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后置的筋膜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91112发布日期:2022-09-03 02:27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后置的筋膜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后置的筋膜枪。


背景技术:

2.筋膜枪是锻炼后帮助拉伸恢复的好工具,专业运动员和业余健身者都可以使用。筋膜枪的工作原理是能够通过外在的物理方式震动按摩大肌群,筋膜放松,减少酸痛感,训练更有效。
3.现有的大部分筋膜枪将电机安装在手柄上,使用者握持手柄,将按摩头压贴在人体上,电机的振动直接传递到使用者的手上,长时间使用后,容易产生酸痛感和麻痹感,影响筋膜枪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电机后置的筋膜枪。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电机后置的筋膜枪,包括:
7.壳体,具有沿横向轴线开设的第一腔体;
8.往复部,用于安装按摩头,设置所述壳体的前端;
9.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远离所述往复部的一端,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的轴线与所述横向轴线平行或共线;
10.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位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往复部之间,还包括安装架,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往复部连接,将所述驱动组件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所述往复部的往复运动。
11.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偏心件、提拉连杆、摆动连接件、连接轴承、摆杆和连杆,所述偏心件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提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偏心件转动连接,将所述偏心件的旋转运动转化成直线运动,所述摆动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提拉连杆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轴承与所述摆杆连接,将直线运动转化为摆动;所述摆杆可摆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摆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往复部连接,将摆动转化直线往复运动。
12.优选地,所述摆动连接件为l型结构;所述连接轴承包括内圈轴承和外层套,所述内圈轴承位于所述外层套内,所述摆动连接件的端部与所述内圈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摆杆与所述外层套转动连接。
13.优选地,所述摆杆包括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关于所述连接轴承对称。
14.优选地,所述安装架具有支撑柱,所述摆杆包括三个固定端,第一固定端与所述连
接轴承转动连接,第二固定端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第三固定端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
15.优选地,所述安装架呈l型结构,包括横部和竖部,所述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竖部上,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竖部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组件至少部分安装在所述横部上。
16.优选地,所述横部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形成凹腔,至少部分所述传动组件位于所述凹腔中;或者,所述横部为平板结构,沿所述横向轴线方向的两侧具有向上突起的护板,所述护板和所述横部形成凹腔,至少部分所述传动组件位于所述凹腔中;
17.所述横部具有避让槽。
18.优选地,所述壳体与所述驱动组件对应的位置具有散热孔。
19.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具有与所述横向轴线呈一定角度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具有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和电池压片,所述电池压片位于所述电池的上方。
20.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头盖、上壳和下壳,所述头盖与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固定连接;所述头盖内还设有防震套和钢套,所述头盖内具有所述安装腔,用于安装所述防震套和所述钢套,所述防震套的前端包覆所述钢套的前端,所述防震套的后端包覆所述钢套的后端;
21.所述钢套具有活塞孔,所述往复部为活塞结构,包括活塞主体和连接块,所述活塞主体和所述连接块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块的末端与所述传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活塞主体为中空结构,用于露出与所述连接块的连接处;所述活塞孔的内壁上具有纵向的注油槽;
22.所述头盖内还设有压接环,所述压接环位于所述防震套的后端,与所述头盖的后端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防震套和所述钢套限制在所述头盖的安装腔内。
23.优选地,筋膜枪还包括显示组件和操作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显示件和显示电路板;所述操作组件包括操作件和主控板;
24.所述显示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后盖上或位于所述壳体的主机身侧面或位于所述壳体的驼峰顶面或位于所述壳体的手柄侧面或位于所述壳体的手柄底部;
25.所述操作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后盖上或位于所述壳体的主机身侧面或位于所述壳体的驼峰顶面或位于所述壳体的手柄侧面或位于所述壳体的手柄底部。
26.优选地,筋膜枪还包括冷热敷组件;
27.所述冷热敷组件位于所述按摩头内,所述按摩头包括按摩头盖体、按摩头杆体和按摩头底盖,所述按摩头杆体内与所述按摩头盖体之间具有连通的空腔,所述冷热敷组件位于所述空腔中;所述冷热敷组件包括温度控制结构、温控固定板、电源和温度开关,所述温度控制结构与所述按摩头盖体贴合,所述温控固定板与所述按摩头盖体或所述按摩头杆体固定连接,所述温度开关固定在所述温控固定板的侧面,所述按摩头盖体的侧边对应位置具有开关缺口,供所述温度开关穿出所述按摩头盖体,所述电源置于所述按摩头杆体内,与所述电源连接的电源充电口固定在所述按摩头底盖上;
28.或者,
29.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下壳和后盖,所述后盖位于第一腔体的后端,与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固定连接,所述冷热敷组件固定在所述后盖中,所述冷热敷组件包括接触片、温度控制结构和切换开关,所述接触片固定在所述后盖的最外侧,所述温度控制结构通过温控固
定板安装,所述温控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后盖的最内侧,所述温度控制结构位于所述接触片与所述温控固定板之间,一面与所述温控固定板抵触定位,另一面与所述接触片抵触,所述切换开关与所述温度控制结构连接,并从所述后盖的侧面的第一开关通孔中穿出;
30.或者,
31.所述壳体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具有垂直于横向轴线的第二腔体,所述手柄的下端具有底盖,所述冷热敷组件固定在所述底盖中,所述冷热敷组件包括接触片、温度控制结构和切换开关,所述接触片固定在所述底盖的最外侧,所述温度控制结构通过温控固定板安装,所述温控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底盖的最内侧,所述温度控制结构位于所述接触片与所述温控固定板之间,一面与所述温控固定板抵触定位,另一面与所述接触片抵触,所述切换开关与所述温度控制结构连接,并从所述底盖的侧面的第二开关通孔中穿出。
32.优选地,筋膜枪还包括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发光环、发光件和发光电路板;所述发光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后端或位于所述壳体前端的头盖内或位于所述壳体的手柄的下端;所述发光件为led灯或红外理疗灯。
33.优选地,筋膜枪还包括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包括电池电路板、充电头和充电开关,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电池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通过主控板与所述电池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池电路板包括充电电路和电池管理电路;
34.所述充电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后端或者位于所述壳体的手柄下端。
35.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3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筋膜枪将驱动组件设置在壳体的第一腔体内,远离用户在使用时握持的部位,减少了传递至用户手上的震动;减轻了用户的手部负担,用户可增加单次使用时间,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效果;同时,利用同一安装架固定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减小了振动误差,保证了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的稳定性,减少了动力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
附图说明
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驱动组件、传动组件以及往复部的结构示意图。
39.图2为图1所示的安装架的示意图。
4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筋膜枪的剖面视图。
41.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42.图5为图3所示的筋膜枪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4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筋膜枪的示意图。
44.图7为图6所示的筋膜枪的剖面示意图。
45.图8为图6所示的筋膜枪的另一角度的剖面示意图。
46.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筋膜枪的示意图。
47.图10为图9所示的筋膜枪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48.图11为图9所示的筋膜枪的剖面示意图。
49.图12为图9所示的头盖及活塞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50.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筋膜枪的示意图。
51.图14为图13所示的筋膜枪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52.图15为图13所示的筋膜枪的剖面示意图。
53.图16为图13所示的筋膜枪的另一角度的剖面示意图。
54.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筋膜枪的示意图。
55.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筋膜枪的示意图。
56.图19为图18所示的筋膜枪的剖面示意图。
57.附图标记说明:
58.10、壳体;11、上壳;111、散热孔;112、第一安装柱;1121、第一锁紧孔;113、密封沿;114、卡块;12、下壳;121、安装边台;122、凹槽;123、第二安装柱;1231、第二锁紧孔;1232、限位凸起;1233、限位槽;1234、安装台;124、密封槽;13、手柄;131、操作按钮安装槽;132、第二显示安装槽;1321、第二安装沿;133、充电安装座;134、第四安装柱;135、贯通槽;136、第五台阶;137、第四安装孔;14、后盖;141、卡槽;142、透光部;143、按压块;144、第一嵌位槽;145、第一台阶;146、第一限位平台;147、第一开关通孔;148、第二台阶;149、第一贯穿孔;15、底盖;151、第二嵌位槽;152、第三台阶;153、第二限位平台;154、第二开关通孔;155、第四台阶;156、第二贯穿孔;157、第五安装孔;16、头盖;161、安装腔;162、防震套;1621、环形台阶;1622、环形凹槽;163、钢套;1631、环形凸台;1632、注油槽;164、压接环;1641、固定孔;17、安装架;171、横部;172、竖部;173、支撑柱;174、凹腔;175、避让槽;176、第三安装柱;177、第三紧固孔;18、横向轴线;181、第一腔体;182、第二腔体;183、多边形区;19、主机身;191、第一显示安装槽;192、第一安装沿;193、后盖安装座;
59.20、往复部;21、活塞主体;22、连接块;23、按摩头;231、按摩头盖体;2311、开关缺口;232、按摩头杆体;233、按摩头底盖;234、空腔;
60.30、驱动组件;31、输出轴;
61.40、传动组件;41、偏心件;42、提拉连杆;43、摆动连接件;44、摆杆;441、第二连接孔;442、第一摆杆;443、第二摆杆;444、第一固定端;445、第二固定端;446、第三固定端;447、弯折部;45、连杆;46、连接轴承;461、内圈轴承;462、外层套;463、安装台阶;464、连接柱;465、第一连接孔;
62.50、电池组件;51、电池;52、电池压片;521、缺口;
63.60、显示组件;61、显示件;62、显示电路板;63、保护盖;64、发光组件;641、发光环;6411、延伸部;642、发光件;643、发光电路板;
64.70、操作组件;71、操作件;72、主控板;73、操作按钮;731、键帽;732、环形边沿;733、抵接件;
65.80、冷热敷组件;81、温度控制结构;82、温控固定板;83、电源;831、电源充电口;832、充电线;84、温度开关;85、切换开关;86、接触片;
66.90、充电组件;91、电池电路板;911、安装通孔;92、充电头;93、充电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6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6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6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70.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后置的筋膜枪,包括壳体10、往复部20、驱动组件30和传动组件40,驱动组件30和传动组件40位于壳体10内。
71.具体的,壳体10具有沿横向轴线18开设的第一腔体181,定义壳体10用于设置按摩头23的一端为前端,远离按摩头23的一端为后端。具体的,壳体10的前端具有安装往复部20的通孔,通孔与第一腔体181连通,传动组件40和驱动组件30均位于第一腔体181内,驱动组件30设置在第一腔体181远离往复部20的一端,即第一腔体181的后端,且驱动组件30的输出轴31的轴线与横向轴线18平行或共线;传动组件40位于驱动组件30和往复部20之间,将驱动组件30的旋转运动传递至往复部20,并转化成往复部20的往复运动。第一腔体181内还设有安装架17,安装架17与壳体10固定连接,传动组件40和驱动组件30均安装在安装架17上,减小了振动误差,保证了传动组件40和驱动组件30的稳定性。
72.壳体10的结构有多种样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包括上壳11和下壳12,上壳11和下壳12形成第一腔体181,驱动组件30位于第一腔体181中,设置在第一腔体181远离往复部20的一端,位于壳体10的后端,优选地,壳体10与驱动组件30对应的位置具有散热孔111,散热孔111呈条状,周向均匀分布在上壳11或下壳12的后端表面。
73.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包括上壳11、下壳12和后端盖,上壳11、下壳12和后端盖共同形成第一腔体181,驱动组件30至少部分位于后端盖内。优选地,壳体10与驱动组件30对应的位置具有散热孔111,散热孔111呈条状,周向均匀分布在后端盖表面。
74.散热孔111用于加强散热性能,防止热量聚集造成整体的损坏,散热孔111可与驱动组件30的位置对应,也可以与充电组件的位置对应。
75.驱动组件30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31与传动组件40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至少部分置于后端盖内。为了将驱动组件30的旋转运动转化成往复部20的往复运动,传动组件40为多连杆结构,传动组件40包括偏心件41、提拉连杆42、摆动连接件43、连接轴承46、摆杆44和连杆45。提拉连杆42将偏心件41的转动转化成直线运动,比如水平运动或竖直运动;摆动连接件43将直线运动转换成摆动,比如将竖直运动转化成前后摆
动,或者将水平运动转化成上下摆动,而后连接轴承46连接摆动连接件43和摆杆44,将摆动转化成直线往复运动,以带动按摩头23进行往复运动。
76.以附图中所示出的方式为例,驱动电机的输出轴31与横向轴线18平行或共线,传动组件40与驱动电机大致处于一条直线上;具体的,偏心件41设置在输出轴31上,跟随输出轴31转动,负责产生偏心动力输出,偏心件41可为偏心轮;提拉连杆42的一端与偏心件41转动连接,将偏心件41的旋转运动转化成竖直运动;摆动连接件43的一端与提拉连杆4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轴承46与摆杆44连接,将提拉连杆42竖直运动转化为前后摆动。优选地,偏心件41和提拉连杆42的连接处还需要设有一定厚度的台阶,防止摆动连接件43在摆动时与偏心件41发生摩擦,产生噪音甚至损坏。
77.由于摆杆44为前后摆动,与提拉连杆42之间的距离会随摆动前后变化,而提拉连杆42做上下竖直运动,其在横向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摆动连接件43的作用在于:在提拉连杆42上下运动和摆杆44前后摆动时转动适当角度,消除摆杆44上下摆动所产生的前后位移,保证动力的稳定传递,避免传动组件40卡死;同时,摆杆44与连接轴承46固定连接,当摆杆44需要带动连杆45做前后运动的同时,摆杆44靠近电机的一端需要做上下位移,此时连接轴承46相对于偏心件41外表面会产生一个角度变化,摆动连接件43的前后摆动恰好能够抵消此时角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因为连接轴承46的角度变化,造成传动组件40的损坏。具体的,连接轴承46的作用在于,偏心件41在转动时,绕横向轴线18转动,偏心件41与提拉连杆42的连接端相对垂直于横向轴线18且穿过驱动电机的输出轴31中心的竖向轴线,向左或向右偏移,从而产生横向变化量和纵向变化量,使提拉连杆42向斜上方倾斜,与竖向轴线呈一个角度,纵向变化量带动摆杆44摆动,与提拉连杆42的另一端连接的连接轴承46的内圈相对外圈转动一定角度,从而抵消提拉连杆42的横向变化量,防止摆杆44发生旋转。
78.摆杆44可前后摆动地安装在安装架17上,连杆45的一端与摆杆44连接,另一端与往复部20连接,连杆45在摆杆44另一端的作用下前后移动,同时由于壳体10前端的通孔对往复部20的限制,将前后摆动转化前后往复运动,往复部20带动其上的按摩头23作往复运动,对肌肉、筋膜打击按摩。上述结构可极大的减少对驱动组件30输出的动力的浪费,提高了筋膜枪的能量利用率,同时,由于驱动组件30和传动组件40设置在第一腔体181内,远离了用户握持的手柄13,减轻了用户的手部负担,用户可增加单次使用时间,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效果。
79.如附图5所示,摆动连接件43为l型结构,将提拉连杆42的力从竖向转向为横向,摆动连接件43与摆杆44之间通过连接轴承46转动连接,当摆动连接件43转动时,推动连接轴承46相对摆杆44转动一定角度,同时带动摆杆44摆动。具体的,连接轴承46包括内圈轴承461和外层套462,内圈轴承461固定在外层套462内,如附图4所示,外层套462的内部具有安装台阶463,内圈轴承461与安装台阶463相抵固定,摆动连接件43的端部与内圈轴承461转动连接,外层套462具有一定厚度,摆杆44与外层套462转动连接。如附图5所示,外层套462的外部具有连接柱464,连接柱464内具有第一连接孔465,摆杆44的一端具有第二连接孔441,转轴依次穿入第二连接孔441和第一连接孔465,使摆杆44与连接柱464转动连接,连接轴承46可相对摆杆44转动。
80.优选地,摆杆44包括第一摆杆442和第二摆杆443,第一摆杆442和第二摆杆443关于连接轴承46对称,使摆杆44的施力和受力更均匀,力的传递更稳定。
81.安装架17具有支撑柱173,用于连接安装架17和摆杆44。如附图5所示,第一摆杆442结构和第二摆杆443的结构对称,均具有三个固定端,第一固定端444与连接轴承46转动连接,第二固定端445与支撑柱173转动连接,第三固定端446与连杆45转动连接。由于连接轴承46的宽度大于支撑柱173的宽度,同时大于连杆45的宽度,因此,第一摆杆442和第二摆杆443具有向外突出的弯折部447,第一固定端444位于弯折部447上,以使两个第一固定端444之间的间距与连接轴承46的宽度适配。
82.安装架17的具体结构有多种样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附图2所示,为对于不同安装角度和位置的驱动组件30和传动组件40,安装架17呈l型结构,包括横部171和竖部172,驱动组件30固定在竖部172上,输出轴31穿过竖部172与传动组件40连接;传动组件40安装在横部171上。
83.具体的,驱动电机的主体位于竖部172的外侧,偏心件41位于竖部172的内侧,竖部172具有轴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31穿过轴孔,与偏心件41固定连接,输出轴31带动偏心件41转动,提拉连杆42位于竖部172的内侧,横部171的上方,与偏心件41偏心连接,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竖直运动。安装架17设置在横部171的前侧,与竖部172之间留有部分传动组件40的安装和活动空间,摆杆44摆动安装在横部171上,第一固定端444与连接轴承46转动连接,第二固定端445与支撑柱173转动连接,第三固定端446与连杆45转动连接。连杆45的一端与摆杆44连接,另一端与往复部20连接,连杆45向后运动时,至少部分位于横部171上方。
8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附图2所示,横部171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以适配弧形的下壳12结构,横部171形成凹腔174,至少部分传动组件40位于凹腔174中,对传动组件40起到隔离和保护作用。提拉连杆42会产生上下位移,当提拉连杆42运动到最下方的时候,连接轴承46处于最低端,为避让连接轴承46,提供其活动空间,横部171具有避让槽175,避让槽175的位置与连接轴承46相对应,开设于横部171靠近壳体10手柄13的位置。避让槽175可以为矩形或其他常规形状,满足避让要求即可。
85.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横部171为平板结构,沿横向轴线18方向的两侧具有向上突起的护板,护板和横部171形成凹腔174,至少部分传动组件40位于凹腔174中,对传动组件40起到隔离和保护作用。
86.优选地,安装架17还可以具有过线孔,过线孔能够容纳部分或全部线束从中经过,起到梳理线束和防止线束缠绕的作用。
87.当然,横部171和竖部172的形状还可为其他常规形状,比如横部171为锥形或椭圆形或半圆形等,满足传动组件40和驱动组件30的安装要求即可。
88.如附图2所示,安装架17的横部171还具有第三安装柱176,第三安装柱176上设有第三紧固孔177,紧固件穿过第三紧固孔177将安装架17固定于下壳12的内部。
89.如附图3和附图5所示,壳体10还包括手柄13,当壳体10包括上壳11和下壳12时,手柄13可以是下壳12的一部分。手柄13具有与横向轴线18呈一定角度的第二腔体182,第二腔体182和第一腔体181连通,第二腔体182内具有电池组件50,电池组件50包括电池51和电池压片52,电池51整体位于第二腔体182中,作为筋膜枪的动力来源,对驱动组件30及其他辅助结构供电。电池压片52位于电池51的上方,电池压片52可以固定在第一腔体181中,靠近第二腔体182,也可以固定在第二腔体182中,靠近第一腔体181,也可以位于第一腔体181和第二腔体182的连接处。下壳12内壁具有安装边台121,电池压片52的边缘抵接在安装边台
121并与安装边台121固定,具体的固定方式可为粘接或焊接。电池压片52的主要作用为将电池51固定在第二腔体182中,以免电池51在筋膜枪使用过程受振动影响而松动,影响筋膜枪的正常使用,保证用电安全,此外,电池压片52可以采用隔热性好的材料,起隔热板的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压片52还起到分隔传动组件40和电池51的作用。如附图5所示,电池压片52具有若干缺口521,用于穿过壳体10内部的线束,实现不同位置的部件的电连接。当然,安装架17与第一腔体181也具有间隙,一方面减轻驱动组件30和传动组件40传递到壳体10上的振动,另一方面也方便内部线束过线。
90.上壳11与下壳12的上半部分形成主机身19,下壳12的下半部分形成手柄13,手柄13与主机身19呈角度设置。下壳12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连接处光滑过渡,为弧形结构,可以减少外部壳体10污渍的残留,增加美观度,提升握感。下壳12的下半部分具有多边形凸起结构的多边形区183,多边形凸起结构的端部为倒角或圆角设计,增加安全系数并提升手持握感,优选地,多边形区183可以选择吸汗减震材质。
91.上壳11和下壳12的固定方式可以为:如附图5和附图10所示,下壳12的上半部分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凹槽122,凹槽122内部具有贯穿下壳12的外壁的第二锁紧孔1231,下壳12的内表面对应第二锁紧孔1231的位置设有向第一腔体181延伸形成的第二安装柱123,上壳11的内表面具有向第一腔体181延伸形成的第一安装柱112,第一安装柱112与第二安装柱123对应;第二安装柱123的末端具有周向分布的限位凸起1232,限位凸起1232的内部具有内凹的限位槽1233,限位槽1233的内径逐渐变小,使限位凸起1232的内部形成一个外大内小的结构,使得在预安装时更为便利。第一安装柱112的末端具有与第二安装孔对应的第一锁紧孔1121,第一锁紧孔1121和第二锁紧孔1231可为螺孔。限位槽1233的底部具有安装台1234,安装台1234具有贯穿的孔,与第二锁紧孔1231连通,螺钉依次穿入第二锁紧孔1231与第一锁紧孔1121螺纹固定。第一安装柱112和第二安装柱123的长度之和应与第一腔体181的内径对应,使得壳体10在连接时能够完美贴合,并在安装时实现限位及预固定。在螺钉固定完成后,第二锁紧孔1231外侧的凹槽122可使用密封塞进行密封,起到防水防尘及保护的作用。
92.上壳11的边缘具有分段或连续的密封沿113,对应的,下壳12的边缘具有密封槽124,用于嵌入密封沿113。密封沿113和密封槽124的位置可互换。当两部分壳体10安装时,密封沿113能够嵌入密封槽124中,从而实现密封,并且能够通过密封槽124和密封沿113实现螺丝固定前的限位及预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槽124和密封沿113也可以阶梯设置,进一步增加密封性。
93.在一些实施例中,往复部20为活塞结构,通孔为活塞孔,壳体10的前端具有安装往复部20的通孔,通孔与第一腔体181连通,活塞结构在传动组件40的牵动下在活塞孔中作往复运动。如附图11至附图12所示的第三种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头盖16,头盖16与上壳11和下壳12卡接固定。
94.头盖16内还设有防震套162和钢套163,头盖16内具有安装腔161,用于安装防震套162和钢套163,钢套163具有活塞孔,活塞结构在活塞孔中作往复运动。防震套162的前端包覆钢套163的前端,防震套162的后端包覆钢套163的后端。防震套162的一个作用为,减轻活塞结构在往复运动时的震动,另一个作用为防止注油槽1632内的固体或膏状润滑油在活塞主体21前后移动时从活塞孔中被带出。具体的,防震套162的前端内部具有环形台阶1621,
环形台阶1621向内延伸,内径等于或稍小于钢套163的内径,可以钢套163的前端面与环形台阶1621的后端面抵接,使环形台阶1621的面可完整覆盖钢套163的前端面;防震套162的后端内部具有环形凹槽1622,钢套163的后端具有环形凸台1631,环形凸台1631的外侧边缘嵌入环形凹槽1622中,且防震套162的后端面的内径与钢套163的内径相当,甚至可以稍小于钢套163的内径,使防震套162的后端面可完整覆盖环形凸台1631的后端面。
95.钢套163内具有活塞孔,活塞结构包括活塞主体21和连接块22,活塞主体21和连接块22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连接块22的末端与连杆45的前端转动连接,在连杆45的作用下,带动活塞主体21在活塞孔中作往复运动。活塞孔的内壁上具有纵向的注油槽1632,活塞主体21为中空结构,方便插接按摩头23,同时露出与连接块22连接的螺丝。使用时,将按摩头23拆下,露出螺丝,利用工具将螺丝旋下,取出活塞主体21,向注油槽1632内注油,而后复位活塞主体21。防震套162的前后端包覆钢套163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注油槽1632内的固体或膏状润滑油在活塞主体21前后移动时从活塞孔中被带出,延长润滑时间。
96.头盖16内还设有压接环164,压接环164位于防震套162的后端,与头盖16的后端固定连接,具体的,压接环164为三角中空结构,具有三个周向的固定孔1641,紧固件穿过固定孔1641将压接环164固定在头盖16的后端。连接块22和活塞主体21可从压接环164的中部空隙穿过,进行往复运动,压接环164的主要作用为将防震套162和钢套163限定在头盖16的安装腔161中。
97.采用上述的头盖16和活塞结构,不仅可以方便在活塞主体21和活塞孔之间添加润滑,还可对活塞孔起到一定的封闭作用,减少润滑油泄露,干净卫生,无需频繁地添加润滑油;减震和减噪音的效果更好。
98.为方便用户操作筋膜枪,筋膜枪的辅助结构包括显示组件60和操作组件70。
99.如附图6至附图8的第二种实施例中,显示组件60和操作组件70均位于壳体10的后端。显示组件60的主要作用是显示电池51的剩余电量和电机转速等级,包括显示件61和显示电路板62,操作组件70的作用为控制电机转速,包括操作件71和主控板72,主控板72具有接线口,接线口用于引出信号线,并与显示电路板62等其他辅助结构电连接。操作件71可采用触摸开关,通过对触摸开关的按动或触摸,可实现相对应的筋膜枪运转逻辑。本实施例中,显示电路板62和主控板72可为同一电路板。
100.具体的,壳体10包括后盖14,后盖4的前端内侧具有卡槽141,上壳11和下壳12的后端边缘具有卡块114,当上壳11和下壳12合拢后,后盖14通过卡槽141与卡块114卡接,固定在上壳11和下壳12的后端。显示组件60和操作组件70位于后盖14内侧,后盖14与显示件61对应的位置具有透光部142,使显示件61的内容可透出后盖14或显示件61本身的显示面露出于后盖14。后盖14的内侧与操作件71的位置设有按压块143,后盖14可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用户按压后盖14对应位置时,按压块143按压操作件71,进行操作。后盖14的外侧具有加号和减号的标识,标识位置与按压块143的位置对应,方便用户识别操作。
101.如附图13至附图16所示的第四种实施例中,显示组件60位于壳体10的侧面,操作组件70位于手柄13上。显示组件60包括显示件61和显示电路板62,显示电路板62包括控制芯片、显示件61、插接件等相关设备,显示件61可以是led显示屏、数码管、液晶屏等能够显示信息的元件,用以显示筋膜枪的运行状态。
102.具体的,为方便安装,显示组件60位于上壳11和下壳12的交界处,将设有第一腔体
181的部分壳体10定义为主机身19。主机身19的侧面具有第一显示安装槽191,用于安装显示件61,显示电路板62位于第一腔体181内,与显示件61电连接,显示电路板62的固定方式可以为卡接、抵接、紧固件连接、粘接等方式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也可以是其他固定方式。显示件61外侧还具有保护盖63,保护盖63为透光结构,第一显示安装槽191的外侧边缘具有周向分布的第一安装沿192,第一安装沿192的厚度较周围的壳体10厚度略薄且高度略低于第一显示安装槽191所在表面,保护盖63内表面的边沿与第一显示安装槽191的第一安装沿192抵接,或者,或者,保护盖63内表面边缘具有周向分布的第一安装沿192,安装时,将保护盖63从第一腔体181的内部安装,则此时第一安装沿192的外表面抵接于第一显示安装槽191的内表面。优选地,在两者的连接处可设置密封圈以增强连接处的密封性,并且可以使用粘接、卡接等一种或多种方式固定,更好地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
103.操作组件70包括操作件71和主控板72,还包括操作按钮73,操作按钮73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并且可以设置在手柄13的任意位置,比如侧边、上边、下边,优选地可以设置在手柄13靠近主机身19的位置。且位于尾盖的下侧。其中,手柄13靠近主机身19的位置又可以分为位于连接处的弧形区域或位于多边形区183。操作按钮73与操作件71对应,主控板72包括接线口,接线口用于引出信号线,并与显示电路板62等其他辅助结构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操作件71采用的是自带弹性的按键开关,通过对操作件71的按动或触摸,可实现相对应的筋膜枪运转逻辑。以下是其中一种操作逻辑:当筋膜枪在不运行时按下开关,可启动筋膜枪,再次按下可调节筋膜枪力度或频率,并在设定的档位之间变动,直至关闭。多个操作按钮73还可以具有不同的功能,从而实现速度调节、开关机、冷热敷等功能。
104.操作件71需通过位于其外部的操作按钮73实现与使用者的交互。手柄13的侧面具有操作按钮安装槽131,操作按钮安装槽131的朝向与壳体10的后端面朝向一致,方便用户操作。操作按钮73为同心圆台,分别对应键帽731和环形边沿732,键帽731与环形边沿732固定连接,环形边沿732沿键帽731靠近主控板72一侧的边沿周向分布。环形边沿732的直径大于键帽731的直径,且环形边沿732的外径大于操作按钮安装槽131的直径。另外,键帽731的直径应小于操作按钮安装槽131的直径,这使得操作按钮73的环形边沿732能够在操作件71和操作按钮安装槽131的内表面移动,防止脱落。
105.在本实施例中,为实现交互功能,操作按钮73的内表面还应该具有抵接件733,抵接件733可以是一条或多条平行或交叉的条状结构,也可以是柱状结构,抵接件733最末端抵接在操作开关的表面,当按下时,通过抵接件733的作用,使得作用在操作按钮73表面的力间接加到操作开关上,从而实现交互。
106.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抵接件733为两条相互垂直的抵接条,并且延伸至键帽731的内表面,相当于加强筋,在实现交互的同时能够增加键帽731的强度。
107.如附图18和附图19所示的第六种实施例中,显示组件60和操作组件70均位于手柄13,显示组件60位于手柄13的前侧,操作组件70位于手柄13的后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组件60和操作组件70可均设置在手柄13的左侧或右侧,考虑到惯用手为右手的用户居多,优选地,将显示组件60和操作组件70设置在手柄13的右侧。该处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均是以横向轴线18的方位为基准来描述。显示组件60和操作组件70的具体结构不变。显示组件60包括显示件61和显示电路板62,显示电路板62包括控制芯片、显示件61、插接件等相关设备,显示件61可以是led显示屏、数码管、液晶屏等能够显示信息的元件,用以显示筋
膜枪的运行状态,操作组件70包括操作件71和主控板72,操作件71可以为触摸开关、机械开关等开关设备。本实施例中,当显示组件60和操作组件70设置在同一侧面时,显示电路板62和主控板72可为同一电路板,显示电路板62外侧的保护盖63可对应操作件71设有交互位,交互位可采用交互件,交互件可以为金属片、金属弹簧、光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此处的操作件71可以将触摸开关改为机械开关,也可以使用两者的组合实现不同功能。
108.当显示组件60和操作组件70设置在不同侧面时,显示电路板62和主控板72可为两块独立的电路板,并通过线束电连接。
109.如附图18和附图19所示,以显示组件60位于手柄13的前侧,操作组件70位于手柄13的后侧为例,手柄13的前侧具有贯穿的第二显示安装槽132,第二显示安装槽132的内边缘具有周向分布的第二安装沿1321,第二安装沿1321的厚度较周围的手柄13略薄且高度略低于第二显示安装槽132所在的表面。显示电路板62位于第二腔体182内,显示件61位于第二显示安装槽132中,第二显示安装槽132外侧还固定有保护盖63,保护盖63为透光结构,保护盖63直接从手柄13外侧覆盖在第二显示安装槽132上,保护盖63的内表面边沿与第二显示安装槽132的第二安装沿1321抵接,或者,第二显示安装槽132的外边沿具有周向分布的第二安装沿1321,保护盖63的外表面边沿具有周向分布的边沿,保护盖63可从手柄13内侧安装,保护盖63的外表面边沿的外表面抵接于第二显示安装槽132的安装沿的内表面,在两者的连接处可设置密封圈以增强连接处的密封性,并且可以使用粘接、卡接等一种或多种方式固定,更好地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
110.本实施例中,操作件71采用的是自带弹性的按键开关,通过对操作件71的按动或触摸,可实现相对应的筋膜枪运转逻辑。以下是其中一种操作逻辑:当筋膜枪在不运行时按下开关,可启动筋膜枪,再次按下可调节筋膜枪力度或频率,并在设定的档位之间变动,直至关闭。
111.手柄13的后侧面具有操作按钮安装槽131,操作按钮安装槽131的朝向与壳体10的后端面朝向一致,方便用户操作。操作按钮为同心圆台,分别对应键帽731和环形边沿732,键帽731与环形边沿732固定连接,环形边沿732沿键帽731靠近主控板72一侧的边沿周向分布。环形边沿732的直径大于键帽731的直径,且环形边沿732的外径大于操作按钮安装槽131的直径。另外,键帽731的直径应小于操作按钮安装槽131的直径,这使得操作按钮的环形边沿732能够在操作件71和操作按钮安装槽131的内表面移动,防止脱落。
112.在本实施例中,为实现交互功能,操作按钮的内表面还应该具有抵接件733,抵接件733可以是一条或多条平行或交叉的条状结构,也可以是柱状结构,抵接件733最末端抵接在操作开关的表面,当按下时,通过抵接件733的作用,使得作用在操作按钮表面的力间接加到操作开关上,从而实现交互。
113.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抵接件733为两条相互垂直的抵接条,并且延伸至键帽731的内表面,相当于加强筋,在实现交互的同时能够增加键帽731的强度。
114.在另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显示组件60和操作组件70均位于主机身19的侧面,位于上壳11和下壳12的交界处,显示组件60和操作组件70的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安装结构可根据上述实施例对应调节,在此不再赘述。
115.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具有驼峰,显示组件60和操作组件70均位于驼峰的上表
面,显示组件60和操作组件70的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安装结构可根据上述实施例对应调节,在此不再赘述。
11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组件60和操作组件70均位于手柄13的底部,显示组件60和操作组件70的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安装结构可根据上述实施例对应调节,在此不再赘述。
117.在一些实施例中,筋膜枪的辅助结构包括冷热敷组件80。
118.如附图6至附图8的第二种实施例中,按摩头23内具有冷热敷组件80。本实施例中,按摩头23包括按摩头盖体231、按摩头杆体232和按摩头底盖233,按摩头盖体231与按摩头杆体232采用的是卡扣连接固定,按摩头底盖233与按摩头杆体232卡接固定。按摩头杆体232内与按摩头盖体231之间具有连通的空腔234,冷热敷组件80位于空腔234中,冷热敷组件80包括温度控制结构81、温控固定板82、电源83和温度开关84,温度控制结构81为半导体制冷片,该器件体积小,且能通过控制流入的电流流向控制制冷或制热,并且能够控制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温度变化范围,温度控制可由温度开关84和温度开关84所在的电路板来实现。温度控制结构81与按摩头盖体231贴合,将按摩头盖体231作为与人体的接触面,将温度传递至人体。温控固定板82位于空腔234中,与按摩头盖体231或按摩头杆体232固定连接,温度开关84固定在温控固定板82的侧面,按摩头盖体231的侧边对应位置具有开关缺口2311,供温度开关84穿出按摩头盖体231,方便用户操作。
119.电源83沿横向轴线18设置于按摩头杆体232内,电源83可为可充电电池,充电线832连接电源充电口831和电源83,电源充电口831固定在按摩头底盖233上。按摩头23与往复部20可拆卸连接,在不使用按摩头23时,可将按摩头23拆卸,对电源83单独充电。本实施例中,按摩头23的敲击功能和冷热敷功能可独立操作。
120.如附图9和附图11的第三种实施例中,壳体10的后端具有冷热敷组件80。壳体10包括位于后端的后盖14,冷热敷组件80包括接触片86、温度控制结构81、温控固定板82和切换开关85。接触片86固定在后盖14的最外侧,用于与人体接触并传导热量,优选地,此处采用的接触片86可以选择导热性、阻燃性较好的材料。后盖14的外侧具有第一嵌位槽144,接触片86固定于第一嵌位槽144中,接触片86可采用粘接、卡接、螺丝连接等一种或多种方式固定在第一嵌位槽144中。
121.后盖14的内侧设有多个周向分布且高度不同的台阶,分别与冷热敷组件80的不同部分相抵接,用以实现不同部件之间的固定。具体的,温控固定板82与后盖14最靠近第一腔体181的第一台阶145抵接,温控固定板82可粘接、卡接、螺丝连接等一种或多种方式与第一台阶145固定;切换开关85与温度控制结构81电连接,位于温度控制结构81的侧面,第一台阶145与切换开关85对应的侧面设有一个凹陷的第一限位平台146,第一限位平台146中间具有一个贯穿的第一开关通孔147,能够使得切换开关85的端部能够从中穿过,露出于后盖14。切换开关85具有三个档位用以开关和调节温度控制结构81,产生至少具有制冷、制热、启停这三种功能的作用。相对第一台阶145远离第一腔体181的第二台阶148中间具有第一贯穿孔149,温度控制结构81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贯穿孔149中,位于温控固定板82和接触片86之间。温度控制结构81一侧与温控固定板82抵接定位连接,另一侧与接触片86抵触。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控制结构81为半导体制冷片,该器件体积小,且能通过控制流入的电流流向控制制冷或制热,并且能够控制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温度变化范围。
122.冷热敷组件80可以独立带有供电电源,也可以利用手柄13中的电池51作为电源,温度控制结构81也可以与主控板72或电池电路板91电连接,引出线可从温控固定板82和壳体10的间隙引出。组装冷热敷组件80时,可以依次将接触片86、温度控制结构81和温控固定板82固定在后盖14上,而后将后盖14固定在上壳11和下壳12的后端,上壳11或下壳12的内部具有卡线槽,完成接线的引出线可被约束在卡线槽中,避免壳体10内线束混乱。
123.后盖14与上壳11和下壳1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上壳11和下壳12的后端外侧边缘具有后盖安装座193,后盖安装座193包括位于第一腔体181的后端的挡板和过线槽,过线槽位于挡板中间,挡板能够实现两部分功能的隔离防止小零件掉入第一腔体181,影响驱动组件30和传动组件40的运转,过线槽能够使冷热敷组件80的线束从中穿过,与主控板72或电池电路板91连接;后盖14与后盖安装座193卡接固定。
124.如附图13至附图16的第四种实施例中,手柄13的下端具有冷热敷组件80。
125.位于手柄13下端的冷热敷组件80与第三种实施例中的冷热敷组件80的结构大体相同,区别在于:壳体10包括位于手柄13下端的底盖15,冷热敷组件80通过底盖15与手柄13固定连接。
126.具体的,接触片86固定在底盖15的最外侧,用于与人体接触并传导热量,优选地,此处采用的接触片86可以选择导热性、阻燃性较好的材料。底盖15的外侧具有第二嵌位槽151,接触片86固定于第二嵌位槽151中,接触片86可采用粘接、卡接、螺丝连接等一种或多种方式固定在第二嵌位槽151中。
127.底盖15的内侧设有多个周向分布且高度不同的台阶,分别与冷热敷组件80的不同部分相抵接,用以实现不同部件之间的固定。具体的,温控固定板82与底盖15最靠近第二腔体182的第三台阶152抵接,温控固定板82可粘接、卡接、螺丝连接等一种或多种方式与第三台阶152固定;切换开关85与温度控制结构81电连接,位于温度控制结构81的侧面,第三台阶152与切换开关85对应的侧面设有一个凹陷的第二限位平台153,第二限位平台153中间具有一个贯穿的第二开关通孔154,能够使得切换开关85的端部能够从中穿过,露出于底盖15。切换开关85具有三个档位用以开关和调节温度控制结构81,产生至少具有制冷、制热以及启停这三种功能的作用。相对第三台阶152远离第二腔体182的第四台阶155中间具有第二贯穿孔156,温度控制结构81至少部分位于第二贯穿孔156,位于温控固定板82和接触片86之间。温度控制结构81一侧与温控固定板82抵接定位连接,另一侧与接触片86抵触。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控制结构81为半导体制冷片,该器件体积小,且能通过控制流入的电流流向控制制冷或制热,并且能够控制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温度变化范围。
128.冷热敷组件80可以独立带有供电电源,也可以利用手柄13中的电池51作为电源,温度控制结构81也可以与主控板72或电池电路板91电连接,引出线可从温控固定板82和壳体10的间隙引出。组装冷热敷组件80时,可以依次将接触片86、温度控制结构81和温控固定板82固定在底盖15上,而后将底盖15固定在手柄13的下端,手柄13的内部具有卡线槽,完成接线的引出线可被约束在卡线槽中,避免壳体10内线束混乱。
129.底盖15与手柄13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手柄13的下端外侧边缘具有底盖安装座,底盖安装座包括位于第二腔体182的后端的挡板和过线槽,过线槽位于挡板中间,挡板能够实现两部分功能的隔离防止小零件掉入第二腔体182,影响驱动组件30和/或电池组件50的运转,过线槽能够使冷热敷组件80的线束从中穿过,与主控板72或电池电路板91连接;
底盖15与底盖安装座卡接固定。
130.在一些实施例中,筋膜枪的辅助结构还包括发光组件64。如附图13至附图16的第四种实施例中,发光组件64设置在壳体10的后端,与充电组件90对应,发光组件64用于显示充电组件90的充电状态以及电池51的电量,在筋膜枪充电时、充电完成后及使用中的根据不同的电量状态显示不同的灯光,更利于使用者判断此时筋膜枪的电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发光组件64还可与显示组件60一起设置在壳体10的后端,发光组件64中的发光电路板643与显示电路板62为同一块电路板。本实施例以发光组件64与充电组件90结合的方式为例,介绍发光组件64的结构和安装方式。
131.具体的,发光组件64包括发光环641、发光件642和发光电路板643,此时,发光电路板643可与电池电路板91为同一块电路板,为方便描述,统一称为电池电路板91。电池电路板91垂直于第一腔体181,由于第一腔体181接近圆柱形结构,因此,电池电路板91也为圆形或类圆形结构,四周具有倒角或圆角。电池电路板91上设有控制芯片、充电电路和电源管理电路等,其边缘周向分布至少一个发光件642,发光件642可以是发光二极管、数码管等器件,并且能够发出多种颜色的光和/或在控制芯片的操控下产生不同的亮灭效果,此外发光件642发出的灯光信号应当使得使用者能够从电池电路板91外侧的发光环641处接收,优选地,发光件642安装后的朝向应平行于电池电路板91所在平面,使得光线与发光环641的接受面呈90
°
的直角,增强显示效果。
132.发光环641的安装方式为:壳体10包括后盖14,后盖14与上壳11和下壳12形成的主机身19固定连接,发光环641夹设于后盖14与主机身19之间,发光环641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发光环641朝向主机身19的端面具有延伸部6411,延伸部6411与主机身19的侧壁边缘卡接,使发光环641与主机身19初步定位,而后,后盖14与主机身19采用螺丝固定连接,进一步固定发光环641。
133.在另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发光组件64可设置在壳体10前端或手柄13的下端。
134.具体的,壳体10包括头盖16、上壳11和下壳12,头盖16与上壳11和下壳12固定连接,上壳11与下壳12形成主机身19,下壳12向下延伸形成手柄13,手柄13与主机身19呈角度设置。发光组件64位于头盖16中或位于头盖16与主机身19的连接处。发光组件64的发光件642朝向头盖16设置,且头盖16的对应位置设有透光孔,透光孔可以传播发光件642所散发出来的灯光。发光件642可为led灯珠或红外理疗灯。发光电路板643为环形结构,通过螺丝固定在头盖16的内部,发光件642周向分布在发光电路板643上,同时,发光电路板643的供电线穿入第一腔体181与主控板72连接或穿入第二腔体182与电池电路板91连接。优选地,壳体10的内部具有卡线槽,用于约束供电线,避免干扰到壳体10内的驱动组件30、传动组件40以及电池组件50等结构。头盖16与主机身19的连接方式可参考其他实施例中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135.为方便用户充电,筋膜枪的辅助结构还包括充电组件90,充电组件90与电池51电连接,用于对电池51充电,充电组件90包括电池电路板91、充电头92和充电开关93,电池组件50与电池电路板91电连接,驱动组件30通过主控板72与电池电路板91电连接,电池电路板91包括充电电路和电池管理电路,分别用于电池51充电和筋膜枪正常工作时的电量管理和输送,还与上述实施例中筋膜枪的辅助结构电连接,比如显示组件60、操作组件70、发光组件64和冷热敷组件80中的一者或多者电连接。充电开关93和充电头92均与电池电路板91
连接。充电开关93可以为实体开关,也可以为虚拟开关,具体由主控板72或电池电路板91中的程序控制。
136.如附图9至附图11所示的第三种实施例中,充电组件90位于手柄13的下端,手柄13的下端具有底盖15和充电安装座133,电池组件50位于充电安装座133上方,充电组件90位于底盖15和充电安装座133之间,充电安装座133具有第四安装柱134和贯通槽135,贯通槽135用于充电组件90与电池组件50之间的线束过线,第四安装柱134的端部具有第五台阶136,用于定位电池电路板91,对应的,电池电路板91具有安装通孔911,供第四安装柱134的端部穿过,电池电路板91与第五台阶136的端面抵接定位。第四安装柱134的端部具有第四安装孔137。充电头92固定在电池电路板91上,并朝向底盖15延伸,底盖15具有与充电头92适配的充电孔,方便插接充电。底盖15还具有第五安装孔157,与第四安装孔137对应,安装时,紧固件穿过第五安装孔157与第四安装孔137锁紧固定,将底盖15固定在手柄13下端。优选地,底盖15与手柄13下端的连接处设有台阶机构或迷宫结构,增强连接处的密封性和防水性。
137.如附图13至附图16所示的第四种实施例中,与第三种实施例中的区别在于,充电组件90位于壳体10的后端。具体的,充电组件90位于壳体10的后盖14内侧。后盖14与主机身19的连接方式如上述实施例中所示,在此不再赘述。充电组件90垂直于第一腔体181,电池电路板91的形状为类圆形,四周具有倒角或圆角。充电头92的设置方向平行于横向轴线18,并朝向后盖14延伸,后盖14具有充电孔,与充电头92对应,供充电头92露出充电。后盖14同时具有开关缺口2311,供充电开关93穿出,用于控制充电组件90的启停。充电头92为圆型中间带有金属针的结构,充电开关93为拨动式开关控制总电源。
138.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充电组件90可不包括充电开关93,而是通过操作组件70直接控制充电组件90的工作,如附图17所示的第五种实施例。
139.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