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颈固定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6786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枕颈固定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枕颈固定板属于医疗技术领域,主要应用于临床。
在现有医疗手术中,对自发性环枢椎脱位,用额枕带牵引三周至复位稳定时,作一包括头颈胸石膏,固定6-8周;对先天性齿突分离、齿突发育不全以及环椎横韧带发育不全等所引起的环椎前脱位,先采用颅骨牵引,直至复位和症状改善后,手术取自体髂骨行枕骨和第1~3颈椎融合术,亦可采用金属丝行枕骨和第1~3颈椎固定。以上手术方法除卧床时间长的缺点外,还有手术不成功的并发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代替患者自体骨,免除二次开刀、减轻患者痛苦且无任何后遗症的新型枕颈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无毒、具有弹性、韧性、热塑性的有机玻璃为材质,将其加工成“U”,U形板底部厚 30~40mm,在其底部两角各有直径为2mm的小孔,用于碳纤维线固定,在手术前,需将U形枕颈固定板沿上下加热弯曲,使其弧度达25°~30°。手术时将弯曲的U形固定板置于后颅凹及颈2~3棘突两侧及椎板上,用碳纤维线固定后,用骨水泥填充。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免除病人取骨手术及其疼痛,手术过程简单,成功率高,病人恢复快等优点,且因为选用有机玻璃作为枕颈固定板的材质,重量轻、无毒、弹性好,易加工,对患者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
下面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说明


图1为枕颈固定板的正面视图;图2为枕颈固定板的侧面视图。
取长ad90mm,宽ab40mm,厚为3mm的有机玻璃一块,将其加工成U型,其底部宽度ac为35mm,在其两角各钻一直径为2mm的小孔,其U型上部两边宽de、fg均为8mm,长cd为55mm,两边之间距离ef为15mm,如
图1所示。由于有机玻璃具有热塑性,这样可加热将其成形弯曲达25°~30°,如图2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医疗上治疗颈椎病的枕颈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枕颈固定板为弯曲25°~30°的U形,在U形固定板底部钻两小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颈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枕颈固定板用有机玻璃为材质。
专利摘要一种枕颈固定板主要应用于医疗临床,它采用有机玻璃作为材质,固定板呈弯曲25°~30°的U形,用它可代替患者自体骨,免除二次开刀,减轻患者痛苦,无任何后遗症。
文档编号A61B17/56GK2070616SQ90205969
公开日1991年2月6日 申请日期1990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1990年5月11日
发明者刘炳存 申请人:刘炳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