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电极及装配有该采集电极的心电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65390发布日期:2022-07-23 09:13阅读:79来源:国知局
采集电极及装配有该采集电极的心电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采集电极及装配有该采集电极的心电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集成了信号采集电极和信号处理电路模块,能够贴于人体表面进行连续心电监测。其中,该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在使用时监测能耗大,对电源能量需求较大,如此要求该监测装置中要么需要装配较多的电池,或者需要便于电池更换,以满足使用需求。因为,该监测装置中的信号处理电路模块中的电源大多是集成在该信号处理电路模块中,那么如果装配较多的电池会导致信号处理处理模块的体积和重量增加,而且在人体佩戴时会存在比较明显的异物感。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重量较大,佩戴时存在强烈异物感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采集电极。
4.一种采集电极,包括具有传输电路的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具有相对且背离设置的正面和反面,且所述正面或所述反面构造有安装部;所述传输电路设置于所述正面和所述反面中的一者,所述传输电路上压设有与所述传输电路电连接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能够自所述传输电路延伸至所述安装部。
5.上述的采集电极,通过在电极本体的正面或者反面上设置传输电路,以便于电信号传递。同时,在电极本体的正面或者反面构造有安装部,该安装部用于连接供能件。同时,在传输电路上压设有与传输电路电连接的导电片,且导电片能够自传输电路延伸至安装部。当供能件装入安装部时,导电片能够与供能件电连接,从而将供能件的电流传递至传输电路,以便实现该采集电极的供能以及信号采集。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集电极,通过在电极本体上安装部的设置,以便将供能件装配在采集电极上,无需将供能件集成在心电监测装置的信号处理电路模块中,从而将供能件的重量进行分散,降低整个信号处理电路模块的重量,也降低佩戴时的异物感。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电片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所述安装部包括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片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构造有开放腔,所述第二导电片能够自所述传输电路延伸至与所述开放腔相对的位置处。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包括弹片,且所述弹片具有朝向所述开放腔一侧压紧的运动趋势。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还包括与所述弹片交叉设置的侧架板,所述侧架板沿所述开放腔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电片电连接于所述侧架板和/或所述弹片;和/或,所述弹片朝向所述开放腔的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弹片的倾斜末端构造有翘曲段。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片构造有弯折段,且所述弯折段朝向延伸末
端的部分压设于所述传输电路。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片位于所述电极本体上与所述传输电路相背的一侧,且所述导电片构造有压接头,所述压接头穿过所述电极本体和所述传输电路并折弯压设于所述传输电路上。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电路至少包括间隔设置的正极电路和负极电路,且所述正极电路和所述负极电路分别对应至少一个所述导电片。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本体构造有采集点;所述传输电路还包括与所述采集点连接的导联线,且所述导联线相对所述正极电路、所述负极电路间隔布置。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电路印制于所述电极本体。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心电监测装置,能够缓解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15.一种心电监测装置,包括电极本体和供能件,所述电极本体具有相对且背离设置的正面和反面,且在所述正面或所述反面设置有传输电路;所述供能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正面或所述反面,且所述供能件通过导电片电连接于所述传输电路。
16.该心电监测装置,通过将供能件可拆卸连接于电极本体上,供能件与传输电路电连接以进行电信号传递,在满足该心电监测装置正常工作的同时,将所有集成的供能件的重量进行分解,降低集成该心电监测装置中信号处理电路模块的重量,并降低了佩戴时的异物感。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采集电极的第一局部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供能件装入开放腔的局部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供能件装在采集电极的第一局部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供能件装在采集电极的第二局部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采集电极的第二局部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采集电极的第三局部示意图。
23.附图标记:10-电极本体;11-采集点;20-导电片;21-第一导电片;22-第二导电片;30-传输电路;31-正极电路;32-负极电路;33-导联线;40-安装架;41-弹片;42-侧架板;50-压接头;60-刺穿孔;100-采集电极;101-正面;102-反面;401-开放腔;200-供能件;211-弯折段;411-倾斜段;412-翘曲段。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
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0.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心电监测装置,包括电极本体10和供能件200,电极本体10具有相对且背离设置的正面101和反面102,在正面101设置有传输电路30,供能件200可拆卸的设置在反面102,且供能件200通过导电片20电连接于传输电路30。也就是说,通过将供能件200安装在电极本体10上,并与电极本体10上的传输电路30电连接,不仅满足供能件200与传输电路30之间的电信号传递,以便于该心电监测装置正常工作,而且将所有集成的供能件200的重量进行分解于单独的电极本体10上,从而降低集成该心电监测装置中信号处理电路模块的重量,并降低了佩戴时的异物感。在实际使用时,电极本体10的正面101为朝向人体的一侧,供能件200安装在反面102,即背离人体的一侧,进一步降低佩戴该心电监测装置时的异物感。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供能件200设置在与传输电路30相同的一侧,即也设置在电极本体10的正面101。此时,虽然供能件200朝向人体,但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多个供能件200集成在一起而贴近人体而言,单个供能件200所产生的异物感明显小于多个供能件200产生的异物感。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供能件200采用纽扣电池。
31.如图1、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集电极100,包括具有传输电路30的电极本体10;电极本体10具有相对且背离设置的正面101和反面102,且反面102构造有安装部,传输电路设置在正面101,传输电路30上压设有与传输电路30电连接的导电片20,导电片20能够自传输电路30延伸至安装部。
32.具体的,以电极本体10的正面101为朝向人体的一侧为例进行说明。安装部的设置便于容设供能件200,供能件200用于为该采集电极100供电,以便于采集电极100的正常使用。供能件200相对该安装部的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当供能件200没电时能够方便更换和安装。同时,在传输电路30上压设有导电片20,在实际使用时,当供能件200装配在安装部内,供能件200的正极与负极均能够通过对应的导电片20与传输电路30电连接,从而满足对采集电极100供电的同时实现信号传递。也就是说,通过在电极本体10上安装部的设置,能够将供能件200装配在对应的采集电极100上,当具有多个采集电极100时,每个采集电极100上均可以连接对应的供能件200,也就无需将多个供能件200完全集成在心电监测装置的信号处理电路模块中,进而将多个供能件200的重量进行分散,降低了整个信号处理电路模块的重量,也就降低该心电监测装置佩戴时存在的异物感。而且,正是因为供能件200设置在与传输电路30相背的一侧,不仅不会对传输电路30造成干涉,而且降低单个供能件200作用于人体的异物感。同时,正是因为供能件200相对安装部的可拆卸连接,其只要将供能件200相对电极本体10装配后即可通过导电片20和传输电路30的关系实现电信号的传递,当某个采集电极100对应的供能件200没电时,直接更换对应的供能件200即可,无需中断整个心电监测装置,从而实现心电监测装置的连续监测,提高监测效率,满足监测精度要求。
33.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片20包括第一导电片21和第二导电片22,且二者间隔布置;安装部还包括电连接于第一导电片21的安装架40,安装架40构造有开放腔401,第二导电片22能够自传输电路30延伸至与开放腔401相对的位置处;安装架40上至少部分采用导电材料制成以与第一导电片21电连接。具体而言,安装架40的设置不仅用于固定供能件200,而且能够用于供能件200的电源信号传递。第一导电片21背离安装架40的一端和第二导电片22背离开放腔401的一端均压设于传输电路30,从而对第一导电片21和第二导电片22起到支撑作用,确保二者不会轻易晃动,同时第一导电片21还能够对安装架40起到支撑,以满足安装架40相对电极本体10装配的作用。当供能件200装入在开放腔401与第二导电片22之间时,供能件200的正极贴近在安装架40上,供能件200的负极压紧在第二导电片22上与开放腔401相对的部分。如此,第一导电片21连接于安装架40与传输电路30之间,从而将供能件200的正极与传输电路30导通,同时第二导电片22与供能件200的负极导通,即可使得传输电路30与供能件200之间形成完整的电信号传输回路。其中,第一导电片21和第二导电片22的间隔设置,确保第一导电片21和第二导电片22不接触,有效避免供能件200出现短路的情况,只有当供能件200装入安装架40与第二导电片22之间后,才可确保供能件200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传输电路30导通。
34.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安装部包括连接于第一导电片21的磁吸件。通过磁吸件的设置能够将供能件200磁性吸附在电极本体10上,同时供能件200能够贴紧在第一导电片21和第二导电片22之间。具体的,当供能件200安装在电极本体10的反面102时,为提高对供能件200的固定效果,第二导电片22自传输电路30紧贴电极本体10延伸,第一导电片21自传输电路30相较于第二导电片22具有一定高度差且平行延伸,并在第一导电片21的延伸末端部分固定磁吸件。如此,不仅确保磁吸件可磁性吸附供能件200,而且将供能件200压在磁吸件与第二导电片22之间。第一导电片21和第二导电片22分别与供能件200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其中,为了防止在不装配供能件200的情况下磁吸件吸附第二导电片22,可以在磁吸件上套上防护套,从而确保第一导电片21和第二导电片22之间不会发生短路。在又一其他的实施
例中,安装部包括连接于第一导电片21的卡扣,卡扣的设置用于可拆卸连接供能件200。例如,卡扣包括两个具有互相靠近趋势的卡接臂,两个卡接臂中朝向第二导电片22的一者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确保第一导电片21与第二导电片22之间不会发生短路。另一个采用导电材料制成以与第一导电片21电连接,以便于传递电信号。当供能件200夹紧在两个卡接臂之间时,第一导电片21通过导电的卡接臂与供能件200的正极电连接,第二导电片22自传输电路30紧贴电极本体10延伸,并在延伸末端向上弯折以顶触在供能件200的负极,进行电连接。
3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安装架40上只有部分采用导电材料制成时,也就是相当于在安装架40上形成一导电区,导电区占安装架40的至少50%。在又一实施例中,安装架40也可以全部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如此提高安装架40与供能件200的正极之间的接触面积。需要明确的是,其只要确保安装架40上与第一导电片21连接、且与供能件200的正极接触的部分采用导电材料即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安装架40贴紧在供能件200的负极,并通过第一导电片21与传输电路30导通,同时第二导电片22与供能件200的正极连接,从而使得传输电路30和供能件200之间形成完整的电信号传输回路。
36.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架40包括弹片41,弹片41具有朝向开放腔401的一侧压紧的运动趋势,以用于向供能件200施加压紧力。具体而言,通过弹片41的设置,当供能件200装配在开放腔401与第二导电片22之间时,弹片41能够压紧在供能件200上,从而对供能件200相对电极本体10的装配起到加固作用。同时,因为弹片41自身具备有弹性形变,也便于供能件200相对电极本体10的装配。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弹片41朝向靠近开放腔401的方向倾斜设置,从而确保弹片41始终具有朝向开放腔401压紧的作用力,以满足对供能件200的加固。其中,这里的弹片41即为弹簧钢片。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弹片41在倾斜的末端设置有向上倾斜且平缓过渡的翘曲段412,且该翘曲段412与倾斜段411的夹角为钝角,一般为150度左右。当供能件200装入开放腔401与第二导电片22之间后,翘曲段412与倾斜段411的相接处抵接于供能件200上以起到固定作用。其中,翘曲段412的设置,使得开放腔401构造出一扩口,便于将供能件200推入开放腔401与第二导电片22之间。
37.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架40还包括与弹片41交叉设置的侧架板42,侧架板42沿供能件200的厚度方向延伸,其中一个导电片20电连接于侧架板42与弹片41的相接处。具体的,侧架板42与弹片41呈角度设置共同组成倒置l型的安装架40,第一导电片21安装在二者的相接处,对侧架板42和弹片41共同起到支撑作用。侧架板42和弹片41具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当供能件200装入安装架40时,侧架板42抵接在供能件200正极端的侧壁,弹片41压紧在供能件200正极端的端面上。因为第一导电片21连接于侧架板42和弹片41相接处,即可将供能件200的正极与传输电路30连接。同时第二导电片22抵接在供能件200的负极端的端面上,从而通过第二导电片22将供能件200的负极与电极本体10上的传输电路30连通。如此,即可形成供电的完整电流回路。当供能件200未装入开放腔401与第二导电片22之间时,弹片41相对电极本体10处于悬空状态。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供能件200采用纽扣电池,其具有较大的端面和较小的厚度,故而第二导电片22与弹片41之间的间距大小略小于供能件200自身的厚度,其主要是因为弹片41具有朝向开放腔401内倾斜的状态,以便于压紧供能件200。但是弹片41与侧架板42的相接处至第二导电片22的间距基本都等于供能件200自身的厚度。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侧架板42、弹片41以及第一导电片21一体
成型,从而提高三者之间的结构强度。此时,侧架板42、弹片41以及第一导电片21可以采用相同的导电材料制成,以满足电信号的传递。
38.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片21构造有弯折段211,且弯折段211朝向延伸末端的部分压设于传输电路30。也就是说,弯折段211的设置,以满足安装架40相对电极本体10之间的悬空布置的高度差,从而便于开放腔401的形成。具体的,第一导电片21的一端能够延伸至侧架板42与弹片41的相接处与二者连接,从而对侧架板42和弹片41起到支撑作用。同时,第一导电片21的另一端延伸至传输电路30所在的平面,以与传输电路30压设,便于电信号传递。
39.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片20位于电极本体10上与传输电路30相背的一侧,且导电片20构造有压接头50,压接头50穿过电极本体10和传输电路30并折弯压设于传输电路30上。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片20和安装架40均设置在电极本体10上与传输电路30相背的一侧,故而开放腔401也就位于与传输电路30相背的一侧。如此,当供能件200装入开放腔401后并不会紧贴在患者人体,降低佩戴不适感。第一导电片21和第二导电片22均背离开放腔401的一端均凸设有压接头50,且压接头50的延伸末端呈三角尖端,以便于刺穿电极本体10和传输电路30,而后将穿过的部分弯折以压紧在传输电路30上,从而实现导电片20与传输电路30之间的金属接触,便于电信号传递。同时,当压接头50刺穿后,第一导电片21和第二导电片22均贴附在电极本体10上。通过这样的设置,在满足电信号传递的同时,还对导电片20起到支撑作用,特别是满足第一导电片21对安装架40的支撑。装配时,将供能件200水平推入安装架40与第二导电片22之间,即可实现供能件200相对电极本体10的装配。
40.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每个导电片20上压接头50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压接头50呈矩形阵列的方式间隔布置于对应的导电片20上,每个压接头50均穿过电极本体10和传输电路30并折弯压设在传输电路30上。通过多个压接头50的设置,不仅提高电信号传输效率和性能,而且提高导电片20相对电极本体10装配的连接可靠性。例如,每个导电片20上的压接头50为四个,四个压接头50两两为一组形成两组,两组沿导电片2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且一组中的两个压接头50沿导电片20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
41.如图1所示,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在电极本体10上设置有刺穿孔60,且该刺穿孔60沿电极本体10的厚度方向贯穿传输电路30,以便于压接头50顺利穿过电极本体10和传输电路30。如图4和图6所示,在又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导电片20与传输电路30位于电极本体10的同一侧。此时,导电片20上的压接头50折弯压设在传输电路30上,并利用导电胶等方式将导电片20相对传输电路30固定即可。其中,在这种实施例中,可以在电极本体10上在装配一绝缘支架,以与安装架40配合实现对供能件200的锁紧。此时绝缘支架与安装架40共同形成安装部。当供能件200装入安装部后,供能件200与传输电路30之间仅通过第二导电片22和第一导电片21电连接。
42.如图1所示,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传输电路30印制于电极本体10。通过将传输电路30印制在电极本体10的方式,将传输电路30相对电极本体10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克服了传统采用电缆而带来的不便性,特别是无需面对电缆容易杂乱、缠绕等问题。而且,印制的传输电路30更便于压接头50刺穿以压设连接。
43.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传输电路30至少包括正极电路31和负极
电路32,且正极电路31和负极电路32间隔设置,二者分别对应至少一个导电片20。正是因为,传输电路30包括正极电路31和负极电路32,故而才可以通过第一导电片21和第二导电片22的设置,将供能件200的正极、负极分别与对应的正极电路31、负极电路32导通,从而形成完整的电流回路。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片21的数量和第二导电片22的数量均为一个,且二者均构造有与对应的电路电连接的压接头50,以便于与对应电路压设固定。这样一对一的设置方式,不仅降低电流传递过程中的电损,提高对电源的利用率,而且便于更为及时、精确的传递电信号。
44.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本体10构造有采集点11;传输电路30还包括与采集点11连接的导联线33,且导联线33相对正极电路31、负极电路32间隔布置。具体的,采集点11的设置其主要是用于贴附在人体的采集区,以便于采集人体的生物信号,从而沿导联线33传递至心电监测装置的控制中心,进行记录分析。其中,电极本体10的头部呈圆形设置,采集点11位于该圆形的中部,自圆形的边缘延伸有呈长方形的结构,以便于印制传输电路30以及与心电监测装置中的总控结构连接。事实上,该采集电极100还连接有小型的控制箱,传输电路30与控制箱连接,即上述的正极电路31和负极电路32,以及此处的导联线33均能够与控制箱电连接。当供能件200装入开放腔401与第二导电片22之间后,供能件200通过安装架40、第一导电片21以及第二导电片22与正极电路31、负极电路32导通,从而为控制箱提供电流,以便于导联线33和采集点11能够正常工作,进行生物信号采集。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采集点11位于电极本体10的中部。当电极本体10呈圆形结构时,采集点11与电极本体10呈共同圆心的圆形结构,但是采集点11的圆形小于电极本体10的圆形。事实上,采集点11所在的区域面积占电极本体10的总面积的8%-15%。在采集点11其他的区域可以涂覆有胶粘剂,以便于将该采集电极100相对人体固定。例如,采集点11占电极本体10总面积的8%、10%或1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导联线33、正极电路31和负极电路32均通过印刷的方式印制在电极本体10上。其中,导联线33、正极电路31和负极电路32均平行且间隔印制在电极本体10上,正极电路31和负极电路32分别对应的第一导电片21上的水平段和第二导电片22也平行设置。
45.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6.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