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仿生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5466阅读:10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脑仿生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电子医疗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之前,有一系列类似的仪器,如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的“K85型电脑中频电疗仪”等都是根据经络理论或针灸作用原理,通过外加冲动信息,作用于体表相关部位或孔穴点,达到干涉、调节体内基本代谢过程,进而达到所需治疗的目的。
但是现有的计算机电子医疗仪器中,在疗效、范围、检测等方面,均不尽理想,其共同的主要原因在于(1)缺少定性、定量分析手段;(2)缺少“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手段;(3)治疗过程中,医生、患者双方均无法直接观察到正、负反馈信息;(4)治疗中,不能实现对人体内各器官组织进行精确的同步监控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治疗免疫系统疾病,控制癌细胞的分解相对无限性。
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注意到人——机——人的闭环控制,实现了人的自身调节。利用常规电子元件进行特定组合,重点解决了人体经电信号的双极性输入输出,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解决了病变信号与标准数据库信息同步的问题,用心电图机记录人体各条经络中的信息后得知生理状态下与病理状态下的同地区、同性别、同年令、同血型、同时间的两个人其体表相关的同一孔穴中的经电波形有明显的质的区别。或是表现为频率慢,或是振幅低,由此将生理状态下的不同性别,不同年令的人身各经络中的经电波形精确地采集下来后,送至相关孔穴点,以叠加波形成所需波峰差值输入病变部位,可迅速调整好病理状态下的经电波,使之进入标准范围,组织代谢随之正常。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由三部组成a、计算机处理电路,是单片计算机(2)连接面板控制电路(1),又与存储电路连接;b、病变经电信号的采集与转换,是输入探极(7)与传感器(6)、放大电路(5)、双极性调整电路(4)、模数变换器(3)依次连接后又与单片计算机(2)相连接;c、反馈信号的调整与输出,是输出探极(11)与滤波电路(10)、双极性变换与放大电路(9)、数模变换器(8)依次连接后连接于单片计算机(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详细描述如下(参见附图Ⅱ)。
患者病理状态下的经电信号由输入探极(TN1N)经人体经电传感器(SR)转换后,送给输入运算放大器(A1)进行电平转换。由于所采用的模数转换器(ADC)要求OV~+5V的输入电压值。所以必需对人体的双极性经电信号进行单极性调整,这一调整过程是由输入双极性调整电路来完成的。它由电阻(R1)、(R2)组成。(R1)、(R2)的一端相短接,并接到模数转换器(ADC)的输入端。(R1)(R2)的另一端分别接电压+5V和输入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这一调整电路的特点是(R1)与(R2)等值。模数转换器(ADC)把调整后的人体经电信号变换成八位二进制数字量信号输出给单片计算机(U1)。模数转换器(ADC)的每一动作都是由来自单片计算机(U1)的ALE引脚的1MHZ脉冲控制的。它的启动与读控制是由单片机(U1)的WR、RD,一位线选地址线,通过或非门(U4)、(U5)进行控制的。模数转换器(3)的采样间隔是由单片机(U1)内的软件控制的。
单片机(U1)分析并且执行存储器(U3)中的监控软件。存储器(U3)的数据线与单片计算机(U1)的P1口直接连接,它的低8位地址线经八D锁存器(U2)与单片机(U1)的P1口连接。存储器(U3)中存储的内容除监控软件外,还有由人体在生理状态下记录下的各经络中的标准信息,由此组成标准数据库。
在单片机(U1)内,由监控软件完成对模数转换器(ADC)输出的八位二进制数同标准数据库信息相比较,将比较后的值送给数模转换器(DAC)的单极性输出模拟量变换为双极性模拟量,这一过程是由双极性变换与放大电路来完成的。这一电路是由数模转换器(DAC)的部分引脚,电阻(R4)、(R5)、(R6)、(R7)、(R8)、电压+15V,运算放大器(A2)、稳压二极管(DW)组成的。这一电路的特点是数模转换器(DAC)的工作电压接+15V,它的参考电压VREF直接连到运算放大器(A2)的正向输入端,它的电流输出端IOUT2接地,并与IOUT1之间接一个稳压二极管(DW)。放入后的信号接入滤波电路(LC)以去掉高频毛刺干扰。将滤波后的信号接入输出探极(TNOUT),反馈到人体对应穴位中。
控制面板(M)通过一组电缆线接到单片机(U1)的P1口及相应引脚处。 发光管(LED1)、 (LED2)、(LED3)、(LED4)、(LED5)为功能指示灯,治疗通道选择开关(K1)、(K2)、(K3)用于治疗疾病种类的选择,如按下(K1),则相应的(LED1)亮。(K4)、(K5)为自校/治疗开关,按下(K4)为自校,(LED4)亮,按下(K)为治疗,(LED5)亮。(K6)为启动开关,它接到单片机(U1)的复位引脚RESET。
本治疗仪配有示波器接口,患者病理状态下的经电波形和治疗仪输出的反馈信号都可以在示波器上直观地看到,为进一步的分析提供了便利条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优点是以计算机为核心控制迅速准确地将病情所属经络中的信息波显示在示波器上实现对人体内各器官组织进行精确的同步监控治疗;在单片机中与该经存储的正常波进行比较,将比较结果反馈到人体,完成定性、定量诊断的同时,进行定性、定量调治。
本实用新型可迅速将病理状态下的经络信息波调整至标准状态,组织代谢随之正常,中枢神经的调节功能渐次恢复,机体整个免疫监视系统功能恢复迅速,体内各类细胞的不健全的分化现象及时纠正,致病因得以及时消除,可使机体永远处于正常生理范围之中。
该治疗仪在治疗疾病种类上,最理想的是对肝癌、肺癌、直肠癌等初期癌症的控制及治疗等效果最佳。


图1为电脑仿生治疗仪的原理图。
图2为电脑仿生治疗仪的主控电路图。
图3为电脑仿生治疗仪的面板控制电路图。
图中,(2)为单片机(U1),存储电路包括八D锁存器(U2)和存储器(U3),晶体为整个治疗仪提供一个同步脉冲为6MHZ。电源提供+5V电压(治疗仪的工作电压),±15V电压(运算放大器电压),电源由交流220V供电。模数变换器(3)是(ADC)。 双极性调整电路(4)包括(±5V)、(R1)、(R2)。放大电路(5)为(A1)。传感器(6)为心电图机的导联及输入电路。输入探极(7)为导联探极,数模变换器(8)为(DAC)。双极性变换与放大电路(9)由接有稳压管(DW)和电阻(R4)的数模变换器(8)的输出端与放大器的输入端,数模变换器(8)参考电源引脚(VREF)、电阻R4、R7串联,R8连接于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面板控制(1)是(M),包括功能开关(K1)、(K2)、(K3)、(K4)、(K5)、启动开关(K6),D触发器(U7)(U8)(U9)(U10)和与门(U11)、(U12)、(U13)。输出探极为三个针灸毫针,经相应夹子与三芯同轴电缆连接。
面板控制电路(M)与单片机(U1)的连接形式如图2、图3所示U7的Q接U1的P1、1,U8的Q接U1的P1、2,U9的Q接U1的P1、3,U10的Q接U1的P1、7,M的K6接U1的 RESET。
为实施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仅举其中一个实施例说。

中所给出的线路图采用以下元件可实现上述方案。
(U1) 8031(U2) 74LS373(U3) 2764(U4)(U5)(U6) 74LS02(U7)(U8)(U9)(U10) 74LS74(U11)(U12)(U13) 74LS08(A1)(A2) LF347(ADC)ADC0809(DAC)DAC0832(SR)心电图机放大电路
(TN1N)、(TNOVT) 输入探极、输出探极(R1)、(R2) 10K(R3) 可调100K(R4) 3.4K(R5) 18K(R6) 可调3.3K(R7) 可调5.2K(R8) 可调2.2K(LED1)、(LED2)、(LED3)、(LED4)、(LED5)发光二极管(R9)、(R10)、(R11)、(R12)、(R13)500Ω(K1)、(K2)、(K3)、(K4)、(K5)、(K6)轻触开关(LC)包括两个电容、一个电阻电容0.1uf/16V电阻100K
权利要求1.一种电脑仿生治疗仪,其特征是它由三部分构成a、单片计算机(2)连接面板控制电路(1),又与存储电路连接;b、输入探极(7)与传感器(6)、放大电路(5)、双极性调整电路(4)、模数变换器(3)依次连接后又与单片计算机(2)相连接;c、输出探极(11)与滤波电路(10)、双极性变换与放大电路(9)、数模变换器(8)依次连接后,连接于单片计算机(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仿生治疗仪,其特征是输入双极性调整电路(4)为电阻分压电路(R1)、(R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仿生治疗仪,其特征是输出双极性变换与放大电路(9)由接有稳压管(DW)和电阻(R4)的数模变换器(8)的输出端与放大器的输入端,数模变换器(8)参考电源引脚(VREF)、电阻R4、R7串接,R8连接于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仿生治疗仪,其特征是面板控制(1)由功能开关(K1),(K2),(K3),(K4),(K5),(K6),触发器(U7)、(U8)、(U9)、(U10)及发光管(LED1)、(LED2)、(LED3)、(LED4)、(LED5)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电脑仿生治疗仪,其特征是输出探极(11)为三个针灸毫针,经夹子与三芯同轴电缆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属于电子医疗技术领域中的一种电脑仿生治疗仪。该治疗仪由单个计算机(1)、控制电路(2)、输入探极(7)、输出探极(11)、传感器(6)、放大电路(5)双极性调整电路(4)等电路组成。解决了人体经电信号的双极性输入输出及病变信号与标准数据库信息同步的问题和人——机——人的闭环控制,实现人的自身调节。在治疗疾病种类上,最理想是对肝癌、肺癌、直肠癌等初期癌症的控制及治疗效果最佳。
文档编号A61N1/32GK2068837SQ8921403
公开日1991年1月9日 申请日期1989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1989年7月15日
发明者安宁, 黄秀权, 沈长妹, 安德文, 赵宏伟, 秦贵和, 周未名, 李国泉 申请人:安德文, 吉林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