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磁火罐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6173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电磁火罐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拔罐治疗仪。
众所周知,拔罐疗法是利各种罐子,使其内部形成负压后吸着体表面治病的一种物理疗法。目前已有的拔罐法有火罐、竹罐、推罐、刺血拔罐、药罐、针罐。但这几种拔罐法匀因罐子本身结构上的不足而不同程度地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自六十年代以来,人们都试图改造火罐结构,提高治疗效果,也曾有人作过尝试,但均因方案不完善而未成功。90年1月6日《健康报》在新产品栏目中报道了一种五星磁吸针(回春四合经穴特效器)新式火罐,这种火罐的结构是在普通的火罐内增加一小块磁铁,产生恒定磁场,集拔罐与磁疗、提针点穴、药物渗透结合在一起。但由于罐内不能加热,因而药物渗透不能充分发挥效果,同时针点穴不易控制其强度,此外由于该磁场为一恒定磁场不能交变,所以治疗效果仍不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罐内可以加热,并产生交变磁场的热火罐治疗仪。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根据人体在外因的作用下,通过热效应形成汗腺扩张、消除体液障碍,使人体内的代谢产物和一些有害物质会发生振动和位移、随同汗液一起被排出体外的中医“汗腺疗法”理论和红外热效应易被人体所吸收,不易造成烫伤的特点,在罐内设置了通电线圈、理疗电极和红外发热体,罐外连接有可提供罐内作用于人体低频治疗脉冲和红外发热体热源的脉冲、加热器,以电流发热使罐内产生交变磁场和红外光谱,集负压,磁疗、红外辐射加热及低频脉冲理疗于一体。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原理

图1是本发明的火罐结构2是本发明的脉冲、加热器方框1中(1)为火罐外壳,用金属材料加工而成,其形状为一园柱与球台相贯、园柱形后端有一可装卸的后盖(1a),整个壳体作为脉冲电极的负极,并从圆柱形后端小孔处接出电极引线(9)。柱形壳体内紧固有绝缘园板(11),板上固定有通电线圈(4),红外发热体(5)紧固在线圈骨架(3)的另一端,发热体的表面涂有一层远红外涂料。弹簧电极(2)通过螺钉固定在红外发热体中心,其高度与罐口平行,该固定螺钉通过发热体(5)和线圈骨架(3)的中心从绝缘板(11)中心引出,作为理疗脉冲的正电极(8)。线圈(4)的两根引线(6、7)也从绝缘板(11)上端面引出。球台形外壳的侧面开有抽负压孔(10),抽压阀(12)与抽负压孔(10)紧配合。
图2所示的脉冲,加热器方框图是由低频振荡器(1)、(2)可调节的甚低频振荡器(3)和二选一模拟开关(4、5、6)、晶体管T1,升压变压器(9)以及可变电压调节器(10)构成。其中可变电压调节器连接到火罐的线圈引线(6.7)上,既作为红外发热体产生红外线的热源、又提供罐内温控和产生交变磁场的可变电流。振荡器(1)和(2)分别连接在二选一模拟开关(4、6)和(5、6)上,通过可调节甚低频振荡器(3)的控制与波段开关(7)的选择,使输出脉冲分别在f1(0~50Hz),f2(50-100Hz)连续/断续和f1/f2组合可调,并通过升压变压器(9)连接到火罐的理疗电极(8.9)上,提供给火罐作用于人体穴位的治疗脉冲电流。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是在线圈(4)上套有金属发热体(5),发热体表面涂有红外塑料,由线圈(4)通电后发热而产生发热体发热,且发出红外线。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是把发热电阻丝或特种电磁波电阻丝嵌在陶瓷中密封,然后在陶瓷上涂上远红外塑料,同样也以电流发热使得陶瓷发热体发热,且发出红外线,其外壳采用玻璃或塑料成形。
本发明由于在火罐内负压的特定生理环境下,利用脉冲加热器对罐内施加幅度可调的连续、断续和组合三种频率的治疗脉冲,因而使作用于人体的穴位舒适无痛。同时由于改传统的凉罐为热罐,并随温度的变化使罐内红外发热体光谱从近红外到远红外,逐渐被人体病灶所吸收,使病灶处有温热感和得气感,因而助长了人体的真气,促使了周围汗腺扩张,血流加快,将有害物质通过汗液排出体外,达到中医的“汗腺疗法”。此外由于罐内线圈的电流大小可调,产生交变磁场,所以治疗效果好。
本发明通过几十例临床应用,对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神经性头痛,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扭伤,腰腿痛,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肋间神经痛、疖肿、痛,有显著疗效,其有效率达百分之九十。在临床中还发现该罐作用人体某些穴位,使患者周身有气功的得气感,疗后感觉病痛减轻、使身体真气上升。经过2~3疗程患者自觉抵抗力加强。
权利要求
1.一种火罐治疗仪是由上端密封,下端升口,侧面设有抽负压小孔的罐子构成,其特征在于罐内装有通电线图(4),理疗电极(8)、(9)和红外发热体(5),罐外连接有可提供罐内作用于人体低频治疗脉冲和红外发热体热源的脉冲加热器,以电流发热使罐内产生交变磁场和红外光谱,集负压、磁疗、红外辐射加热及低频脉冲理疗几种治疗于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罐治疗仪,其特征在于红外发热体是由金属、或陶瓷片上涂一层远红外涂料所形成,固定在线圈骨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火罐治疗仪其特征在于理疗电极(8)直接作用于人体的接触点采用弹簧电极(2),固定在罐内中心位置,其高度与罐口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罐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脉冲加热器中设有产生并调节的连续、断续和组合三种频率的治疗脉冲振荡器和二选一开关以及可变电压调节器,其输出脉冲通过升压变压器连接到火罐的理疗电极(8、9)上,提供人体穴位低频治疗脉冲,可变电压调节器连接到火罐线圈(4)的两个引线(6.7)上,提供产生红外热量的可变电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火罐治疗仪。该电火罐治疗仪是由火罐探头和脉冲加热器两部分组成。其中火罐内设有通电线圈,理疗电极和红外发热体,与罐外的脉冲加热器相连接,由脉冲发热器提供罐内作用于人体的低频治疗脉冲和红外发热体的热源以及控制罐内温度和产生交变磁场的可变电流,集负压、磁疗、红外辐射加热及低频脉冲理疗几种治疗于一体。可促使病灶周围汗腺扩张、血流加快、将有害物质通过汗液排出体外,达到中医的“汗腺疗法”之目的。
文档编号A61N1/32GK1057966SQ9010450
公开日1992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0年7月7日 优先权日1990年7月7日
发明者姚正琪, 李兵兵, 魏朝华 申请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