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椅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09436发布日期:2022-07-29 18:21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摩椅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椅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摩椅垫。


背景技术:

2.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等活动,均需要人进行久坐,许多人久坐之后,身体就出现了身体素质严重下降、肥胖、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等“久坐综合症”。
3.人们也尝试着在椅子上面放置供使用人员乘坐的椅垫,以改良使用人员乘坐时的舒适度,但现有的椅垫一般为平面垫子,功能单一,只是单纯的增加舒适作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市场有出现一些按摩椅垫,但椅垫都不好折叠,给运输和收纳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按摩椅垫。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按摩椅垫,包括外罩、海绵垫体、按摩气袋组件和供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垫体包括背靠和座垫,所述背靠对应于人体的腰部和背部,且所述背靠可折叠于座垫上;所述外罩包裹于海绵垫体上;所述按摩气袋组件安装于海绵垫体上,所述供气组件安装于海绵垫体上并与按摩气袋组件连接。
6.基于上述设计,按摩椅垫可以折叠,所述背靠折叠后可以完全重叠于座垫上,大大减小了椅垫的占用空间,极大方便了运输和收纳。
7.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按摩椅垫,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8.所述外罩包括背部区、坐垫区和两扶手部,两所述扶手部分别位于所述坐垫区的左右两侧,并均连接于所述坐垫区与背部区之间;所述背部区、坐垫区和扶手部两两相互垂直。
9.所述背部区的底端内侧与所述坐垫区的顶面内侧之间设有一连接布条,所述背部区可相对折叠于所述坐垫区上。
10.所述背部区的外侧面底端设有一上毛毡扣,所述坐垫区的后背部设有一下毛毡扣,当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上毛毡扣与下毛毡扣粘合。
11.所述扶手部内侧具有填充物,使扶手部硬挺具有支撑力,能支撑住手臂。
12.所述座垫的外轮廓与所述坐垫区的内轮廓相匹配;所述背靠的外轮廓与所述背部区的内轮廓相匹配,所述背靠上具有一容置腔,一机芯设于所述容置腔内。
13.所述按摩气袋组件包括背部气袋、坐部气袋、左气袋和右气袋,所述背部气袋设于所述背靠内侧并位于外罩内,所述坐部气袋、左气袋和右气袋均设于座垫上并位于外罩内侧。
14.所述供气组件包括电控盒、气泵、气阀和主控电路板,所述气泵、气阀和主控电路
板均位于电控盒内,所述电控盒位于座垫底部;所述气泵通过输气管与气阀密封连接,所述气阀通过输气管分别与背部气袋、坐部气袋、左气袋和右气袋密封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分别与气泵、气阀电连接。
15.还包括一手控器,所述手控器置于所述外罩外部,且所述手控器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通过手控器给主控电路板输送指令从而可以控制各部件开启和关闭。
16.还包括两震动部件,两所述震动部件设于所述座垫上并对应于人体大腿外侧,两震动部件分别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可对人体的大腿外侧进行按摩。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按摩椅垫的分解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按摩椅垫的主视立体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按摩椅垫的左视立体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按摩椅垫的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海绵垫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供气组件的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请参阅图1,一种按摩椅垫100,包括海绵垫体2、外罩1、按摩气袋组件3、供气组件4、两震动部件9和一手控器8;所述海绵垫体2包括背靠21和座垫22,所述背靠21对应于人体的腰部和背部,且所述背靠21可折叠于座垫22上;海绵垫体2可以折叠,所述背靠21折叠后可以完全重叠于座垫22上,大大减小了椅垫100的占用空间,极大方便了运输和收纳。
25.请再参阅图1-4,所述外罩1包裹于海绵垫体2上,所述外罩1包括背部区11、坐垫区12和两扶手部13,两所述扶手部13分别位于所述坐垫区12的左右两侧,并均连接于所述坐垫区12与背部区11之间;所述背部区11、坐垫区12和扶手部13两两相互垂直。所述扶手部13内侧具有填充物如棉花等织物,使扶手部13硬挺具有支撑力,能支撑住手臂。两扶手部13只设置于外罩1上,海绵垫体2上不包括扶手结构,可以实现海绵垫体2更好地折叠,海绵垫体2折叠后体积更小,有利于运输。所述背部区11的底端内侧与所述坐垫区12的顶面内侧之间设有一连接布条14,所述背部区11可相对折叠于所述坐垫区12上。所述背部区11的外侧面底端设有一上毛毡扣5,所述坐垫区12的后背部设有一下毛毡扣6,当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上毛毡扣5与下毛毡扣6粘合。所述背部区11的底面外侧设有一毛扣,当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上毛毡扣5粘合固定于所述毛扣上。
26.请再参阅图1和图5,所述背靠21的外轮廓与所述坐垫区12的内轮廓相匹配;所述背靠21的外轮廓与所述背部区11的内轮廓相匹配,所述背靠21上具有一容置腔211,一机芯7设于所述容置腔211内,所述机芯7可对人体的腰部或背部进行揉捏按摩。海绵垫体2的设置,能提高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性,另一方面,当按摩气袋组件3工作时,各气袋胀大,不会
直接顶在外罩1上,而是作用在海绵垫体2上,对外罩1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27.请再参阅图1和图5,所述按摩气袋组件3安装于海绵垫体2上,所述供气组件4安装于海绵垫体2上并与按摩气袋组件3连接。所述按摩气袋组件3包括背部气袋(未图示)、坐部气袋31、左气袋32和右气袋33,所述背部气袋设于所述背靠21内侧并位于外罩1内,所述坐部气袋31、左气袋32和右气袋33均设于座垫22上并位于外罩1内侧。
28.请再参阅图1和图5-6,所述供气组件4包括电控盒41、气泵42、气阀43和主控电路板44,所述气泵42、气阀43和主控电路板44均位于电控盒41内,所述电控盒41位于座垫22底部,能够避免供气组件4与地面接触受压而损坏;所述气泵42通过输气管与气阀43密封连接,所述气阀43通过输气管分别与背部气袋、坐部气袋31、左气袋32和右气袋33密封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44分别与气泵42、气阀43电连接。使用时,主控电路板44可以控制气泵42开启或关闭,主控电路板44也可以控制气阀43开启或关闭,用以连通或阻断气泵42与各气袋之间的连接,使得气泵42能先向各气袋内充气,然后再将各气袋内的气体排出,使各气袋的体积先变大,后变小,进而利用各气袋的体积伸缩变化对人体相应部位进行按摩,从而有利于人体的循环系统和新阵代谢,进一步促进血液循环、活化脂肪细胞,帮助淋巴排毒,并且能够让使用人员全身放松,消除疲劳,缓解压力。两所述震动部件9设于所述座垫22上并对应于人体大腿外侧,两震动部件9分别与主控电路板44电连接,可对人体的大腿外侧进行按摩。所述手控器8置于所述外罩1外部,且所述手控器8与主控电路板44电连接,通过手控器8给主控电路板44输送指令从而可以控制各部件开启和关闭。
29.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