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科检查用辅助装置

文档序号:30350078发布日期:2022-06-08 11:1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鼻喉科检查用辅助装置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鼻喉科检查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有的耳鼻喉科室检查口腔咽喉时,存在以下不足:医务人员为观察病患口腔状况不仅需要用一只手拿压舌板压住舌头,另一只手拿手电筒,若要给病灶上药还需要第二个医务人员的帮助,过程繁琐,单人可操作性低;需要病患的配合,让病患尽力的张大嘴巴,由于检查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嘴巴酸痛,不由的吞咽口水从而中断了检查加长了检查时间。
3.因此,亟需一种耳鼻喉科检查用辅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耳鼻喉科检查用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耳鼻喉科检查用辅助装置,包括:座椅,所述座椅靠背侧面两端分别固接有导向柱,两所述导向柱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两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侧面分别固接有头部夹持机构,两所述头部夹持机构相互适配,所述座椅的座板一侧设置有位移机构,所述位移机构的顶部设置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侧面固接有压舌块,所述压舌块的侧面开设有压舌槽,所述压舌槽内设置有压舌机构,所述压舌块的两侧分别固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侧面设置有上抵接板和下抵接板,所述下抵接板与所述定位板固接,所述上抵接板顶部与人体上牙抵接,所述下抵接板底部与人体下牙抵接,所述上抵接板和所述下抵接板之间设置有撑开机构,所述压舌机构与所述下抵接板平行设置。
6.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电机,所述第一升降电机固接在所述导向柱的顶面,所述导向柱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升降槽,所述第一升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升降槽顶面固接有第一螺杆的顶部,所述第一螺杆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升降槽底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外壁上套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板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升降槽内壁滑动接触,所述升降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头部夹持机构。
7.优选的,所述头部夹持机构包括纵向调节电机,所述纵向调节电机固接在所述升降板的侧面,所述纵向调节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升降板固接有纵向螺杆的一端,所述纵向螺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升降板之间固接有导向杆,所述纵向调节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板之间设置有升降轴承,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纵向螺杆外套设有夹紧组件。
8.优选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横向调节板,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纵向螺杆分别贯穿所述横向调节板的顶部,所述横向调节板与所述导向杆滑动接触,所述横向调节板与所述纵
向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横向调节板的侧面固接有横向调节电机,所述横向调节板的侧面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内滑动接触有矩形筒的一端,所述矩形筒的另一端固接夹持件,所述横向调节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横向螺杆且与所述矩形筒内壁通过螺纹连接。
9.优选的,所述夹持件包括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内壁与人体脸颊部位相贴合,所述形板内壁固接有海绵层。
10.优选的,所述位移机构包括位移电机,所述位移电机固接在所述座椅座板侧面,所述座椅座板顶面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内滑动接触有t型块,所述t型块外壁与所述t型槽内壁滑动接触,所述位移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座椅座板侧面固接有位移螺杆的一端,所述位移螺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t型块后与所述t型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位移螺杆与所述t型块通过螺纹连接,所述t型块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固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底面与所述t型块顶面固接,所述升降柱的侧面开设有位移槽,所述升降柱的顶面固接有第二升降电机,所述第二升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升降柱的顶面固接有第二螺杆的顶部,所述第二螺杆的底部与所述位移槽底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外套设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外壁与所述位移槽内壁滑动接触,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压舌块底面固接。
12.优选的,所述压舌机构包括压舌板,所述压舌板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压舌板外壁与所述压舌槽内壁滑动接触,所述压舌板的另一端设置为弧形结构,所述螺纹槽内通过螺纹连接有延伸杆的一端,所述延伸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压舌槽内壁固接有压舌转盘。
13.优选的,所述撑开机构包括撑开筒和撑开柱,所述下抵接板顶面开设有转动槽,所述撑开筒底部外壁通过转动轴承与所述转动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撑开筒顶面开设撑开孔,所述撑开孔内壁与所述撑开柱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撑开柱的顶面与所述上抵接板底面固接,所述撑开柱底部外壁固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啮合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的侧面固接有撑开杆的一端,所述下抵接板的顶面固接有转动座,所述撑开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转动座和定位板固接有撑开转盘,所述撑开杆通过撑开轴承与所述定位板转动连接,所述下抵接板的一侧固接有升降筒,所述升降筒顶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接触有辅助柱,所述辅助柱的顶面与所述上抵接板的底面固接。
14.优选的,所述上抵接板的顶面和所述下抵接板的底面分别固接有橡胶层。
15.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设置的位移机构可以调节压舌块与靠背之间的距离,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治疗,设置的压舌机构可以将患者的舌头进行限位,防止其乱动,影响治疗,设置的上抵接板和下抵接板可以将患者口腔撑开,使其保持口腔张开的状态,达到省力和限位的作用,设置的撑开机构可以对上抵接板和下抵接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控,适应不同的治疗方式。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第一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中a1的局部放大图;
20.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头部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4中a2的局部放大图;
22.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压舌块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撑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第二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6.其中,1、座椅;2、导向柱;3、压舌块;4、定位板;5、上抵接板;6、下抵接板;7、第一升降电机;8、第一螺杆;9、升降板;10、纵向调节电机;11、纵向螺杆;12、限位板;13、导向杆;14、升降轴承;15、横向调节板;16、横向调节电机;17、矩形筒;18、横向螺杆;19、弧形板;20、海绵层;21、位移电机;22、t型槽;23、t型块;24、位移螺杆;25、升降柱;26、第二升降电机;27、第二螺杆;28、连接杆;29、压舌板;30、延伸杆;31、压舌转盘;32、撑开筒;33、撑开柱;34、转动轴承;35、从动锥齿轮;36、主动锥齿轮;37、撑开杆;38、转动座;39、撑开转盘;40、撑开轴承;41、橡胶层;42、升降筒;43、辅助柱;44、卡接块;45、定位销;46、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9.实施例1
30.参照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耳鼻喉科检查用辅助装置,包括:座椅1,座椅1靠背侧面两端分别固接有导向柱2,两导向柱2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两第一升降机构的侧面分别固接有头部夹持机构,两头部夹持机构相互适配,座椅1的座板一侧设置有位移机构,位移机构的顶部设置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侧面固接有压舌块3,压舌块3的侧面开设有压舌槽,压舌槽内设置有压舌机构,压舌块3的两侧分别固接有定位板4,定位板4侧面设置有上抵接板5和下抵接板6,下抵接板6与定位板4固接,上抵接板5顶部与人体上牙抵接,下抵接板6底部与人体下牙抵接,上抵接板5和下抵接板6之间设置有撑开机构,压舌机构与下抵接板6平行设置。
31.将整个装置设置在座椅1上,可以使患者在进行检查或者治疗时直接坐在座椅1上,增强舒适性,设置的导向柱2和第一升降机构可以对头部夹持机构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其竖直方向上位移,可以实现对不同身高患者的适应性,设置的头部夹持机构可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使患者的头部可以放置在头部夹持机构上,这样一来,在长时间的检查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使患者更加省力和舒适,同时避免了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发生晃动,导致治疗过程发生意外,设置的位移机构可以调节压舌块3与靠背之间的距离,适应不
同体型的患者进行治疗,设置的压舌机构可以将患者的舌头进行限位,防止其乱动,影响治疗,设置的上抵接板5和下抵接板6可以将患者口腔撑开,使其保持口腔张开的状态,达到省力和限位的作用,设置的撑开机构可以对上抵接板5和下抵接板6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控,适应不同的治疗方式。
32.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电机7,第一升降电机7固接在导向柱2的顶面,导向柱2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升降槽,第一升降电机7的输出端贯穿第一升降槽顶面固接有第一螺杆8的顶部,第一螺杆8的底部与第一升降槽底面转动连接,第一螺杆8外壁上套设有升降板9,升降板9的一端与第一螺杆8通过螺纹连接,升降板9的端面与第一升降槽内壁滑动接触,升降板9的另一端设置有头部夹持机构。
33.通过控制第一升降电机7使其操作第一螺杆8进行转动,进而控制升降板9在第一升降槽内进行竖直方向上位移,带动头部夹持机构进行位移,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对其头部进行夹持。
34.进一步优化方案,头部夹持机构包括纵向调节电机10,纵向调节电机10固接在升降板9的侧面,纵向调节电机10的输出端贯穿升降板9固接有纵向螺杆11的一端,纵向螺杆1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板12,限位板12与升降板9之间固接有导向杆13,纵向调节电机10的输出端与升降板9之间设置有升降轴承14,导向杆13与纵向螺杆11外套设有夹紧组件。
35.设置的纵向调节电机10可以控制两个夹紧组件与靠背的相对距离,适应不同脸型的患者,设置的导向杆13对限位组件起到限定旋转的作用,使其可以进行直线移动。
36.进一步优化方案,夹紧组件包括横向调节板15,导向杆13与纵向螺杆11分别贯穿横向调节板15的顶部,横向调节板15与导向杆13滑动接触,横向调节板15与纵向螺杆11通过螺纹连接,横向调节板15的侧面固接有横向调节电机16,横向调节板15的侧面开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内滑动接触有矩形筒17的一端,矩形筒17的另一端固接夹持件,横向调节电机16的输出端固接有横向螺杆18且与矩形筒17内壁通过螺纹连接。
37.设置的横向调节电机16带动纵向螺纹杆进行转动,由于矩形筒17与矩形通孔的周向限位效果,使其可以产生横向位移,使两个夹紧组件之间距离进行变化,适应不同患者的脸型,使夹持件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
38.进一步优化方案,夹持件包括弧形板19,弧形板19内壁与人体脸颊部位相贴合,弧形板19内壁固接有海绵层20。
39.设置的海绵层20可以提高对患者头部夹持时的舒适度。
40.进一步优化方案,位移机构包括位移电机21,位移电机21固接在座椅1座板侧面,座椅1座板顶面开设有t型槽22,t型槽22内滑动接触有t型块23,t型块23外壁与t型槽22内壁滑动接触,位移电机21的输出端贯穿座椅1座板侧面固接有位移螺杆24的一端,位移螺杆24的另一端贯穿t型块23后与t型槽22内壁转动连接,位移螺杆24与t型块23通过螺纹连接,t型块23的顶部与第二升降机构固接。
41.通过控制t型块23在t型槽22内的位置,可以使压舌块3靠近患者的固定好的头部,使其可以咬合上抵接板5和下抵接板6,实现口腔的张开。
42.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二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柱25,升降柱25的底面与t型块23顶面固接,升降柱25的侧面开设有位移槽,升降柱25的顶面固接有第二升降电机26,第二升降电机26的输出端贯穿升降柱25的顶面固接有第二螺杆27的顶部,第二螺杆27的底部与位移槽底
面转动连接,第二螺杆27外套设有连接杆28的一端,连接杆28外壁与位移槽内壁滑动接触,连接杆28与第二螺杆27通过螺纹连接,连接杆28的另一端与压舌块3底面固接。
43.设置的第二升降电机26控制第二螺杆27进行转动,进而控制连接杆28的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是压舌块3对准不同身高患者的口腔位置。
44.进一步优化方案,压舌机构包括压舌板29,压舌板29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槽,压舌板29外壁与压舌槽内壁滑动接触,压舌板29的另一端设置为弧形结构,螺纹槽内通过螺纹连接有延伸杆30的一端,延伸杆30的另一端贯穿压舌槽内壁固接有压舌转盘31。
45.进一步优化方案,撑开机构包括撑开筒32和撑开柱33,下抵接板6顶面开设有转动槽,撑开筒32底部外壁通过转动轴承34与转动槽内壁转动连接,撑开筒32顶面开设撑开孔,撑开孔内壁与撑开柱33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撑开柱33的顶面与上抵接板5底面固接,撑开柱33底部外壁固接有从动锥齿轮35,从动锥齿轮35啮合有主动锥齿轮36,主动锥齿轮36的侧面固接有撑开杆37的一端,下抵接板6的顶面固接有转动座38,撑开杆37的另一端依次贯穿转动座38和定位板4固接有撑开转盘39,撑开杆37通过撑开轴承40与定位板4转动连接,下抵接板6的一侧固接有升降筒42,升降筒42顶面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内滑动接触有辅助柱43,辅助柱43的顶面与上抵接板5的底面固接。
46.设置的辅助柱43和升降筒42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使上抵接板5可以进行升降。
47.进一步优化方案,上抵接板5的顶面和下抵接板6的底面分别固接有橡胶层41。
48.设置的橡胶层41可以减轻对患者牙齿的损坏。
49.实施例2
50.参照图9,定位板4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定位板4侧面开设有卡接孔,卡接孔与卡接槽连通,压舌块3的侧面固接有卡接块44,卡接块44与卡接槽相适配,卡接块44的侧面等间距开设有若干连接槽,连接槽与卡接孔相适配,卡接孔与连接槽内设置有定位销45,压舌块3靠近压舌的侧面固接有若干led灯46,设置的led灯46用于对患者口腔进行照明,将其设置在压舌块3上可以使其稳定照明的同时,可以距离患处最为接近,提高照明质量,设置的卡接块44与定位板4进行配合设置,可以对两个定位板4之间的相对位移进行控制,这样设置可以对其距离进行调控,实现对不同患者的适应性。
5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52.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