套3的内径与内径部二22的内径相同,使得胶塞进入时,不会产生额外的阻力。止退环二能够使得胶塞在自然状态下也不会轻易脱出环套;
53.优选的,所述环套3的内壁上设置有向内凸起的止退环二31;
54.所述止退环二31与第一台阶部28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胶塞7的长度。
55.优选的,所述针筒2下端部的内径与针杆组件200下端的外径相匹配,使得针杆组件200 的下端可以伸入针筒2内。针杆组件伸入针筒的最大行程与针杆组件的长度一致,药液注射完毕之后,针杆组件的下端恰好完全伸入针筒内,不能再从尾端施力拔出针杆组件,提高自毁的效果。
56.优选的,所述针筒2下部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三台阶部25;第三台阶部25和针筒下端边缘之间形成内径部四221。
57.优选的,所述内径部四221的内壁向内凸起形成止退环三26;所述环套3的下边缘抵靠在所述止退环三26上。
58.优选的,所述第一台阶部28位于针筒的手指凸缘23的上侧;所述第二台阶部27位于针筒的手指凸缘23的下侧。
59.优选的,所述针杆组件200包括
60.芯杆9,其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空腔91;
61.堵头8,其卡接在芯杆9的上端部,并可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缩回空腔91中;
62.尾塞10,其卡接在芯杆9的下端部,用于防止堵头8掉出芯杆。
63.所述针头组件100包括
64.装有针尖的针座4,其设置在针筒2的上端部;
65.定位环6,其用于将针座4固定在针筒2的上端部;定位环6套装在针座4下端的外侧,并可在芯杆9上端部的推动下脱离针座4;
66.弹簧5,其套装在针座4的上部,并可在定位环6脱离针座4时,将针座4弹入所述空腔91中。
67.优选的,所述堵头8的前端部设置有嵌入端81;所述芯杆9推进至抵靠在定位环6下侧时,所述嵌入端81伸入针座4下端的出液孔中,使得堵头8和针座4卡接为一体。确保注射过程中,药液不会提前从芯杆的空腔中泄露,同时也能减少药液残留量。
68.环套的稳定效果:如图3和4所示,胶塞7位于止退环一29位置时,在没有环套的情况下,芯杆下端的支撑点在于a1位置,加装环套之后,芯杆下端的支撑点在a2位置,使得芯杆的晃动空间减小了a3角度,a3可以达到2~4度之间,降低了芯杆的推进助力,提高操作稳定性,提高安全性能。
69.环套的标识效果:环套不和药液接触,针座则需要和药液接触;因此,将环套作为颜色标识,明显优于针座。
7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