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科智能组合式检查诊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18446发布日期:2022-05-31 19:38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声科智能组合式检查诊断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超声科智能组合式检查诊断系统。


背景技术:

2.超声诊断是将超声检测技术应用于人体,通过测量了解生理或组织结构的数据和形态,发现疾病,作出提示的一种诊断方法,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无痛、方便、直观的有效检查手段,尤其是b超,应用广泛,影响很大,与x射线、ct、磁共振成像并称为4大医学影像技术,是利用超声波在人体肌肉、脂肪、皮肤、骨骼等不同组织内的传播速度等特性不同而形成的图像,临床医师根据图像的特性对不同的生理性或病理性问题作出临床诊断,由于超声诊断具有无辐射、检查方便、图像直观,诊断快速、可重复性好等特点,所以在临床应用比较多,超声诊断技术发展速也比较快快,已经成为临床中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
3.在进行超声检查时,检测者需要横躺在床体上,横躺动作对于正常人来说十分简单,但超声检查大都应对孕妇、老人、伤者、残疾人使用,这类人群在体位发生改变时,容易引发眩晕、摔倒等情况,往往需要医护人员搀扶操作,会浪费大量时间,且存在医疗安全隐患。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超声科智能组合式检查诊断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科智能组合式检查诊断系统,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声科智能组合式检查诊断系统,包括基台,所述基台的上侧开口处滑动设置有驱动仓,所述驱动仓的上方设置有坐垫板,所述坐垫板与驱动仓之间通过承重柱固定连接,所述坐垫板的两端分别铰接设置有背部托板与腿部托板,其中,所述基台与驱动仓之间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驱动仓内安装有综合调节机构,所述综合调节机构与背部托板、腿部托板相连接,使得所述背部托板、腿部托板能够围绕坐垫板转动,且所述坐垫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扶手机构,所述扶手机构被设置与综合调节机构传动连接。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综合调节机构包括主轴,所述主轴转动嵌设在驱动仓的两侧内壁之间,所述主轴的一端穿出驱动仓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且所述减速电机固定连接在驱动仓外壁。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轴的外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有水平导板,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有斜导板,所述水平导板、斜导板的下侧均设置有凹槽,且凹槽内均设置有啮齿结构。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水平导板水平贯穿驱动仓的前后侧壁,所述水平导板的前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腿部托板的下侧铰接连接,所述斜导板倾斜贯穿驱动仓的后侧壁,所述斜导板的顶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
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背部托板的下侧铰接连接。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扶手机构包括扶手本体,所述扶手本体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竖向导杆,所述竖向导杆的底端均穿过坐垫板延伸至驱动仓内部,其中一个所述竖向导杆的底端一侧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且所述第三齿轮固定套设在主轴的外侧。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坐垫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扶手槽,所述扶手槽适配扶手本体的结构设计,所述坐垫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适配背部托板与腿部托板的结构设计。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平移滑台,所述平移滑台贴合设置在驱动仓的上侧开口处底壁,所述平移滑台内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穿出驱动仓与升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所述升降电机螺丝固定在驱动仓外壁。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平移滑台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引导杆,所述引导杆的外侧均转动套设有第一滑块,且所述第一滑块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均滑动连接有直线滑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均铰接有斜撑板,相邻所述斜撑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斜撑板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其中,上侧所述直线滑轨、定位块固定连接在驱动仓的下侧,下侧所述直线滑轨、定位块固定连接在基台的上侧开口处底壁。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腿部托板的底端嵌设有脚垫,所述脚垫的一侧固定套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穿过腿部托板固定连接有摆板,所述摆板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定位销,两个所述定位销分别固定连接在坐垫板的两侧。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通过基台、驱动仓、升降机构的设置,升降电机带动丝杆螺纹驱动平移滑台直线移动,可推动“x”型的斜撑板角度改变,斜撑板的倾斜角度增大,可推动驱动仓的高度增加,使得坐垫板、背部托板、腿部托板的高度同步提升,能够方便医护人员站立操作涂抹耦合剂以及手持超声探头进行检测,适用于不同身高的医护人员。
17.2、通过综合调节机构、坐垫板、背部托板、腿部托板的设置,减速电机带动主轴转动,主轴带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可啮合驱动斜导板斜向下运动,水平导板向前运动,经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转向传动后,可控制坐垫板、背部托板、腿部托板相互平齐,可切换为“床板模式”,以辅助体检者自动躺平,反之,减速电机带动主轴反向转动,斜导板斜向上运动,水平导板向后运动,背部托板向上偏折,腿部托板向下偏折,可切换回“座椅模式”,能够方便体检者起身、躺下,而无需医护人员搀扶。
18.3、通过扶手机构、扶手槽的设置,主轴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啮合驱动齿条上下移动,可调整扶手本体相对于坐垫的高度,“床板模式”下,扶手本体能够嵌入扶手槽内,保持与坐垫板平齐,能够方便医护人员涂抹耦合剂以及手持超声探头进行检测,“座椅模式”下,手本体向上顶起,肘部搭设在扶手本体上,体检者可搀扶扶手本体站起身来,特别适用于孕妇、老人、伤者、残疾人使用。
19.4、通过脚垫、推拉杆、摆板的设置,在腿部托板、坐垫板切换为平齐时,定位销与转轴之间的距离变大,则推拉杆将会拉着摆板转动,可带动脚垫变得与腿部托板齐平,方便体
检者伸直腿部,反之,则脚垫自动折叠,与腿部托板保持一定夹角,可承托体检者脚部。
附图说明
2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1.图1为本发明一种超声科智能组合式检查诊断系统“座椅模式”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一种超声科智能组合式检查诊断系统“床板模式”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一种超声科智能组合式检查诊断系统附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24.图4为本发明一种超声科智能组合式检查诊断系统中基台、驱动仓的侧面剖视图;
25.图5为本发明一种超声科智能组合式检查诊断系统附图4中的b处结构放大图;
26.图6为本发明一种超声科智能组合式检查诊断系统附图4中的c处结构放大图;
27.图7为本发明一种超声科智能组合式检查诊断系统中驱动仓的正面结构剖视图。
28.图中:1、基台;2、驱动仓;3、坐垫板;4、承重柱;5、背部托板;6、腿部托板;7、升降机构;8、综合调节机构;9、扶手机构;301、扶手槽;302、凸台;601、脚垫;602、转轴;603、摆板;604、推拉杆;605、定位销;701、平移滑台;702、丝杆;703、升降电机;704、引导杆;705、第一滑块;706、第二滑块;707、直线滑轨;708、定位块;709、斜撑板;801、主轴;802、第一齿轮;803、第二齿轮;804、水平导板;805、斜导板;806、第一连接杆;807、第二连接杆;808、减速电机;901、扶手本体;902、竖向导杆;903、齿条;904、第三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1.请参阅图1-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声科智能组合式检查诊断系统,包括基台1,所述基台1的上侧开口处滑动设置有驱动仓2,所述驱动仓2的上方设置有坐垫板3,所述坐垫板3与驱动仓2之间通过承重柱4固定连接,所述坐垫板3的两端分别铰接设置有背部托板5与腿部托板6,其中,所述基台1与驱动仓2之间连接有升降机构7,所述驱动仓2内安装有综合调节机构8,所述综合调节机构8与背部托板5、腿部托板6相连接,使得所述背部托板5、腿部托板6能够围绕坐垫板3转动,且所述坐垫板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扶手机构9,所述扶手机构9被设置与综合调节机构8传动连接。
32.需要说明的是,综合调节机构8带动坐垫板3、背部托板5、腿部托板6之间的偏角改变,切换为“床板模式”或“床板模式”,扶手机构9能够随着模式切换升降状态,能够方便体检者起身、躺下,而无需医护人员搀扶,升降机构7能够调整坐垫板3、背部托板5、腿部托板6的高度,能够方便医护人员站立操作涂抹耦合剂以及手持超声探头进行检测。
33.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综合调节机构8包括主轴801,所述主轴801转动嵌设在驱动仓2的两侧内壁之间,所述主轴801的一端穿出驱动仓2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808的输出轴,且所述减速电机808固定连接在驱动仓2外壁。
34.需要说明的是,减速电机808可带动主轴801正反转动,且减速电机808为伺服电机,具备自锁作用,这样使得主轴801不会自动转动,外露的减速电机808能够方便进行散热或维修。
3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轴801的外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齿轮802、第二齿轮803,所述第一齿轮802啮合连接有水平导板804,所述第二齿轮803啮合连接有斜导板805,所述水平导板804、斜导板805的下侧均设置有凹槽,且凹槽内均设置有啮齿结构。
36.需要说明的是,主轴801带动第一齿轮802转动,使得第一齿轮802啮合传动水平导板804向前移动,主轴801同时带动第二齿轮803转动,第二齿轮803啮合传动斜导板805斜向下移动。
37.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水平导板804水平贯穿驱动仓2的前后侧壁,所述水平导板804的前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806,所述第一连接杆806的另一端与腿部托板6的下侧铰接连接,所述斜导板805倾斜贯穿驱动仓2的后侧壁,所述斜导板805的顶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807,所述第二连接杆807的另一端与背部托板5的下侧铰接连接。
38.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齿轮802啮合传动水平导板804向前移动,这样带动第一连接杆806推着腿部托板6向上顶起,第二齿轮803啮合传动斜导板805斜向下移动,斜导板805缩入驱动仓2内,可带动第二连接杆807拉着背部托板5向下偏折,反之,第一齿轮802、第二齿轮803反转,则腿部托板6向下偏折,背部托板5向上偏折。
39.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扶手机构9包括扶手本体901,所述扶手本体901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竖向导杆902,所述竖向导杆902的底端均穿过坐垫板3延伸至驱动仓2内部,其中一个所述竖向导杆902的底端一侧设置有齿条903,所述齿条903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904,且所述第三齿轮904固定套设在主轴801的外侧。
40.需要说明的是,主轴801带动第三齿轮904转动,第三齿轮904啮合传动齿条903向下移动,可带动竖向导杆902下移,使得扶手本体901能够嵌入扶手槽301内,保持与坐垫板3平齐,反之,主轴801反转,可带动扶手本体901伸出扶手槽301。
41.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坐垫板3的两侧均设置有扶手槽301,所述扶手槽301适配扶手本体901的结构设计,所述坐垫板3的两侧均设置有凸台302,所述凸台302适配背部托板5与腿部托板6的结构设计。
42.需要说明的是,“床板模式”下,扶手本体901能够嵌入扶手槽301内,保持与坐垫板3平齐,能够方便医护人员涂抹耦合剂以及手持超声探头进行检测,“座椅模式”下,扶手本体901向上顶起,肘部搭设在扶手本体901上,体检者可搀扶扶手本体901站起身来,特别适用于孕妇。
43.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7包括平移滑台701,所述平移滑台701贴合设置在驱动仓2的上侧开口处底壁,所述平移滑台701内螺纹连接有丝杆702,所述丝杆702的一端穿出驱动仓2与升降电机70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所述升降电机703螺丝固定在驱动仓2外壁。
44.需要说明的是,升降电机703带动丝杆702转动,丝杆702螺纹驱动平移滑台701直
线移动,且外置的升降电机703能够方便进行散热或维修。
4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平移滑台7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引导杆704,所述引导杆704的外侧均转动套设有第一滑块705,且所述第一滑块705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二滑块706,所述第一滑块705、第二滑块706均滑动连接有直线滑轨707,所述第一滑块705、第二滑块706均铰接有斜撑板709,相邻所述斜撑板709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斜撑板709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708,其中,上侧所述直线滑轨707、定位块708固定连接在驱动仓2的下侧,下侧所述直线滑轨707、定位块708固定连接在基台1的上侧开口处底壁。
46.需要说明的是,平移滑台701带动引导杆704移动,引导杆704带动第一滑块705沿着直线滑轨707移动,这样可推动斜撑板709的倾斜角度增大,使得第二滑块706、上侧定位块708的高度提高,可推动驱动仓2的高度增加,反之,平移滑台701复位可带动驱动仓2的高度降低。
47.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腿部托板6的底端嵌设有脚垫601,所述脚垫601的一侧固定套设有转轴602,所述转轴602的两端均穿过腿部托板6固定连接有摆板603,所述摆板603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推拉杆604,所述推拉杆60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定位销605,两个所述定位销605分别固定连接在坐垫板3的两侧。
48.需要说明的是,在腿部托板6、坐垫板3切换为平齐时,定位销605与转轴602之间的距离变大,则推拉杆604将会拉着摆板603转动,可带动脚垫601变得与腿部托板6齐平,方便体检者伸直腿部,反之,则脚垫601自动折叠,与腿部托板6保持一定夹角,可承托体检者脚部。
49.工作原理:本发明在使用时,先保持“座椅模式”,体检者坐在坐垫板3上,背部贴靠在背部托板5上,腿部贴靠在腿部托板6上,肘部搭设在扶手本体901上,控制减速电机808运动,可带动主轴801转动,主轴801带动第一齿轮802转动,使得第一齿轮802啮合传动水平导板804向前移动,这样带动第一连接杆806推着腿部托板6向上顶起,主轴801同时带动第二齿轮803转动,第二齿轮803啮合传动斜导板805斜向下移动,斜导板805缩入驱动仓2内,可带动第二连接杆807拉着背部托板5向下偏折,直至坐垫板3、背部托板5、腿部托板6相互平齐后停止运动,可辅助体检者自动躺平,同步地,主轴801带动第三齿轮904转动,第三齿轮904啮合传动齿条903向下移动,可带动竖向导杆902下移,使得扶手本体901能够嵌入扶手槽301内,保持与坐垫板3平齐,这样可将“座椅模式”切换为“床板模式”,能够方便医护人员涂抹耦合剂以及手持超声探头进行检测,控制升降电机703运行,升降电机703带动丝杆702转动,丝杆702螺纹驱动平移滑台701直线移动,平移滑台701带动引导杆704移动,引导杆704带动第一滑块705沿着直线滑轨707移动,这样可推动斜撑板709的倾斜角度增大,使得第二滑块706、上侧定位块708的高度提高,可推动驱动仓2的高度增加,使得坐垫板3、背部托板5、腿部托板6的高度同步提升,能够方便医护人员站立操作涂抹耦合剂以及手持超声探头进行检测,在检测完成后,控制减速电机808、升降电机703反向运行,同理,可先驱动坐垫板3、背部托板5、腿部托板6同步下降,再驱动背部托板5向上偏折,腿部托板6向下偏折,扶手本体901向上顶起,可切换回“座椅模式”,体检者可搀扶扶手本体901站起身来,特别适用于孕妇、老人、伤者、残疾人使用,此外,腿部托板6底侧铰接的脚垫601能够改变折叠状态,在腿部托板6、坐垫板3切换为平齐时,定位销605与转轴602之间的距离变大,则推拉杆604将会拉着摆板603转动,可带动脚垫601变得与腿部托板6齐平,方便体检者伸直腿部,反
之,则脚垫601自动折叠,与腿部托板6保持一定夹角,可承托体检者脚部。
5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5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