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机用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49887发布日期:2022-06-18 01:38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机用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呼吸机用减震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呼吸机用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周围空气包含或可能包含污染物的环境中经常要佩戴空气供应呼吸器。输送给佩戴者的清洁空气来自供给容器或动力空气源,动力空气源引导或驱动周围空气穿过空气过滤器。
3.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05252345u)公开了一种智能新风呼吸罩,包括佩戴的面罩及通过空气管道与面罩连通的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内置有空气过滤器,并配备有充电电源、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风扇及其他配套部件。
4.上述方案中作为动力空气源的风扇虽然能够实现输送空气的作用,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的风扇通常在工作的状态下会产生振动,持续的振动不仅会产生噪声,而且由于空气净化器挂载在使用者的身上,使用者会感受到风扇的振动,振动会对使用者造成不适感,降低使用者的体验效果。
5.因此,发明一种呼吸机用减震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呼吸机用减震结构,以解决呼吸机使用时产生震动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机用减震结构,包括呼吸面罩,所述呼吸面罩上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上连接有空气过滤源,所述空气过滤源上设置有绑带,所述呼吸面罩上设置有排气组件,所述呼吸面罩上还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空气过滤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设置有气溶胶分离组件;
8.所述气溶胶分离组件包括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内部壳体,所述内部壳体设置有多组,相邻的内部壳体将壳体的内部隔成滤除腔室,所述滤除腔室的两侧分别贯穿壳体的两侧,滤除腔室两侧的开口大,所述内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左右贯穿的气体通道,气体通道的两侧设置有小开口,所述壳体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气体收集管道,所述气体收集管道的下端固定在壳体的下端内壁,气体收集管道的上端与气管的下端连通,所述气管的下端固定在壳体上,所述内部壳体内部的气体收集管道上设置有供气体进入气体收集管道中的进气组件,所述滤除腔室内部的气体收集管道上设置有吸力组件,吸力组件包括随动吸力单元和主动吸力单元;
9.随动吸力单元包括转动设置于气体收集管道一侧的从动轴杆,所述从动轴杆的两端分别位于气体收集管道的内部和气体收集管道的外部,从动轴杆位于气体收集管道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从动扇叶一,所述从动轴杆位于气体收集管道外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从动扇叶二,主动吸力单元包括固定焊接在气体收集管道另一侧的转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上传动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外圈固定设置有主动扇叶。
10.优选的,所述内部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横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将内部壳体的内部隔成上下分布的上空腔、下空腔,所述上空腔远离气体收集管道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封堵在内部壳体端部的小开口处的过滤棉块,所述下空腔中存储有水。
11.进一步的,本装置能够将带有振动源的空气过滤源通过绑带绑设在手臂或者其他位置,呼吸面罩戴在面部,空气过滤源将空气过滤后通过气管输送至呼吸面罩中供使用,避免了空气过滤源带动呼吸面罩产生震动的现象,便于呼吸面罩的舒适佩戴使用;
12.在装置中,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风扇,风扇设置于气管和气体收集管道之间,起到了吸风的目的,在图中未示出风扇,风扇为现有常见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13.优选的,所述横向隔板上设置有上下贯穿的开槽二和上下贯穿的开槽一,所述开槽一的一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活动密封板,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固定在内部壳体的外部,转动轴和开槽一内壁之间转动连接,转动轴和活动密封板之间固定,所述活动密封板的长度等于横向隔板和上空腔上方内壁之间的高度,活动密封板的长度与开槽一的长度相等,所述内部壳体的下端一侧设置有连通下空腔内部的添加管道,所述添加管道上设置有连通内部壳体外部的进口和连通下空腔内部的出口,进口位置高于出口位置,进口位置设置有电磁阀。
14.其中,本装置具有分离气溶胶的目的,使得输送到呼吸面罩中的空气中不含有气溶胶,避免了病毒随着气溶胶进入呼吸面罩中的现象,具体的,内部壳体将壳体的内部隔成滤除腔室,所述滤除腔室的两侧开口大,内部壳体的两侧设置有开口小于两侧开口的小开口,在实际工作时,内部壳体内部的吸力小,滤除腔室处的吸力大,因此,质量比空气重的气溶胶会首先从滤除腔室端部的开口被吸入滤除腔室中,而滤除腔室周围的空气被同时吸入到开口小的内部壳体中,这部分空气由于受吸力较小,因此,较重质量的气溶胶不会进入,达到了分离空气中气溶胶的目的,当空气中的气溶胶被分离之后,干净的空气通过进气组件进入气管后排入呼吸面罩中使用。
15.优选的,所述进气组件包括连通气体收集管道内外的进入通孔,所述进入通孔连通于上空腔中,所述第三单向气阀中设置有供气体单向进入气体收集管道中的第三单向气阀。
16.装置中,当空气经过气管和气体收集管道连接处的风扇提供吸力被吸入时,多组内部壳体中的空气同时进入气体收集管道中输送,而气体在经过进入通孔位置时经过第三单向气阀的阻挡不会回流,使得所有气体最终汇聚进入气管中再排向呼吸面罩的内部,而汇聚的气体流速和气体的量均有所增加,因此,这部分气体会推动从动扇叶一转动,从动扇叶一转动时通过从动轴杆带动从动扇叶二转动产生吸力,由于量大速度高的气体推动从动扇叶一转动,因此,从动扇叶二转动时产生的吸力大于从内部壳体端部的小开口位置产生的吸力,此时,空气中的气溶胶可被从动扇叶二吸入滤除腔室内部,并从滤除腔室另一端开口排出,达到了分离空气中气溶胶的目的,避免了病毒附着在气溶胶上传播的现象。
17.优选的,所述排气组件包括固定在呼吸面罩中部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通呼吸面罩的内外,所述排气管中固定设置有供呼吸面罩内部的气体单向向外排出的第一单向气阀。
18.具体的,排气管中的第一单向气阀可供呼吸面罩内部的气体单向向外部排出,使得呼吸面罩中的出气从排气管处单向排出,不会从排气管处进气,保证了进入呼吸面罩内
部的气体全部经过空气过滤源过滤后进入。
19.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固定在呼吸面罩边缘处的橡胶密封气囊,所述橡胶密封气囊在呼吸面罩的边缘内外圈各设置有一组,所述呼吸面罩的一侧设置有向橡胶密封气囊中充气的充气组件。
20.需要说明的是,橡胶密封气囊密封在呼吸面罩的边缘处,使得呼吸面罩在佩戴在面部时,呼吸面罩和面部之间的贴合位置保持良好的密封,而呼吸面罩上设置有绑带或者挂耳,用于将呼吸面罩佩戴在面部,图中未示出,为现有常见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21.优选的,所述充气组件包括设置于橡胶密封气囊内部的内部气体空腔,所述呼吸面罩的内部设置有集中气体腔室,所述集中气体腔室上端连通设置有集中气体管道,所述集中气体管道上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端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中设置有供外部的气体单向进入气囊中的第二单向气阀,所述集中气体腔室的侧面连通设置有第一连接通道,所述呼吸面罩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室,所述第一连接通道连通安装腔室中,所述安装腔室中固定设置有连接垫,所述连接垫一体设置在橡胶密封气囊上,所述连接垫上设置有连通在安装腔室和内部气体空腔之间的第二连接通道。
22.工作中,当挤压气囊时,气囊中的气体依次经过集中气体管道、集中气体腔室、第一连接通道、安装腔室、第二连接通道进入内部气体空腔中,使得橡胶密封气囊膨胀变形,从而增加橡胶密封气囊的密封性,当气囊恢复形变时,气体从进气管处被吸入补充,第二单向气阀保证了外部气体单向进入气囊中补充,从而达到持续捏动气囊时给橡胶密封气囊冲压的目的,橡胶密封气囊设置有两组,进一步增加了密封性,避免一组橡胶密封气囊褶皱密封性降低的现象。
23.优选的,所述橡胶密封气囊的一侧设置有放气管道,放气管道上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密封塞。
24.进一步的,放气管道在图中未示出,为现有常见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具体用于给橡胶密封气囊放气使用。
25.优选的,所述呼吸面罩整体呈弧形的半球壳体结构,所述呼吸面罩上的气管为软管结构。
26.具体的,气管为软管结构,在空气过滤源振动时气管不会将振动力传递给呼吸面罩,减震效果好。
27.优选的,所述壳体呈矩形壳体结构,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两组内部壳体,所述内部壳体的上下表面两侧均设置有斜面,斜面朝向内部壳体的高度方向中间位置倾斜,所述随动吸力单元和主动吸力单元在气体收集管道的两侧对立分布。
28.工作中,当滤除腔室开口处的吸力不足时,可启动转动单元,转动单元通过主动轴带动主动扇叶转动,使得吸力得到补充,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使用,节约能源;
29.而装置中,当驱动单元驱动转动轴转动时,转动轴带动活动密封板阻挡在上空腔中,此时,从内部壳体一端进入上空腔中的气体会经过开槽一后进入下空腔中,方便对空气进行加湿后从从动扇叶一处排出然后从进入通孔处进入气体收集管道内部使用,实用性强,添加管道可给下空腔中填充水,驱动单元和转动单元均可使用伺服电机等装置。
30.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31.1、本发明的一种呼吸机用减震结构,本装置能够将带有振动源的空气过滤源通过
绑带绑设在手臂或者其他位置,呼吸面罩戴在面部,空气过滤源将空气过滤后通过气管输送至呼吸面罩中供使用,避免了空气过滤源带动呼吸面罩产生震动的现象,便于呼吸面罩的舒适佩戴使用。
32.2、本发明的一种呼吸机用减震结构,本装置具有分离气溶胶的目的,使得输送到呼吸面罩中的空气中不含有气溶胶,避免了病毒随着气溶胶进入呼吸面罩中的现象,具体的,内部壳体将壳体的内部隔成滤除腔室,所述滤除腔室的两侧开口大,内部壳体的两侧设置有开口小于两侧开口的小开口,在实际工作时,内部壳体内部的吸力小,滤除腔室处的吸力大,因此,质量比空气重的气溶胶会首先从滤除腔室端部的开口被吸入滤除腔室中,而滤除腔室周围的空气被同时吸入到开口小的内部壳体中,这部分空气由于受吸力较小,因此,较重质量的气溶胶不会进入,达到了分离空气中气溶胶的目的,当空气中的气溶胶被分离之后,干净的空气通过进气组件进入气管后排入呼吸面罩中使用。
33.3、本发明的一种呼吸机用减震结构,当空气经过气管和气体收集管道连接处的风扇提供吸力被吸入时,多组内部壳体中的空气同时进入气体收集管道中输送,而气体在经过进入通孔位置时经过第三单向气阀的阻挡不会回流,使得所有气体最终汇聚进入气管中再排向呼吸面罩的内部,而汇聚的气体流速和气体的量均有所增加,因此,这部分气体会推动从动扇叶一转动,从动扇叶一转动时通过从动轴杆带动从动扇叶二转动产生吸力,由于量大速度高的气体推动从动扇叶一转动,因此,从动扇叶二转动时产生的吸力大于从内部壳体端部的小开口位置产生的吸力,此时,空气中的气溶胶可被从动扇叶二吸入滤除腔室内部,并从滤除腔室另一端开口排出,达到了分离空气中气溶胶的目的,避免了病毒附着在气溶胶上传播的现象。
34.4、本发明的一种呼吸机用减震结构,排气管中的第一单向气阀可供呼吸面罩内部的气体单向向外部排出,使得呼吸面罩中的出气从排气管处单向排出,不会从排气管处进气,保证了进入呼吸面罩内部的气体全部经过空气过滤源过滤后进入。
35.5、本发明的一种呼吸机用减震结构,当挤压气囊时,气囊中的气体依次经过集中气体管道、集中气体腔室、第一连接通道、安装腔室、第二连接通道进入内部气体空腔中,使得橡胶密封气囊膨胀变形,从而增加橡胶密封气囊的密封性,当气囊恢复形变时,气体从进气管处被吸入补充,第二单向气阀保证了外部气体单向进入气囊中补充,从而达到持续捏动气囊时给橡胶密封气囊冲压的目的,橡胶密封气囊设置有两组,进一步增加了密封性,避免一组橡胶密封气囊褶皱密封性降低的现象。
36.6、本发明的一种呼吸机用减震结构,当滤除腔室开口处的吸力不足时,可启动转动单元,转动单元通过主动轴带动主动扇叶转动,使得吸力得到补充,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使用,节约能源。
37.7、本发明的一种呼吸机用减震结构,当驱动单元驱动转动轴转动时,转动轴带动活动密封板阻挡在上空腔中,此时,从内部壳体一端进入上空腔中的气体会经过开槽一后进入下空腔中,方便对空气进行加湿后从从动扇叶一处排出然后从进入通孔处进入气体收集管道内部使用,实用性强,添加管道可给下空腔中填充水。
附图说明
38.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39.图2为本发明前侧结构示意图。
40.图3为本发明剖视图。
41.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42.图5为本发明图3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43.图6为本发明空气过滤源结构示意图。
44.图7为本发明图6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45.图8为本发明内部壳体结构示意图。
46.图9为本发明开槽一被封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47.图中:呼吸面罩1、气管2、空气过滤源3、绑带4、排气管5、第一单向气阀6、集中气体腔室7、集中气体管道8、气囊9、进气管10、第二单向气阀11、安装腔室12、连接垫13、橡胶密封气囊14、第一连接通道15、第二连接通道16、内部气体空腔17、壳体18、滤除腔室19、小开口20、内部壳体21、过滤棉块22、随动吸力单元23、主动吸力单元24、上空腔25、下空腔26、气体收集管道27、从动扇叶二28、从动轴杆29、从动扇叶一30、转动单元31、主动扇叶32、主动轴33、进入通孔34、第三单向气阀35、活动密封板36、转动轴37、开槽一38、开槽二39、添加管道40、横向隔板41。
具体实施方式
4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9.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9所示的一种呼吸机用减震结构,包括呼吸面罩1,呼吸面罩1上设置有气管2,气管2上连接有空气过滤源3,空气过滤源3上设置有绑带4,呼吸面罩1上设置有排气组件,呼吸面罩1上还设置有密封组件,空气过滤源3包括壳体18,壳体18中设置有气溶胶分离组件;
50.气溶胶分离组件包括设置于壳体18内部的内部壳体21,内部壳体21设置有多组,相邻的内部壳体21将壳体18的内部隔成滤除腔室19,滤除腔室19的两侧分别贯穿壳体18的两侧,滤除腔室19两侧的开口大,内部壳体21的内部设置有左右贯穿的气体通道,气体通道的两侧设置有小开口20,壳体18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气体收集管道27,气体收集管道27的下端固定在壳体18的下端内壁,气体收集管道27的上端与气管2的下端连通,气管2的下端固定在壳体18上,内部壳体21内部的气体收集管道27上设置有供气体进入气体收集管道27中的进气组件,滤除腔室19内部的气体收集管道27上设置有吸力组件,吸力组件包括随动吸力单元23和主动吸力单元24;
51.随动吸力单元23包括转动设置于气体收集管道27一侧的从动轴杆29,从动轴杆29的两端分别位于气体收集管道27的内部和气体收集管道27的外部,从动轴杆29位于气体收集管道27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从动扇叶一30,从动轴杆29位于气体收集管道27外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从动扇叶二28,主动吸力单元24包括固定焊接在气体收集管道27另一侧的转动单元31,转动单元31上传动连接有主动轴33,主动轴33的外圈固定设置有主动扇叶32。
52.如图1和图8中所示,内部壳体2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横向隔板41,横向隔板41将内
部壳体21的内部隔成上下分布的上空腔25、下空腔26,上空腔25远离气体收集管道27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封堵在内部壳体21端部的小开口20处的过滤棉块22,下空腔26中存储有水。
53.进一步的,本装置能够将带有振动源的空气过滤源3通过绑带4绑设在手臂或者其他位置,呼吸面罩1戴在面部,空气过滤源3将空气过滤后通过气管2输送至呼吸面罩1中供使用,避免了空气过滤源3带动呼吸面罩1产生震动的现象,便于呼吸面罩1的舒适佩戴使用;
54.在装置中,壳体18的上表面设置有风扇,风扇设置于气管2和气体收集管道27之间,起到了吸风的目的,在图中未示出风扇,风扇为现有常见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55.参考图8和图9中所示,横向隔板41上设置有上下贯穿的开槽二39和上下贯穿的开槽一38,开槽一38的一端通过转动轴37转动连接有活动密封板36,转动轴37的一端设置有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固定在内部壳体21的外部,转动轴37和开槽一38内壁之间转动连接,转动轴37和活动密封板36之间固定,活动密封板36的长度等于横向隔板41和上空腔25上方内壁之间的高度,活动密封板36的长度与开槽一38的长度相等,内部壳体21的下端一侧设置有连通下空腔26内部的添加管道40,添加管道40上设置有连通内部壳体21外部的进口和连通下空腔26内部的出口,进口位置高于出口位置,进口位置设置有电磁阀。
56.其中,本装置具有分离气溶胶的目的,使得输送到呼吸面罩1中的空气中不含有气溶胶,避免了病毒随着气溶胶进入呼吸面罩1中的现象,具体的,内部壳体21将壳体18的内部隔成滤除腔室19,滤除腔室19的两侧开口大,内部壳体21的两侧设置有开口小于19两侧开口的小开口20,在实际工作时,内部壳体21内部的吸力小,滤除腔室19处的吸力大,因此,质量比空气重的气溶胶会首先从滤除腔室19端部的开口被吸入滤除腔室19中,而滤除腔室19周围的空气被同时吸入到开口小的内部壳体21中,这部分空气由于受吸力较小,因此,较重质量的气溶胶不会进入,达到了分离空气中气溶胶的目的,当空气中的气溶胶被分离之后,干净的空气通过进气组件进入气管2后排入呼吸面罩1中使用。
57.如图7和图8中所示,进气组件包括连通气体收集管道27内外的进入通孔34,进入通孔34连通于上空腔25中,第三单向气阀35中设置有供气体单向进入气体收集管道27中的第三单向气阀35。
58.装置中,当空气经过气管2和气体收集管道27连接处的风扇提供吸力被吸入时,多组内部壳体21中的空气同时进入气体收集管道27中输送,而气体在经过进入通孔34位置时经过第三单向气阀35的阻挡不会回流,使得所有气体最终汇聚进入气管2中再排向呼吸面罩1的内部,而汇聚的气体流速和气体的量均有所增加,因此,这部分气体会推动从动扇叶一30转动,从动扇叶一30转动时通过从动轴杆29带动从动扇叶二28转动产生吸力,由于量大速度高的气体推动从动扇叶一30转动,因此,从动扇叶二28转动时产生的吸力大于从内部壳体21端部的小开口20位置产生的吸力,此时,空气中的气溶胶可被从动扇叶二28吸入滤除腔室19内部,并从滤除腔室19另一端开口排出,达到了分离空气中气溶胶的目的,避免了病毒附着在气溶胶上传播的现象。
59.参考图4中所示,排气组件包括固定在呼吸面罩1中部的排气管5,排气管5连通呼吸面罩1的内外,排气管5中固定设置有供呼吸面罩1内部的气体单向向外排出的第一单向气阀6。
60.具体的,排气管5中的第一单向气阀6可供呼吸面罩1内部的气体单向向外部排出,
使得呼吸面罩1中的出气从排气管5处单向排出,不会从排气管5处进气,保证了进入呼吸面罩1内部的气体全部经过空气过滤源3过滤后进入。
61.如图2、图3和图5中所示,密封组件包括固定在呼吸面罩1边缘处的橡胶密封气囊14,橡胶密封气囊14在呼吸面罩1的边缘内外圈各设置有一组,呼吸面罩1的一侧设置有向橡胶密封气囊14中充气的充气组件。
62.需要说明的是,橡胶密封气囊14密封在呼吸面罩1的边缘处,使得呼吸面罩1在佩戴在面部时,呼吸面罩1和面部之间的贴合位置保持良好的密封,而呼吸面罩1上设置有绑带或者挂耳,用于将呼吸面罩1佩戴在面部,图中未示出,为现有常见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63.参考图5中所示,充气组件包括设置于橡胶密封气囊14内部的内部气体空腔17,呼吸面罩1的内部设置有集中气体腔室7,集中气体腔室7上端连通设置有集中气体管道8,集中气体管道8上设置有气囊9,气囊9的端部设置有进气管10,进气管10中设置有供外部的气体单向进入气囊9中的第二单向气阀11,集中气体腔室7的侧面连通设置有第一连接通道15,呼吸面罩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室12,第一连接通道15连通安装腔室12中,安装腔室12中固定设置有连接垫13,连接垫13一体设置在橡胶密封气囊14上,连接垫13上设置有连通在安装腔室12和内部气体空腔17之间的第二连接通道16。
64.工作中,当挤压气囊9时,气囊9中的气体依次经过集中气体管道8、集中气体腔室7、第一连接通道15、安装腔室12、第二连接通道16进入内部气体空腔17中,使得橡胶密封气囊14膨胀变形,从而增加橡胶密封气囊14的密封性,当气囊9恢复形变时,气体从进气管10处被吸入补充,第二单向气阀11保证了外部气体单向进入气囊9中补充,从而达到持续捏动气囊9时给橡胶密封气囊14冲压的目的,橡胶密封气囊14设置有两组,进一步增加了密封性,避免一组橡胶密封气囊14褶皱密封性降低的现象。
65.如图3和图5中所示,橡胶密封气囊14的一侧设置有放气管道,放气管道上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密封塞。
66.进一步的,放气管道在图中未示出,为现有常见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具体用于给橡胶密封气囊14放气使用。
67.如图2中所示,呼吸面罩1整体呈弧形的半球壳体结构,呼吸面罩1上的气管2为软管结构。
68.具体的,气管2为软管结构,在空气过滤源3振动时气管2不会将振动力传递给呼吸面罩1,减震效果好。
69.如图7、图8和图9中所示,壳体18呈矩形壳体结构,壳体18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两组内部壳体21,内部壳体21的上下表面两侧均设置有斜面,斜面朝向内部壳体21的高度方向中间位置倾斜,随动吸力单元23和主动吸力单元24在气体收集管道27的两侧对立分布。
70.工作中,当滤除腔室19开口处的吸力不足时,可启动转动单元31,转动单元31通过主动轴33带动主动扇叶32转动,使得吸力得到补充,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使用,节约能源;
71.而装置中,当驱动单元驱动转动轴37转动时,转动轴37带动活动密封板36阻挡在上空腔25中,此时,从内部壳体21一端进入上空腔25中的气体会经过开槽一38后进入下空腔26中,方便对空气进行加湿后从从动扇叶一30处排出然后从进入通孔34处进入气体收集管道27内部使用,实用性强,添加管道40可给下空腔26中填充水,驱动单元和转动单元31均可使用伺服电机等装置。
72.工作原理:本装置能够将带有振动源的空气过滤源3通过绑带4绑设在手臂或者其他位置,呼吸面罩1戴在面部,空气过滤源3将空气过滤后通过气管2输送至呼吸面罩1中供使用,避免了空气过滤源3带动呼吸面罩1产生震动的现象,便于呼吸面罩1的舒适佩戴使用;
73.在装置中,壳体18的上表面设置有风扇,风扇设置于气管2和气体收集管道27之间,起到了吸风的目的,在图中未示出风扇,风扇为现有常见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74.本装置具有分离气溶胶的目的,使得输送到呼吸面罩1中的空气中不含有气溶胶,避免了病毒随着气溶胶进入呼吸面罩1中的现象,具体的,内部壳体21将壳体18的内部隔成滤除腔室19,滤除腔室19的两侧开口大,内部壳体21的两侧设置有开口小于19两侧开口的小开口20,在实际工作时,内部壳体21内部的吸力小,滤除腔室19处的吸力大,因此,质量比空气重的气溶胶会首先从滤除腔室19端部的开口被吸入滤除腔室19中,而滤除腔室19周围的空气被同时吸入到开口小的内部壳体21中,这部分空气由于受吸力较小,因此,较重质量的气溶胶不会进入,达到了分离空气中气溶胶的目的,当空气中的气溶胶被分离之后,干净的空气通过进气组件进入气管2后排入呼吸面罩1中使用;
75.当空气经过气管2和气体收集管道27连接处的风扇提供吸力被吸入时,多组内部壳体21中的空气同时进入气体收集管道27中输送,而气体在经过进入通孔34位置时经过第三单向气阀35的阻挡不会回流,使得所有气体最终汇聚进入气管2中再排向呼吸面罩1的内部,而汇聚的气体流速和气体的量均有所增加,因此,这部分气体会推动从动扇叶一30转动,从动扇叶一30转动时通过从动轴杆29带动从动扇叶二28转动产生吸力,由于量大速度高的气体推动从动扇叶一30转动,因此,从动扇叶二28转动时产生的吸力大于从内部壳体21端部的小开口20位置产生的吸力,此时,空气中的气溶胶可被从动扇叶二28吸入滤除腔室19内部,并从滤除腔室19另一端开口排出,达到了分离空气中气溶胶的目的,避免了病毒附着在气溶胶上传播的现象;
76.排气管5中的第一单向气阀6可供呼吸面罩1内部的气体单向向外部排出,使得呼吸面罩1中的出气从排气管5处单向排出,不会从排气管5处进气,保证了进入呼吸面罩1内部的气体全部经过空气过滤源3过滤后进入;
77.橡胶密封气囊14密封在呼吸面罩1的边缘处,使得呼吸面罩1在佩戴在面部时,呼吸面罩1和面部之间的贴合位置保持良好的密封,而呼吸面罩1上设置有绑带或者挂耳,用于将呼吸面罩1佩戴在面部,图中未示出,为现有常见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78.当挤压气囊9时,气囊9中的气体依次经过集中气体管道8、集中气体腔室7、第一连接通道15、安装腔室12、第二连接通道16进入内部气体空腔17中,使得橡胶密封气囊14膨胀变形,从而增加橡胶密封气囊14的密封性,当气囊9恢复形变时,气体从进气管10处被吸入补充,第二单向气阀11保证了外部气体单向进入气囊9中补充,从而达到持续捏动气囊9时给橡胶密封气囊14冲压的目的,橡胶密封气囊14设置有两组,进一步增加了密封性,避免一组橡胶密封气囊14褶皱密封性降低的现象;
79.当滤除腔室19开口处的吸力不足时,可启动转动单元31,转动单元31通过主动轴33带动主动扇叶32转动,使得吸力得到补充,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使用,节约能源;
80.而装置中,当驱动单元驱动转动轴37转动时,转动轴37带动活动密封板36阻挡在上空腔25中,此时,从内部壳体21一端进入上空腔25中的气体会经过开槽一38后进入下空
腔26中,方便对空气进行加湿后从从动扇叶一30处排出然后从进入通孔34处进入气体收集管道27内部使用,实用性强,添加管道40可给下空腔26中填充水,驱动单元和转动单元31均可使用伺服电机等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