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双向推动的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24679发布日期:2022-07-29 23:33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双向推动的轮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双向推动的轮椅。


背景技术:

2.轮椅是装有轮子可以帮助替代行走的椅子,是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轮椅它不仅满足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更重要的是方便家属移动和照顾病员,使病员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现有轮椅的把手都设置在后侧支架的顶端,因此,看护人员只能从轮椅的后方推动轮椅移动,冬天风大的时候不能调整方向,冷风会直吹在患者的面部,会使患者不舒服,而患者在轮椅上睡着的时候,推轮椅的人也不能及时关注到,不能更好的人文关怀,看护人员在推动轮椅移动时,也不便于和患者进行眼神和状态的交流,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双向推动的轮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双向推动的轮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轮椅的把手都设置在后侧支架的顶端,因此,看护人员只能从轮椅的后方推动轮椅移动,冬天风大的时候不能调整方向,冷风会直吹在患者的面部,会使患者不舒服,而患者在轮椅上睡着的时候,推轮椅的人也不能及时关注到,不能更好的人文关怀,看护人员在推动轮椅移动时,也不便于和患者进行眼神和状态交流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可双向推动的轮椅,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l形支架,两个所述l形支架的后端均设有固定立杆,两个所述固定立杆外壁的中下部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主滚轮,两个所述固定立杆的顶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推动架,两个所述l形支架竖直杆外壁的中部均向后水平设有第一加固杆,两个所述第一加固杆之间设有座板,两个所述固定立杆之间设有靠板,所述靠板的底部与座板顶部的后侧边缘处相贴合,两个所述l形支架的底端均设有万向轮,两个所述l形支架竖直杆外壁的中下部设有对称分布的脚部支架,左方的所述脚部支架和l形支架共同连接有第二推动架,右方的所述脚部支架和l形支架也共同连接有第二推动架。
6.优选的,所述固定立杆的顶端开设有第一矩形连接槽,所述第一推动架包括第一矩形调节杆,所述第一矩形调节杆滑动连接于第一矩形连接槽内。
7.优选的,所述固定立杆的外壁且靠近顶端的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栓,所述第一紧固螺栓的端部穿过固定立杆的外壁且与第一矩形调节杆的后侧相抵,所述第一矩形调节杆的顶端设有第一把手。
8.优选的,两个所述l形支架之间且位于竖直杆中下部的位置设有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固定立杆之间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杆,两个所述l形支架竖直杆的外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均向后水平设有第二加固杆,两个所述第二加固杆的后端分别与两个所述
固定立杆的外壁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l形支架竖直杆的外壁且靠近弯折处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a。
10.优选的,所述脚部支架的底端设有脚踏,所述脚部支架的外壁且靠近与l形支架连接处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b,所述安装孔b的内径与安装孔a的内径相同。
11.优选的,所述第二推动架包括柱形杆,所述柱形杆呈倾斜设置,且所述柱形杆与l形支架竖直杆之间的夹角为35-45
°
,所述柱形杆的底端设有第一u形连接板,所述第一u形连接板通过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于脚部支架的顶端处,所述第一u形连接板左右两侧的中部开设有圆形孔,所述柱形杆的顶端开设有第二矩形连接槽,所述第二矩形连接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矩形调节杆,所述第二矩形调节杆的顶端设有第二把手。
12.优选的,所述柱形杆外壁的中部水平向后设有横向固定杆,所述横向固定杆的后端设有第二u形连接板,所述第二u形连接板通过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于l形支架竖直杆外壁的顶部,所述第二u形连接板左右两侧的中部也开设有圆形孔。
13.优选的,所述柱形杆的外壁且靠近顶端的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栓,所述第二紧固螺栓的端部穿过柱形杆的外壁且与第二矩形调节杆的侧面相抵。
14.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径与安装孔b的内径相适配,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设有圆形定位块,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该可双向推动的轮椅,通过设置的第一推动架可以使陪护人员在该轮椅的后方推动患者向前移动,并且通过固定立杆、第一紧固螺栓和第一矩形调节杆,可以使陪护人员根据自身的身高来调整第一把手的高度,从而使陪护人员在胳膊较为舒适的状态下推动患者移动,减少陪护人员胳膊的酸痛感;通过设置的第二推动架可以使陪护人员在该轮椅的前方推动患者背向移动,以避免患者的面部被冷风直接吹到,减少患者的不适感,而且陪护人员可以直接与患者进行眼神和状态的交流,也能及时发现患者睡着,并且通过柱形杆、第二矩形调节杆和第二紧固螺栓,可以调整第二把手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陪护人员,便于陪护人员推动该轮椅移动;第二推动架可以拆卸,从而使陪护人员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选择性安装。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立杆和第一推动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推动架和固定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2.图中:l形支架1、安装孔a10、固定立杆2、第一矩形连接槽20、第一紧固螺栓21、座板3、靠板4、万向轮5、脚部支架6、安装孔b60、脚踏61、第一推动架7、第一矩形调节杆70、第一把手71、第二推动架8、柱形杆80、第二矩形连接槽800、第二矩形调节杆81、第二把手82、横向固定杆83、第二紧固螺栓84、第一u形连接板85、第二u形连接板86、固定件9、螺纹杆90、圆形定位块91、紧固螺母92、第一加固杆11、第二加固杆12、第一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4、主滚轮15。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26.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7.一种可双向推动的轮椅,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l形支架1,两个l形支架1的后端均设有固定立杆2,两个固定立杆2外壁的中下部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主滚轮15,为该轮椅的主轮,也可以供患者自动推动使用,两个固定立杆2的顶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推动架7,通过第一推动架7可以使陪护人员在该轮椅的后方推动患者向前移动,两个l形支架1竖直杆外壁的中部均向后水平设有第一加固杆11,两个第一加固杆11之间设有座板3,两个固定立杆2之间设有靠板4,靠板4的底部与座板3顶部的后侧边缘处相贴合,供患者依坐,两个l形支架1的底端均设有万向轮5,两个l形支架1竖直杆外壁的中下部设有对称分布的脚部支架6,左方的脚部支架6和l形支架1共同连接有第二推动架8,右方的脚部支架6和l形支架1也共同连接有第二推动架8,通过设置的第二推动架8可以使陪护人员在该轮椅的前方推动患者背向移动,以避免患者的面部被冷风直接吹到,减少患者的不适感,而且陪护人员可以直接与患者进行眼神和状态的交流,也能及时发现患者睡着。
28.本实施例中,固定立杆2的顶端开设有第一矩形连接槽20,第一推动架7包括第一矩形调节杆70,第一矩形调节杆70滑动连接于第一矩形连接槽20内,通过调节第一矩形调节杆70的位置来调整第一把手71的高度,从而使陪护人员根据自身的身高来调整第一把手71的高度,从而使陪护人员在胳膊较为舒适的状态下推动患者移动,减少陪护人员胳膊的酸痛感。
29.具体的,固定立杆2的外壁且靠近顶端的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栓21,第一紧固螺栓21的端部穿过固定立杆2的外壁且与第一矩形调节杆70的后侧相抵,通过第一紧固螺栓21将调整好位置后的第一矩形调节杆70固定,第一矩形调节杆70的顶端设有第一把手71,供陪护人员手部握持使用。
30.进一步的,两个l形支架1之间且位于竖直杆中下部的位置设有第一连接杆13,两个固定立杆2之间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杆14,两个l形支架1竖直杆的外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均向后水平设有第二加固杆12,两个第二加固杆12的后端分别与两个固定立杆2的外壁固定连接,提高该轮椅整体的强度。
31.进一步的,l形支架1竖直杆的外壁且靠近弯折处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a10,供螺纹
杆90穿过使用。
32.进一步的,脚部支架6的底端设有脚踏61,供患者脚部搁置使用,脚部支架6的外壁且靠近与l形支架1连接处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b60,安装孔b60的内径与安装孔a10的内径相同,安装孔b60也是供螺纹杆90穿过使用。
33.进一步的,第二推动架8包括柱形杆80,柱形杆80呈倾斜设置,且柱形杆80与l形支架1竖直杆之间的夹角为35-45
°
,使柱形杆80的顶端位于脚踏61的前方,避免陪护人员在推动该轮椅时陪护人员的脚部与患者的脚部相碰撞,柱形杆80的底端设有第一u形连接板85,第一u形连接板85通过固定件9可拆卸连接于脚部支架6的顶端处,第一u形连接板85左右两侧的中部开设有圆形孔,供螺纹杆90穿过使用,柱形杆80的顶端开设有第二矩形连接槽800,第二矩形连接槽800内滑动连接有第二矩形调节杆81,通过第二矩形调节杆81调整第二把手82的高度,第二矩形调节杆81的顶端设有第二把手82,供陪护人员手部握持使用。
34.进一步的,柱形杆80外壁的中部水平向后设有横向固定杆83,横向固定杆83的后端设有第二u形连接板86,第二u形连接板86通过固定件9可拆卸连接于l形支架1竖直杆外壁的顶部,第二u形连接板86左右两侧的中部也开设有圆形孔,供螺纹杆90穿过使用,第二推动架8通过第一u形连接板85和第二u形连接板86分别与脚部支架6和l形支架1可拆卸连接,从而使陪护人员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选择性安装。
35.进一步的,柱形杆80的外壁且靠近顶端的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栓84,第二紧固螺栓84的端部穿过柱形杆80的外壁且与第二矩形调节杆81的侧面相抵,通过第二紧固螺栓84将调整好位置后的第二矩形调节杆81固定。
36.进一步的,固定件9包括螺纹杆90,螺纹杆90的外径与安装孔b60的内径相适配,螺纹杆90的一端设有圆形定位块91,圆形定位块91的侧面与第一u形连接板85或第二u形连接板86的一侧相抵,螺纹杆90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92,紧固螺母92的侧面与第一u形连接板85或第二u形连接板86的另一侧相抵,从而将第一u形连接板85固定在脚部支架6上,将第二u形连接板86固定在l形支架1上。
37.本实施例的可双向推动的轮椅在使用时,当陪护人员使用第一推动架7推动该轮椅移动时,陪护人员先根据自身的身高对第一把手71的高度进行调整,具体的,将第一紧固螺栓21拧松,然后将第一矩形调节杆70向上或向下移动,直至第一把手71的高度适宜陪护人员使用,然后将第一紧固螺栓21拧紧,使第一矩形调节杆70的高度固定即可;当陪护人员使用第二推动架8推动该轮椅移动时,陪护人员也是先根据自身的身高对第二把手82的高度进行调整,具体的,将第二紧固螺栓84拧松,然后将第二矩形调节杆81向上或向下移动,直至第二把手82的高度适宜陪护人员使用,然后将第二紧固螺栓84拧紧,使第二矩形调节杆81的高度固定即可;当陪护人员不需要使用第二推动架8时,陪护人员将四个固定件9全部拆卸,然后将两个第二推动架8取出即可。
3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