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力溶栓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0232阅读:3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强力溶栓胶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专门治疗脉管炎药物的制作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强力溶栓胶囊的制作方法。
目前国内尚无根治脉管炎的特效药,江苏省中医研究所和南京中医学院合作研制的“通塞脉糖衣片”治疗脉管炎,临床痊愈率为48%,总有效率为97%,治疗效果不突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脉管炎效果显著、服用方便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以马钱子作为A组份,或以马钱子和白花蛇作为A组份,或以马钱子和羊藿叶作为A组份,或以马钱子、羊藿叶和白花蛇作为A组份,将其研磨成细粉;以当归、川芎、红花、桃仁、水蛭作为B组份,加水浸泡1-2小时后,煎熬两次,第一次沸后2小时,第二次沸后1.5小时,过滤,浓缩成膏体,干燥后磨成细粉,将A、B两组份混合搅拌均匀,装入胶囊即成。
本发明具有较强的溶栓作用,使肢体的肌肉产生一种机械性的强大的动力,压迫血栓使之迅速消除并具有凋整和改善神经系统机能状态的作用,从而保证血管机能的改善。本发明将大剂量中药采取提纯、浓缩、干燥、磨粉等西医制剂工艺,制成小剂量胶囊,使患者使用方便。
下面将本发明的制作过程详细论述如下取马钱子作为A组份,或取马钱子和白花蛇作为A组份,或取马钱子和羊藿叶作为A组份,或取马钱子、白花蛇和羊藿叶作为A组份,A组份占全部组份范围(重量)是0.75-14.5%,其中马钱子占全部组份范围(重量)的0.75-1.2%,将A组份研磨成细粉;取当归、川芎、红花、桃仁、水蛭作为B组份,B组份占全部组份范围(重量)是85.5-99.25%B组份中还可以加入丹参、鸡血藤、怀牛膝、桂枝、附子、川乌、草乌、姜黄、人参、菟丝子、巴戟天中的一种药或几种药。将B组份加水浸泡1-2小时后,煎熬两次,第一次沸后2小时,第二次沸后1.5小时,两次药液合并,滤过,浓缩成膏体,干燥后磨成细粉,将以上A、B两组份混合均匀,装入1号胶囊,平均装量为0.3±10%克。
本发明经大量临床实验证明,治疗脉管炎150例,临床痊愈129例,占86%,进步18例,占12%,无效3例,占2%,总有效率为98%。而且显效快,药效长,药物单一,中西医均易掌握使用,便于推广,有相当的社会经济效益。
实施例1,A组份马钱子1.2克。
B组份当归25克,川芎25克,红花12克,桃仁12克,水蛭25克。
实施例2A组份马钱子1克,白花蛇14克。
B组份当归、川芎、红花、桃仁、丹参、鸡血藤、怀牛膝各10克,水蛭15克。
实施例3A组份马钱子0.75克、羊藿叶12克。
B组份当归、川芎、红花、桃仁、丹参、鸡血藤、怀牛膝、桂枝、附子、姜黄各10克,水蛭20克,川乌5克,草乌2克。
实施例4,A组份马钱子0.75克,羊藿叶12克,白花蛇12克。
B组份当归、川芎、红花、桃仁、丹参、鸡血藤、怀牛膝、桂枝、附子、姜黄、菟丝子、巴戟天各4克、水蛭15克、人参6克、川乌4克、草乌2克。
权利要求
1.一种强力溶栓胶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马钱子作为A组份,将其研磨成细粉;将当归、川芎、红花、桃仁、水蛭作为B组份,加水浸泡1-2小时后,煎熬两次,第一次沸后两小时,第二次沸后1.5小时,过滤,浓缩成膏体,干燥后磨成细粉,将A、B两组份混合,搅拌均匀,装入胶囊即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力溶栓胶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A组份中可以加入白花蛇或羊藿叶,也可以同时加入白花蛇和羊藿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强力溶栓胶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B组份中还可以加入丹参、鸡血藤、怀牛膝、桂枝、附子、川乌、草乌、姜黄、人参、菟丝子、巴戟天中的一种药或几种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强力溶栓胶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A、B两份其成份范围(重量)是A组份0.75-14.5%,B组份85.5-99.25%,其中A组份中的马钱子占全部组份的0.75-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强力溶栓胶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A、B两种组份的成份范围(重量)是A组份0.75-14.5%;B组份85.5-99.25%,其中A组份中的马钱子占全部组份的0.75-1.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脉管炎药物的制作方法,将当归、红花、水蛭、马钱子等大剂量中药,采用西医制剂工艺,制成小剂量膏丸,经治疗脉管炎150例临床,治愈率占80%,总有效率为98%,其疗效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而且显效快,药效长,药物单一,便于推广,有相当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A61K35/62GK1060605SQ9010833
公开日1992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1990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1990年10月16日
发明者董士锋 申请人:董士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