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光装置及眼底相机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06391发布日期:2022-08-20 02:4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遮光装置及眼底相机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遮光装置及眼底相机组件。


背景技术:

2.眼底相机应用在医学成像领域中,用于拍摄人眼视网膜图像,以便于医疗人员检查并判断眼部疾病。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如今眼底相机逐步实现了小型化和自动化,眼底相机的光学系统内置于相机外壳体内,并依靠机械结构实现光学系统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当应用眼底相机进行拍摄时,利用控制程序控制光学系统运动,以获取清晰准确的眼底图像。目前的便携式眼底相机一般由用户手持相机外壳进行操作,在光学系统的镜筒对准瞳孔时,镜筒可在相机的外壳内沿预定的导轨运动,但现有的机械形式在镜筒运动过程中,其连接位置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缝隙,导致眼底相机的内部结构暴露,外界光线由缝隙射入,影响拍摄效果和准确性,同时也无法避免外界灰尘等杂物进入眼底相机内部,对眼底相机的结构造成破坏。在实际工作中,发明人还发现,当镜筒运动时,外界光线和机械结构的变化还会吸引被检测者的视线,分散被检测者的注意力,导致视线偏移,影响拍摄效率。
3.目前,市场上用于眼底相机的遮光装置普遍形态复杂,零部件较多,安装更换困难,生产成本高昂,并且对于眼底相机的操作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同时,这种依靠复杂结构的遮光装置在运行时会产生噪音,同样会分散被检测者的注意力。
4.背景技术部分的内容仅仅是发明人所知晓的技术,并不当然代表本领域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遮光装置,避免外接环境对眼底相机的内部结构造成影响,遮挡外界光线,提高成像质量和准确性,同时隐藏光学系统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运动,并避免噪音的产生,防止出现分散被检测者注意力的情况。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眼底相机组件,应用前述的遮光装置,提高眼底相机成像的准确性和效率。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遮光装置,用于安装在眼底相机上,包括:
7.遮光罩,为弹性不透光材质,所述遮光罩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所述遮光罩具有一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遮光罩的截面积由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增大;
8.第一安装环,设置于所述遮光罩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眼底相机的镜筒相连;以及
9.第二安装环,设置于所述遮光罩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眼底相机的外壳相连。
10.可选地,还包括限位环,用于与所述眼底相机的镜筒的上端部相连,限制第一安装环的位移。
11.可选地,所述限位环与所述眼底相机的镜筒螺纹连接。
12.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环上沿周向开设有定位孔,用于与所述眼底相机的外壳卡接。
13.可选地,所述遮光罩为阻燃材料。
1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眼底相机组件,包括:
15.眼底相机,包括外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的镜筒;以及
16.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遮光装置,设置于所述眼底相机上,所述遮光装置的第一安装环与所述镜筒相连,所述遮光装置的第二安装环与所述外壳体相连。
17.可选地,所述镜筒外壁的上端部设有螺纹。
18.可选地,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环对应的定位圈,所述定位圈上设置有卡塞,所述第二安装环与所述卡塞卡接固定。
19.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20.本技术安装于眼底相机外壳上后,第一安装环相对眼底相机的镜筒固定,第二安装环相对眼底相机的外壳固定,结构简单,安装便捷,镜筒及光学系统在相机外壳内自由运动时,遮光罩自由伸缩产生形变,对外界光线和灰尘等杂质起到遮挡作用;当完成一次检测后,镜筒及光学系统返回至原点,相应地,遮光罩恢复原状。通过遮光罩的自由伸缩,能够在拍摄过程中对外界光线和眼底相机的机械结构进行有效遮挡,避免外界光线以及机械运动扰乱用户的视线,并且弹性材质伸缩不产生噪音,使用户能够集中精力完成眼底检测过程,提高眼底相机的拍摄成像效率。
附图说明
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给出的遮光装置的一种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给出的遮光罩的一种示意图;
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给出的遮光装置的另一种示意图;
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给出的眼底相机组件的一种示意图;
26.图5为眼底相机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27.图中,1、遮光罩;11、遮光罩的第一端;12、遮光罩的第二端;2、第一安装环;3、第二安装环;31、定位孔;4、限位环;
28.100、外壳体;110、定位圈;120、卡塞;200、镜筒;210、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29.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 "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 "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 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
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 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 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3.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5.参照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遮光装置,该遮光装置用于安装在眼底相机的前端,包括遮光罩1、第一安装环2和第二安装环3。
36.遮光罩1由弹性不透光材料制成,例如是黑色的高弹橡胶、高弹硅胶或高弹力布等,正常状态下,自然光无法透过遮光罩1,实现对外界光线的遮挡。在外力作用下,遮光罩1可沿任意方向产生形变。如图2所示,遮光罩 1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遮光罩1用于套在眼底相机的镜筒外侧,遮光罩1 的截面积由遮光罩的第一端11向遮光罩的第二端12逐渐增大,遮光罩的第二端12的截面形状根据眼底相机外壳前端的具体结构而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遮光罩的第一端1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遮光罩的第二端 12也具有弧形的边缘,遮光罩1其他位置处的截面积平滑变化,防止遮光罩 1在拉伸收缩时局部应力过大,导致结构损坏。
37.第一安装环2和第二安装环3均为具有一定硬度和刚度的环体,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例如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第一安装环2固定设置于遮光罩的第一端11,用于与眼底相机的镜筒相连。第二安装环3固定设置于遮光罩的第二端12,用于与眼底相机的外壳相连。
38.本实施例安装于眼底相机外壳上后,第一安装环2相对眼底相机的镜筒固定,第二安装环3相对眼底相机的外壳固定,当镜筒及光学系统在相机外壳内自由运动时,眼底相机的外壳位置固定,与之连接的第二安装环3同样位置固定,镜筒相对于外壳运动,相应的,第
一安装环2与第二安装环3之间的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由于遮光罩1弹性材料的性质,遮光罩1可以自由伸缩产生形变,当完成一次检测后,可以控制镜筒及光学系统返回至原点,相应地,第一安装环2随镜筒运动至初始位置,遮光罩1恢复原状。通过遮光罩1的自由伸缩,能够在拍摄过程中对外界光线和灰尘杂质进行有效遮挡,避免眼底相机中的内部结构直接裸露,防止外接环境因素对眼底相机的成像质量和内部结构产生干扰。同时,不透光的遮光罩1还能够遮挡外界光线和实现镜筒运动的机械结构,防止扰乱被检测者的视线,使被检测者能够集中精力完成眼底检测过程,提高眼底相机的工作效率。
39.参照图3,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遮光装置还包括限位环4,限位环4的外径大于第一安装环2的内径,第一安装环2安装在眼底相机的镜筒上之后,将限位环4连接于镜筒的前端,限位环4位于第一安装环2的外侧,限制第一安装环2的位移。当镜筒向后收缩或向边缘运动时,遮光罩1全部或部分被压缩,产生推动第一安装环2向前运动的弹力。为防止第一安装环2脱离镜筒,导致遮光装置失效,结构损坏,本实施例中的限位环4与镜筒的前端固定连接,对第一安装环2形成限位结构。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还可以通过紧固螺栓或连接卡扣固定限位环4与第一安装环2,保证第一安装环2与镜筒同步运动。
40.可选地,为便于遮光装置安装拆卸,限位环4与眼底相机的镜筒前端通过螺纹连接,在将遮光装置安装在眼底相机上后,此时第一安装环2套设于镜筒的外侧,可以在镜筒前端的外侧加工螺纹,限位环4的内侧加工相对应的螺纹,将限位环4旋紧在镜筒前端,形成限位结构。当然,限位环4与镜筒还可以选择其他连接方式,以便于安装和拆卸。
41.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第二安装环3上沿周向开设有定位孔31,实际安装时,第二安装环3可通过定位孔31与眼底相机外壳的特定部位卡接固定。进一步的,为提高第二安装环3与眼底相机外壳的连接稳定性,可以将卡定位孔31均匀地设置在第二安装环3的周向,并在眼底相机外壳的对应位置设置相配合的卡扣。
42.可选地,遮光罩1采用阻燃材料制成,具有较强的韧性、耐磨性以及抗腐蚀等优点,能够保证其使用寿命,并应对不同的使用环境。
43.参照图4和图5,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眼底相机组件,包括眼底相机和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遮光装置,其中,眼底相机包括外壳体100以及镜筒200,镜筒200设置在外壳体100上,一端位于外壳体100内,一端伸出至外壳体100外。遮光装置安装时,第一安装环2与镜筒200伸出外壳体 100的端部相连,第二安装环3与外壳体100的开口端相连。
44.可选地,镜筒200外壁的上端,即镜筒200伸出外壳体100的端部设有螺纹,限位环4与镜筒200的螺纹端相连。应当说明的是,镜筒200的外壁还可以固定设置有凸台210,用于限制从遮光装置内部限制第一安装环2,具体的,第一安装环2的一侧表面与凸台210抵接,当镜筒200向外延伸时,遮光罩1向外侧延伸,在凸台210的带动下,保持第一安装环2随镜筒200 运动,第一安装环2的另一侧表面与限位环4抵接,即第一安装环2在限位环4和凸台210的限位下与镜筒200的相对位置固定,随镜筒200运动。
45.可选地,如图5所示,外壳体100的开口端固定设置有定位圈110,用于与遮光装置中的第二安装环3配合,定位圈110上开设有与第二安装环3 上定位孔31对应的孔位,定位圈110上设置有卡塞120,卡塞120穿过定位圈110和定位孔31,将第二安装环3卡接固定于外壳体100上。采用卡接固定的形式,组装较为方便,简化安装和更换的过程,方便操作人员使
用。
4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